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脂护肝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祛脂护肝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一、祛脂护肝冲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幸[1](2020)在《清肝祛脂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清肝祛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湿内阻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病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按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59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29例)。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加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口服;治疗组予清肝祛脂方,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2周的中医症侯积分、肝功能指标(ALT、AST)、血脂指标(TG、TC)、肝脏彩超结果、BMI指数、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及临床症状等相关性变化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体型肥胖、右胁胀闷、周身困重、大便粘腻不爽、脘腹胀满、食欲不振(P<0.05),而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比较(P<0.05)。2、治疗后两组ALT、AST值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TG、TC值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指数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组间对比,两组在改善BMI指数上疗效相当(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脏彩超分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后两组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均下降,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均良好。结论:1、清肝祛脂方能够显着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清肝祛脂方能降低血脂(TG、TC)、CAP值,改善肝功能(ALT、AST)和肝脏彩超病理表现,说明清肝祛脂方具有抑制肝脏内过氧化脂质,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的功效,且效果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3、清肝祛脂方是有效和安全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运用。

郑佳连[2](2016)在《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根据导师卢秉久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肝性肝炎的临床经验,确立活血祛湿为治疗大法。临床研究旨在观察自拟活血祛湿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实验研究旨在探讨自拟活血祛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的疗效及机制。材料与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NAS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水林佳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活血祛湿方水煎剂和水林佳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血清SOD、MDA、TNF-ɑ水平以及肝脏B超结果观察加用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NASH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实验研究:纯化高脂饲料建立大鼠NASH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拟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采用相应药物干预,观察相应药物对模型大鼠肝细胞保护、血脂调节、抗氧化反应以及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并探讨自拟活血祛湿方对大鼠NASH模型肝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实验(一)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试验研究1.中医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两组患者治疗后BMI、肝功能、血脂(TG、TC)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VLDL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SOD、MDA、TNF-ɑ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ɑ、MDA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4.肝脏B超对照组B超总有效率为46.67%,试验组B超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肝脏形态方面,试验组并不优于对照组。5.综合疗效评定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试验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实验(二)自拟活血祛湿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肝细胞保护以及血脂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1.一般情况及病理形态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脏湿重明显增加,肉眼观察肝脏颜色变黄,体积增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胞浆内可见脂肪空泡及炎性细胞浸润,NAS组织学病理评分>5分,证明NASH造模成功;各干预组较模型组相比,大鼠的体重以及肝脏湿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在脂肪变性、炎症、气球样变性以及总分均较其他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2.肝功能及血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VLDL显着升高;各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VLDL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或P<0.01)。各干预组大鼠血清TC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三)自拟活血祛湿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1.肝组织SOD、MDA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SOD酶活力显着降低,MDA含量显着增加(P<0.01)。各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肝脏SOD酶活力显着升高,MDA含量显着降低(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或p<0.05)。2.肝组织中CYP2E1 mRNA以及蛋白表达及分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YP2E1 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自拟活血祛湿方高、中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大鼠肝组织CYP2E1 m RNA及蛋白表达、分布明显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或p<0.05)。实验(四)自拟活血祛湿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 p65、TNFR1、TNF-ɑm 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或p<0.05),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 p65、TNFR1、TNF-ɑm 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自拟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或p<0.05)。结论:1自拟活血祛湿方联合水林佳可通过改善患者BMI指数、肝功能、血脂水平、肝脏影像学等方面治疗NASH,未出现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且可明显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和体征。减轻内脏脂肪堆积,促进自由基清除,增加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因子可能是其治疗NASH的作用机理。2自拟活血祛湿方通过降低大鼠体重以及肝脏湿重,保护肝功能,调节血脂,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等方面治疗NASH。3自拟活血祛湿方能够增加肝细胞抗氧化能力,具体体现在:增强机体以及肝脏局部SOD酶活力,促进排除血清以及肝脏中脂质氧化反应的产物MDA,抑制肝脏中CYP2E1基因以及蛋白的表达,减少CYP2E1蛋白分布。4自拟活血祛湿方增强肝组织抗炎症反应能力,抑制肝脏炎性反应。可能机制有二:(1)下调肝脏中TNF-ɑ以及NF-κB p65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2)调节NF-κB信号转导通路。5.根据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自拟活血祛湿方高剂量较中、低剂量效果更佳。

