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研究

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研究

一、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洪艳华[1](2021)在《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耕作响应非常敏感,长期频繁耕作可导致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学特性改变。然而,对于长期耕作后不同季节黑土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偶联关系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本研究于2017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分别采集未耕作(未开垦)土壤和长期耕作(连续耕作60年)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的共现网络特性,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长期耕作与未耕作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从而揭示黑土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长期耕作的响应规律,旨在为理解土壤微生物对长期耕作的响应机制、防止黑土水土流失、保护和修复黑土生态系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耕作土壤p 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及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未耕作土壤,降低幅度分别为6.05%~11.03%、14.16%~16.67%、11.37%~29.84%、33.66%~36.38%和12.14%~21.53%;而硝态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未耕作土壤,增加幅度分别为67.19%~489.20%、2.00%~7.56%、379.56%~422.60%、43.69%~57.33%和121.88%~439.62%;土壤中脲酶活性差异不显着。2.长期耕作土壤中大粒径(>1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降低34.17%~51.37%;>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降低,而分形维数D和土壤可蚀性K均显着增加。3.不同季节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表现不同,与未耕作土壤相比,春季,长期耕作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着增加;夏季除Simpson指数显着增加外,其他指数均未达到显着差异;秋季细菌群落丰富度显着降低而多样性增加。各个季节长期耕作土壤真菌和古菌群落的丰富度及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均低于未耕作土壤;而古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未耕作土壤。微生物群落beta-多样性及共现网络分析发现土壤真菌群落与细菌和古菌群落相比最不稳定,容易受长期耕作和季节影响。4.长期耕作土壤,细菌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而变形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真菌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夏季和秋季明显增加;古菌中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而深古菌门相对丰度较低,只存在于未耕作土壤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放线菌门可能存在于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或者可以促进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而变形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可能存在于小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或者促进小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5.在属水平,长期耕作土壤与未耕作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热酸菌属(Acidothermus)、硝化菌属(Nitrobacter)、Savoryella、甲烷丝菌属(Methanosaeta)和甲烷胞菌属(Methanocella)等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对黑土中纤维素降解、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以及产甲烷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相对丰度均明显增加,这些菌中有些是植物的病原菌,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芽生球菌属(Blastococcus)、支顶孢属(Acremonium)、腐质霉属(Humicola)等相对丰度增加,可促进芳香类化合物降解和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长期耕作破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促进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解聚成小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水稳定性和抗侵蚀力下降。长期耕作加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氮的矿化而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且黑土p H降低,改变黑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周转循环。土壤p H是影响黑土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壤有效磷和p H是影响真菌与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

王媛媛,王继岩,焉莉,韦大明,高强[2](2021)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吉林省玉米主要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的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72个土壤样品进行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通过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特征、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偏最小二乘法(PL-SDA)等分析玉米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pH和有机质差异显着;偏碱性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较高;风沙土、黑钙土和黑土的真菌丰度显着高于白浆土和暗棕壤,而黑土的真菌多样性最高。所有土壤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主要的优势菌纲,酵母菌属(Guehomyce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腐殖霉属(Humicola)是主要的优势菌属。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pH和有机质是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上述的研究结果以期阐明东北黑土区土壤群落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为黑土区退化土壤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刘玲玲,陈帅飞[3](2020)在《丽赤壳属真菌在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赤壳属真菌的一些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桉树叶焦枯病是桉树人工林重大病害之一。致病力试验表明在土壤中分离的一些丽赤壳属物种在测试的桉树上能引起典型的叶焦枯症状。本文对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进行了概述,对影响真菌在土壤中分布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真菌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的诱导与分离方法,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致病性提供指导。

