Professor Hu Zhenhua was elected honorary academician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Kyrgyz Republic

Professor Hu Zhenhua was elected honorary academician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Kyrgyz Republic

一、胡振华教授当选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名誉院士(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郑丽颖[2](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指出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朝飞[3](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胡振华,马玉梅[4](2018)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文中提出胡振华,中央民族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31年1月9日,胡振华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一个贫困的回族铁路工人家庭。他从小就热爱读书,阅读的爱好,训练了他缜密的逻辑思维,也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即使在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他依然胸怀大志,没有放弃学业,小学和中学均公费完成,后被山东大学选拔推荐至中央民族学院。图(1)为青年才俊胡振华。

董和平[5](2015)在《中亚地区宪法体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亚国家脱胎于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历了国家独立和宪法转型的历史过程。由于这一地区民族构成复杂,宗教交汇融合,文化传统多元,政治体制特殊,转型过程又伴随着东西方政治势力、民主理念和制度设计的激烈冲突,所以对其宪法变迁和宪法治理的研究既是众所瞩目的理论课题,也是我国宪法学界的研究空白。特别是中亚国家与我国地域相连,民族与文化的历史联系深厚绵长,经济与政治的现实需要错综复杂;加之彼此之间都有同受前苏联体制影响的相似传统,现在的国家治理中又共同面对着许多同样的政治社会问题,因而对中亚地区宪法变迁与宪法治理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这是我选择这一课题作为博士论文研究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围绕中亚国家宪法变迁的主题展开,基本研究思路是,先通过还原中亚五国政治制度变革和宪法治理转型的历史,梳理出其宪法理念和宪法制度变迁的规律;然后重点分析中亚国家宪法治理的制度体系,研究其设计特点和运行问题,以说明其宪法变迁的民主效果和社会代价,以及未来制度改进的建议;最后针对我国宪法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问题,结合中亚宪法变迁过程和宪法治理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地理论思考,提出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意见。关于中亚国家宪法变迁的历史规律,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历史过程、转型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中亚国家宪法变迁的基本轨迹,是从前苏联“党政合一”、权力集中的宪法治理,转向现代西方分权制衡、政教分离的代议制模式。中亚宪法变迁的历史充满了不同政治势力的争斗和东西方宪法观念的较量,频繁修宪和围绕总统权力的平衡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同时,从宪法变迁的历程,也可以看出民族、宗教和俄罗斯因素的复杂作用,以及西方民主概念和民主体制与中亚国家民族特点和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体现出从狂热盲从逐步走向务实理性的立宪特点。中亚国家转型后的宪法体制,仿照西方权力分立的宪政模式,形成了总统、议会、政府和司法机关依法参与国家治理的基本架构,并普遍实行了多党制和普选制,特别是全民公决被广泛采用,体制上的民主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中亚国家的宪法体制也有自己的特色,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是各个国家宪法设计的共同特点。然而,新宪法模式在中亚国家的实践运作中,存在着明显的变异和“水土不服”,个人独裁、党派专制和多党混乱同时存在,现代民主的弊端与以往专制的传统和大变革时代的现实集权需要相结合,民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种“政治磨合”也是新旧交替历更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如果以高度的智慧和适当的耐心进行宪政运作,也能走向良性的宪法治理。中亚国家宪法变迁对中国宪法治理的启示,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宪法体制的选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既不能只追求理论上的民主进步,也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的经验;二是政治转型要循序渐进,要有整体设计和特殊考虑,要着力引入先进民主机制与传统文化的优点相结合,尽量避免民主形式为负面传统所同化和利用而走向民主宪法的反面;三是国家宪法治理中要维护相对的中央权威,以确保在政治、社会、民族、宗教因素复杂的情况下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四是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宪法治理,民族治理既要有制度措施,更要注重民族的文化治理和国际治理;五是宪法制度建设要树立中国品牌,要致力于中国宪法治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理论化。