俞芹[3](2015)在《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总结、传承与发扬谢兆丰老中医丰富独特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2、总结谢师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思辨规律及临证经验,予加味散积消脂汤(以谢师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为基础,结合个人认识组方)治疗NAFLD,并评价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便筛选出临床疗效肯定的经验方,为院内制剂进行前期准备。方法:本论文是在谢师的指导下,通过跟师抄方、实时整理病历、听课、反复研习谢师学术经验的论文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结合钻研中医经典理论,对谢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遵循其“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扶正重在健脾益肾”的理论,开展应用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跟名老中医师承学习的必要性,指出谢师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自拟加味散积消脂汤(以谢师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为基础,结合个人认识组方)治疗NAFLD。论文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简介谢兆丰教授及其行医与治学理念,探学术根基,源于《内经》,法于《伤寒》,广涉诸家。通过三年跟师学习及中医经典的学习,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谢师的学术思想归类为七大特色:以辨证施治为根据;强调分期论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师古又不泥古;为病寻药,创制专方;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扶正重在健脾益肾。分别从慢性肾炎,肺痨,肝硬化腹水,小便失常等典型疾病的治疗中展示谢师丰富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用药经验部分,介绍了藿香、生薏苡仁、川芎、郁金、佛手、木香、石菖蒲、苍术、仙灵脾等。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医药治疗NAFLD的研究进展):包括辨证论治、经方应用、自拟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及有效成分、谢师治疗NAFLD经验的研究等方面。论文的第三部分(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临床研究):散积消脂汤是谢兆丰老中医的验方之一,用于治疗脂肪肝(轻、中度),也是体现谢师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学术思想的代表方。本研究是按照相关的标准,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加味散积消脂汤(以谢师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为基础,结合个人认识组方),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配合随症加减,如胸闷者加用薤白、瓜蒌等,腰膝酸软者加用川断、寄生、杜仲等,纳差者加用神曲、炒莱菔子、鸡内金、炒麦芽、炒谷芽等,嗳气频作者加用竹茹、旋覆花等,恶心者加用竹茹、法半夏等,转氨酶增高者加用垂盆草、五味子等;对照组予易善复胶囊,每日6粒,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1个疗程1个月),并随访3月;两组均配合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等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三大常规(血、尿、大便)、肾功能、心电图的情况;采用SPSS15.0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是在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机遇下,对谢兆丰教授丰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一次较全面的总结。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源于《内经》、法于《伤寒》广涉诸家。目前,治疗NAFLD西药不良反应多,西医缺乏有效办法,而中医药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病证结合的思路出发,临床采用专方论治,是目前脂肪肝治疗和研究的主流。谢师的学术思想可归类为七大特色:以辨证施治为根据;强调分期论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师古又不泥古;为病寻药,创制专方;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扶正重在健脾益肾。谢师有丰富独特的临床经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B超痊愈43.33%(13/30);对照组B超痊愈16.67%(5/3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超影像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27/30)与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0%,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显着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的作用较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均有所改善,说明加味散积消脂汤对改善NAFLD(脾虚痰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但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味散积消脂汤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对照,体重均有减轻(P<0.05),提示加味散积消脂汤与易善复类似,均有一定减轻体重的功效。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ALT、AST、GG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TG、TC、HDL-C、L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B超、TG、TC、HDL-C、LDL-C、 ALT、AST、GGT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有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B超、TG、TC、 HDL-C、LDL-C、ALT、AST、GGT有反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三大常规(血、尿、便)、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根据本课题研究成果本人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4篇: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纂要(四川中医2014年32卷11期3-5页)、散积消脂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临床研究(四川中医2015年33卷1期79~81页)、泻脾除秽汤(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5月14日第4版)、谢兆丰名老中医自拟方简介(中医药信息2015年32卷5期79~81页)。结论:谢兆丰教授学有渊源,师有所宗,有丰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人创新观点:基于谢师经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在继承学习及应用谢师验方的基础上,通过温习古典医籍,结合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是NAFLD的基本治疗大法,自拟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患者,临床效果较显着,且作用持久不易出现反弹,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葛文逸[4](2013)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调节脂肪组织分泌、调节脂肪储存、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氧化应激、作用细胞因子及基因等阐述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完善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为中医药在脂肪肝领域获得更广阔的前景。

