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

浅谈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

一、略论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孙玥[1](2021)在《“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必然会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此背景下,在线教学资源将成为“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了当前“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二、三章对“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随后展开调查研究。本文将在线教学资源分为在线课程资源、教辅资源和学生课内外学习资源三大类,三类资源涉及到了汉语在线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备课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通过对汉语教学的三个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尽量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其中在线课程资源又可根据当前存在的汉语在线学习方式分为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和基于B2C的在线课程;教辅资源可分为微课程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和试题库;课内外学习资源可分为学习类APP、电子词典、数字图书和影视动漫资源。因此,在第四章调查研究阶段本文将根据以上分类方式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搜集、筛选和研究。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从三方面给出未来“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开发着力点:第一,在线课程建设方面首先以国内高校为依托,开展MOOC和SPOC课程建设;其次,转变机制,助力在线汉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平台运营模式创新,助推基于B2C模式的直播课程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第二,教辅资源建设方面以教研项目为依托,分类开展教辅资料库建设;第三,学习资源建设方面以“专家+互联网教育企业”合作的模式,研发汉语学习资源。

刘滨波[2](2021)在《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及人岗匹配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整车装配线将人和机器有效结合起来,在汽车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整车装配线的工艺设计直接决定着汽车的质量、性能、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整车装配线人岗匹配的有效性是通过合适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方法,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中去,使整个装配线的人与岗位高度匹配、高效运转,使人与岗位时刻保持最佳的配置状态。论文介绍了整车装配线的设计步骤,确定了装配线各个工位的作业内容,对生产节拍、额定装配时间、员工数量、设备数量、工位数量等进行了计算,对制造策略、车间布局、BOP规划、机运设备、公用动力方式及需求、控制策略等进行了分析与确定,制定出了一套生产线的常规设计方案,为汽车装配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应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一套汽车整车装配线人岗匹配管理系统,包括员工在线培训考核模块和人岗匹配管理模块。员工在线培训考核模块包括试卷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员工考试系统;人岗匹配管理模块包括员工管理、道序与设备管理、员工培训管理、资质管理、员工打卡记录管理、通知消息管理、人岗匹配目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科学的分配人员和岗位,实现岗位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

张薇[3](2021)在《基于PISA的初中生数学素养测试的遗传算法组卷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项兴起于OECD、针对15岁左右学生的素养测评项目,PISA测评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数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成果亦在不断增加。随着信息处理、测量技术的发展,已有将PISA测评计算机化的先例,即以机考的形式开展PISA测评。就目前而言,提到机考这一方面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题库、组卷等一系列问题。由于PISA测评的国际背景,要想在适应国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PISA测评的本土化,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因此,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基于设计的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法,选取了PISA测评中的数学领域,结合福建省数学中考的内容,重点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思想的组卷算法的设计,并通过实践验证了算法的质量。在本研究中,笔者所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PISA数学素养以及自动组卷相关的研究现状,以此确定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并尝试探讨了研究的意义所在,对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规划。随后从研究问题出发,从词源学上分析了素养的定义,对素养与素质进行了区分,阐述了数学素养的不同定义,并就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整理。其次,研究梳理了数学素养的形成模型、测评框架以及数学素养测量的九个指标。随后,提出组卷应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确定了试卷考核的内容,整理了基本的认知要求,针对试题的主要属性参数展开剖析,确定了组卷的约束条件,并以此创建对应的数学模型。再者,在对比分析了五种常见组卷算法各自的优缺点后,选定应用遗传算法的思想进行组卷研究,并对算法中的关键内容进行了设计,分别确定了:(1)染色体编码方式:以题型为段,分段实数编码;(2)选择算子:轮盘赌选择;(3)交叉算子:分段交叉,包括段内单点交叉和整段交叉;(4)变异算子:分段单点变异。