海淑英[6](2011)在《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词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的产物。借词是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词汇成分。不同语言相互吸收借词主要是在文化接触、语言接触过程中发生的。吉尔吉斯语在历史上和俄语发生高强度的密切接触,俄语对吉尔吉斯产生深层次影响。本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基础。从共时的角度,运用吉俄语对比的方法,田野调查的方法,并通过语料库的使用,将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主要分绪论及六章,总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吉俄语言接触的历史、特点及结果进行了综述。论文指出:1917年至1991年间的吉俄民族的“亲密接触”是吉俄民族语言接触最频繁的阶段。吉俄语言接触具有强制性、爆发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俄语对吉尔吉斯语的影响渗透到所有层面(音系、词汇和形态等)。在此基础上,论文介绍了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概述,主要介绍了借词的概念、俄语借词的借入方式、历史层级以及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等。第二章详细描写了吉尔吉斯语和俄语的语音特点,系统分析了俄语借词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演变。研究表明,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初期的俄语借词具有保守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十月革命以后至苏联解体以前的俄语借词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由于俄语的干扰,吉尔吉斯语的元音和谐律被破坏,具有逐渐退化的趋势。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俄语借词对吉尔吉斯语词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俄语借词的词汇特点。首先,由于俄语借词具有国际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吉尔吉斯语词汇,很多俄语借词已经成为吉尔吉斯语基本词汇。其次,吉尔吉斯共和国独立以后,随着吉尔吉斯人民族意识的增强,吉尔吉斯人对俄语借词的语言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苏联时期的俄语借词已经具有否定意。第四章分析了吉尔吉斯语中俄语借词的形态特点。从构词方面来看,俄语借词具有能产性和派生性的特点,大量俄语借词通过吉尔吉斯语的附加成分将其加以改造,使之符合吉尔吉斯语的语法结构和构词规律。第五章主要探讨俄语借词的发展趋势。吉尔吉斯共和国独立以后,吉尔吉斯语成为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国语。语言作为民族的特征之一,是民族认同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量俄语借词被吉尔吉斯本民族语言所代替。此外,由于吉尔吉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国语政策引起很多俄罗斯人的不满。政府为了解决民族矛盾,宣布俄语为“官方语言”。目前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出现了吉尔吉斯语语和俄语双语和谐发展的趋势。第六章综合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的影响。从1863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在吉俄密切接触的的一百多年历程中,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总体上来讲,一方面是非常积极和进步的。因为推广交际语—俄语使更多的吉尔吉斯人接触到了更加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沙俄和前苏联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和语言政策,吉尔吉斯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吉尔吉斯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当前摆在吉尔吉斯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史谢虹[7](2011)在《吉尔吉斯民族传统社会结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小邻居”,原本不起眼的它由于近年来动荡不安的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复杂,然而,一个国家的形势和走向与其社会历史和传统结构有着无法割裂的传承渊源。到目前为止,对吉尔吉斯斯坦传统社会结构的专门研究在我国的中亚研究领域还未发展成熟,仅限于国内柯尔克孜族的研究。随着中亚地区各国独立后发展日趋成熟、各自特征凸显,必然要求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拓展,并把每个国家及其主体民族作为个体进行更加深入和细化的研究。本论文尽可能完整展现吉尔吉斯民族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主要是部落、家庭和婚姻。吉尔吉斯属于游牧民族,至今仍较好保存的以部落为特征的社会组织结构还深刻地影响国家政治生活,作者在此基础上发掘它们之间内在的、原发性联系,并试图运用到分析近年来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一些看似突发、实则必然的事件,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和建设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赵晓佳[8](2011)在《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义的“中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以及今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狭义的“中亚”,在苏联解体后,主要指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的范围。本文中的“中亚”即狭义概念所指的上述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的交流有着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与中亚地区在数千年交往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各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民族亲缘关系是当今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深厚基础和背景。苏联解体后,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与独立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进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崭新时期。全文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组成,约25万字。导论第一节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节界定本文中“中亚”和“西域”的地理范围。第三节介绍中亚五国的基本情况。