孔德杰[4](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郭成瑾[5](2020)在《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真菌资源,在沙地土壤结构形成、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沙生环境生防木霉资源的利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针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研究与利用的薄弱现状,运用随机调查和定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真菌分类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进行木霉菌分离、筛选、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解析;并研究了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揭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明确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抑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及开发应用极端生境有益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采用随机和定点取样方法,对不同植被、时间以及生境下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腾格里沙漠地区52种固沙植物中,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在6.38×103232.28×103 CFU·g-1之间,真菌种类在29属之间,其中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真菌数量和种类相对最多,而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相对最少;共分离得到真菌3176株,分属于25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是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优势种群;真菌数量和种类在夏季出现一个高峰;真菌数量由2013年到2016年增加了15.86%,而真菌种类无变化;土壤真菌数量以草原区最多,沙漠区最少;真菌种类以沙漠区最多,封育区最少;木霉属(Trichoderma)为沙漠区优势属,青霉属为半荒漠区和草原区优势属,青霉属和丛梗孢属(Monilia)为封育区优势属。2.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利用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调查数据,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均匀度最低;而秋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低,均匀度最高;2013年度真菌多样性各项指数均高于2016年度;沙漠区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最高,分别为2.2390、0.8938和3.0191,而草原区最低,分别为1.6507、0.7184和2.1729;4个生境真菌种群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半荒漠区与封育区相似性最高,草原区与沙漠区相似性最低;青霉属、曲霉属、镰刀菌属、茎点霉属(Phoma)和毛霉属(Mucor)属于4个生境中生态位较宽的广布属;氮含量和钾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土壤性状。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生境共获得有效序列2,212,338个,聚类成4043种OTUs,共鉴定出14门44纲108目231科442属471种真菌;子囊菌门为各生境土壤真菌最优势门,镰刀菌属为最优势属;各生境土壤真菌功能型以腐生营养型相对丰度最高,功能群以植物病原菌相对丰度最高;草原区物种指数、菌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57、1423.84和6.12,而沙漠区均最低,分别为657.33、884.57和4.46;各生境间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沙漠区与封育区间差异极显着(P<0.001);有机质、全量氮、全量磷、速效氮和速效钾是影响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性状;有机质、全量氮和速效氮对各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反映更敏感。4.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扣培养法以及圆盘滤膜法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木霉菌M-33,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木霉菌M-33被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其发酵粗提液、挥发性代谢物以及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74.51%、58.43%和92.75%;哈茨木霉M-33对营养物质需求低、环境适应性强。5.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通过显微观察和酶活测定解析了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与立枯丝核菌未接触前,可在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占据营养空间;当两菌接触后,发生附着和缠绕现象,哈茨木霉M-33产生的分泌物可使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壁断裂、溶解,进而哈茨木霉M-33菌丝和分生孢子侵入立枯丝核菌菌丝和菌核内部定殖;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生酶活变化,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处理后第5 d活性最强,分别为7.31 U·(min·mL)-1和1.63U·(min·mL)-1,而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处理后第6 d活性最强,分别为0.155U·(min·mL)-1和0.899 U·(min·mL)-1;几丁质酶在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6.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Potato black scurf)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运用平板涂布法筛选出适合哈茨木霉M-33生长的秸秆添加物和最适接种量,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哈茨木霉M-33协同小麦秸秆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基于稀释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协同处理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最适秸秆添加物为小麦秸秆,最佳接种量为1×108个·mL-1。盆栽试验表明,哈茨木霉M-33与小麦秸秆协同处理马铃薯出苗率为100%,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高达70.26%,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分别为43 cm、0.82 cm和3.89,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协同处理后可降低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提高细菌、放线菌和木霉菌数量;协同处理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大,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小;协同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根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聚集。田间试验验证了协同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协同处理后木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上升,在马铃薯成株期达到高峰,而马铃薯致病菌相对丰度下降。

李建华[6](2020)在《长期施肥下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土壤质量和功能的核心。有机碳是由本质特性差异的各种碳组分构成,不同碳组分的结构、分解速率和活性不同,对土壤管理措施的反应差异也很大。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和控制土壤有机碳转化的重要因素。山西省由于大面积的煤炭开采,导致土地尤其是耕地出现大面积塌陷。复垦土壤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机碳含量低、微生物活性差,有机碳含量提高是复垦土壤质量提升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以晋东南采煤塌陷复垦区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长期施肥下复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复垦过程中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特征的差异;分析了土壤微生物与碳周转的联系机制。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不同施肥措施下复垦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特征、结构特征及微生物特性,丰富复垦农田土壤质量恢复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复垦土壤质量提升及合理培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影响复垦土壤有机碳恢复的主要因素是施肥措施而不是工程复垦方式,高量有机无机肥(hNPKM)处理是促进复垦土壤有机碳恢复的最佳施肥措施,h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复垦8年时达到了正常农田水平。复垦10年时,hNPKM处理土壤固碳速率最高,hNPKM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正常农田(NL);土壤各有机碳组分中,易氧化有机碳(ROC)对施肥措施的敏感性最高。(2)复垦10年时,各施肥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的化学结构均以烷氧碳为主,表现为烷氧碳>烷基碳>芳香碳>羰基碳,h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的腐殖化程度更高,粘粒结合的有机碳结构比粗砂和细砂的要稳定。复垦10年后,施用化肥(NPK)土壤烷氧碳所占比例增加,羰基碳所占比例下降,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烷基碳、羰基碳的比例,降低了烷氧碳和芳香碳的比例,提高了烷基C/烷氧C值(A/OA);随着颗粒变细(粗砂、细砂、粘粒),烷氧碳、芳香碳所占比例下降,烷基碳和羰基碳增加,A/OA值增大。