同时构造了适用于组卷的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并考虑融入了精英保留的思想。最后,依据所设计的算法生成十份试卷,选择其中适应度最高的一份试卷,并与漳州W中部分数学学科一线教学骨干进行了交流,对该试卷内容进行修订,随后选择九年级X班进行数学知识的测试,并对数学素养的其余八个维度进行了配套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22.0对测试的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成绩呈准正态分布,测试卷各题的实际通过率与预设难度大致接近,证明测试卷质量良好,研究所设计的算法能基本满足要求。本研究认为:设计数学素养测评的组卷算法的目标主要在于提高数学素养测评的便捷性、有效性。目前,本研究所设计的算法已能基本满足测试要求,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了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测评的新形势,在后续的研究中或将尝试对算法作组卷系统、试题参数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

艾安[4](2021)在《攀枝花供电公司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采用了精益化思维和模式,其中的安全培训是重要的业务内容。针对精益化安全培训的考核,主要采用人工组织的方式进行。随着内部业务信息化的发展,公司急需一套在线考试系统,为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工作提供软件工具支持。针对攀枝花供电公司目前缺乏在线考试系统的现状,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系统。1.梳理分析了电力行业安全培训考试信息化的现状及趋势,结合国内外的在线考试发展情况,确立了后续的研究工作思路。基于系统的技术研发方案,整理介绍了系统的研发技术,包括UML(Uniform Model Language)技术、C/S(Client Server)网络结构、.NET开发技术、UBD(User Business Data)软件设计模式等。2.分析考察攀枝花供电公司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工作的现状,梳理业务管理流程和内容,提出系统的总体研发目标。在功能研发目标中,将系统按目标用户角色细分为考试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用户3个子系统。同时提出系统的性能要求和目标。3.按照系统的技术选择,设计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网络结构、软件模型、功能结构,并按系统的内部功能划分,研究系统的详细功能活动流程及C#类结构,分析系统的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展示说明系统的数据库E-R(Entity Relationship)图及部分数据表结构。4.基于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结果,研究系统主要功能的开发实现流程,分析关键功能代码,展示系统的部分功能界面。5.研究系统的测试方案及方法,搭建系统测试环境,对系统进行功能及性能的测试分析,利用专业的软件测试工具及方法,对系统进行全面验证。按照系统的测试及应用情况,通过在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工作中使用本系统,可以为相关用户提供便利的线上考试管理工具,同时为内部员工提供高效的线上练习和模拟考试平台,提高了公司的精益化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

卢伟[5](2019)在《基于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社会多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行各业的人员为了自身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断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实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由此而引发的大流量将导致在线学习平台出现响应速度慢、响应错误等问题的出现。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支持可扩展、高可用的架构来解决在大规模用户场景下系统响应变慢、视频资源传输性能低、系统服务崩溃等问题。该平台采用了分布式微服务化服务治理架构和高可用高并发的数据库架构,并进行了如下主要工作:(1)设计了包括前台用户端、后台管理端和服务管理监控端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框架,通过服务管理监控端支撑用户规模的可伸缩性;(2)依据用户特征和场景,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和非功能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和实现了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课程问答、在线课程测试等功能。(3)针对大用户量并发场景下平台出现响应速度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支持可扩展、高可用的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通过将MVC模式下的单体服务架构拆分成基于RPC通信的分布式架构,使得单体服务器的压力可以分摊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可靠性;(4)针对大数据量写入数据库导致其性能瓶颈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级数据库中间件Mycat的分布式高可用、高并发的数据库服务架构,通过隐藏物理库,暴露逻辑库,并且拆分原有数据库表,使得当数据服务请求时能够转发到多个数据库中,提高数据库抗压性;(5)基于Spring Boot框架进行了平台实现,并通过Dubbo-Monitor和Jmeter进行了服务监控与压力测试,验证了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设计的有效性。平台采用HTML5和Bootstrap来对界面进行渲染,同时通过扁平化、人性化的设计,使得该平台拥有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经过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本平台能够满足在10万用户并发访问的时候,能够稳定、正确的提供服务,并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王信洁[6](2017)在《S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论文以全面质量管理、可靠性管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先进流程优化管理方法,结合光纤陀螺产品型号研制的各级标准与规章制度,对s公司当前的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调查发现S公司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得到用户的认可,能够满足型号任务要求,管理模式已经比较完善,但没有通用的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工作管理要求,亟需科学系统的规划与指导,对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流程进一步优化。为此,该作者通过S公司现行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工作的流程,运用先进质量管理工具识别其薄弱环节,最终通过构建公司光纤陀螺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标准群,完善公司质量问题归零、质量考核、质量培训、可靠性设计相关流程,对S公司的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流程进行补充和优化,搭建高效集成协调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公司质量成本与经营管理成本,为公司型号产品科研生产工作做好质量保证,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单机产品提供示范和参考。

