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枣早高产栽培技术

君枣早高产栽培技术

一、骏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婧彤[1](2021)在《赤霉素对骏枣叶片、果皮结构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红枣生产上广泛应用赤霉素以提高产量,为进一步明确枣树花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枣树叶片发育、果实品质和内源赤霉素、产量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骏枣为试材,于盛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研究处理后骏枣叶片生长量及光合特性、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内源赤霉素含量及果皮结构、完熟期果实品质及产量指标等的差异,筛选骏枣喷施赤霉素的适宜浓度,为赤霉素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盛花期喷施赤霉素对骏枣叶片光合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其中,喷施40mg/L赤霉素能显着提高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2)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骏枣叶片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其中,80 mg/L赤霉素处理后骏枣叶片横径、纵径、厚度、梗长和叶绿素为6个处理中最小,40 mg/L赤霉素处理后其叶片显着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多,均与喷清水对照有显着差异。(3)40 mg/L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缓解骏枣果实表皮结构的皱缩现象。低浓度处理的完熟期果表皮层细胞厚度略大于对照组。(4)60 mg/L赤霉素处理后的骏枣果实平均单果重达到28.43 g,横径达到54.03 mm,纤维素含量最少为425.74 mg/L。40 mg/L赤霉素处理后品质最好,果实纵径最大为36.17 mm,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为221.47 mg/g,株产量最大为5.86 kg。果形指数和果柄耐拉力及淀粉含量无显着差异。(5)外源赤霉素处理后幼果期果实内源赤霉素含量显着上升,果实缓慢生长期枣果内源赤霉素含量快速下降。赤霉素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内源赤霉素的含量,完熟期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果实中内源赤霉素含量提高了0.011~0.031 mg/kg。内源赤霉素含量与骏枣表皮厚度在脆熟期和完熟期呈显着负相关,但较0.2 mg/kg的标准来比有残留风险。花期喷施赤霉素能明显提高骏枣果实品质和叶片光合效率。因此,在新疆地区骏枣建议喷施40mg/L赤霉素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崔刚闯[2](2020)在《树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省力化栽培模式是未来枣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省力化的高级阶段是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采用简化的树形是实行机械化,减少果园用工量的重要前提。目前,骏枣园树形多采用三主枝形、开心形,因枝组庞大,导致农事操作繁琐、机械难以通行的问题。本课题以224团骏枣原有树形为基础,分别探究三主枝中干形(67a)改造成主干形、三主枝形改造成圆柱形5a后对其当年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干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1)树形改造后对骏枣树的生长影响显着,改造、培养1年生主干形与传统三主枝相比,萌芽期相差520天,结果期改造主干形(05-30)比培养主干形(06-22)提前20天,相较于CK1,则延后了8天,各时期均晚于对照。冠径:CK1>改造主干形>培养主干形,树高:改造主干形>CK1>培养主干形。(2)改造后树形间产量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呈极显着差异,CK1>改造主干形>培养主干形。(3)树形改造对骏枣品质影响较大,果实纵横径平均值均表现为CK1>改造主干形>培养主干形的趋势;含水率:培养主干形>改造主干形>CK1;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为培养主干形>改造主干形>CK1,比CK1分别提高了7.35%、4.07%;可滴定酸含量CK1显着的高于培养、改造主干形,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着。(4)效益是评价骏枣园的综合指标。用工成本中,CK1>改造主干形>培养主干形,改造后树形与CK1相比除草成本下降79.69元、146.33元;药物防控:CK1人工费用分别是改造、培养主干形1.48倍、2.44倍。2圆柱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1)原有树形通过平伐改造成圆柱形(5a)后,其枝组、营养分布、光照条件等与原有树形存在较大差异;圆柱形骏枣枣拐枣吊生长量、枣吊数、花朵数均为上层>中层>下层。(2)圆柱形树形不同层次间在矿质元素总量上存在差异,圆柱形单株矿质元素的总量低于三主枝2.5g;圆柱形不同层间以上层含量最高(19.91g),高于中、下层32.14%、51.28%。冠层特性:圆柱形内堂LAI值显着高于外堂2.35,比CK2的内堂高1.21,两个树形的外堂差异不显着;圆柱形与CK2的外堂叶倾角均显着低于内堂,圆柱形内堂显着的低于CK2,减少12.12,圆柱形外堂低于CK2,减少7.14;DIFN圆柱形外堂显着的高于内堂0.20。(3)圆柱形单株产量构成与CK2差异不大,圆柱形:1.81 kg/株,CK2:2.02 kg/株;圆柱形不同层次产量构成上层>中层>下层。(4)鲜食品质的单果重:圆柱形<CK2;可食率相差不大,含水率圆柱形>CK2。内在品质:圆柱形果实可溶性糖高于CK2,差异不显着,圆柱形不同层次间可溶性糖含量上层<中层<下层;可滴定酸含量圆柱形>CK2,差异不显着,圆柱形不同层次间可滴定酸含量上层>中层>下层;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着。(5)采用圆柱形树形后可显着的降低人工成本,CK2亩效益低于圆柱形169.73元,是较优的一种树形改造模式。