(3)复垦10年时,土壤的综合酶活力指标GMea(geometric mean of the assayed enzyme activities)表现为:NL=hNPKM>NPK>CK。不同施肥下土壤碳酶、磷酶和氮酶活力均显着低于NL,土壤碳酶、磷酶活力表现为hNPKM>NPK>CK,土壤氮酶活力表现为NPK>hNPKM>CK。与CK相比,NPK和hNPKM处理土壤胞外酶活力的C/N比分别提高26.93%和55.80%,C/P比提高31.20%和42.62%。(4)复垦10年时,各施肥处理均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hNPKM显着增加了微生物群落的McIntosh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NL>hNPKM>NPK>CK。与CK相比,NPK显着提高了微生物对糖类和聚合物的利用程度,提高率分别为50%和36%,显着降低了对胺类和脂类的利用程度,降低幅度分别为48%和32%;hNPKM显着提高了微生物对糖类和脂类的利用程度,提高率分别为31%和49%,显着降低了对胺类、聚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率。(5)复垦10年时,各施肥处理均增加了复垦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多样性,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网络结构;有机质、全氮和pH值的变化是影响细菌、真菌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hNPKM对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提高幅度最大。与CK相比,长期施肥细菌、真菌生态系统内的连接更密集,离散度降低,hNPKM处理的微生物网络中形成了更多生态上相似的官能团,模块性降低。hNPKM处理和NL处理微生物在争夺土壤营养时,竞争与协同相当。复垦10年时,各施肥处理细菌与真菌的微生物多样性均低于NL。(6)复垦10年时,复垦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与土壤胞外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均呈显着的相关关系。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而土壤微生物功能的正向演化,也促进了复垦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马倩[7](2020)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养分特性与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作物秸秆还田后其腐解过程对土壤的理化特性及作物生长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双重效应,采用秸秆还田配套措施缓解秸秆腐解对当季作物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是提高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效率的关键问题。土壤碳氮比是影响秸秆腐解及土壤矿质养分积累、转化与吸收的重要因素,在秸秆还田同时调节土壤碳氮比与土壤酶活性是提高其还田效率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调节土壤养分释放与吸收关系,及秸秆腐解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植酸及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玉米植株系统抗性、养分吸收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秸秆腐解液培养的发芽玉米种子根长和芽长较对照分别显着降低了57.3%和37.6%;根重和芽重较对照分别显着降低了35.0%和18.8%;根冠比较对照显着降低了25.2%。加入秸秆和腐植酸浸提处理较单独秸秆浸提处理的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降低,幼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单独秸秆浸提处理显着增加了93.8%;幼芽和根系的丙二醛(MDA)含量较单独秸秆浸提处理分别显着降低了26.8%和32.6%,较对照分别显着减低了50.7%和56.9%。根长和芽长较单独秸秆浸提处理分别显着增加了40.0%和40.6%,较对照分别显着降低了40.2%和12.3%;根重和芽重较单独秸秆浸提处理分别显着增加了46.2%和38.5%,芽重较对照增加了12.5%;根冠比较单独秸秆浸提处理降低了14.1%,较对照显着降低了35.8%。2.施用秸秆使玉米拔节期SOD和POD活性显着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AR)的积累导致MDA含量显着增加和PAL活性的增强,配施氮肥或腐植酸导致SOD和POD活性的进一步降低和MDA含量的增加。施用秸秆对抽雄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较小,配施氮肥可显着提高P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施入秸秆PAL活性降低了26.8%,但配施腐植酸和氮肥可分别显着提高了69.3%和60.1%,同时配施显着提高了76.2%。系统抗性的增强促进了植株干物质积累,施用秸秆后植株干重则降低了28.3%,配施腐植酸和氮肥的处理干重分别显着增加了24.4%和59.2%,同时配施干重显着增加了28.2%。3.在施用秸秆情况下,配施氮素后玉米拔节期植株全氮含量平均增加了23.8%,全钾含量增加了19.48%,全磷含量降低了18.1%;配施腐植酸植株全钾含量平均增加19.48%;对植株镁和钙含量影响不显着。配施用氮素和腐植酸对玉米抽雄期植株全氮、全磷含量影响不显着,植株全钾含量增加了39.5%,植株镁和钙含量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着。4.施用秸秆后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配施氮素土壤具有更高的碱解氮含量,同时配施腐植酸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配施秸秆可显着提高玉米抽雄期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配施氮素或腐植酸有利于增加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同时配施氮素和腐植酸,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5.施入秸秆使玉米拔节期5 cm-10 cm土层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0.8%、16.1%和9.7%,对1 cm-15 cm土层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秸秆配施尿素或腐植酸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蔗糖酶活性;秸秆同时配施尿素和腐植酸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进一步提高了36.6%,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1.0%和39.2%。6.施用秸秆玉米拔节期到抽雄期土壤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降低,细菌数量不增加,从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增长。配施氮肥或腐植酸降低了细菌、放线菌数量,而对真菌数量无显着影响,因此,土壤微生物总量分别显着降低了29.3%和42.7%,两者同时配施显着降低了63.2%。秸秆配施氮素和腐植酸有效缓解了秸秆直接还田对玉米幼苗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及植物系统抗性,增加了土壤养分的积累,以及植株氮和钾的吸收。秸秆配施腐植酸、提高氮素施入水平是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种植的必要配套措施。

尹亚丽[8](2020)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人为不合理利用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高寒草甸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退化,原有的土壤微环境受到扰动,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此同时,新的微生物群落对其生存的土壤环境进行反向作用,由此改变其土壤性状。一直以来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加之肉眼难以观察和专业领域研究欠缺等因素,造成90%以上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尚不清楚,土壤-微生物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及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等对三江源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黑土滩)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格局和功能,及其驱动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等进行研究,探究草地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土壤性质及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贡献与响应,明确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和细菌之间的网络调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草地植物种由莎草科和禾本科向菊科及其它杂类草和有毒植物种方向演替,线叶嵩草等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优势不断下降,而细叶亚菊和黄帚橐吾等杂类草的重要值不断增加。草地植被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及生物量显着降低,均匀度无明显变化。地下生物量80%以上集中在0~10cm土层,中度退化阶段是草地植被退化的转折点。2.伴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含水量显着降低,土壤p H显着升高,土壤有机碳在退化前期急剧减少,到中度退化后无明显变化,土壤全氮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磷呈“V”型变化,土壤全钾则呈倒“V”型变化;土壤铵氮和硝氮含量整体升高,速效磷含量减少,速效钾含量曲线上升。