王晖[7](2016)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研究》文中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载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大规模国家通用语言口试,在我国语言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语言测试领域也以其鲜明的特点,独树一帜。本文旨在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研究,丰富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体系,为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提供学理支持,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学术建议。本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现状、框架以及思路、方法、意义。第二章是理论部分,界定测试依据的内涵、外延,构建测试依据层级系统,论述测试依据的三级范畴及特征。第三章是史论,梳理测试依据发展历程,为本文研究树立纵向参照系。第四章、第五章是专论,分别研究测试管理依据、学术依据及其二级范畴、三级范畴。第六章为结语。本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要素进行解构和建构,并将测试依据置于“测试中介”的核心要素中加以研究,提出测试依据的三级范畴体系,首次将测试管理依据纳入研究范畴,确立了管理依据与学术依据并立的新格局。本研究提出一系列测试依据术语,如管理依据、学术依据、宏观管理依据、微观管理依据、基础学术依据、具体学术依据、法律法规依据、政策文件依据、业务管理依据、命题依据、评分依据等,初步构建测试依据术语子系统,增强了测试依据研究的理论张力。本文提出测试依据发展历程“两阶段五时期”划分法,为测试发展史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对测试依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等进行专门探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及命题依据、评分依据等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本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要素构成理论为参照,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定量综合研究法,对测试依据进行描述、归纳、阐释、分析和建构,探究测试依据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因,使测试依据成为独立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界域,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周文君[8](2014)在《基于COM组件技术的通用题库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所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成为衡量这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题库系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子系统,设计题库系统主要包括试题数据库建设和组卷。基于湖南安全技术学院的真实需求,本课题小组开发了这套通用题库系统,目的在于进行教考分离,实现更好的教育测量;也为了帮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提升。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题库系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一些题库系统存在的不足,对开发题库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尤其对组卷算法和基于COM组件的Word文档自动生成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学院的实际需求,本通用题库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功能模块:课程管理、试题管理、组卷、试卷管理,系统通用性好,适应多门课程的考试。目前,各种各样的题库系统已经比较常见,系统的通用性、操作的便捷性、以及生成试卷的质量成为衡量题库系统优劣的主要依据。对于题库系统设计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本论文进行了创新研究:1.对试题采编环节进行了简化处理。为了方便教师操作,开发小组设计了相关的Excel模板文件及模板说明文件,教师可以直接在Excel软件中整理试题,然后将Excel文件交给系统管理员,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试题批量上传。2.对数据库存储结构进行了优化。在设计试题数据库结构时,充分地考虑了题库系统的通用性、扩充性、可操作性,尽量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为了提高效率,大部分的功能都通过存储过程来实现。3.对随机组卷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将试题按照newid()进行排序,然后取前N行的方法直接得到随机的不重复的N个试题,避免了常规随机算法中反复的试题查重操作,大大提高了随机算法的组卷效率。4.采用COM组件技术自动生成word格式的试卷。通过研究试卷输出技术,采用COM组件,将数据库中的试卷输出到Word软件中,并进行自动格式化处理(包括试卷头信息、试题编号、分值显示、图片大小格式控制、作答区留白)、自动保存、且支持批量生成Word试卷,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殷颖[9](2010)在《B/S模式高校通用题库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题库系统研究的背景与现状,然后从传统试题管理和手工出卷的弊端和试题库的优点阐述了建设试题库的试题意义,提出了试题库建设的依据和试题库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以经典题库理论(Classical Theory)作为理论基础,根据高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快速的信息处理和网络信息交换能力开发题库系统。