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论文文献综述)

范铭沁[1](2020)在《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铝是人体内的非必须元素,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日常生活中,铝可以通过食物、含铝药物、饮用水、铝制炊具等途径进入人体,被人体小肠末端吸收后,不易排出,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慢性毒性。长期摄入铝会蓄积在大脑、骨骼等部位,引起阿尔兹海默病与骨质疏松症。中药治疗这两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但作用机理还未得到全方面的解释,仍需不断补充与完善,并且还有很多中药难以用现代科学去解释其作用机理与物质基础。基于这两类疾病都与体内铝过载有关,从铝过载的角度考虑,我们推测中药治疗这两类疾病的机制可能是中药中所含的成分与Al3+形成络合物使体内过量的铝排出体外。由于体内Al3+的含量难以测定,中药中能够与Al3+络合的成分也未知,使得此项研究在体内难以深入进行。由此,本文建立一种能快速分析评估中药络合Al3+能力的方法,筛选出对Al3+络合能力强的中药,并进一步分析筛选出中药中可能络合Al3+的成分,为阐明中药治疗铝过载疾病的机制与物质基础提供更多的研究基础。本研究以铝试剂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水煎液中游离态Al3+的含量。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的条件是:缓冲溶液p H值为3.5;铝试剂用量是1 m L浓度为0.25 mg/m L;反应时间为25 min;抗坏血酸用量是1 m L浓度为20 mg/m L;样品的测定波长为525 nm。在此优化条件下,Al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0~20.00 mg/L(r2=0.9982);重复性与精密度良好。基于此方法,测定中药水煎液中外加一定量Al3+前后游离态Al3+的含量,计算Al3+的回收率。Al3+的回收率与中药络合Al3+的能力呈负相关,以此评估了169种中药水煎液对Al3+的络合能力。初步筛选出紫花地丁、鱼腥草、白豆蔻、郁金、生晒参、益智仁、百合、石榴皮、党参等9味对Al3+络合能力强的中药。这些中药可能是治疗铝过载疾病的关键中药。其中生晒参、益智仁、百合、党参与郁金治疗阿尔兹海默病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与排出体内过量的铝有关;紫花地丁、鱼腥草、石榴皮与白豆蔻也可能是治疗铝过载疾病的潜在药物。经质谱分析初步探究郁金、紫花地丁、鱼腥草、白豆蔻、益智仁、百合、石榴皮、党参、生晒参络合Al3+的成分,郁金中的原儿茶酸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紫花地丁中的芹菜素、鱼腥草与百合中的槲皮素、石榴皮中的没食子酸及党参中的木犀草素与咖啡酸可能是这6味中药络合Al3+的主要成分。

刘宗俊[2](2020)在《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自由基氧化抗癌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它们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治疗效果差、对正常细胞副作用大等。近年来,自由基介导的癌症治疗手段,即利用纳米材料催化产生自由基氧化杀伤癌细胞,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它的优势在于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对氧化性自由基的作用更加敏感,因此利用高水平的自由基可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同时有望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目前典型的自由基氧化抗癌方式为光动力治疗,即通过外界光源激发光敏剂,光敏剂利用组织氧产生含氧自由基等杀伤癌细胞。尽管光动力治疗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然而其仍存在一些问题:i)激发所需光源的穿透深度有限,无法作用于体内深层次肿瘤;ii)氧自由基的产生严重依赖氧气,而肿瘤的乏氧环境限制了自由基的产生;iii)肿瘤内高浓度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会消耗产生的自由基,降低疗效;iv)自由基氧化杀伤细胞的选择性和靶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基氧化抗癌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自由基介导的癌症治疗体系,针对以上提出的挑战,本论文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针对传统激发光源穿透深度受限的问题,本研究以穿高透深度的近红外光作为刺激源,构建了基于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羟基自由基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体系。首先,制备了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在其介孔孔道内部负载拉帕醌药物,表面修饰一芘甲酯光敏阀门,封堵孔道。当在近红外光下,纳米粒子能够快速地释放孔道中的拉帕醌,释放量约为35%,为空白对照的11倍左右。所释放的拉帕醌被癌细胞内醌氧化还原酶I催化产生过氧化氢(H2O2)。随后,近红外光催化H2O2分解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杀伤癌细胞。体外细胞杀伤实验结果显示,在近红外光照射下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细胞杀伤率约为73%,约为无光照条件下的2.3倍。针对肿瘤缺氧环境和高浓度抗氧化剂GSH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负载引发剂和GSH抑制剂的介孔碳纳米粒子,构建了氧气不依赖的烷基自由基介导的光热动力治疗,彻底摆脱了肿瘤缺氧环境的限制,并抑制了细胞内GSH的合成,进一步增强光热动力治疗效果。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采用2.0 W/cm2的808 nm近红外光照射20 min,能有效地释放孔道内部的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引发剂)和雷洛昔芬(GSH抑制剂),释放量分别达到22.1和34.7%,为无光照条件下的7倍左右。体外癌细胞杀伤结果显示,无论在常氧或肿瘤低氧条件下,复合纳米粒子均可以有效杀伤癌细胞,并且GSH抑制剂的加入能显着增强细胞杀伤效果。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单次治疗后瘤体几乎消失,并在14天内未复发。针对选择性及靶向性不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合成癌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铈纳米粒子,构建了靶向引导的肿瘤选择性化学动力学治疗。该体系一方面利用癌细胞膜的同源靶向使得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富集。另一方面,利用氧化铈纳米粒子选择性催化特性,在肿瘤弱酸条件下催化H2O2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在正常组织中性p H条件下分解H2O2为水和氧气。体外癌细胞杀伤实验表明,随着p H值的降低,纳米粒子的杀伤率逐渐增加,在肿瘤酸性条件下的杀伤率约为正常组织的4.5倍。裸鼠体内活体成像结果显示,癌细胞的同源靶向能使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大量富集。经过单次治疗后,裸鼠瘤体的生长被有效抑制,而正常组织器官未见明显损伤。在以上章节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自由基介导的三重协同抗肿瘤纳米体系,同时实现无需外来光照,具有肿瘤选择性的癌症治疗方式。研究基于酶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三个内源性链式反应,构建了化疗/饥饿治疗/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三重协同治疗。复合材料三重协同治疗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双模式和单模式治疗的1.4倍和4.3倍。并且该三重协同治疗对多种癌细胞(肝癌、脑胶质瘤细胞等)均表现出明显的杀伤效果。裸鼠体内抗肿瘤结果表明,经过单次治疗后,肿瘤显着变小,肿瘤抑制率高达到86.6%。各器官组织切片染色分析显示复合材料对裸鼠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开发了基于刺激响应纳米材料的自由基氧化抗癌新策略,解决了当前自由基介导癌症治疗存在的光源穿透深度不足、氧气依赖、无选择性等问题,并实现了从单一模式的治疗到三重协同治疗的递进式设计,为新型纳米抗肿瘤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青[3](2018)在《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来源于新生小鼠颅骨、长干骨的细胞系,经过培养后可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矿化结节,其中MC3T3亚克隆4和14培养后可形成矿化良好的细胞外基质,可证明3T3-E1细胞具有体外诱导分化为骨细胞的能力,是研究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经典模型。目前3T3-E1细胞被大量用作探讨成骨细胞分化相关机制的实验对象,曾有应用降糖药物、降低氧化应激药物及中药等对该细胞影响的研究,而调脂药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分化的作用,并比较两者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1.显微镜下观察成骨前体细胞3T3-E1形态结构和生长状态。2.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不加入阿托伐他汀钙),实验组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CCK-8比色法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能力的影响,测定吸光度值;继续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雷洛昔芬(10-9mol/L、10-8mol/L、10-7mol/L、10-6mol/L)处理培养成骨前体细胞3T3-E1,24小时后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情况。3.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不加入阿托伐他汀钙),实验组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测定吸光度值;同样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分组同2,同样于24小时后使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ALP的活力,了解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分化情况。4.向3T3-E1细胞中加入对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最明显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细胞24小时后,用Trizol法提取细胞样本中总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的mRNA表达水平;同样选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3T3-E1成骨前体细胞,加入对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最强的10-7mol/L雷洛昔芬,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于24小时提取RNA,应用qRT-PCR检测细胞内PERK、Bip、eIF2α的mRNA的表达情况。