高寒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C:N:P显着降低,土壤全效和速效养分均在中度退化阶段出现拐点。3.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分别为997~2823mg/kg和282~450mg/kg,草地土壤中70%以上的微生物集中在0~10cm土层。草地退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均呈“V”形变化趋势,中度退化草地最低。土壤微生物C:N为2.44~4.77,且随退化程度的加重显着降低。土壤脲酶活性呈倒“V”型变化,磷酸酶活性曲线下降。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碳源利用土壤微生物活性、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在中度退化阶段有一个大的转变演替过程。4.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为高寒草甸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胞霉菌门为土壤优势真菌。草地退化显着改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物种组成,变形菌门细菌丰富降低,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及病原真菌Gibberella(Fusarium)tricincta丰度增加。草地退化对细菌Chao1指数无影响;轻度退化提高了细菌Simpson指数,降低了真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重度退化增加了真菌Chao1指数和细菌Shannon指数;黑土滩退化显着降低了细菌Simpson指数。5.物质代谢类、环境信息处理类和遗传信息处理类细菌在土壤中起主要功能调节作用,化能异养、硝化作用、亚硝酸盐氧化及硫代谢作用为优势功能菌群,碳、氮、硫、铁、锰等代谢菌群在不同草地间差异显着。重度及黑土滩退化提高了氨氧化细菌丰富,降低了硫化物、亚硝酸盐氧化及尿素水解作用细菌丰度;草地退化过程中化能异养、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及反硝化作用细菌等均呈“V”型变化,中度退化阶段是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结构转变的拐点。病理型、共生型和腐生型真菌丰度在不同草地均表现显着差异,腐生、共生及过渡型真菌在未退化草地显着富集,轻度退化增加了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丰度,降低了病理型真菌丰度,重度退化减少了共生型真菌丰度。高寒草甸退化改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群落及功能结构。6.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被多样性无明显相关性,真菌多样性与植被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显着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与TN、TOC和SWC显着正相关,与TK和p H显着负相关。土壤细菌群落和功能结构与植被特征无明显相关性,真菌群落结构受地上生物量影响,土壤SWC、p H、TOC、TN和TK对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结构起主要调控作用。土壤微生物碳氮与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及生物量密切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越高。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真菌影响,土壤细菌与真菌之间多为互利共生关系。植被和土壤因子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Faprotax功能结构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85.69%、76.78%和87.17%,其中土壤因子可单独解释48.45%、36.9%和31.55%,土壤植被交互作用可解释29.85%、32.68%和50.74%;相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植被耦联作用对微生物功能结构的影响更大。

邓成华[9](2019)在《典型有机物料提升低效油茶林土壤肥力的真菌驱动机制》文中认为油茶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兼具经济和环保效益。南方低山丘陵油茶主产区因粗放经营等导致土壤地力严重退化,提升油茶人工林土壤肥力对于促进油茶林经济效益与维护林区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定位小区和培养试验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方法;小区试验以茶果壳和水稻秸秆为主要添加物料(1kg C/棵),并配合EM菌剂(母液稀释10倍)设置6个处理:无碳源添加(CK)、添加油茶果壳(CS)、添加水稻秸秆(RS)、按等质量添加油茶果壳和水稻秸秆(CSRS)、添加油茶果壳+50 ml EM菌剂(CSEM)和添加水稻秸秆+50 ml EM菌剂(RSEM)。模拟培养试验有机物料添加按8 g C·kg-1干土,设置7个处理:无碳源添加(CK)、添加油茶果壳(CS)、添加油茶果壳且调节C/N/P为60/7/1(CSr)、添加水稻秸秆(RS)、添加水稻秸秆且调节C/N/P为60/7/1(RSr)、按等质量添加油茶果壳和水稻秸秆(CR)和按等质量添加油茶果壳和水稻秸秆且调节C/N/P为60/7/1(CRr)。探究典型有机物料(油茶果壳和水稻秸秆等)对改善贫瘠油茶林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油茶果壳还林的实践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培养试验研究表明,调节有机物料C/N/P为60/7/1的日均表观矿化量高于未调节计量比的处理;添加水稻秸秆的日均表观矿化量高于混合添加秸秆和果壳的处理,高于添加果壳的处理。添加水稻秸秆处理的表观累积矿化量高于混合添加秸秆和果壳处理,高于添加油茶果壳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调节有机物料C/N/P为60/7/1的表观累积矿化量更高。(2)培养试验研究表明,有机物料添加显着增强土壤碳转化酶(α-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氮转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磷转化酶(酸性磷酸酶)的酶活性,且调节有机物料的碳、氮、磷化学计量比进一步放大这种增强效应;微生物碳、氮、磷转化酶的酶活对数比表明,有机物料添加能缓解油茶林土壤低磷状况,且水稻秸秆单独添加与混合物料的添加比油茶果壳单独添加对缓解土壤低磷效应更优。(3)油茶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年波动较小。其中,叶片氮含量夏秋两季较高,磷含量春季高,钾含量春秋两季高。春、夏、秋、冬四季油茶叶片N/P分别为13.7-14.8、19.2-20.8、17.4-19.3和13.9-15.8,根据叶片元素计量比的化学规律判断,叶片N/P<14、N/P>16和N/P介于14-16时,植物生长分别受N、P和两者共同限制。研究区油茶春冬两季受氮、磷养分共同限制;夏秋两季油茶主要受磷素限制。(4)培养试验各处理的优势真菌群落包括Sordariomycetes(粪壳菌纲)、Tremellomycetes(银耳纲)、Eurotiomycetes(散囊菌纲)三类。调节有机物料计量比对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群落有抑制作用(被孢霉纲仅为培养后期未调节有机物料计量比处理的优势种群);培养后期添加混合物料处理的真菌丰富度指数显着高于单独添加秸秆和果壳的处理和CK,表明混合外源碳源有利于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维持。(5)野外试验中添加油茶果壳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CK相似,说明油茶果壳还林在有机养分输入的同时,能最大限度维持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EM菌剂的添加没有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其效果在短时间的监测中不能确定。综上所述,油茶果壳和水稻秸秆作为有机物料还林能提升土壤肥力,激活并增强土壤真菌活性,增加土壤碳、氮、磷转化酶酶活性,能维持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还林过程中,应注意调节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以补充土壤氮、磷养分,解除油茶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限制。

陈一民[10](2019)在《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和德惠黑土研究基地2004年建立的“黑土空间移位长期试验”为平台,结合原位样点,对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SOM1.7、SOM3、SOM5、SOM6和SOM11)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培养法(培养时期),对原位点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温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海伦黑土空间移位长期试验,采用PLFA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海伦和德惠两地的黑土空间移位试验,进一步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研究了细菌群落与真菌群落对有机质含量-施肥-气候的响应,并采用酶活性来表征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结果如下:1.5个有机质含量黑土中,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呈现出SOM11>SOM6>SOM5>SOM3>SOM1.7的趋势,并且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有机碳矿化量呈升高趋势。在培养初期,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以及培养温度的升高,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逐渐加快,土壤有机碳温度敏感性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降低;但在培养后期,5、15、25、35℃培养温度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趋于一致,土壤有机碳温度敏感性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升高。