该系统完成试题的采编、试卷的自动组卷、在线考核、自动阅卷、试卷分析、试题库维护等事务,进行高效的教学管理、教学考核,有效地考查教学效果与体现考生真实水平,且能促使实现教考分离。本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Windows2000 server+IIS+ASP. NET系统分为试题库采集系统、试卷生成系统、在线测评及题库自动优化系统四个子系统。本系统具备安全和可靠性服务支持。对使用试题库系统的成员(系统管理维护者、试题采编者、试卷审阅员、在线测评管理员、考生等)赋予不同的使用权限。具有不同权限的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该系统。还通过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设计解决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的问题。对系统数据库实现自动和手工备份,确保系统在非意料事件发生时能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李志奎[10](2009)在《基于B/S模式的网络通用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考试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和机房教学设备都已普及,因此,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考试的需求非常迫切,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推广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对网络考试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原有考试系统的局限性,深入对考试系统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并且应用UML统一建模语言,结合系统理论模型,构建出网络分布式考试系统的需求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等可视化软件建模模型,为网络分布式考试系统开发提供参考模型。同时,笔者针对高职院校考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学生认知能力分析Agent、智能组卷Agent和智能考试Agent为核心的数据模型,并提出基于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值组卷的算法。算法根据能力分析Agent所反映的每位学生的知识点实际掌握程度,确定考试知识点范围等参数,然后以此为据从题库中抽取满足要求的试题,并采用相关算法避免相邻考生试题雷同。本系统以ASP技术、ADO技术为核心,采用ms 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并综合运用了ActiveX、CSS、JAVASCRIPT等网页编程技术实现。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题库管理、考生信息管理、组卷管理、在线考试、考试管理等核心模块及其它一些辅助功能。系统有效实现了当前考试系统的智能性、通用性等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略论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全球网络基础设施逐步成熟,过半人口卷入移动互联网
    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实现了3G网络覆盖
    2.3 大部分网民已经培养了移动学习的习惯
    2.4 线上语言教学平台搭建技术日趋成熟
第三章 “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3.1 有利于缓解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
    3.2 有利于缓解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
    3.3 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3.4 有利于缓解国际范围内汉语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第四章 “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调研
    4.1 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1.1 MOOC平台建设现状
        4.1.2 课程建设现状
    4.2 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和基于 B2C 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2.1 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
        4.2.2 基于B2C模式的在线课程
    4.3 网络教辅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3.1 以微课程为代表的教学类视频
        4.3.2 数字化教材
        4.3.3 教学课件
        4.3.4 试题库
    4.4 学生课内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4.1 学习类APP
        4.4.2 电子词典
        4.4.3 影视动漫资源
第五章 未来“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开发着力点分析
    5.1 以高校为依托、转变机制开展在线课程建设
    5.2 以教研项目为依托,分类开展教辅资源库建设
    5.3 以“专家+互联网教育企业”合作的模式,研发汉语学习资源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及人岗匹配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汽车整车装配线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汽车装配线简介
        1.2.2 国内汽车装配线研究现状
        1.2.3 国外汽车装配线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2 汽车整车装配线的组成
    2.1 汽车装配线概述
    2.2 汽车装配线各工段介绍及工艺流程简介
        2.2.1 内饰线及其主要设备
        2.2.2 底盘装配线及其主要设备
        2.2.3 发动机总成合装线及其主要设备
        2.2.4 发动机分装线及其主要设备
        2.2.5 终装线及其主要设备
        2.2.6 车门线及其主要设备
        2.2.7 检测线及其主要设备
        2.2.8 以某汽车公司工厂Delta平台某车型为例详述汽车主要装配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汽车整车装配线的设计
    3.1 汽车整车装配线概述及应遵循的原则