5.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最强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10-7mol/L雷洛昔芬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CCK-8比色法测定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吸光度值;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最强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l0-7mol/L雷洛昔芬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最强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10-7mol/L雷洛昔芬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应用qRT-PCR检测细胞内PERK、Bip、eIF2α的mRNA的表达情况。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显微镜下观察体外培养的3T3-E1细胞为贴壁生长状态,呈现梭形、多角形及不规则形等形态,细胞有的伸出突起,具备成骨细胞系生长特性。2.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均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阿托伐他汀钙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以阿托伐他汀钙(10-6mol/L)影响最显着;加入雷洛昔芬药物组与只加入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加入雷洛昔芬药物组可以促进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雷洛昔芬浓度增高,细胞增殖程度随之升高(P<0.05),雷洛昔芬(10-7mol/l)促增殖能力最强。3.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干预细胞后,各组的ALP活性均增加,且以阿托伐他汀钙(10-6mol/L)升高ALP活性最明显(P<0.05);加入药物雷洛昔芬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加入雷洛昔芬药物不同浓度处理后各组ALP活力均有所增加(P<0.05),而且随雷洛昔芬不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雷洛昔芬组(10-7mol/l)升高ALP的活力较明显。4.终浓度10-6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干预3T3-E1细胞24小时,RT-PCR结果显示,3T3-E1 细胞 Bip、PERK、eIF2α基因 mRNA 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10-7mol/L 的雷洛昔芬雷洛昔芬处理后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测定Bip、PERK、eIF2α的表达均升高(P<0.05)。5.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与10-7mol/l雷洛昔芬干预3T3-E1细胞24小时,两组细胞OD值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6.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最适浓度干预3T3-E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且阿托伐他汀钙较雷洛昔芬对3T3-E1分化的促进作用更显着(P<0.05)。7.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最适浓度干预3T3-E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Bip、PERK、eIF2α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实验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Bip、PERK表达更明显(P<0.05),而eIF2α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显微镜下观察雷洛昔芬作用于成骨前体细胞3T3-E1,其形态符合成骨细胞系的生长特征。2.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能够促进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愈明显。3.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能够增加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成骨活性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组的成骨活性能力高于相对低浓度组。4.mRNA水平,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能够上调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的表达,提示其促进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5.阿托伐他汀钙及雷洛昔芬最适浓度对3T3-E1细胞增殖效果无明显差异,而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活性及内质网应激标志物基因的表达影响优于雷洛昔芬。

童雅琪,张羽,伍金娥,常超[4](2018)在《雷洛昔芬抗体的制备及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雷洛昔芬抗体的制备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实验中采用丁二酸酐对雷洛昔芬进行衍生,合成了雷洛昔芬半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雷洛昔芬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免疫原和包被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雷洛昔芬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免疫大白兔制备了雷洛昔芬抗体,抗体效价达1.28×105,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 concentration,IC50)15.4μg/L,与其他类似抗雌激素药物没有交叉反应,说明所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好。通过优化抗原抗体反应浓度初步建立了雷洛昔芬ELISA方法,结果显示最佳抗原浓度为300μg/L,最佳抗体工作浓度为1:1.0×105,标准曲线在0.4102.4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2=0.9853,最低检测能力0.4μg/L。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雷洛昔芬快速检测试剂盒提供了技术参考。

马薇[5](2016)在《PLH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文中指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制备PLH(Pranlukast hydrate,PLH)自微乳给系统(Self-Microemulsions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并进行质量评价、体外溶出度考察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PLH是最早被研究的一个白三烯受体抑制剂,水溶性小,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为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本文研制了PLH-SMEDDS。本文首先建立了PLH体外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并对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均良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PLH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和稳定性等处方前研究。本文结合药物在各辅料中的溶解度和辅料相容性试验,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进行PLH-SMEDDS处方的初步筛选。选择自微乳区域面积较大的处方组成,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油、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进行了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最优处方,按预测最优处方制备PLH-SMEDDS,并对其进行验证。经处方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结果表明星点设计-效应面能够较好优化PLH-SMEDDS处方。另外,本文采用最优处方考察了SMEDDS形成微乳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的处方为载药量为4%的PLH-SMEDDS,其组成为油酸乙酯:Cremophol EL:三乙醇胺:无水乙醇=40:18:10:22。本文对所制备的PLH-SMEDDS进行了制剂学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测了纳米粒的表面形态,PLH-SMEDDS形态为规整的类圆球形;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PLH-SMEDDS在蒸馏水、0.1mol·L-1的HCl、pH=6.8的磷酸缓冲液等不同介质中的粒径、粒径分布(PDI),以及在蒸馏水中的Zeta电位;PLH-SMEDDS粒径依次为70.3±2.1、85.9±2.2、74.0±0.5 nm;PDI依次为0.310±0.016、0.320±0.015、0.296±0.024;Zeta电位为(-24.97±1.34mv);采用目测及粒径评价的方式考察了PLH-SMEDDS的自微乳化效率,PLH-SMEDDS的自微乳化迅速,其自微乳化时间小于1min,所形成的微乳粒径较小,约为70nm。本文建立了PLH自微乳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的HPLC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稳定性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PLH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情况,确定了PLH-SMEDDS的体外溶出度方法,比较自微乳制剂、PLH原料药、原料药加空白自微乳混合物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表明PLH-SMEDDS 30min内溶出度可达80%以上,而原料药及原料药加空白自微乳混合物30min内释放量低于80%,结果表明PLH-SMEDDS明显改善了PLH的体外溶出速率。建立了PLH大鼠血药浓度测定的HPLC法,考察了PLH-SMEDDS与PLH原料药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应用一室模型对药动学参数进行了分析,采用双侧t检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以一室模型计算,与PLH原料药混悬液相比,PLH-SMEDDS的Tmax、Cmax、AUC分别为PLH原料药混悬液的0.76、2.72、2.44倍,表明PLH-SMEDD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增加了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