陈蓓琪[5](2012)在《脂肪肝文献评价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现代化膳食结构发生改变,饮食习惯逐渐趋向于高蛋白质、高脂肪,而人体的代谢水平有限,随着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逐渐增多,再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等原因,脂肪肝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发病率也越高,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并己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研究目的:随着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日益增多,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献也日益增多,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近代中国国内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总结影响临床研究质量的因素,揭示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临床研究现状,并探讨解决方法;并对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辨证分型以及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提高该病的临床研究水平提供依据,也为中医治疗脂肪肝提供临床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脂肪肝的临床疗效,为脂肪肝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进一步预防脂肪肝所引起的其他疾病,为人类的健康尽一份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1995年~2012年中国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主题词、关键词、摘要相结合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分别以“脂肪肝”、“脂肪性肝病”、“中医”、“治疗”为检索词,在上述数据库中交叉检索,以及对文献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搜索、确认,以免遗漏,检索语种为汉语。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1.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由于目前脂肪肝的研究文献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文献居多,故将所收集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文献质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设计并制作“文献信息采集表”,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对所录数据进行统计。2.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将所收集文献中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篇文献的内容,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录入作者名、文章名称、辨证分型、临床表现、治法治则、用方用药等内容,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软件分别设计并制作辨证分型规律统计表、用药规律统计表,将Excel中所录入的内容输入统计表中,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软件进行初步分析,并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1.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通过电子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共计1,055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849篇,共获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文献206篇,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39篇。在39篇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中,采用正确的随机对照方法的试验仅15篇,考虑到文献质量评价的可信度,仅对剩下的15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目前的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仍普遍存在着重复性研究、样本量小、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随机方法使用错误、没有随访、没有相关的安全性评价、数据统计不完全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均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试验结果的科学价值难以得到医学界认可。所以,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设计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关键。2.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通过电子检索,共获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文献共计568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154篇。在154篇纳入文献中,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献有37篇,描述了用药的文献有152篇。在37篇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献中,证型分类的表述不统一,最少的只有1型,最多的则分为8型,不同证型的表述多达71种,其中实证49种,虚证11种,虚实夹杂证11种。统计结果显示,在37篇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章中,以湿热内蕴型、气滞血瘀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亏虚型、痰湿内盛型、痰瘀互结型、肝郁脾虚型7型为最常见,其余证型在文献中的出现次数均在10次以下。通过对152篇文献中药用药的使用次数及药物分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出现的248味中药中,治疗脂肪肝最常用中药依次为:山楂、丹参、泽泻、柴胡、佚苓、郁金、白术、半夏、决明子、陈皮、当归、自芍、大黄、何首乌、茵陈蒿共有15味;治疗脂肪肝较常用中药依次为:延胡索、枳壳、甘草、黄芪、香附、虎杖、赤芍、苍术、党参、薏苡仁、川楝子、厚朴共有12味。此外,据统计显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气药、补阴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中药类型。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显示,虽然脂肪肝的致病因素众多,病机复杂且多有兼夹,但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痰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肝肾亏虚等。