2.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中,土壤磷脂脂肪酸总量为10.56~31.48 nmol/g,细菌磷脂脂肪酸含量为6.23~18.40 nmol/g,真菌磷脂脂肪酸总量为1.78~4.57 nmol/g。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和施肥会显着提高土壤中总微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但施肥和有机质含量对真菌/细菌比值无显着影响。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富里酸含量、全氮含量以及施肥是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3.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共占所有序列的80.5%。有机质含量、施肥和气候均一定程度上改变农田黑土中细菌群落组成,但气候条件对农田黑土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无明显的影响。土壤p H、有机质含量、施肥以及土壤其他性质是导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机质含量与施肥改变了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农田黑土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种群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力。4.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中,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共占所有序列的92.5%。有机质含量、施肥和气候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田黑土中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机质含量、气候条件与施肥对土壤功能真菌种群的相对丰度也有重要的影响。5.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中,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为1.42~3.67 mg/(kg·72h),β-葡糖苷酶活性为47.13~296.16 mg/(kg·h),蔗糖酶活性为22.09~128.52mg/(kg·24h),。土壤β-葡糖苷酶和蔗糖酶活性均随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升高,但纤维素酶活性却呈现出随有机质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施肥对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在气候较暖条件下增强,但蔗糖酶活性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土壤酶活性与特定的土壤微生物种群显着相关。综上所述,黑土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均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气候条件的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能为东北黑土区耕地保育及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二、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期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长期耕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3 长期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2.4 长期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级及稳定性的测定
        2.3.2 土壤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
        2.3.5 微生物的共现网络分析
        2.3.6 相关性分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长期耕作对黑土含水量的影响
        3.1.2 长期耕作对黑土p H的影响
        3.1.3 长期耕作对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1.4 长期耕作对黑土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1.5 长期耕作对黑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1.6 长期耕作对黑土全钾和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3.1.7 长期耕作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3.2 长期耕作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
        3.2.1 长期耕作对黑土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2.2 长期耕作对黑土脲酶活性的影响
        3.2.3 长期耕作对黑土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4 长期耕作对黑土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2.5 黑土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3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1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2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3 长期耕作对黑土古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4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5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6 长期耕作对黑土古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7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8 黑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3.9 黑土微生物beta-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4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4.1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2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3 长期耕作对黑土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4 黑土微生物群落门水平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4.5 黑土理化性质与微生物属水平群落组成之间的关系
    3.5 长期耕作对黑土微生物共现网络的影响
        3.5.1 长期耕作对黑土细菌共现网络的影响
        3.5.2 长期耕作对黑土真菌共现网络的影响
4 讨论
    4.1 长期耕作影响黑土的理化性质
    4.2 长期耕作改变黑土的酶活性
    4.3 长期耕作影响黑土微生物的多样性
    4.4 长期耕作改变黑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1.2 理化性质、酶活性的测定和高通量测序
        1.2.1 理化性质及测试方法
        1.2.2 酶活性及测定方法
        1.2.3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
    2.2 不同土壤类型的酶活性特征
    2.3 不同类型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
    2.4 不同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2.5 土壤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丽赤壳属真菌在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Calonectria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
2 影响真菌在土壤中分布的因素
    2.1 土壤条件
    2.2 植物群落
    2.3 气候因子
    2.4 耕地方式和林农业管理措施
3 真菌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
    3.1 土壤真菌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3.2 土壤真菌随土壤深度的变化
4 土壤中Calonectria属真菌的诱导和分离
5 讨论

(4)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4 测试方法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3.1.1 土壤全氮含量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3.5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4.6.1 土壤碳氮比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4.7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6.4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8.1 讨论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8.2 结论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8.3 创新性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1.1 土壤真菌种类与数量