王中堂[3](2020)在《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农艺性状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特有传统经济林果,枣产业是支撑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的重要产业。然而,随着枣产区的西移,鲜食枣特色明显,产业稳步发展,急需新格局下的品种支撑。而枣主要通过农家选优和实生选育进行品种培育,为了更好地突破枣树杂交育种的理论和技术,本研究以品质为目标,以优质鲜食品种‘冬枣’为母本和干鲜兼用品种‘金丝4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控制自然杂交,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F1代杂交群体,采用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依据‘冬枣’和‘骏枣’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评价群体枣树叶片、针刺和果实等重要性状表型,鉴定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群体果实重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优株,为枣品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 人工控制自然杂交,获得201株‘冬枣’实生后代,采用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较高(>0.5)和扩增稳定的8对多态性SSR引物,在后代中共检测到84个等位性条带,平均扩增条带数10.5,利用Cervus3.0软件在95%置信区间,鉴别父本为‘金丝4号’的杂交后代111株,其他父本后代32株,33株基因型与母本不符,未发现‘冬枣’自交后代。为构建枣遗传连锁图谱和性状QTL定位,提供了新的枣杂交群体。2. 从111株‘冬枣’和‘金丝4号’F1杂交群体中选择103株为作图材料,采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分子标记,参考‘冬枣’全基因组筛选标记,构建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D-map”,包含12个连锁群(Linkage Group,LG),上图SNP标记3678个,总覆盖遗传距离939.23 c M,平均遗传距离0.26 c M。其中,连锁群lg2遗传距离最长,总覆盖遗传距离92.870 c M,含有334个标记,平均距离0.28 c M,最短连锁群为lg11,遗传距离56.970 c M,含有306个标记,平均遗传距离0.19 c M,该图谱锚定‘冬枣’基因组数据量324 Mb,占全基因组的74%。参考‘骏枣’全基因组筛选标记,构建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J-map”,包含12个连锁群,上图标记5786个,遗传距离2167.511 c M,平均遗传距离0.358 c M,其中连锁群lg11遗传距离最长,总遗传距离为318.495 c M,含有672个标记,平均遗传距离为0.47 c M,最短连锁群lg07,遗传距离57.683 c M,有237个标记,平均遗传距离为0.24 c M,该图谱锚定‘骏枣’基因组数据量301 Mb,占全基因组的85.7%,为数量性状连锁研究提供了工具。3. 对F1群体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比叶重、叶绿素含量),针刺长度和果实(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总酸、糖酸比和可食率)等17个表型性状评价,2016、2017和2018年评价叶片和针刺性状,2018、2019年评价果实性状。表型在个体间变异较大,表现明显的分离,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具备数量遗传性状的特点。依靠构建的遗传图谱“D-map”,采用Map QTL软件的MQM映射方法(=CIM复合区间作图法)对6个叶片表型性状、1个针刺性状和10个果实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与17个性状指标相关的235个QTL,分属12个连锁群,包括叶片性状相关QTL位点64个、针刺性状相关QTL位点15个和果实性状相关QTL位点156个。其中,检测到叶片长度的QTL位点共8个,叶片宽度的QTL位点7个,叶片面积的QTL位点12个,叶形指数的QTL位点17个,比叶重的QTL位点7个,叶绿素含量的QTL位点13个;检测到针刺相关的QTL位点15个;单果重相关的QTL位点43个,果实横径相关QTL位点16个,果实纵径相关QTL位点36个;果形指数相关QTL位点9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QTL位点11个,维生素C相关QTL位点13个,总糖含量相关QTL位点3个,总酸含量相关QTL位点8个,糖酸比相关的QTL位点4个,可食率相关的QTL位点13个。其中108个QTL位点的LOD>3.5,可能为主效基因。与6个叶片表型性状、1个针刺性状和10个果实性状相关的235个QTLs在12条连锁群均有分布,连锁群lg1~lg12分布的QTL数目依次为42、3、14、12、6、11、7、25、17、4、5和89。其中,在连锁群lg1、lg4、lg5、lg8和lg12上,共有36个标记关联到2个或2个以上共分离的QTL位点,这些连锁群上共分离的QTL数目依次是19(lg1)、11(lg4)、2(lg5)、8(lg8)和41(lg12)。4. 杂交群体10个果实性状遗传分析发现,各性状均存在较大遗传变异,果实大小表现出衰退现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高于亲中值,Vc和总酸含量超亲比例较高,出现衰退的性状后代中也有少量超亲现象,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对10项果实性状主成分分析,选择单果重、糖酸比、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纵径共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85%。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初步筛选出10株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j-48、j-163、j-47,j-58、j-26、j-49、j-127、j-57、j-32和j-35)。进一步评价,筛选出j-47和j-127为待选优株,其果肉质地紧密,汁液饱满,酥脆、酸甜可口,无残渣,具有优良鲜食枣的特性,接下来将进行高接鉴定和多点区域试验。综上所述,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叶片、针刺、果实相关农艺性状QTL的定位,为我国枣遗传育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李洁[4](2019)在《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壶瓶枣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转色期,调控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使其转色期避开多雨季节是防控枣裂果的一条新途径。