        3.1.1 汽车装配线特点
        3.1.2 汽车装配线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2 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步骤
        3.2.1 汽车装配线设计前提
        3.2.2 汽车装配线设计相关理论计算
    3.3 总装车间生产线规划指引
        3.3.1 制造策略设定
        3.3.2 车间布局的影响
        3.3.3 工位数量确定
        3.3.4 BOP的规划指导
        3.3.5 缓存数量的确定原则
        3.3.6 机运设备选择
        3.3.7 公用动力方式及需求
        3.3.8 控制系统策略
        3.3.9 线边主要设备的工装规划
        3.3.10 SPS应用规划
        3.3.11 检测线应用规划
    3.4 本章小结
4 汽车整车装配线人岗匹配管理系统
    4.1 员工在线培训考核模块
        4.1.1 试卷管理
        4.1.2 试题查询
        4.1.3 考试管理
        4.1.4 成绩管理
        4.1.5 员工考试系统
    4.2 人岗匹配管理模块
        4.2.1 员工管理
        4.2.2 道序与设备管理
        4.2.3 培训管理
        4.2.4 人岗匹配目视系统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PISA的初中生数学素养测试的遗传算法组卷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PISA数学素养的概述
        1.1.2 PISA数学素养的研究现状
        1.1.3 自动组卷的研究现状
    1.2 问题定位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素养
        2.1.2 数学素养
    2.2 教育测量理论
    2.3 数学素养测量的模型、框架与指标
第3章 组卷问题分析
    3.1 组卷基本原则
    3.2 考核内容
    3.3 认知要求
    3.4 试题属性参数
        3.4.1 编号
        3.4.2 试题类型
        3.4.3 试题数量
        3.4.4 分值
        3.4.5 总分
        3.4.6 答题时间
        3.4.7 知识点
        3.4.8 难度
    3.5 组卷数学模型
第4章 组卷算法设计
    4.1 常见组卷算法
        4.1.1 随机抽取法
        4.1.2 回溯试探法
        4.1.3 蚁群算法
        4.1.4 遗传算法
        4.1.5 粒子群算法
        4.1.6 各算法优缺点对比
    4.2 遗传算法基本用语
    4.3 遗传算法组卷
        4.3.1 组卷的基本流程
        4.3.2 染色体编码
        4.3.3 初始化种群
        4.3.4 适应度计算
        4.3.5 遗传操作
        4.3.6 适应度重计算与精英保留
        4.3.7 算法终止条件
第5章 遗传算法组卷应用实例
    5.1 测试卷的生成、选择与修订
        5.1.1 理想难度值、权重系数与可接受最低适应度值的设定
        5.1.2 测试卷的选择及修订
    5.2 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
        5.2.1 测试信度分析
        5.2.2 测试数据分析
        5.2.3 测试卷各题实际难度与预设难度对比
        5.2.4 数学素养水平情况
    5.3 数据分析结果
第6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初中生数学学习背景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测试成绩汇总
    附录3:测试卷各题实际难度与预设难度对比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攀枝花供电公司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综述
        1.2.2 国内现状综述
        1.2.3 未来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系统研发技术
    2.1 UML技术
    2.2 C/S网络结构
    2.3 .NET开发技术
        2.3.1 C#开发技术
        2.3.2 ADO.NET技术
    2.4 UBD软件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述
        3.1.1 安全培训业务
        3.1.2 系统研发目标
    3.2 功能需求用例分析
        3.2.1 考试管理人员功能用例
        3.2.2 普通员工用户功能用例
        3.2.3 系统管理员用户功能用例
    3.3 性能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网络结构设计
    4.2 软件模型设计
    4.3 功能结构设计
    4.4 功能详细设计
        4.4.1 考试管理人员子系统设计
        4.4.2 普通员工用户子系统设计
        4.4.3 系统管理员用户子系统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5.1 E-R结构分析
        4.5.2 数据表结构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实现环境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考试管理人员子系统实现
        5.2.2 普通员工用户子系统实现
        5.2.3 系统管理员用户子系统实现
    5.3 系统测试分析
        5.3.1 测试环境与方法
        5.3.2 测试流程与内容
        5.3.3 功能测试分析
        5.3.4 性能测试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专业术语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Spring Boot框架介绍
    2.2 MyCat框架介绍
    2.3 Dubbo&Zookeeper介绍
        2.3.1 Dubbo介绍
        2.3.2 Zookeeper介绍
    2.4 Redis框架介绍
    2.5 微服务Docker容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涉众分析
        3.1.1 普通学员用户角色分析
        3.1.2 讲师用户角色分析
        3.1.3 平台管理人员角色分析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普通学员用户功能分析
        3.2.2 讲师用户功能分析
        3.2.3 管理人员功能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系统性能需求
        3.3.2 系统易维护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台设计
    4.1 概要设计