侯鹏[6](2014)在《T-OA及T-DA固体分散体和微乳的体内外研究和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提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目的是提出早期制剂介入概念及开发原则,并围绕其开展研究工作,以对其进行初步验证。前期选择具有明确抗肿瘤活性的水不溶性先导化合物T-OA作为模型药物,通过早期制剂介入,制备固体分散体,实现提高药物水溶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体内药代动力学等研究,对其改善药物水溶性和体内吸收的性能进行评价;在设计固体分散体和微乳等几种早期制剂后,对不同类型的早期制剂技术的特点及改善模型药物水溶性和体内吸收的性能进行初步对比分析;最后选择一种早期制剂技术,对具有类似结构的T-DA先导化合物进行早期制剂研究;以初步验证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可行性,通过对可引入早期制剂介入系统的制剂技术的对比分析,初步建立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方法:根据早期制剂介入技术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制定了开发三原则,所需原料药少、通用性强和简便快捷。课题研究共包含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T-OA固体分散体处方工艺研究及体内外性质研究。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溶出度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处方研究中,依据开发三原则,首先对熔融法及其常用载体PEG 6000、PEG 4000和泊洛沙姆F 68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溶剂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药物与载体的比例、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与加入方式、溶出介质类型等因素进行研究,优化了处方。并进一步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 X-衍射、DSC、红外光谱及电镜等体外性质研究。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建立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及其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进行了原型药物和固体分散体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采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对药代数据进行处理,考察固体分散体对T-OA的吸收增强程度。第二部分,T-OA微乳处方工艺研究及体内外性质研究。体内外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处方研究中,首先对多种溶媒对T-OA的溶解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以选择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构建伪三元相图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Km及优化的水包油微乳处方。对微乳进行了粘度、pH值、粒径、Zeta电位及电镜分析等体外性质研究。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进行了 T-OA油酸溶液和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对药代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与固体分散体对比考察了几种早期制剂对T-OA的吸收增强差异。最后通过体外稀释实验对体内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第三部分,T-DA微乳处方工艺研究及体内外性质研究。体内外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首先将T-OA微乳处方直接应用到T-DA,获得T-DA微乳I,判断其是否形成微乳。然后进行T-DA的处方研究,使用多种溶媒对T-DA的溶解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以选择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构建伪三元相图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Km,获得了优化的水包油微乳处方Ⅱ。对T-DA微乳Ⅰ和Ⅱ进行了粘度、pH值、粒径、Zeta电位及电镜分析等体外性质对比研究。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进行T-DA两个微乳处方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采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对药代数据进行处理。初步评价早期制剂介入技术对结构类似化合物处方的适用性。结果:各制剂中T-OA的体内外含量测定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溶出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熔融法处方研究结果显示,PEG 4000、PEG 6000和泊洛沙姆F 68均不能与T-OA形成良好的固体分散体,基于早期制剂介入的开发原则迅速予以放弃。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药物与载体的最佳比例为1:5,SDS的加入可以改善溶出的批间均一性,与药物及载体的最佳比例为1:5:0.06。T-OA原型药物在水中基本不溶出,而T-OA固体分散体在pH 4.5、pH 6.8及水介质中溶出均可在10 min内达到90%,但在pH 1.0溶出介质中溶出度较低,且迅速下降,提示未来制剂需设计成肠溶固体分散体制剂。固体分散体的DSC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晶型发生了变化;X-衍射结果表明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以非晶态存在;红外光谱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羟基和羰基可能与载体有物理化学作用;电镜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晶体形态消失,同时SDS内加制备固体分散体的过程中可能具有抑晶作用。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到原型药物的4倍。通过T-OA溶解度研究选取了油酸作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伪三元相图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Km为3:7。在兼顾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高载药量的条件下制备了 T-OA水包油微乳。微乳的载药量达到了 20 mg/mL,粒径为 70nm,粘度为 15.57 mpa·s,电导率为 44.1 μS·cm-1,Zeta电位为-0.174 mV。电镜结果表明形成了水包油微乳,粒径与马尔文测定一致。T-OA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生物利用度较原型药物提高了 57倍,较固体分散体提高了 14倍。同样,制得的T-OA油酸溶液早期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也较固体分散体有显着提高。因此,补充了固体分散体和微乳的体外稀释实验以分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在稀释过程中溶出下降很快,4 h内从11.6%下降到了 1.0%,说明药物在稀释过程中结晶,从而影响了药物体内吸收。而微乳制剂药物浓度不断上升,6 h内从4.3%上升到了 9.3%,并不断升高,到48 h始终维持在12.8%左右的较高水平。因而推测在微乳和油酸溶液两种早期制剂中,药物在体内更易于保持分子状态,因此有利于提高药物的体内吸收。以T-DA为模型药物进行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初步验证。按T-OA微乳处方直接制备T-DA微乳Ⅰ。通过T-DA溶解度研究选取了油酸作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异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伪三元相图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Km为4:6。在兼顾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高载水量的条件下制备了 T-DA水包油微乳Ⅱ。将T-DA微乳Ⅰ和微乳Ⅱ进行对比,两者均制备了 TDA浓度为50 mg/mL的水包油透明微乳。T-DA Ⅰ由油酸/吐温80/无水乙醇/水组成,质量比为0.20/0.16/0.38/0.26;T-DAⅡ由油酸/吐温80/异丙醇/水组成,质量比为0.12/0.20/0.30/0.38。T-DAⅠ的粒径、粘度、电导率、pH值和 Zeta 电位分别为 50nm,2.80 mpa·s,43.8 · cm-1,4.91和-0.147 mV;T-DA Ⅱ的粒径、粘度、电导率、pH值和Zeta电位分别为76 nm,2.80 mpa·s,75.2μS.cm-1,5.21和-0.144 mV。两者的体外性质相近。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Tmax,Cmax,t1/2,MRT和AUC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T-OA的微乳处方可以直接应用于T-DA本身就是EPDC的成功应用。T-DA微乳处方研究得到的优化处方Ⅱ与按T-OA微乳处方直接制备的T-DA微乳Ⅰ相比,两者的体内外性质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表明早期制剂介入技术建立的T-OA处方可以适用于类似结构化合物T-DA。本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初步验证了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可行性,说明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对结构性质类似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处方工艺通用性。T-OA固体分散体、微乳及油酸溶液三种早期制剂均可提高药物的体外溶解性能和体内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体体内生物利用度为原型药物的4倍;微乳体内生物利用度为原型药物的57倍,为固体分散体的14倍。三项技术均符合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技术要求,可以作为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