上篇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考古学研究证明了远古时期中国北方与中亚北部原始文化之间的联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籍中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已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第二章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汉武帝时期张骞在中亚地区的外交活动建立起中国与中亚诸古国的直接联系,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仍与中亚地区保持了政治上的联系。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来自中亚的一批高僧为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进入鼎盛时期。唐朝对西域加强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西域和中亚地区并入唐朝版图,中原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中亚诸国与唐朝间密集的人员往来、大量的通贡事实、贡赐物品的丰富反映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密切。这一时期,大量中亚粟特人迁入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宋朝中原与中亚的交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1、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西辽契丹人统治中亚,汉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深刻。2、中亚萨曼王朝和我国喀喇汗王朝所属的中国西部地区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蒙元时期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古人创立了欧亚统一的政治空间和民族融合新环境。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1、我国内地与中亚察合台等汗国的往来与交流。2、伴随着蒙古人的几次大规模征服活动,大量中亚各族居民迁入中原地区,对元代社会和中国民族结构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中亚帖木儿王朝统治的130多年中,始终与明朝保持了频繁的使臣往来和贡赐形式为主的贸易关系,文化上的交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清代中期清政府重新统一了天山南北,中亚哈萨克、布鲁特中的部分部落归附于清朝,并与清朝保持了密切的贡使往来和贸易关系。清朝与哈萨克、浩罕之间的贸易对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和中亚与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六章辛亥革命以后直至中亚五国独立之前,中国与俄属及前苏联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苏联解体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中亚地区作为俄国和苏联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政府没有直接的交往。然而,与中亚毗连的中国新疆地区在此期间仍先后与俄国和前苏联保持了联系,尤其是贸易关系。新疆与中亚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关系由于二十世纪政治风云的变幻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篇中国与独立后中亚五国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一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保持着高层领导人、议会、政党、政府部门等各层面的频繁交往,经常就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互信不断加深。在政治领域积极的交流合作成为各领域有效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关系到彼此的核心利益。作为近邻,中亚地区的安全与中国的安全,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安全息息相关。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安全领域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第三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中居中心地位。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和发展经济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决定了彼此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第四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对于发展中国与中亚地区持久、稳定的睦邻关系来说,文化交流承载着比其他领域合作更重大的使命。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断推进人文领域合作。尤其是近年加强了文化教育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需要有长远规划的工作。第五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建立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展开了多边交流合作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了安全、经济、人文领域合作机制和法律基础建设,并在组织框架内开展了初步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符合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语通过各章的研究,对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总体特点,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展的一些特点作了简要总结,主要观点包括:1、中国与中亚地区数千年的交往基本上是和平交往的历史。2、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密切交织、不可分割的历史。3、中国与中亚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亲缘关系是今天开展友好交流的积极因素。4、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各封建王朝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交流以宗藩关系为基础、贡赐往来是主要的交流形式。5、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关系是完全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尽管如此,中国在今天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中,仍应防止“大国主义”、“大民族主义”以及部分国人的盲目自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各领域的交流中,应该使中亚国家得到充分的尊重的重视。6、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交流自古至今一直处于各种关系的中心地位。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延续。7、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鉴于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存在的中国“走出去”的多,中亚“走进来”的少的状况,中国应防止文化交流的单向发展,以免给“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以口实。