故在脂肪肝的治疗上,应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滋肾益肝为主要治法,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应用化痰、理气、消食等多种治法及中药,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林威君[6](2010)在《台湾高雄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台湾高雄地区NAFLD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取NAFLD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期归纳总结出台湾高雄地区NAFLD的中医临床证候规律,以进一步指导相关的临床诊疗工作,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本研究还通过与清肝丸进行对照,对调肝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痰瘀热结型NAFLD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价。2.内容和方法论文分为文献综述、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以及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对照研究3部分内容。2篇文献综述分别对中西医在NAFLD发病机理以及诊断治疗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其目的是充分了解现有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为更科学地制定临床调查量表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中医证候研究部分,通过汇总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导获得NAFLD的相关症状,参考《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并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拟定临床调查量表。调查量表中还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烟酒嗜好、服药史、体重、身高、腰围、体重指数及中医四诊信息。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Fisher确切检验、因子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堆等统计学处理,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NAFLD的临床对照研究部分,选取肝郁气滞、痰瘀热结型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调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以中成药清肝丸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和B超检查等数据,将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3.1本研究共涉及NAFLD患者247例,其中男性145例,占58.704%,女性102例,占41.296%,男女比例为1:0.703,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为15-8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4.64岁,高峰年龄段为30-49岁;病程最长者达15年,最短者2个月,以5-10年居多,占61.54%;而10~15年仅占14.98%。3.2在诸多与NAFLD发病相关的饮食因素中,以辛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油炸食品、过食肥甘等。与NAFLD相关的诸多疾病中,以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多见。3.3与NAFLD相关的主要症状和舌脉有神疲乏力,食后腹胀,面色萎黄,腰酸膝软,喜太息,溲赤,胸胁胀闷,头重如裹,眩晕,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脘胁胀痛或走窜疼痛,便溏,形体肥胖,食少纳呆,嗳气,耳鸣耳聋,夜尿频多,骨蒸潮热,便秘,性功能低下,胁肋刺痛、痛有定处,面色晦暗;苔腻,舌红,苔黄,苔白,舌淡胖齿痕,舌紫暗瘀斑,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弦,脉缓,脉虚,脉细,脉滑,脉数,脉涩。3.4对相关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12个公因子;又经复杂系统熵聚堆的方法处理,得到29组证候分类。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台湾高雄地区NAFLD的相关证型有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肾阳虚衰、脾虚湿蕴、痰瘀热结、痰湿内蕴、阴虚内热、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肝胆湿热、肾阴亏虚、肝郁气滞、肾阴阳两虚等。3.5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表明,同样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为法治疗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以及血脂、肝功能、B超等均有好转,而治疗组的调肝汤加减更优于对照组的清肝丸。4.结论4.1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病机复杂,多表现为复合证型,很少表现为单一证型。4.2 NAFLD属本虚标实之病,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气滞等。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患者在标实上主要表现为湿、热和气滞,尤以湿邪为患为主。至于本虚,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脾虚。4.3 NAFLD呈慢性过程,发病初期多表现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脾虚湿蕴、肝郁气滞等。随着病程的延长,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以及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等证型逐渐增多。此外,虽然气滞血瘀和痰瘀热结等证型在台湾高雄地区NALFD的临床证型中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气滞血瘀和痰瘀热结所居的比例迅速上升。4.4虽然清肝丸和调肝汤加减都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为法,但在具体用药上稍有差别,调肝汤加减所选药物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更好一些,相关的药理研究成果和文献报导也证明了这一点。5.创新点5.1本研究通过临床调查,并对相关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堆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中医证候特点。5.2选取固定证型,以立法用药相似的中成药作为对照组,更有利于评价治疗组中药治疗NAFLD的疗效。6.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方法6.1本研究的结果与大陆地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吻合,除了台湾高雄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生活饮食习惯之外,还可能与样本量较小,病例人群比较局限有关。台湾高雄地区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调研。因此,应当扩大样本选取的范围和数量,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6.2与大陆地区相比,本研究同样存在研究结果与临床实际不完全相符的情况,如痰瘀热结型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考虑采取病证结合的方式,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以使研究结果更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6.3对调肝汤加减冶疗肝郁气滞、痰瘀热结型NAFLD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时,可以考虑进一步缩小治疗组药物与对照组药物之间的差异,从而细化具体药物对NAFLD的治疗作用。