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在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可有效调控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基础上,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重点研究了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在调控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对果实色素物质、内源激素和糖类代谢的影响,以探究壶瓶枣果实转色调控机制,为枣果实生长发育调控以及在生产上更加有效的防治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赤霉素减缓了壶瓶枣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的降低,在成熟期显着降低了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果实转色期间,赤霉素处理降低了壶瓶枣果实内源GAs、IAA和ZR含量,提高了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代谢酶净酶活性在壶瓶枣果实糖积累中起着重要作用。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565个,其中上调860个,下调705个,KEGG通路注释到的261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淀粉和糖代谢通路(19个,占7.28%)、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13个,4.98%)以及与色素合成密切相关的苯丙素类生物合成通路(6个,2.3%)。赤霉素处理对花青素、黄酮等色素物质合成通路的关键基因均表现为下调作用。2.多效唑分别在果实转色前期和末期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皮类胡萝卜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内源IAA、GA、ABA含量始终,处理浓度不同对内源ZR含量影响效果不同;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多效唑处理条件下,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以及中性转化酶对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2,169个,其中上调820个,下调1,349个。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的362个差异表达基因,首先集中在淀粉和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均为19个,占5.25%),其次是苯丙素类(17个,4.70%)、类黄酮(13个,3.59%)及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通路(10个,2.76%)。多效唑处理对花青素、黄酮等色素物质合成的关键基因均表现为上调作用。3.比较多效唑与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调节过程,发现多效唑调控壶瓶枣果实提前转色的作用途径主要体现在类黄酮等色素物质生物合成通路,而赤霉素处理在延迟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对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通路的影响最大。

刘妮雅[5](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于吉祥,赵洋,邢金香,杨建华,李华,徐瑢,郜慧萍,周青华[6](2017)在《山西省高寒区枣树设施栽培品种筛选试验》文中认为2012年至2016年对收集引进的21个省内外枣品种进行日光温室对比试验,连续3 a对其丰产稳产性、品质、抗性、结果整齐度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比。筛选出了适宜山西省高寒区设施栽培的优良鲜食品种6个及兼用品种2个,旨在为该区枣树设施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王佐[7](2017)在《宁夏旱区几个红枣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缓解宁夏中部旱区红枣品种更新换代较慢的现状,丰富当地的红枣品种,进一步推进红枣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4年生的6个红枣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红枣品种进行物候期的观测、以及对生长性状、光合基础特性、果实品质、产量进行逐一分析和主成分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6个红枣品种的萌芽时间均分布在4月的不同时期,狗头枣萌芽时间最早,其次为“哈密大枣”、“同心圆枣”萌芽时间最晚;展叶期均集中于4月末至5月初;“同心圆枣”的始花时期最早,各品种始花时间均集中于5月中下旬;末花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初;坐果期基本维持在6月末至7月初;红枣的成熟期集中于9月中上旬,以“同心圆枣”、“狗头枣”最先开始成熟,“骏枣”和“小口枣”成熟较晚。2、“金昌一号”和“小口枣”的生育期较短;“骏枣”、“同心圆枣”、“哈密大枣”生育期中等;狗头枣生育期最长。3、“金昌一号”的单果重最大,可达24.31 g,“狗头枣”的单果重最小,只有10.16 g,但其亩产量最大,其次为“同心圆枣”,“小口枣”的亩产最小。4、本次试验以宁夏中部干旱带6个不同品种红枣的3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成分因子,计算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和各品种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前3项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8.97%,能够反映出原始样本的大部分信息,以此计算出各品种的综合得分,“金昌一号”的综合分值最高,其次为“山西骏枣”,综合得分最低的品种为“小口枣”。