赵晓佳[9](2009)在《为民族教育事业献身 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祝贺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与胡振华教授初识的人,可能会看到他用许多种语言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谈笑风生,而无不为他神奇的语言才能而惊叹和折服。在国

赵晓佳[10](2008)在《为民族教育事业献身 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祝贺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着名的回族学者、突厥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振华教授,在他所热爱的教育园地已经辛勤地耕耘了55个春秋。作为园丁,他早已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学生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

二、胡振华教授当选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名誉院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振华教授当选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名誉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旨趣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一、时代背景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小结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一、探险目的
        二、探险经费来源
        三、非法入境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五、结语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五、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小结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五、结语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五、未完待续工作
    小结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五、影响
        六、小结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四、结论
    小结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结论
参考文献

(5)中亚地区宪法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亚国家的宪法变迁
    第一节 中亚国家独立前的政治体制
        一、中亚五国的历史与现状
        二、加入苏联前中亚各国的政治体制
        三、中亚各国加盟苏联后的政治体制
    第二节 中亚国家独立后的宪政选择
        一、中亚五国制宪的历史背景
        二、中亚五国的“立宪时刻”
        三、中亚五国的立宪选择
    第三节 稳定与动乱交错中的宪法转型
        一、哈萨克斯坦的宪法转型
        二、吉尔吉斯斯坦的宪法转型
        三、土库曼斯坦的宪法转型
        四、乌兹别克斯坦的宪法转型
        五、塔吉克斯坦的宪法转型
第二章 中亚国家宪法体制变迁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亚国家宪法变迁的主要特点
        一、宪法稳定性差、制宪修宪相当频繁
        二、宪法变迁的核心内容:总统权力
        三、从西化到务实
        四、共性与差异并存
    第二节 影响中亚国家宪法体制变迁的主要因素
        一、民族因素
        二、宗教因素
        三、俄罗斯因素
第三章 中亚国家宪法体制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中亚五国的总统
        一、绝对集权的总统制政体
        二、总统的产生与替补
        三、总统在中亚五国宪政体制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亚五国的议会
        一、中亚五国议会制度的演变
        二、中亚五国议会的组织体制
        三、中亚五国议会的法定权限
        四、中亚五国议会的议员制度
    第三节 中亚五国的政府
        一、中亚五国政府的组成
        二、中亚五国政府与其他机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中亚五国政府的职能
    第四节 中亚五国的司法机关
        一、司法原则
        二、中亚五国的司法体系
        三、中亚五国司法体制的完善
    第五节 中亚五国的政党制度
        一、苏联对中亚政党政治的影响
        二、中亚五国的多党制合法化进程
        三、中亚政党政治的特点
    第六节 中亚五国的选举制度
        一、中亚国家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二、中亚选举制度的宪法确认
        三、全民公决
第四章 中亚国家现行宪法体制的特点
    第一节 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
        一、权力分立的普遍实施
        二、权力运行的中亚特色
    第二节 徒具形式的多党制
        一、哈萨克斯坦——一党主导的多党政治
        二、乌兹别克斯坦——典型的有限多党制
        三、吉尔吉斯斯坦——无主导普遍多党制
        四、土库曼斯坦——名为多党制实为一党执政
        五、塔吉克斯坦——允许宗教性政党的合法存在
    第三节 选举制度缺乏广泛性与公正性
        一、差额选举流于形式
        二、全民公决成为工具
        三、选举实施并非平等
        四、选举细节需要改善
第五章 中亚宪法体制变迁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第一节 “泛突厥主义”的发展与影响
        一、“泛突厥主义”的由来
        二、“泛突厥主义”的威胁
        三、我国应对“泛突厥主义”的方式
    第二节 跨界民族问题对于我国民族治理的影响
        一、中亚的跨界民族问题
        二、中亚与我国的跨界民族问题
    第三节 中亚宪法变迁对我国宪法政治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借词是文化接触、语言接触的产物
        一、借词是文化接触、语言接触的产物
        二、吉俄语言接触的主要特点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本文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吉尔吉斯族及俄罗斯族的语言和文字
        一、吉尔吉斯族的分布
        二、吉尔吉斯族和吉尔吉斯语
        三、俄罗斯族和俄罗斯语言
    第三节 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
        一、借词概念
        二、俄语借词的借入方式
        三、俄语借词的历史层级
    第四节 俄语借词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第二章 俄语借词的语音历史演变
    第一节 吉俄语的语音特点
        一、吉尔吉斯语的语音特点
        二、俄语的语音特点
    第二节 吉俄语语语音系统对比
        一、吉俄语元音音位对比
        二、吉俄语辅音音位对比
    第三节 俄语借词的语音变化
        一、元音变化
        二、辅音变化
    第四节 十月革命前俄语借词层级
        一、元音变化规律
        二、辅音变化规律
        三、语音交替
        四、音节结构
    第五节 十月革命后俄语借词层级
        一、十月革命初期的语音特点
        二、借用俄语音位
        三、接近俄语发音
        四、重音
        五、文字改革和正字法
        六、历史成因
    第六节 独立后俄语借词层级
        一、保留存古读音
        二、使用语体的变化
        三、与时俱进的俄语借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借词词汇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借词的词汇特点
        一、国际性词汇
        二、新概念词汇
        三、十月革命前部分借词词汇表
    第二节 十月革命前俄语借词的词汇特点
        一、新概念借词分类
        二、词义变化
    第三节 十月革命后至苏联解体前俄语借词词汇特点
        一、词义变化
        二、多义词
        三、同义词
        四、同音同形词
        五、仿造固定词组
    第四节 十月革命后至苏联解体俄语借词的词汇特点
        一、书面语
        二、俄语成为交际语
        三、文字改革和正字法
        四、十月革命后俄语借词分类
    第五节 苏联解体后俄语借词词汇特点
        一、吉语和俄语的社会功能
        二、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
        三、具有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的词汇被激活
        四、词义转换
        五、使用语体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语借词的形态特点
    第一节 俄语借词的构词特点
        一、吉语和俄语的形态特点简述
        二、十月革命前俄语借词的构词特点
        三、十月革命后俄语借词的构词特点
        四、借词的构成
    第二节 借词的形态特点
        一、名词性的形态特点
        二、名词数的形态特点
        三、形容词的形态特点
        四、动词的形态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尔吉斯共和国的语言发展趋势
    第一节 吉尔吉斯语和俄语的地位
        一、国语法
        二、官方语言法
        三、规范化问题
    第二节 俄语借词的发展趋势
        一、大众传媒的语言
        二、语言和谐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三、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
        四、语言接触与文化传播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的影响
        一、俄罗斯移民的到来
        二、沙俄时期吉尔吉斯的物质文化层次
        三、贸易往来
        四、村落和住所
        五、交通工具