李雪玲[7](2014)在《名优中成药“安胃疡胶囊”制造工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安胃疡胶囊是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品种,是由甘草黄酮制成的五类新药(原二类)。该药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惠州市惠城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称号,是广东省第一个得到国家发改委支持的中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为《安胃疡及甘草黄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药效学研究证明,本品能有效抑制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明显抑制胃液游离酸和总酸,降低胃酸浓度,修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粘膜,促进溃疡的愈合。对多种实验性溃疡模型有确切抗溃疡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安胃疡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1.83%。安胃疡胶囊的原料是甘草黄酮,存在着口服剂量大,溶解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日服用次数偏多等缺点。在提取工艺方面,采用酸碱法提取甘草渣中的甘草黄酮,方法复杂,环节多,质量不稳定。在质量标准方面,目前仍然是用重量法来测定总黄酮含量,质量控制方法粗糙,无法反映整体质量,质量标准无法与国际接轨,作为一个名优中成药的内涵还未得到充分展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目的本课题主要是对安胃疡胶囊的原料甘草渣制定准确、灵敏、简单的质量标准,从基源上开始控制安胃疡胶囊的质量,使其生产和质量稳定安全可控。同时采用生物酶解技术联合醇提法对甘草渣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代替之前的醇提-碱溶酸沉法,节省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对精制后的黄酮类成分采用波长切换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安胃疡的质量标准进行新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反映安胃疡内在的整体质量。方法1.安胃疡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研究为选择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安胃疡中甘草黄酮含量的标准品,采用以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柚皮苷等对照品的碱性比色法和以芦丁为对照品的硝酸铝比色法,将供试品与对照品进行相同的显色方式处理后,采用紫外检测在200~600nm处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合适的对照品。2.安胃疡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在《中国药典》2010版甘草项下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和一般检查项的基础上,对安胃疡的原料药材甘草渣进行质量标准的修订。鉴别项以甘草酸铵为对照品,甘草和胀果甘草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项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渣中甘草酸铵和甘草苷的含量以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同时对一般检查项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亦进行了测定。3.安胃疡提取工艺优化研究采用生物酶解技术联合醇提法对安胃疡原料药材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提取进行研究,以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甘草苷为对照品的碱性比色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对酶品种、加水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等进行单因素筛选优化酶解工艺,同时为了考察这些因素对提取的协同作用,在单因素试验优化基础上,选用对酶解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出酶解甘草渣的最优工艺。在酶解基础上,对影响乙醇提取法影响较大的提取方法、醇提时间、醇提浓度、乙醇体积、醇提温度、提取次数等进行单因素筛选,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醇提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醇提工艺。4.安胃疡精制工艺优化研究以酶解醇提甘草渣得到的浓缩液为研究对象,以浸膏得率和甘草总黄酮纯度为指标,对 D101、X-5、AB-8、S-8、D301、NKA-2、NKA-9 7 种大孔吸附树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进行筛选。采用AB-8大孔树脂进行动态吸附条件的筛选,单因素筛选对包括药液pH值、上样质量浓度、上样流速、径高比等在内的吸附条件以及包括水洗除杂体积、洗脱液浓度、洗脱液pH值、洗脱体积、洗脱流速等在内的洗脱条件进行筛选,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优化,以筛选最优的吸附洗脱条件。5.HPLC法建立安胃疡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波长切换技术建立安胃疡原料药材甘草渣和安胃疡浸膏粉的指纹图谱,指认出其中的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酸铵等物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安胃疡原料药材以及浸膏中甘草黄酮类物质的的指纹图谱。结果1.安胃疡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研究为了选择适宜的对照品,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安胃疡胶囊中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针对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柚皮苷和供试品溶液采用10%KOH溶液进行显色后全波长扫描,发现甘草苷和样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37nm处,且全波长扫描后得到峰形基本一致,而甘草素、柚皮苷均是在440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甘草查尔酮A则在410nm有最大吸收波长,芦丁对照品和样品经Al2(N03)3-NaOH-NaN02显色后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10nm和363nm。所以选用甘草苷为对照品应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成分准确度较高,是切实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2.安胃疡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结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甘草项下的薄层鉴别项、含量测定和一般常规检查项目,对安胃疡原料甘草渣的性状进行描述,鉴别项以甘草酸鞍为对照品,甘草和胀果甘草为对照药材,采用10%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在与甘草酸铵相对应的位置并没有斑点出现,与甘草对照药材和胀果对照药材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一般项目检查包括水分、灰分以及酸不溶性灰分、水分。水分含量约为7.66%,灰分约为7.94%,其限度规定为甘草渣中灰分含量不得高于8.3%,酸不溶性灰分在2.17%左右,其限度规定为甘草渣中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高于2.5%。含量测定主要包括对甘草总黄酮的测定以及甘草渣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总黄酮的测定是以甘草苷为对照品,10%KOH溶液作为显色剂,在波长337nm处进行测定,建立了测定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应用此方法对5批甘草渣进行了含量测定,表明甘草苷回归方程为:y=5.462x-0.0083(r=0.9997),其在 0.00184~0.0092 mg.mL-1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考察。5份样品的平均含量为1.81%,限度范围为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不得低于1.45%。采用HPLC法对甘草渣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超声处理样品,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37nm,柱温25℃。结果回归方程分别为:y甘草苷=14314x+31.44(r=0.9992);y甘草酸铵=3892.9x+21.473(r=1)。结果表明,甘草苷在0.222~1.11mg.mL-1浓度范围内,甘草酸铵在0.36~2.16 m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回收率分别为100.74%和99.34%,RSD分别为1.38%和2.50%,不同批次甘草苷含量在0.1180~0.3973mg·g-1之间,平均含量为0.019%,甘草酸铵的含量在5.0568~6.3628 mg·g-1之间,平均含量约为0.57%,求出平均值后下调20%,得出甘草渣中甘草苷的含量不得低于0.015%,甘草酸铵的含量不得低于0.46%。3.安胃疡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本研究在乙醇提取之前,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安胃疡的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醇提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辅助提取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采用1g纤维素酶和10倍量的水50℃水浴酶解90min。在确定的酶解条件下进行醇提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醇提的最优工艺为:采用10倍量80%乙醇80℃水浴加热回流90min提取两次,得到的浸膏中总黄酮收率为4.40%,较超声单一醇提的收率提高了 1.43倍。4.安胃疡精制工艺优化研究通过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安胃疡中甘草黄酮的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出最佳树脂。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甘草渣总黄酮的吸附性能最好,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67.90%和65.36%。AB-8大孔树脂对甘草渣总黄酮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径高比为1:10、上样量为20mL、药液pH值为5.0、药液质量浓度为2.Omg·mL-1、吸附流速为2.0mL·min-1。而在此吸附条件的基础上,解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先采用蒸馏水40mL洗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澄清,再采用pH值为10.0的70%乙醇100mL以1.0mL·min-1的流速进行洗脱。通过本工艺得到的甘草黄酮得率为4.98%,纯度达56.83%。说明采用AB-8大孔树脂对甘草黄酮进行纯化的工艺可行。5.HPLC法建立安胃疡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技术建立安胃疡原料药材甘草渣和安胃疡浸膏粉中甘草总黄酮类物质采用计算机软件对色谱峰数据进行评价,建立了安胃疡甘草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主要峰群的整体图貌基本一致,其中指认了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等物质,制定了安胃疡中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通过建立甘草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可利用其特征峰有效地建立以反映安胃疡及其制剂整体化学特征的科学、合理、可行的安胃疡质量控制新方法。