        1.1.2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 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1.2.1 季节分布特征
        1.2.2 空间分布特征
    1.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
        1.3.1 植被
        1.3.2 土壤
    1.4 沙漠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1.4.1 沙漠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1.4.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1.5 生防木霉菌拮抗机理及其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5.1 生防木霉菌在根际土壤中分布及其种类
        1.5.2 生防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机制
        1.5.3 木霉菌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1.5.4 农作物秸秆在生防木霉菌菌剂中的作用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6.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6.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沙漠土壤真菌中的应用
    1.7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方法
        2.1.2 土壤真菌的分离鉴定
        2.1.3 菌落计数方法
        2.1.4 真菌的鉴定与统计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和分布特征
        2.2.2 不同季节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2.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2.3 讨论
        2.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研究
        2.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类研究
第三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多样性分析方法
        3.1.2 土壤性状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季节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3.2.2 不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3.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3.2.4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相似性分析
        3.2.5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生态位宽度
        3.2.6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性状
        3.2.7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时间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3.3.2 生境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3.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第四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方法
        4.1.2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4.2.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4.2.4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4.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4.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4.3.4 形态学与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
第五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木霉菌分离
        5.2.2 生防木霉菌株初筛
        5.2.3 生防木霉菌株复筛
        5.2.4 木霉菌M-33鉴定
        5.2.5 哈茨木霉M-33生物学特性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生防木霉菌的筛选
        5.3.2 培养性状对生防木霉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第六章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显微观察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6.2.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6.3 结论与讨论
        6.3.1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
        6.3.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第七章 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7.2.2 不同接种量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7.2.3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7.2.4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7.3 结论与讨论
        7.3.1 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7.3.2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7.3.3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腾格里沙漠地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属)名录
项目资助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6)长期施肥下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碳组分的影响
        1.2.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1.2.3 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5 有机碳变化的微生物学响应机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有机碳及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土壤样品采集
        2.2.4 样品分析与数据统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3.2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2.3.3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有机碳的固碳速率与效率的影响
        2.3.4 长期施肥对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2.3.5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2.3.6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稳定性有机碳的影响
        2.3.7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3.8 复垦土壤碳组分间的主成分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土壤采集
        3.2.4 土壤粒径分级
        3.2.5 固态~(13)C-核磁共振分析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长期施肥下复垦土壤总有机碳化学结构的谱图分析
        3.3.2 长期施肥下复垦土壤总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变化
        3.3.3 长期施肥下复垦土壤各粒径有机碳化学结构的谱图分析
        3.3.4 长期施肥下各粒径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变化
        3.3.5 土壤有机碳结构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土壤采集
        4.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长期施肥下土壤胞外酶活力特征
        4.3.2 长期施肥下土壤碳酶、氮酶和磷酶特征
        4.3.3 长期施肥下土壤胞外酶的计量学特征
        4.3.4 长期施肥下土壤胞外酶的矢量特征
        4.3.5 胞外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土样采集
        5.2.4 Biolog EcoPlate?测定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AWCD值的影响
        5.3.2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5.3.3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