申京哲[7](2009)在《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概况》文中提出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学状态,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组织学上1/3以上的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犤1犦。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脂肪肝发

王丁丁[8](2009)在《脂肪肝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和第二附属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及安阳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间,门诊及病房收集的符合条件的3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脂肪肝中医常见证型,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研究各证型与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从中医学角度探讨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论治脂肪肝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本课题对3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流行病问卷调查,全面收集脂肪肝患者的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既往病史、主要证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辨证后证型,记录其体重指数(BMI)、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C)、空腹血糖(FBG)及B超检查结果。最后将收集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类整理、统计分析,从而进行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对病例临床资料做如下分析:得其流行病学的一般情况;入选病例经辨证后得出脂肪肝中医证型;讨论证型与病程、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证型与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即与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与B超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流行病学一般情况:300例脂肪肝患者平均年龄42.77岁,年龄分布以3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68.0%),男女患病比例为2.45:1,病程在2-5年者居多(48.67%)。依据各病例主要证候,做出证型判别,经统计,辨证后证型共有6种,依次为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不足型、未定型。尤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多见(40.0%)。性别方面,在男性脂肪肝中,肝郁脾虚型较多;在女性脂肪肝中,痰湿内阻型较多。病程5年以内者肝郁脾虚型多见,5-10年者以痰瘀互结型和湿热内蕴型最多,大于10年者肝肾不足型为多。②常见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位症状依次是肥胖、乏力、心情抑郁、胁肋不适、腰膝酸软、便溏、脘腹痞闷、纳呆、口干、失眠。脂肪肝的病位在肝,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③临床严重程度:B超结果显示肝郁脾虚型多为轻度脂肪肝,痰湿内阻型及湿热内蕴型多为中度脂肪肝,痰瘀互结型多为重度脂肪肝。④与肥胖的关系:脂肪肝患者大多超重,尤以痰湿内阻型患者体重指数(BMI)升高明显。⑤与肝功能的关系:痰湿内阻型脂肪肝患者ALT升高最为明显;痰瘀互结型和湿热内蕴型次之。GGT以痰瘀互结型升高最明显,其次是痰湿内阻型。⑥与血脂血糖的关系:脂肪肝患者多伴有血脂增高,尤其是甘油三酯(TG)增高。TG以肝肾不足型升高最为明显,总胆固醇(TC)以痰湿内阻型升高最明显。空腹血糖(FBG)以肝肾不足型升高明显。结论:脂肪肝病因中医上多责之于饮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或饱食无度、体丰痰盛或情志失常或久病体虚。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肾虚为本,涉及脾土,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初期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后期虚证为多。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此次调查得到脂肪肝证型共6种,依次为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不足型、未定型。其中肝郁脾虚型为最多见证型。患者年龄以30岁-50岁为多,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临床严重程度以轻度为多,主要见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次之;重度最少,主要见于痰瘀互结型。脂肪肝患者大多超重,常伴有血脂增高,肝功能以ALT升高多见。部分血清学指标与证型有关:痰湿内阻型脂肪肝患者ALT升高最为明显,GGT以痰瘀互结型升高最明显;TG水平以肝肾不足型升高最明显,TC水平以痰湿内阻型升高最明显;空腹血糖(FBG)以肝肾不足型升高明显。