        六、俄语借词分类
    第三节 十月后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二、经济发展
        三、物质文化
        四、医疗卫生
        五、词义分类
    第四节 俄罗斯教育制度对吉尔吉斯的影响
        一、沙俄和苏维埃初期吉尔吉斯教育发展状况
        二、十月革命后期吉尔吉斯教育发展状况
    第五节 俄罗斯精神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的影响
        一、精神文化
        二、文化设施与文学艺术
        三、科学技术发展简况
    本章小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吉尔吉斯民族传统社会结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选题的价值与概念的界定
        1. 学术价值
        2. 现实意义
        3. 概念的界定
    (二) 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
        1. 对国内研究状况的评述
        2. 对国外研究状况的评述
    (三)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1. 研究理论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主要问题、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 本论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2. 本论文突破点
二 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民族
    (一) 吉尔吉斯民族概况
        1. 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民族情况
        2. 吉尔吉斯斯坦主体民族情况
        3. 吉尔吉斯族与汉族的血缘关系
    (二) 吉尔吉斯斯坦的民族构成
    (三) 吉尔吉斯斯坦境外吉尔吉斯人的分布
        1. 苏联时期吉尔吉斯人的分布情况
        2. 境外吉尔吉斯人分布现状
三 吉尔吉斯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结构
    (一) 吉尔吉斯氏族
        1. 氏族的定义
        2. 吉尔吉斯氏族
    (二) 吉尔吉斯部落
        1. 部落的定义
        2. 吉尔吉斯民族历史分析与部落结构
    (三) 吉尔吉斯部落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特征
    (四) 关于部落与部族的一点说明
四 吉尔吉斯民族的家庭与婚姻
    (一) 吉尔吉斯民族家庭
        1. 家庭的基本定义
        2. 吉尔吉斯人家庭生活
        3. 吉尔吉斯家庭的形成
        4. 吉尔吉斯民族家庭的形式、结构和数量
    (二) 吉尔吉斯民族婚姻
        1. 婚姻的基本概念
        2. 吉尔吉斯婚姻的形式
        3. 亲属体系和婚姻规则
    (三) 吉尔吉斯家庭关系
        1. 财产关系
        2. 成员关系
五 浅析部落政治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及启示
    (一) 吉尔吉斯部落政治根深蒂固
    (二) 2005 年以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不断
    (三) 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1. 加大对吉尔吉斯民族部落的关注
        2. 我国也是多民族国家,必须强化国家意识
六 结语
    (一) 本论文研究结论
    (二)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关于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关于“中亚”和“西域”的概念及其在本文中的含义
    第三节 中亚各国概况
上篇:中国与中亚地区历史上的友好交流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
        第一节 史前时期中国与中亚之间文化联系的踪迹
        第二节 先秦文献中所见的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
        第三节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
        第一节 简述两汉对西北边疆的开拓和治理
        第二节 两汉与中亚诸国的往来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中亚地区的往来
        第四节 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第五节 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
        第一节 隋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交往
        第二节 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关系
        第三节 唐朝与中亚地区之间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
        第四节 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第一节 宋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第二节 蒙元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关系
        第一节 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友好交往
        第二节 清代中期与中亚各汗国之间的往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辛亥革命后到中亚五国独立以前中国与俄属及苏联中亚 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新疆与俄(苏)属中亚的往来交流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本章小结
下篇: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五国的友好交流
    第一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
        第一节 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发展彼此间关系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政治方面各层次的友好往来
        第四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文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问题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安全交流与合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为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所做的努力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贸易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任重道远的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领域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体育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民间友好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语: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友好交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为民族教育事业献身 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祝贺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续)(论文提纲范文)

三、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四、献身民族教育事业55载, 育出桃李芬芳的风范导师
●图文报道●

(10)为民族教育事业献身 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祝贺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柯尔克孜学的奠基人
二、回族学的重要分支——东干学在我国的开拓者

四、胡振华教授当选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名誉院士(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4]“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J]. 胡振华,马玉梅. 回族文学, 2018(02)
  • [5]中亚地区宪法体制变迁研究[D]. 董和平. 武汉大学, 2015(07)
  • [6]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 海淑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7]吉尔吉斯民族传统社会结构探析[D]. 史谢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8]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 赵晓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为民族教育事业献身 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祝贺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续)[J]. 赵晓佳. 中国穆斯林, 2009(01)
  • [10]为民族教育事业献身 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祝贺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J]. 赵晓佳. 中国穆斯林, 2008(06)

标签:;  ;  ;  ;  ;  

Professor Hu Zhenhua was elected honorary academician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Kyrgyz Republic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