        4.1.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2 平台总体工作流程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库逻辑设计
        4.2.2 详细数据库表设计
    4.3 详细设计
        4.3.1 多角色用户模块设计
        4.3.2 多层次课程模块设计
        4.3.3 多维度问答中心设计
        4.3.4 人性化考试中心设计
    4.4 平台技术框架设计
    4.5 多场景推荐方案设计
        4.5.1 用户近邻相似度推荐
        4.5.2 热点推荐—冷启动问题
        4.5.3 问答中心推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性能与高可用的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设计
    5.1 平台服务治理架构设计
    5.2 基于Dubbo协议构建更高效的RPC传输
        5.2.1 传统通信Http协议报文
        5.2.2 基于Dubbo协议构建RPC传输
    5.3 基于Protostuff进行序列化优化
        5.3.1 基于Serializable、Hessian Serializable序列化协议
        5.3.2 基于Protostuff的序列化方案
    5.4 自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
    5.5 Dubbo集群容错与灰度发布
        5.5.1 集群容错设计与软负载均衡
        5.5.2 基于多版本控制实现灰度发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并发与高可用的数据存储与缓存架构设计
    6.1 平台总体数据架构设计
    6.2 高性能MySQL设计
    6.3 基于MyCat和 HAProxy构建高性能数据架构
        6.3.1 基于MyCat构建数据库垂直拆分
        6.3.2 基于MyCat构建数据库水平拆分
        6.3.3 基于MyCat实现数据安全
        6.3.4 基于HAProxy和 Keepalived构建高性能可靠的数据库架构
    6.4 基于Redis集群构建数据缓存服务
    6.5 基于HDFS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
    6.6 数据存储与缓存一致性设计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平台实现
    7.1 平台实现工具与环境
    7.2 平台部署实现
    7.3 后台管理端实现
        7.3.1 后台用户管理
        7.3.2 课程信息管理
        7.3.3 题库信息管理
        7.3.4 问答中心管理
    7.4 前台用户界面实现
        7.4.1 用户注册登录及密码找回
        7.4.2 主界面实现
        7.4.3 课程章节实现
        7.4.4 视频播放实现
        7.4.5 考试模块实现
        7.4.6 问答中心实现
        7.4.7 个人中心实现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平台测试
    8.1 测试环境
    8.2 功能性测试
    8.3 非功能性测试
        8.3.1 性能测试
        8.3.2 易维护性测试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S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图
2 文献综述
    2.1 质量理论发展概述
    2.2 军工企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概述
    2.3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标准体系
        2.3.1 标准体系及框架
        2.3.2 国外光纤陀螺质量与可靠性标准体系调研
        2.3.3 国内先进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工具
    2.4 流程优化相关理论概述
    2.5 本章小结
3 S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S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概述
        3.1.1 S公司简介
        3.1.2 S公司质量方针与目标
        3.1.3 S公司光纤陀螺组成与特点
        3.1.4 S公司光纤陀螺产品的研制模式
        3.1.5 S公司型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流程
    3.2 S公司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问题诊断
        3.2.1 S各质量基础管理模块工作流程及问题诊断
        3.2.2 下一步实施建议
4. S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流程优化设计
    4.1 质量改进流程优化
        4.1.1 定期归零评审平台
        4.1.2 不合格品审理流程优化
    4.2 质量考核流程优化
        4.2.1 质量12分考核指标的建立
        4.2.2 质量12分考核实施流程
        4.2.3 质量12分考核流程
        4.2.4 质量12分考核的意义
        4.2.5 小结
    4.3 优化质量与可靠性专业队伍建设流程优化
        4.3.1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标准群研究
        4.3.2 差异化岗位题库
        4.3.3 可靠性设计准则
    4.4 量化质量培训
        4.4.1 质量教育培训的分类
        4.4.2 质量教育培训量化考核要求
    4.5 应用前景
5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致谢

(7)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理论框架性文献
        二、具体性研究文献
        三、综括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内涵、范畴体系及特征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内涵
        一、测试活动要素理论框架
        二、测试依据的内涵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范畴体系
        一、测试依据一级范畴
        二、测试依据二级范畴
        三、测试依据三级范畴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特征
        一、凭信性
        二、规约性
        三、层次性
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发展历程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发展分期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历程的分期