张志云,王芳[9](2009)在《丹参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史亚祥[10](2009)在《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酒精性脂肪肝(AFL)是指因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的肝损害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最早期的酒精性肝病(ALD)之一。在我国,酒精引起的肝脏疾患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病因,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酒人数的逐年增加,酒精性肝病有迅速增加趋势,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又一严重疾病。现代医学治疗除了戒酒、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的疗法。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导师指导下,从四个方面较为详细而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的问题。第一部分为中医理论探讨。一是提出了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身体禀赋,脾胃虚弱、饮酒过量、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其中素体不足、饮食不节等影响本病的发生、转归与预后,而饮酒过量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是提出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痰瘀互结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认为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结脾胃,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气滞、痰湿、瘀血互结,积于胁下,病位在肝脾,与肾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湿邪不化,痰浊内生:肾气失化,痰瘀留滞等。三是提出了扶脾活血化浊为治疗大法,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应标本同治,治标之旨,应化浊祛瘀;治本之要,当扶脾益肾。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29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三组病人在戒酒的基础上,辅以多种维生素口服,中西药结合组给予复方中药消脂活血饮和西利宾胺,中药组服用复方中药消脂活血饮;西药治疗组给予西利宾胺治疗,评价三组的疗效。结果:中西药结合组29例临床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中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西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6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综合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和中药,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的效果。第三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分别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脂、肝体比、肝脏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结果: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能明显改善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肝脏病理情况,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降低血清中ALT、AST、TG和T-CH含量,降低体重,降低瘦素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且均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的治疗组。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脂,减少肝脏脂肪沉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关。第四部分为研究治疗进展。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综述。现代医学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除了戒酒、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殊方法。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不论是分期治疗、辨证治疗或专药专方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初步显示了其潜在优势,综合国内外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现状,目前中医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上缺乏对照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生化、免疫、B超甚至肝活检等);在实验研究方面亟待开发良好稳定的酒肝模型,观察指标比较单一,甚至重复、雷同等。因此尽快完善临床研究规范,深入开展实验研究,特别是细胞水平的研究,筛选临床重复性好、疗效高的方药,并进行药理药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其有效成份,开展研究临床应用简便、高效的新剂型,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我们在扶脾活血化浊研究课题中,将89例研究样本按照中医症候分为脾虚湿痰型、湿热内结型、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阴虚热结型6型,结合B超检查情况,发现肝郁气滞型酒精性脂肪肝最多见,42例,占研究样本的47.2%,临床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57.1%;脾虚湿痰型次之,21例,占研究样本的23.6%,临床以中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81.0%;痰瘀互结型10例,约占总数的11.2%,临床以重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60%。以上三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82.0%。其他中医证型16例,所占比例较少。可见,绝大多数AFL患者辨证有脾虚、气滞、痰浊、瘀血病理因素存在。从临床疗效看,中药组30例临床治愈和有效的19例患者均为肝郁气滞证、脾虚湿痰证、湿热内结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表明中药“消脂活血饮”具有疏肝健脾,化浊祛瘀的功效,主要适应证为肝郁气滞、脾虚湿痰、痰瘀互结型,尤其对AFL肝郁气滞、脾虚痰瘀兼夹的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而对其它证型疗效相对不理想,不是AFL的唯一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临证抓住AFL患者脾虚痰瘀这一基本病机演变规律,施以扶脾活血化浊之法,用中药“消脂活血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这也揭示了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与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二、祛脂护肝冲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祛脂护肝冲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清肝祛脂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名探析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论治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2 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2.1 脂质代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2.3 非酒精性脂肪肝西医治疗
        2.4 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项目指标
        1.4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临床观察设计思路
    2 清肝祛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探讨
    3 药味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词缩略表
附表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自拟活血祛湿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肝细胞保护以及血脂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自拟活血祛湿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自拟活血祛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综述2 活血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1 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1.1 谢兆丰教授简介
        1.2 谢兆丰教授行医与治学理念
        1.3 探学术根基,源于《内经》、法于仲景、广涉诸家
    2 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2.1 以辨证施治为根据
        2.2 强调分期论治
        2.3 病证结合,中西合参
        2.4 师古又不泥古
        2.5 为病寻药,创制专方
        2.6 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
        2.7 扶正重在健脾益肾
    3 谢兆丰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3.1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
        3.2 肺痨四大症的中医治疗
        3.3 肝硬化腹水消退后的中医治疗
        3.4 升陷汤治疗小便失常
        3.5 出血证治疗八法
        3.6 慢性肝炎从胃论治
        3.7 胃痛从肝论治
        3.8 用药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NAFLD的研究
    1 辨证论治
    2 经方应用
    3 自拟方运用
    4 中成药治疗
    5 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6 谢兆丰教授治疗NAFLD经验总结
        6.1 NAFLD病因病机
        6.2 重视调理气机
        6.3 化痰祛瘀贯始终
        6.4 辨症选药
        6.5 散积消脂汤,为谢师验方之代表
    7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加昧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1.6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安全性观测
        2.4 疗效判断标准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改变比较
        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3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的比较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7 随访3个月临床疗效、血脂、肝功能、肝脏B超改变比较
        8 安全性指标检测
    讨论
        1 加味散积消脂汤的立法依据
        2 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作用探讨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4)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调节脂肪组织分泌
2 调节脂肪储存
3 改善胰岛素抵抗
4 调节氧化应激
5 作用细胞因子及基因
6 讨 论