吴翠云[8](2016)在《钾肥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Ziziphus jujuba Miller.)是新疆主栽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新疆独特的风±条件造就了枣果实最优的品质。但近年来为了追求高产,生产中盲目超量使用化肥,造成果实品质下降,裂果严重。钾素长期以来被誉为“品质元素”,生产过程中施用钾肥不但强健树体,增强抗逆性,尤其促进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枣果实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新疆枣业生产中也越来越重视钾肥的应用,但是,如何影响枣品质的形成尚需深入研究。因此,探讨新疆直播密植枣园钾肥适宜施肥方案以及钾肥对枣果实糖积累、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有助于揭示钾素对枣果实糖代谢和积累的可能调控机制,而且对指导新疆枣业生产、提升枣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新疆高密度矮化直播建园模式,以四年生’骏枣’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KH2P04叶面喷施、土壤不同钾肥施用时期和施肥量对枣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以及果实糖积累、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1)骏枣果实单果重呈单“S”型生长曲线,果实中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叶面喷施0.6%KH2P04和显着提高了骏枣果实品质和产量,其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2.45%、21.95%、30.77%、37.27%、13.27%和6.41%,有机酸含量下降6.81%,糖酸比提高14.12%;果实脆熟期单果重增加7.61%,鲜果产量增加16.46%。(2)果实膨大期±施硫酸钾450 kg/hm2可显着改善果实品质,果实单果重、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糖酸比、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4.87%、16.10%、6.35%、6.73%、10.96%、27.55%、24.92%和16.94%,有机酸含量下降7.06%,产量增加15.09%;其次为果实硬核期施肥,而坐果期施肥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3)叶面喷施KH2P04和±施钾肥均显着提高骏枣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膨大期土壤追施450kg/hm2显着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4)增施钾肥显着提高了骏枣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而且酶活性对钾肥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果实膨大期和硬核期。但各种酶活性因土壤施肥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果实膨大期(Ke)、果实坐果期结合膨大期(Kse)施肥均显着提高果实SPS、SS活性,坐果期(Ks)、Kse施肥显着提高果实NI活性,硬核期(Kh)和Ke施肥处理显着提高果实AI活性。施肥量处理以450 kg/hm2较对照显着提高果实SPS、AI和NI活性。叶面喷施0.6%KH2P04有助于提高果实发育早期4种酶活性,对果实发育后期酶活性影响不大。(5)利用苹果、梨、桃等果树蔗糖代谢相关酶同源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克隆获得骏枣果实ZjSS1、ZjSPS1、ZjVI1和ZjCWI1基因片段序列。qRT-PCR分析表明:增施钾肥显着抑制了果实发育白熟期ZjCWI1和Zjvi1的表达水平,提高了脆熟期两个基因的表达量;钾肥处理使骏枣果实ZjSPS1和ZjSS1基因转录水平显着降低。

王德[9](2016)在《枣新品系鉴定及其经济生物学性状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灰枣、骏枣及其优选材料为对象,研究了优选材料在阿拉尔垦区物候期发生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的情况,比较分析了花、叶、果、枣吊、二次枝、枣头、针刺等形态特征的差异,拟从形态学水平上鉴定优选材料为枣新品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了抗寒性和抗病性的鉴定,以期为优选材料的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供试材料物候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灰枣及优选材料:与原品种灰枣相比,优选材料树体萌芽期较晚。但11-17、11-12、B-11、11-25进入初花期的时间均比灰枣早。盛花期发生的时间仅有11-12和11-17比灰枣早。果实生长发育期长短依次是11-25、灰枣、10-7、11-17、11-12、B-11。按成熟期分为3类。中熟品系:11-12;较晚熟品种(系):灰枣、11-17、B-11;晚熟品系:10-7、11-25。骏枣及优选材料:与原品种骏枣相比,骏-10花期物候发生时间晚23d;果实成熟期物候发生时间晚5d。可见,骏-10生殖生长期物候发生时间较晚。(2)供试材料花、叶、果、二次枝、枣头、针刺等器官形态差别较大,可有效鉴定优选材料为枣的新品系。灰枣优选材料:与原品种灰枣相比,10-7花、叶片、果实均显着大于灰枣,并且10-7叶形(卵圆形)、果形(圆柱形)不同于灰枣叶形(长卵圆形)和果形(长圆形);11-17花,叶片,二次枝的长度、节间长度、开张角度均大于灰枣。但11-17单果重却显着小于灰枣。11-25叶片极大,叶形(卵圆形)和果形(圆柱形)、果实颜色(红色)均不同于灰枣叶形(长卵圆形)和果形(长圆形)、果实颜色(紫红色);11-12花、果实较大,叶形较小。11-12叶形(椭圆形)、果顶形状(凹形)、果实颜色(赭红色)及枣头颜色(黄褐色)均异于灰枣叶形(长卵圆形)、果顶形状(平形)、果实颜色(紫红色)及枣头颜色(红褐色);B-11花大,叶片窄长,果实极大。B-11果形(卵圆形)、果顶形状(凸形)、果实颜色(红色)不同于灰枣果形(长圆形)、果顶形状(平形)、果实颜色(紫红色),并且B-11果实表面有隆起,果皮较薄。骏枣及优选材料:与原品种骏枣相比,骏-10花小,叶片、果实较大。骏-10果实形状(圆柱形)不同于骏枣果实形状(卵圆形),并且,骏-10二次枝的长度、节间长度、开张角度和弯曲度均显着大于骏枣。(3)供试材料果实鲜重、纵径和横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慢-快-慢的变化,是典型的单“S”型增长曲线;可溶性糖积累量随果实生长呈指数上升变化趋势;有机酸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高-低-高变化规律;淀粉、蛋白质和Vc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4)供试材料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结果:等权关联序:骏-10、11-12、10-7、11-17、B-11、骏枣、11-25、灰枣。加权关联序:骏-10、10-7、11-17、11-12、骏枣、B-11、11-25、灰枣。(5)供试材料二次枝低温半致死温度在-22.31-18.09℃之间。按抗寒性强弱分为3类:抗寒性较弱11-12、B-11;抗寒性中等:灰枣、11-25、骏-10;抗寒较强:10-7、11-17、骏枣。(6)供试材料抗黑斑病和抗红点软腐病的能力是一致的。按抗病性强弱分为3类:抗病性较强的有11-17、11-25;抗病性强的有11-12、10-7、B-11、灰枣;抗病性弱的有骏-10、骏枣;其中骏-10的抗病性显着强于骏枣。