        5.3.4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
        5.3.5 微生物代谢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区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土壤采集
        6.2.4 土壤DNA的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6.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6.3.2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6.3.3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6.3.4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6.3.5 长期施肥对复垦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的网络结构分析
        6.3.6 长期施肥下复垦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的差异分析
        6.3.7 细菌、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复垦土壤有机碳变化与微生物特性的联系机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区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响应分析
        7.3.2 微生物代谢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响应分析
        7.3.3 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响应分析
        7.3.4 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响应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养分特性与玉米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1.3.4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 研究切入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发芽试验
        2.2.2 盆栽试验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取样及处理
        2.3.2 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性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玉米植株系统抗性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3.4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6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7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条件下秸秆腐解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植物系统抗性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其吸收的影响
    4.5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6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地退化现状
        1.2.2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1.2.3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土壤微生物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反馈
        1.2.5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反馈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1.4.2 草地退化过程中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等研究
        1.4.3 不同程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1.4.4 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的网络调控关系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1 试验地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样本采集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分析
        2.5.1 高寒草甸植被物种重要值及多样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5.2 高寒草甸植被地上生物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5.3 高寒草甸植被地下生物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壤含水量及酸碱度测定
        3.1.2 土壤有机碳测定
        3.1.3 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高寒草甸土壤含水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2 高寒草甸土壤pH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3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4 高寒草甸土壤全效养分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5 高寒草甸土壤速效养分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高寒草甸土壤脲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3.2 高寒草甸土壤磷酸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3.3 高寒草甸土壤蔗糖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1 研究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6.1 研究方法
    6.2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高寒草甸土壤细菌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7.1 研究方法
    7.2 数据处理
    7.3 结果分析
        7.3.1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OTU丰度变化规律
        7.3.2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物种组成特征
        7.3.3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
        7.3.4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
        7.3.5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8.1 研究方法
    8.2 数据处理
    8.3 结果分析
        8.3.1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OTU丰度变化规律
        8.3.2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物种组成特征
        8.3.3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
        8.3.4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功能多样性
        8.3.5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微生物系统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9.1 数据处理
    9.2 结果分析
        9.2.1 高寒草甸植被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9.2.2 土壤因子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的网络调控
        9.2.3 土壤真菌与细菌之间的网络互作
        9.2.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关系
        9.2.5 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9.3 讨论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典型有机物料提升低效油茶林土壤肥力的真菌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1.2.2 秸秆投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3 油茶果壳的农业综合利用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室内模拟培养试验
        2.2.2 野外小区定位试验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 野外小区定位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有机物料添加下典型贫瘠红壤养分的转化与释放特征
    3.1 有机物料表观矿化速率
        3.1.1 CO_2 排放速率
        3.1.2 CO_2 累积排放量
    3.2 土壤碳、氮、磷转化酶酶活对有机物料的响应
        3.2.1 α-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酶活性特征