结论1.采用甘草苷为对照品应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测定安胃疡中甘草总黄酮的含量准确度较高,是切实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2.在安胃疡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对甘草渣进行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测定,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含量测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铵和甘草苷的含量以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简单可行,为建立安胃疡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3.在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中采用酶解联合乙醇提取法对甘草渣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甘草总黄酮收率较超声单一醇提的收率提高了 143.09%,说明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可以明显提高总黄酮的提取率,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廉。4.对酶解醇提得到的提取液采用大孔树脂进行精制纯化,结果为AB-8大孔树脂对甘草渣总黄酮的吸附性能最好,而通过本工艺得到的甘草黄酮得率为4.98%,纯度达36.83%。这说明AB-8大孔树脂纯化安胃疡中的甘草黄酮效果较好,工艺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适于工业化生产。5.以精制后得到的浸膏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技术建立安胃疡甘草黄酮类物质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建立的甘草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可利用其特征峰有效地建立反映安胃疡及其制剂整体化学特征的科学、合理、可行的安胃疡质量控制新方法。

田丰玲[8](2014)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分析某些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共振Rayleigh散射法是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因为它的灵敏度高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证明,具有正负相反电荷的离子,可以借疏水作用力、静电引力以及电荷转移等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或超分子复合物,从而使共振Rayleigh散射增强。目前,RRS法已用于无机离子、生物大分子以及纳米微粒的分析研究测定。本文主要选择了苯并咪唑类药物(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为对象,研究了它们与光散射探针试剂(12-磷钨酸、PdCl2、赤藓红、以及曙红Y)之间相互作用对共振Rayleigh散射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光谱特征、最佳的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利用共振Rayleigh散射法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且还对反应的机理、RRS增强原因进行了讨论。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5015)的资助下,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分析进行了如下研究。1.甲苯咪唑与12-磷钨酸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倍频散射和吸收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将共振Rayleigh散射(RR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与吸收光谱相结合研究了甲苯咪唑(MBZ)同12-磷钨酸(TP)的相互作用。在盐酸(pH=1.0)介质中,MBZ能够同TP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离子缔合物(nMBz:nTp=3:1),不仅改变了吸收光谱,而且使RRS与FDS的光谱信号大大增强。其最大的RRS峰位于372nm处、FDS峰位于392nm处、吸收光谱峰位于260nm处,在0.01-4.0μg/mL范围内,散射强度(ΔI)及吸收强度(ΔA)与MBZ的浓度是成正比的。对于MBZ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56ng/mL (RRS法)、0.86ng/mL (FDS法)、130.16ng/mL(吸收法),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文中讨论了MBZ与TP的最佳反应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反应历程以及散射增强的原因。据此发展了一种用RRS法快速、简便、灵敏测定MBZ的新方法。2.甲苯咪唑与PdCl2反应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本文用共振Rayleigh散射(RRS)、二级散射(SOS)以及倍频散射(FDS)光谱对甲苯咪唑(MBZ)同Pd(Ⅱ)之间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Britton-Robinson(BR)(pH=6.8-7.0)缓冲溶液中,MBZ能同Pd(Ⅱ)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MBZ:n Pd(Ⅱ)=1:1),使SOS及FDS光谱信号明显增强。在0.005-1.8gg/mL范围内,散射强度(Δ1)同MBZ浓度是成正比的。对于MBZ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55ng/mL(RRS法)、3.84ng/mL(SOS法)、6.02ng/rrL(吸收法),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文中讨论了MBZ同Pd(Ⅱ)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此外,实验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反应历程以及散射增强的原因。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已成功应用于片剂和尿样中的MBZ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阿苯达唑与赤藓红反应体系的吸收、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Britton-Robinson(BR)(pH=4.0-4.3)缓冲溶液中,阿苯达唑(ABZ)可以同赤藓红(Ery)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Ery=1:1),该反应不仅改变了吸收光谱、猝灭了荧光光谱同时也使共振Rayleigh散射光谱(RRS)信号大大增强。在本实验中,对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RRS光谱的特性、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展了一种以赤藓红为探针的快速、简便、灵敏的方法来测定阿苯达唑含量。其中,RRS法的检出限为2.09ng/mL、荧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29.79ng/mL,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177.47ng/mL。在以上的三种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是RRS法。实验研究了ABZ与Ery间的反应对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RRS光谱的影响。与此同时,研究了RRS法中共存物质的影响。用该法对阿苯达唑胶囊和尿样中的ABZ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4.阿苯达唑与曙红Y反应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荧光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Britton-Robinson(BR)(pH=3.25~335)缓冲溶液中,阿苯达唑(ABZ)能够与曙红Y(EY)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EY=1:1),不仅荧光光谱发生了猝灭,还使RRS及FDS光谱信号大大增强,最大的RRS峰位于356nm处。其中,荧光猝灭法的检出限为21.51ng/mL、RRS法的检出限为6.93ng/mL、FDS法的检出限为12.89ng/mL。在这三种方法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实验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阿苯达唑胶囊以及尿样中ABZ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李茜茜[9](2013)在《雷洛昔芬的电化学与光谱电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洛昔芬是一种属于苯并噻吩类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它可代替雌激素在骨骼组织中表现为激动剂,而在子宫及乳腺等组织中则表现为拮抗剂。雷洛昔芬可用于治疗绝经期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但是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种有毒的代谢产物。雷洛昔芬的氧化机理极其复杂,对其进一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雷洛昔芬在体内潜在的毒性。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原位紫外可见光谱法、循环伏吸法以及XPS研究不同pH条件下雷洛昔芬的氧化机理,通过分析比较导数循环伏吸图和与之对应的循环伏安图,提出一个可能的氧化机理。此外,制备了儿茶素修饰电极并将该电极应用于雷洛昔芬的电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雷洛昔芬在不同pH条件下氧化,最初生成活泼的含苯氧自由基的中间体,随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或电化学转化,生成与pH相关的不同产物。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平行-连串的复杂反应机理。在人体生理pH及低pH条件下,两个苯氧自由基化学结合形成具有二苯醚结构的雷洛昔芬二聚体;而在pH10.4的条件下,一个苯氧自由基与一个酚阴离子化学结合形成具有联苯结构的二聚体。苯氧自由基在酸性条件(pH3.2)下的化学稳定性较高,部分经由电化学氧化形成7羟基雷洛昔芬而后进一步电氧化生成6,7邻醌。从紫外光谱数据及XPS谱图中并没有监测到文献中报道的雷洛昔芬二醌甲基化合物和雷洛昔芬氮氧化合物。本文从电化学角度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可为探讨在体内或是体外生理条件下的氧化过程提供可比较的数据,以深入了解雷洛昔芬的代谢氧化机理。儿茶素修饰碳糊电极(PCA/ACPE)对雷洛昔芬电化学行为进行检测,最佳的电极修饰条件如下:磷酸盐缓冲液pH为7.4,儿茶素浓度为1.0mmol·L1,修饰圈数为15。与裸的碳糊电极相比较,修饰电极检测雷洛昔芬的氧化峰电流为碳糊电极上的峰电流的7.7倍,氧化还原峰电势由78mV减小到53mV,这表明儿茶素修饰电极对雷洛昔芬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以PCA/ACPE作为工作电极,采用DPV法检测雷洛昔芬,检测限为1.86107mol·L1。