郝庆,樊丁宇,肖雷,卡德尔·艾山,陈玲,杨磊[10](2013)在《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解决直播密植红枣在保证丰产稳产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种植密度的方法。【方法】通过开展植株密度调控试验和主副株差别化修剪试验,调查不同处理枣树的生长量和产量。【结果】种植密度逐渐减小,干粗、株高、树冠投影面积等指标的生长量随之增大,枣头数逐渐增多,单株产量逐渐增加,而单位产量显着降低。主副株差别化修剪结果显示,副株的枣头长度和粗度的生长量、产量大于主株,而枣头数少于主株,差异显着。5年生不同密度的枣树在干粗、产量指标上存在显着差异,其它生长量指标差异不明显,但4年生枣树生长量明显较小。【结论】对于幼龄密植枣园,种植密度对枣树生长量及单株产量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吊比的影响很小。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生长空间加大,枣树生长量和单株产量逐渐增大。此外,对幼龄枣树进行主副株差别修剪对调节枣树生长量和产量有重要作用。

二、骏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骏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赤霉素对骏枣叶片、果皮结构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枣概述
    1.2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3 我国新疆枣树栽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赤霉素对骏枣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赤霉素对骏枣叶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赤霉素诱导后果实组织结构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赤霉素对枣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枣树喷施赤霉素后内源赤霉素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树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骏枣的研究
        1.2.2 树形及树体结构研究
        1.2.3 不同树形对树体生理效应的研究
        1.2.4 冠层特性的研究
        1.2.5 不同树形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2.6 不同树形对果实产量构成的影响因素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主干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2.3.2 改造后树形产量测定
        2.3.3 骏枣果实品质的测定
        2.3.4 种植效益构成评估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物候期观察
        2.4.2 主干形改造对骏枣生长的影响
        2.4.3 主干形改造对骏枣产量构成的影响
        2.4.4 主干形改造对骏枣品质构成的影响
        2.4.5 主干形改造对骏枣园效益构成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圆柱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生长指标的测定
        3.2.2 圆柱形骏枣产量测定
        3.2.3 圆柱形果实品质测定
        3.2.4 种植效益构成评估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圆柱形改造对骏枣生长的影响
        3.3.2 圆柱形改造对骏枣产量构成的影响
        3.3.3 圆柱形改造对骏枣品质构成的影响
        3.3.4 圆柱形改造对骏枣园效益构成的影响
        3.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致谢

(3)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农艺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遗传图谱概述
        1.1.1 遗传图谱构建原理
        1.1.2 枣遗传图谱构建方法
    1.2 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
    1.3 枣树性状QTL定位研究
        1.3.1 QTL定位原理
        1.3.2 枣树QTL定位研究情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目的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冬枣’与‘金丝4号’杂交群体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引物筛选
        2.2.2 杂交后代的鉴别
    2.3 讨论
        2.3.1 引物筛选
        2.3.2 亲本选择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SNP标记的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2.2 数据比对
        3.2.3 SNP检测与基因分型
        3.2.4 构建连锁图谱
        3.2.5 共线性分析
    3.3 讨论
        3.3.1 标记开发
        3.3.2 图谱构建
    3.4 小结
第四章 枣农艺性状QTL定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表型指标测定
        4.1.3 QTL定位
        4.1.4 数据统计与绘图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艺性状分析
        4.2.2 QTL分析
    4.3 讨论
        4.3.1 QTL定位准确性
        4.3.2 叶片和针刺性状QTL定位
        4.3.3 果实性状QTL定位
    4.4 小结
第五章 枣杂交子代果实性状综合评价及优株筛选
    5.1 材料方法
        5.1.1 性状调查
        5.1.2 仪器设备
        5.1.3 测试方法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群体结果期