(5)脂肪肝文献评价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1. 脂肪肝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1.1 脂肪肝的概念
        1.2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2. 脂肪肝的分类
        2.1 酒精性脂肪肝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
        3. 流行病学
        4. 发病原因及机理
        4.1 脂肪代谢异常
        4.2 激素影响
        4.3 环境因素
        4.4 遗传因素
        4.5 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
        4.6 免疫反应
        4.7 肝筛改变
        4.8 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4.9 缺氧和肝微循环障碍
        5. 治疗方法
        5.1 去除病因
        5.2 调整饮食
        5.3 药物治疗
        6. 小结
    综述二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治法方药
        4.1 经方治疗
        4.2 以法论治
        4.3 自拟方治疗
        4.4 其它疗法
        5. 小结
    综述三 循证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1. 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2.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
        3. 系统评价对中医临床学研究的重要性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及整理
        2.2 文献采集表的设计与制作
        2.3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3.3 诊断、纳入、排除和疗效判定标准
        3.4 样本含量及估算
        3.5 退出脱落病例分析
        3.6 随访、不良反应情况
        3.7 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3.8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4. 小结
        4.1 一般情况
        4.2 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
        4.3 诊断、纳入、排除和疗效判定标准
        4.4 样本含量及估算
        4.5 退出脱落病例分析
        4.6 随访、不良反应情况
        4.7 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5. 讨论
        5.1 重复性研究
        5.2 样本量小
        5.3 标准不统一
        5.4 随机方法使用错误
        5.5 没有随访
        5.6 没有相关的安全性评价
        5.7 数据统计不完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治疗脂肪肝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及整理
        2.2 辨证论治规律统计表的设计与制作
    3. 研究结果
        3.1 检索结果
        3.2 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统计结果
        3.3 脂肪肝中药用药规律统计结果
    4. 讨论
        4.1 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分析
        4.2 脂肪肝用药规律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信息采集表样本
附件2:文献数据采集表内容填写说明
致谢
个人简介

(6)台湾高雄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危险因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
    5. 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研究
    2. 病因病机研究
    
2.1 病因研究
    
2.2 病机研究
    3. 证候研究
    4. 治疗研究
    
4.1 辨证论治
    
4.2 辨病论治
    
4.3 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其他疗法
    7.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中医证候量表的制定
    1. 中医证候量表的制定依据
    2. 调查表的制定要求
病例选择标准
    1. 病例诊断标准
    
1.1 临床诊断标准
    
1.2 临床分型标准
    
1.3 影像学诊断
    2. 病例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样本来源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分析过程
    
3.1 数据整理
    
3.2 统计方法
结果
    1. NAFLD分层研究
    
1.1 一般资料情况
    
1.2 病程的分布
    
1.3 男女的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比较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饮食习惯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
    2. NAFLD的症状分布规律
    
2.1 各种症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出现的频率
    
2.2 舌脉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出现的频率
    3. 统计方法的选择
    
3.1 因子分析
    
3.2 复杂系统熵聚堆
    
3.3 因子分析与非监督复杂系统熵聚堆聚类结果的比较
    
3.4 台湾高雄地区NAFLD的证型分布
    
3.5 病情程度与证型的关系
    
3.6 病程与证型的关系
    
3.7 性别与证型的关系
    
3.8 年龄与证型的关系
讨论
    1. NAFLD症状分析
    2. NAFLD证型分析
    3. 病情程度与证型的关系
    4. 病程与证型的关系
    5. 对NAFLD中医证候特点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药物对照研究 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及依据
    2.2 西医诊断标准及依据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药物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个人简历

(8)脂肪肝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观察指标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流行病学一般资料分析
    2 常见症状分布情况
    3 证型与肝功能的关系
    4 证型与血脂及空腹血糖的关系
    5 证型与体重指数 BMI 的关系
    6 证型与 B 超分度的关系
理论探讨
    1 中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
        1.1 学术渊源
        1.2 中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脂肪肝辨证分型论治的认识
        1.4 中医学对脂肪肝治疗方药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
        2.1 分类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预防及治疗
    3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脂肪肝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 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一、历代中医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1、病名的认识
        2、病因的认识
        3、病机的认识
        4、证治总结
    二、立题依据
        1、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
        2、痰瘀互结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
        3、治本之要,当扶脾益肾
        4、治标之旨,应化浊祛瘀
        5、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组方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类型、原则
        2、病例选择
        3、治疗方案
        4、合并用药
        5、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指标
        6、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7、统计分析
    三、试验结果
        1、三组基线比较
        2、治疗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ALT、AST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二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TG、T-CH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三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实验四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模型肝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治疗进展
    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祛脂护肝冲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清肝祛脂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 李幸.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自拟活血祛湿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和实验研究[D]. 郑佳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1)
  • [3]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D]. 俞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
  • [4]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概况[J]. 葛文逸.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04)
  • [5]脂肪肝文献评价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D]. 陈蓓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台湾高雄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林威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7]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概况[J]. 申京哲.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5)
  • [8]脂肪肝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D]. 王丁丁. 河南中医学院, 2009(03)
  • [9]丹参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J]. 张志云,王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02)
  • [10]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史亚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祛脂护肝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