        3.2.2 亮氨酸氨基肽酶、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酶活性特征
        3.2.3 酸性磷酸酶酶活性特征
        3.2.4 酶活计量比
    3.3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PH值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3.3.1 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特征
        3.3.2 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野外有机物料投入对土壤养分转化与油茶生长的影响
    4.1 有机物料投入对小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的影响
        4.1.1 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特征
        4.1.2 有机物料投入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2 有机物料投入对油茶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和茶果产量的影响
        4.2.1 油茶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4.2.2 油茶叶片氮、磷、钾元素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
        4.2.3 油茶茶果产量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对有机物料的响应
    5.1 引言
    5.2 培养条件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对有机物料添加的响应
        5.2.1 室内培养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5.2.2 室内培养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5.2.3 室内培养土壤真菌β多样性分析
    5.3 野外条件下有机物料投入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影响
        5.3.1 野外小区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5.3.2 野外小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比较
        5.3.3 野外小区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5.3.4 野外小区土壤真菌β多样性分析
    5.4 讨论
        5.4.1 培养条件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5.4.2 油茶果壳维持油茶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稳定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中国东北黑土的分布
        1.2.2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4 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1.2.5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质量管理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有机碳矿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
        2.1.3 计算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变化
        2.2.2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变化
        2.2.3 不同有机含量农田黑土Q_(10)值变化特征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区域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4 试验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化学性质
        3.2.2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有机质组分特征
        3.2.3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生物量与相对丰度
        3.2.4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3.3 讨论
        3.3.1 土壤养分与有机质组分变化
        3.3.2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细菌群落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域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细菌相对丰度
        4.2.2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细菌群落多样性
        4.2.3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细菌群落结构
        4.2.4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功能细菌相对丰度
    4.3 讨论
        4.3.1 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土壤细菌丰度的影响
        4.3.2 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3 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土壤功能菌群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真菌群落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区域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
        5.1.4 试验方法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真菌群落结构
        5.2.2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真菌群落多样性
        5.2.3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真菌群落结构
        5.2.4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功能真菌相对丰度
    5.3 讨论
        5.3.1 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农田黑土真菌相对丰度的影响
        5.3.2 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农田黑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5.3.3 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农田黑土功能真菌群落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区域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样品采集
        6.1.4 试验方法
        6.1.5 数据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纤维素酶活性
        6.2.2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 β-葡糖苷酶活性
        6.2.3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蔗糖酶活性
        6.2.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耕作对黑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洪艳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2]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J]. 王媛媛,王继岩,焉莉,韦大明,高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01)
  • [3]丽赤壳属真菌在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J]. 刘玲玲,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20(04)
  • [4]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D]. 郭成瑾.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长期施肥下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 李建华. 山西大学, 2020(12)
  • [7]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与腐植酸配施对土壤养分特性与玉米生长的影响[D]. 马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8]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D]. 尹亚丽. 青海大学, 2020
  • [9]典型有机物料提升低效油茶林土壤肥力的真菌驱动机制[D]. 邓成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D]. 陈一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

标签:;  ;  ;  ;  ;  

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真菌数量年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