        5.2.2 果实形状的变异分析
        5.2.3 果实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5.2.4 果实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2.5 果实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5.3 讨论
        5.3.1 果实遗传分析
        5.3.2 群体评价方法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枣生产概述
    2 果实发育与成熟研究进展
        2.1 果实发育成熟的生理生化研究
        2.2 果实发育成熟的分子水平研究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发育成熟调控中的应用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壶瓶枣果实延迟转色机理
    第一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
        2.3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4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2.5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色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壶瓶枣果实糖积累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相关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壶瓶枣果实糖积累
        3.2 蔗糖代谢相关酶在枣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
        4 小结
        第二节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3 赤霉素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实糖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2.4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壶瓶枣果实提前转色机理
    第一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影响
        2.2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果皮色素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
        2.3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4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皮花色苷的影响
        2.5 多效处理的壶瓶枣果实色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2 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激素物质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含量的影响
        2.2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3 多效唑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和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2.4 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壶瓶枣果实转色调控的RNA-Seq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BMKCloud有参转录组分析(www.biocloud.net)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质检和文库质检
        2.2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3 SNP分析
        2.4 基因结构优化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6 关键候选基因筛选及qRT-PCR验证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结论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6)山西省高寒区枣树设施栽培品种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复选品种幼树生长发育调查
    3.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3 果实经济性状
    3.4 结果情况调查
    3.5 复选品种早期丰产性比较
    3.6 枣树品种选择
4 结果与讨论

(7)宁夏旱区几个红枣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起源
    2.2 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2.3 国内外植物引种的理论研究及不同植物种类的引种筛选现状
    2.4 旱区红枣引种筛选研究进展
    2.5 国外红枣育种研究进展
    2.6 选题目的及意义
    2.7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及设计
    3.3 物候期的观测
    3.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5 测定指标与方法
    3.6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红枣品种物候期的分析比较
    4.2 不同红枣品种生长性状的分析比较
    4.3 不同红枣品种光合基础特性的分析比较
    4.4 不同红枣品种果实品质的分析比较
    4.5 不同红枣品种产量的分析比较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红枣品种物候期的讨论比较
    5.2 不同红枣品种生长性状的讨论比较
    5.3 不同红枣品种光合作用的讨论比较
    5.4 不同红枣品种果实品质的讨论比较
    5.5 不同红枣品种产量的讨论比较
    5.6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红枣品种综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钾肥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新疆枣产业发展现状