王媚[10](2012)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说明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因具有简便操作、灵敏度高的优势,已在药物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在药物分析测定方面取得的成果,着重介绍在抗生素类,麻醉类、多糖类和一些新药等方面的应用。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阿尔兹海默病用药现状
        1.2.2 骨质疏松症用药现状
        1.2.3 中药与铝相关的现代研究
        1.2.4 铝含量测定方法
第二章 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评估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标准Al~(3+)溶液的配制
        2.2.2 标准Fe~(3+)溶液的配制
        2.2.3 缓冲溶液的配制
        2.2.4 铝试剂溶液的配制
        2.2.5 抗坏血酸溶液的配制
        2.2.6 鱼腥草与紫花地丁水煎液的配制
        2.2.7 最大吸收波长考察
        2.2.8 缓冲溶液pH考察
        2.2.9 显色剂用量的考察
        2.2.10 显色时间考察
        2.2.11 抗坏血酸屏蔽Fe~(3+)的作用考察
        2.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2.2.13 精密度考察
        2.2.14 重复性考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2.3.2 缓冲溶液最佳pH的选择
        2.3.3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2.3.4 显色时间的选择
        2.3.5 抗坏血酸浓度的选择
        2.3.6 线性关系
        2.3.7 精密度
        2.3.8 重复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评估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药材
    3.2 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测定方法
        3.2.1 中药水煎液的制备
        3.2.2 正测
        3.2.3 反测
    3.3 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测定结果
        3.3.1 正测结果
        3.3.2 反测结果
        3.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水煎液中与Al~(3+)络合成分的探索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4.2.2 质谱条件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自由基氧化抗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刺激响应型纳米材料
        1.2.1 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1.2.2 介孔碳纳米粒子
        1.2.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2.4 氧化铈纳米粒子
    1.3 自由基及其介导的癌症治疗
        1.3.1 光动力治疗
        1.3.2 光热动力治疗
        1.3.3 化学动力学治疗
        1.3.4 协同治疗
    1.4 自由基氧化抗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药品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的制备
        2.2.1 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2.2.2 介孔碳纳米粒子的制备
        2.2.3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制备
        2.2.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
    2.3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2.3.1 形貌及结构分析
        2.3.2 表面功能化修饰表征
    2.4 纳米材料性能评价
        2.4.1 刺激响应药物释放检测
        2.4.2 自由基产生检测
        2.4.3 光热性能评价
    2.5 体外癌细胞杀伤效果评价
        2.5.1 生物相容性评价
        2.5.2 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评价
        2.5.3 癌细胞杀伤效果评价
    2.6 荷瘤裸鼠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第3章 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控羟基自由基抗癌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上转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功能化修饰
    3.3 近红外光响应药物释放及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检测
    3.4 体外癌细胞杀伤效果评价
        3.4.1 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
        3.4.2 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
        3.4.3 CCK-8法评价光动力治疗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介孔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烷基自由基氧化抗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介孔碳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4.3 介孔碳纳米粒子光热性能与其自由基产生检测
    4.4 体外癌细胞杀伤效果评价
        4.4.1 介孔碳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
        4.4.2 癌细胞对介孔碳纳米粒子的摄取评价
        4.4.3 CCK-8法评价光热动力治疗效果
    4.5 裸鼠体内光热动力治疗效果评价
        4.5.1 体内光热成像效果
        4.5.2 体内抗肿瘤效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羟基自由基选择性抗癌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5.3 pH依赖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检测
    5.4 体外癌细胞杀伤效果评价
        5.4.1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5.4.2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癌细胞靶向性评价
        5.4.3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选择性杀伤效果评价
    5.5 体内肿瘤靶向性及选择性治疗效果评价
        5.5.1 体内肿瘤靶向性效果评价
        5.5.2 体内选择性抗肿瘤效果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内源性三重协同抗癌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6.3 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6.4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性能评价
        6.4.1 分解葡萄糖性能检测
        6.4.2 抗癌药控释性能检测
        6.4.3 羟基自由基产生检测
    6.5 体外癌细胞杀伤效果评价
    6.6 裸鼠体内抗肿瘤作用评价
        6.6.1 体内三重协同抗肿瘤效果评价
        6.6.2 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缩略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材料
    1 实验细胞
    2 试剂与药品
    3 主要仪器
实验方法
    1 液体配置
        1.1 完全培养基配置
        1.2 实验用不同浓度雷洛昔芬的配置
        1.3 实验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的配置
    2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
        2.1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复苏
        2.2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培养
        2.3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换液
        2.4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传代
        2.5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冻存
    3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3.1 CCK-8比色法检测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能力
    4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分化能力检测
        4.1 成骨前体细胞3T3-E1 ALP活力测定
    5 qRT-PCR检测mRNA水平的表达
        5.1 qRT-PCR检测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Bip、PERK、eIF2a的mRNA相对表达量
        5.2 qRT-PCR检测雷洛昔芬干预后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Bip、PERK、eIF2a的mRNA相对表达量
        5.3 qRT-PCR具体步骤
        5.3.1 提取样本总RNA
        5.3.2 cDNA的合成
        5.3.3 qRT-PCR检测相关mRNA的表达
    6 阿托伐他汀钙及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比较
        6.1 实验组药物浓度的选择及配置
        6.2 CCK-8比色法检测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能力
        6.3 成骨前体细胞3T3-E1 ALP活力测定