        二、测试依据发展历程的分期
    第二节 酝酿探索阶段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
        一、酝酿探索阶段的管理依据
        二、酝酿探索阶段的学术依据
        三、综括
    第三节 实施发展阶段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
        一、实施发展阶段的管理依据
        二、实施发展阶段的学术依据
        三、综括
第四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依据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法律法规依据
        一、《宪法》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三、国务院部门规章
        四、省级地方语言文字法规规章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法律法规依据的层级体系
        六、法律法规依据的作用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政策文件依据
        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策文件依据
        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政策文件依据
        三、教育部门政策文件依据
        四、其他行业系统政策文件依据
        五、政策文件依据的作用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业务管理依据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
        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评估指导标准》
        五、《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
        六、《教育部语用司关于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七、《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业务指导意见》
第五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依据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基础学术依据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具体学术依据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依据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依据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及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教育部门普通话水平测试政策文件依据简表
附录B:其他行业系统普通话水平测试政策文件依据简表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基于COM组件技术的通用题库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通用题库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2.1 体系结构
        2.1.1 C/S体系结构
        2.1.2 B/S体系结构
        2.1.3 C/S结构与B/S结构的区别
    2.2 NET框架
    2.3 组件技术
        2.3.1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概述
        2.3.2 基于组件的程序开发方法的优越性
        2.3.3 COM组件的体系结构
    2.4 组卷算法
        2.4.1 随机算法
        2.4.2 遗传算法
    2.5 小结
第3章 通用题库系统分析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2 业务流程分析
    3.2 系统技术方案分析
    3.3 数据库技术
        3.3.1 数据库建设理论依据
        3.3.2 现有题库系统中数据库设计的常见问题
        3.3.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系统
    3.4 试题采编技术
        3.4.1 试题采编流程
        3.4.2 多媒体数据存储
    3.5 小结
第4章 通用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体系结构
        4.1.2 系统整体功能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库关系图
        4.2.2 数据表设计
        4.2.3 函数设计
        4.2.4 存储过程设计
    4.3 改进的随机组卷算法设计
        4.3.1 普通随机组卷算法的不足
        4.3.2 改进的随机组卷算法思想
        4.3.3 两种随机组卷算法的比较
    4.4 采用COM组件自动生成Word试卷
        4.4.1 Word对象模型
        4.4.2 Word对象的重要接口说明
        4.4.3 Word对象编程
    4.5 数据导入导出
        4.5.1 Excel数据导出至SQL Server
        4.5.2 SQL Server数据导出至Excel
    4.6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4.6.1 课程管理
        4.6.2 试题管理
        4.6.3 组卷
        4.6.4 试卷管理
        4.6.5 批量生成Word试卷
    4.7 小结
第5章 通用题库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介绍
    5.2 测试方法介绍
        5.2.1 单元测试
        5.2.2 集成测试
    5.3 主要功能测试
        5.3.1 组卷功能测试
        5.3.2 试卷查询与输出功能测试
    5.4 验收测试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B
致谢

(9)B/S模式高校通用题库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我校现状
    1.3 国内外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题库系统建设
    2.1 题库建设简论
        2.1.1 题库的基本概念
        2.1.2 题库的优点
        2.1.3 题库分类
    2.2 题库建设理论及其核心问题
        2.2.1 题库建设所涉及的理论
        2.2.2 题库建设核心问题
        2.2.3 常用试题库理论
第3章 智能组卷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3.1 MCWDP组卷模型