        1.1.1 新疆枣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1.1.2 新疆枣的分布
        1.1.3 新疆枣的种植模式及特点
        1.1.4 新疆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2 钾的生理功能
    1.3 钾对果实品质与果树产量的影响
    1.4 钾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5 钾对果实糖积累与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1.5.1 钾对果实糖积累的影响
        1.5.2 钾对果实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1.6 枣果实糖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的研究
        1.6.1 枣果实中糖组分及其含量变化的研究
        1.6.2 枣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变化
    引言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采样方法
        2.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果实单果重测定
        2.2.2 果实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2.2.3 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2.4 果实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2.2.5 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变化
        2.3.2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2.3.3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2.3.4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2.3.5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
        2.3.6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2.4 讨论
        2.4.1 骏枣果实发育期与单果重变化
        2.4.2 果实发育期与果实糖分的积累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钾肥处理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引言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3.2 试验方案
        3.2.1 试验地土壤养分测定
        3.2.2 叶面喷施KH_2PO_4处理的田间试验方案
        3.2.3 土施钾肥处理的田间试验方案
    3.3 指标测定方法
        3.3.1 光合参数测定
        3.3.2 叶绿素含量测定
        3.3.3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4.2 不同时期土壤施钾肥对骏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4.3 不同土壤施钾量对骏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5 讨论
        3.5.1 钾肥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3.5.2 钾肥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3.6 小结
第四章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果实糖积累及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引言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案
    4.3 试验采样与指标测定
        4.3.1 采样
        4.3.2 仪器设备与试剂
        4.3.3 指标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
        4.4.2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施钾肥对骏枣果实糖积累及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引言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及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5.2.2 样品采集
        5.2.3 指标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施钾时期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
        5.3.2 土壤施钾时期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5.3.3 土壤施钾量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
        5.3.4 土壤施钾量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钾肥对骏枣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引言
    6.1 试验材料与方案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生化试剂
        6.1.4 菌体材料及载体
        6.1.5 主要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6.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6.2.3 骏枣果实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中间序列的克隆
        6.2.4 纯化产物的回收及测序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表达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骏枣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6.3.2 Zj SPS1、ZjSS1、ZjCWI1和ZjVI1蛋白的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