        6.4 q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a的mRNA相对表达量
    7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 阿托伐他汀钙对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1.1 显微镜下观察成骨前体细胞3T3-E1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形态
        1.2 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
        1.3 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1.4 阿托伐他汀钙对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表达的影响
    2 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1 显微镜下观察成骨前体细胞3T3-E1及雷洛昔芬干预后的形态
        2.2 雷洛昔芬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雷洛昔芬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分化的影响
        2.4 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表达的影响
    3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
        3.1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细胞增殖的比较
        3.2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细胞ALP活性的比较
        3.3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4)雷洛昔芬抗体的制备及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雷洛昔芬半抗原改造
        1.2.2 雷洛昔芬免疫原的合成及鉴定
        1.2.3 免疫程序
        1.2.4 抗体质量的监测
        1.2.5 方法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洛昔芬人工抗原鉴定
    2.2 抗体效价与灵敏度
    2.3 抗体特异性
    2.4 方法的建立
        2.4.1 抗原抗体初步工作浓度的确定
        2.4.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
        2.4.3 抗体最佳工作浓度
        2.4.4 标准曲线
3 讨论
4 结论

(5)PLH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PLH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处方前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紫外吸收特征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3 PLH的理化性质研究
        3.1 PLH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
        3.2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3.3 PLH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PLH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处方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及结果
        2.1 辅料相容性实验
        2.2 PLHSMEDDS处方筛选
        2.3 处方成分对自微乳区域的影响
        2.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自微乳化制剂处方
        2.5 影响SMEDDS的形成因素
        2.6 最终处方的确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PLH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剂学评价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及结果
        2.1 外观
        2.2 PLH-SMEDDS粒径大小及分布
        2.3 Zeta电位测定
        2.4 形态观察
        2.5 形成微乳类型的鉴别
        2.6 自微乳化效率
        2.7 PLH-SMEDDS含量的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PLH-SMEDDS体外的体外溶出度及稳定性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及结果
        2.1 溶出度含量测定HPLC方法的建立
        2.2 溶出方法的选择
        2.3 稳定性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PLH-SMEDDS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剂的配制
        2.2 给药方案和样品采集
        2.3 大鼠血浆中PLH分析方法的建立
        2.4 药动学研究结果
    3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T-OA及T-DA固体分散体和微乳的体内外研究和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提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1 固体分散技术在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参考文献
    2 微乳在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参考文献
前言
    1 早期制剂介入概念及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
        1.1 全球新药研发概况
        1.2 影响新药研发效率的关键节点
        1.3 早期制剂介入概念
        1.4 早期制剂介入技术及开发原则
    2 模型药物选择
        2.1 T-OA简介
        2.2 T-DA及T-GA简介
    3 递药系统选择
    4 整体研究方案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路线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T-O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2.1.1 T-OA体外含量测定方法
        2.1.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1.3 熔融法制备T-OA固体分散体
        2.1.4 熔剂法制备T-OA固体分散体
        2.1.5 T-OA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性质研究
        2.1.6 T-OA固体分散体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2 T-OA微乳的制备
        2.2.1 溶解度研究方法
        2.2.2 伪三元相图构建方法
        2.2.3 处方筛选方法
        2.2.4 T-OA微乳的体外性质研究
        2.2.5 T-OA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2.3 T-DA微乳的制备
        2.3.1 T-DA体外含量测定方法
        2.3.2 T-DA微乳Ⅰ的制备
        2.3.3 T-DA微乳Ⅱ的制备
        2.3.4 T-DA微乳的体外性质研究
        2.3.5 T-DA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结果
    1 T-O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1.1 T-OA体外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
        1.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研究结果
        1.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方法学研究结果
        1.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
        1.3 熔融法制备T-OA固体分散体结果
        1.3.1 PEG种类和用量的筛选结果
        1.3.2 泊洛沙姆用量的筛选结果
        1.3.3 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小结
        1.4 溶剂法制备T-OA固体分散体结果
        1.4.1 溶出度方法的确定
        1.4.2 药物与载体比例的筛选结果
        1.4.3 载体提高T-OA溶出度机理的初步研究结果
        1.4.4 表面活性剂用量的筛选结果
        1.4.5 表面活性剂提高溶出度机理的初步研究结果
        1.5 T-OA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性质研究结果
        1.5.1 X-衍射研究结果
        1.5.2 示差扫描量热研究结果(DSC)
        1.5.3 红外图谱研究结果(IR)
        1.5.4 扫描电镜图谱研究结果(SEM)
        1.5.5 固体分散体在不同溶出介质下的溶出测定结果
        1.6 T-OA固体分散体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1.6.1 T-OA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结果
        1.6.2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1.7 T-OA固体分散体研究小结
    2 T-OA微乳的制备结果
        2.1 溶解度研究结果
        2.2 伪三元相图构建结果
        2.3 处方筛选结果
        2.4 T-OA微乳的体外性质研究结果
        2.4.1 动态光散射研究结果(PCS)
        2.4.2 电镜研究结果(TEM)
        2.4.3 电导率测定结果
        2.4.4 粘度测定结果
        2.4.5 pH值测定结果
        2.4.6 稳定性研究结果
        2.4.7 体外稀释实验结果
        2.5 T-OA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2.5.1 T-OA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数据
        2.5.2 T-OA水包油口服微乳的药代动力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6 T-OA微乳研究小结
    3 T-DA微乳的制备结果
        3.1 T-DA体外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
        3.1.1 标准曲线线性和范围测定结果
        3.1.2 回收率测定结果
        3.1.3 溶液稳定性测定结果
        3.1.4 标准曲线法与外标法比较结果
        3.2 T-DA微乳Ⅰ的制备结果
        3.3 T-DA微乳Ⅱ的制备结果