    3.2 组卷算法的设计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开发
    4.1 技术介绍
        4.1.1 .NET框架
        4.1.2 ASP.NET开发平台
        4.1.3 数据库访问技术ADO.NET
    4.2 数据分析
    4.3 实体设计
    4.4 关系设计
    4.5 系统流程分析
    4.6 用户管理
        4.6.1 用户组划分
        4.6.2 权限设置
        4.6.3 系统验证
    4.7 试题采编
        4.7.1 选题原则与试题属性参数
        4.7.2 多媒体数据存储
    4.8 组卷及试卷评审
        4.8.1 组卷策略
        4.8.2 组卷计划
        4.8.3 智能组卷
        4.8.4 试卷评审
        4.8.5 试卷文档及管理
    4.9 在线考试和自动阅卷
        4.9.1 考试管理
        4.9.2 在线考试
        4.9.3 阅卷和成绩查询
    4.10 考卷分析和题库优化
        4.10.1 考卷分析
        4.10.2 题库优化
    4.11 系统维护
        4.11.1 数据库的初始化
        4.11.2 试题库备份与恢复
第5章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
    5.1 试题文档自动入库
    5.2 智能组卷的实现
    5.3 试卷文档自动生成
    5.4 考卷分析与统计
    5.5 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估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B/S模式的网络通用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考试系统发展现状
        1.2.1 现阶段高职考试模式研究
        1.2.2 国内外考试系统现状分析
    1.3 现有考试系统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本课题涉及的相关技术
    2.1 UML建模技术
        2.1.1 UML定义及基本内容
        2.1.2 软件统一过程—RUP
        2.1.3 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2.2 智能AGENT技术
        2.2.1 Agent的定义与特征
        2.2.2 Agent的结构
        2.2.3 多Agent系统(MAS)
    2.3 ASP和COM组件技术
        2.3.1 COM技术
        2.3.2 ASP调用COM组件编程技术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获取建模
        3.1.1 确定系统边界
        3.1.2 定义系统参与者
        3.1.3 定义系统用例
        3.1.4 构造需求模型
    3.2 需求分析建模
        3.2.1 分析类
        3.2.2 用例实现分析—活动图
        3.2.3 构造分析模型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1 系统总体结构的层次划分
        4.1.2 系统结构的子系统划分
        4.1.3 三层系统结构到类的划分映射
    4.2 详细设计建模
        4.2.1 设计实体类的属性及操作
        4.2.2 设计边界类的功能组成及操作
        4.2.3 设计控制类的操作
        4.2.4 构造设计类图模型
        4.2.5 借助交互图实现用例设计
    4.3 数据库建模
第五章 网络通用考试关键技术研究
    5.1 考试系统的通用性研究
        5.1.1 试卷题型的通用性研究
        5.1.2 组卷方式的通用性研究
        5.1.3 考生考试操作平台的通用性研究
        5.1.4 考试系统后台管理功能的通用性研究
        5.1.5 考试环境的通用性研究
    5.2 基于AGENT的智能组卷技术研究
        5.2.1 基于Agent的智能考试系统结构
        5.2.2 基于Agent的智能组卷算法
    5.3 在线考试防作弊技术研究
        5.3.1 在线考试作弊现象研究
        5.3.2 防作弊对策
    5.4 智能阅卷技术研究
        5.4.1 标准化客观试题的机器评阅逻辑
        5.4.2 准客观类试题的机器评阅逻辑
    5.5 考试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大文件上传技术研究
        5.5.1 考试系统容错能力的研究
        5.5.2 基于web大容量考试结果上传技术研究
第六章 系统实现
    6.1 软件功能结构
    6.2 数据库的物理实现
        6.2.1 数据表结构的实现
        6.2.2 数据库视图的实现
        6.2.3 数据库存储过程的实现
    6.3 前台模块实现
        6.3.1 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6.3.2 在线考试模块实现
    6.4 后台管理模块实现
        6.4.1 题库管理模块实现
        6.4.2 试卷管理模块实现
        6.4.3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6.4.4 考试管理模块实现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四、略论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调查研究[D]. 孙玥.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及人岗匹配管理系统研究[D]. 刘滨波. 烟台大学, 2021(09)
  • [3]基于PISA的初中生数学素养测试的遗传算法组卷及其实践研究[D]. 张薇.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4]攀枝花供电公司精益化安全培训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艾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卢伟. 东南大学, 2019(01)
  • [6]S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基础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 王信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研究[D]. 王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02)
  • [8]基于COM组件技术的通用题库系统研究与实现[D]. 周文君. 湖南大学, 2014(03)
  • [9]B/S模式高校通用题库系统研究与开发[D]. 殷颖. 华东理工大学, 2010(10)
  • [10]基于B/S模式的网络通用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志奎.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2)

标签:;  ;  ;  

浅谈通用题库系统的优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