        6.3.3 钾肥对骏枣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枣新品系鉴定及其经济生物学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枣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1.2.1 选择育种研究
        1.2.2 杂交育种研究
        1.2.3 多倍体育种研究
    1.3 形态学鉴定方法的研究
    1.4 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1.5 果实营养成分的研究
        1.5.1 一般营养成分的研究
        1.5.2 功能营养成分的研究
        1.5.3 矿质元素的研究
    1.6 抗逆性鉴定的研究
        1.6.1 抗寒性鉴定的研究
        1.6.2 抗病性鉴定的研究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物候期的调查方法
        2.3.2 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测定
        2.3.3 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调查研究
        2.3.4 果实物理性状的测定
        2.3.5 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2.3.6 抗寒性鉴定方法
        2.3.7 抗病性鉴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的调查比较
    3.2 植物形态特征的比较
        3.2.1 花、花粉形态及花粉萌发率、单药花粉量的比较
        3.2.2 叶片形态特征的比较
        3.2.3 果实性状的比较
        3.2.4 果核性状的比较
        3.2.5 枣吊性状的比较
        3.2.6 枣头、二次枝、针刺状况的比较
    3.3 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调查研究
        3.3.1 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
        3.3.2 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3.3.3 果实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3.3.4 果实Vc含量的动态变化
        3.3.5 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3.3.6 果实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3.4 果实经济性状的比较
        3.4.1 果实物理性状的测定
        3.4.2 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3.4.3 果实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
    3.5 抗寒性的鉴定
    3.6 抗病性的鉴定
        3.6.1 黑斑病抗性的比较
        3.6.2 红点软腐病抗性的比较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物候期调查研究
        4.1.2 形态特征的比较
        4.1.3 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调查研究
        4.1.4 果实经济性状的比较
        4.1.5 抗寒性的比较
        4.1.6 抗病性的比较
    4.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枣新品系形态特征图
附录Ⅱ:抗病性的比较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10)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一
        1.2.2 试验二
        1.2.3 试验三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年生枣树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生长量及产量比较
    2.2 枣树主副株差别化修剪的生长量及产量比较
    2.3 不同树龄、不同密度枣树生长量及产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四、骏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赤霉素对骏枣叶片、果皮结构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D]. 赵婧彤.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树形改造对骏枣生长及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D]. 崔刚闯.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3]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农艺性状QTL定位[D]. 王中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D]. 李洁.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6]山西省高寒区枣树设施栽培品种筛选试验[J]. 于吉祥,赵洋,邢金香,杨建华,李华,徐瑢,郜慧萍,周青华. 山西林业科技, 2017(02)
  • [7]宁夏旱区几个红枣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D]. 王佐. 宁夏大学, 2017(02)
  • [8]钾肥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D]. 吴翠云.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5)
  • [9]枣新品系鉴定及其经济生物学性状研究[D]. 王德. 塔里木大学, 2016(08)
  • [10]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 郝庆,樊丁宇,肖雷,卡德尔·艾山,陈玲,杨磊. 新疆农业科学, 2013(11)

标签:;  ;  ;  ;  ;  

君枣早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