        3.3.1 溶解度研究结果
        3.3.2 伪三元相图构建结果
        3.3.3 处方筛选结果
        3.4 T-DA微乳的体外性质研究结果
        3.4.1 动态光散射研究结果(PCS)
        3.4.2 电镜研究结果(TEM)
        3.4.3 电导率测定结果
        3.4.4 粘度测定结果
        3.4.5 pH测定结果
        3.4.6 稳定性研究结果
        3.5 T-DA微乳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3.5.1 T-DA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结果
        3.5.2 T-DA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3.6 T-DA微乳研究小结
讨论
    1 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讨论
    2 模型药物选择的讨论
    3 制剂形式选择的讨论
    4 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讨论
        4.1 熔融法工艺条件及质控方法选择的讨论
        4.2 熔融法处方筛选的讨论
        4.3 熔融法实验结果的讨论
    5 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讨论
        5.1 溶媒选择的讨论
        5.2 最佳药物载体比例的讨论
        5.3 表面活性剂使用的讨论
        5.3.1 表面活性剂用量的讨论
        5.3.2 表面活性剂加入方式的讨论
        5.4 溶剂法固体分散体体内外性质的讨论
        5.5 固体分散技术在早期制剂介入概念中应用的讨论
        5.5.1 固体分散体老化的讨论
        5.5.2 固体分散体应用的讨论
    6 T-OA微乳的讨论
        6.1 溶解度研究讨论
        6.2 伪三元相图构建的讨论
        6.3 处方筛选的讨论
        6.4 T-OA微乳的体内外性质讨论
        6.5 T-OA微乳在早期制剂技术中的应用讨论
    7 T-DA微乳的讨论
        7.1 T-DA微乳Ⅰ的制备结果讨论
        7.2 T-DA微乳Ⅱ的制备结果讨论
        7.2.1 溶解度研究结果讨论
        7.2.2 处方筛选的讨论
        7.3 T-DA微乳Ⅰ和Ⅱ的体内外性质讨论
    8 早期制剂介入技术的讨论
        8.1 早期制剂介入技术的优势
        8.2 早期制剂介入技术体系的实施特点
        8.3 早期制剂介入技术的不足和未来发展
    9 创新点
        9.1 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提出
        9.2 T-OA固体分散体、微乳、油酸溶液等早期制剂的比较和评价
        9.3 SDS在固体分散体中抑晶作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图

(7)名优中成药“安胃疡胶囊”制造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安胃疡胶囊的研究现状
    2. 甘草黄酮的研究进展
    3. 生物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4.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分离精制中的应用
    5.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6. 立项依据
第二章 安胃疡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安胃疡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安胃疡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安胃疡精制工艺优化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HPLC法建立安胃疡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和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分析某些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苯并咪唑类药物研究进展
    第2节 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的性质、应用及主要分析方法
    第3节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分析技术
    第4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报告
    第1节 甲苯咪唑与12-磷钨酸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倍频散射和吸收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第2节 甲苯咪唑与PdCl_2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分析应用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第3节 阿苯达唑与赤藓红相互作用的吸收、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第4节 阿苯达唑与曙红Y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倍频散射和荧光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雷洛昔芬的电化学与光谱电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简介
        1.1.1 雌激素受体概述
        1.1.2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概述
        1.1.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分类
    1.2 雷洛昔芬简介
        1.2.1 雷洛昔芬的结构
        1.2.2 雷洛昔芬的理化性质
        1.2.3 雷洛昔芬的药理特性
        1.2.4 雷洛昔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1.3 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
        1.3.1 光谱电化学法简介
        1.3.2 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的优点
        1.3.3 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的应用
        1.3.4 循环伏吸法
    1.4 儿茶素修饰电极
    1.5 本课题的意义、目的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雷洛昔芬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溶液的配置
        2.2.3 碳糊电极制备
        2.2.4 实验方法
        2.2.5 电极清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扫描速度对雷洛昔芬 CV 曲线的影响
        2.3.2 pH 值对雷洛昔芬 CV 曲线的影响
        2.3.3 富集时间对雷洛昔芬 CV 曲线的影响
        2.3.4 富集电势对雷洛昔芬 CV 曲线的影响
        2.3.5 氧化时间对雷洛昔芬 CV 曲线的影响
        2.3.6 雷洛昔芬差分脉冲伏安曲线
    2.4. 小结
第三章 雷洛昔芬在石墨片电极上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装置图
        3.2.3 薄层电解池的设计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雷洛昔芬在薄层池中的多圈扫描
        3.3.2 雷洛昔芬氧化和还原过程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3.3.3 XPS 谱图分析
        3.3.4 薄层循环伏吸法研究雷洛昔芬的氧化还原机理
    3.4 小结
第四章 儿茶素修饰电极对雷洛昔芬的电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溶液的配置
        4.2.3 电极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4.2.4 电极的活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极修饰条件的优化
        4.3.2 ACPE 与 PCA/ACPE 对 RLX 的催化作用
        4.3.3 RLX 在 PCA/ACPE 上的 DPV 曲线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 在麻醉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 在多糖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1 硫酸软骨素
    3.2 硫酸皮肤素
    3.3 透明质酸钠
    3.4 肝素
4 在某些新药及其他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1 盐酸苯海拉明
    4.2 西地那非
    4.3 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
    4.4 穿琥宁
    4.5 雷洛昔芬
    4.6 丹参酮IIA磺酸钠
    4.7 维生素Bl(VB1)
    4.8 卡普多普瑞尔(Cap)
    4.9 盐酸小檗碱
5 结语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水煎液对Al3+络合能力的分析研究[D]. 范铭沁. 西北大学, 2020(02)
  • [2]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自由基氧化抗癌作用研究[D]. 刘宗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D]. 王青. 青岛大学, 2018(02)
  • [4]雷洛昔芬抗体的制备及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J]. 童雅琪,张羽,伍金娥,常超.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5)
  • [5]PLH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D]. 马薇. 广东药科大学, 2016(01)
  • [6]T-OA及T-DA固体分散体和微乳的体内外研究和早期制剂介入概念的提出[D]. 侯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名优中成药“安胃疡胶囊”制造工艺关键技术研究[D]. 李雪玲.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5)
  • [8]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分析某些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方法研究[D]. 田丰玲. 西南大学, 2014(10)
  • [9]雷洛昔芬的电化学与光谱电化学研究[D]. 李茜茜. 合肥工业大学, 2013(S1)
  • [10]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J]. 王媚. 福建分析测试, 2012(05)

标签:;  ;  ;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雷洛昔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