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

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

一、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庞泽华[1](2020)在《AGD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教育事业在我国的重要性也在逐年提升,其中高等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我国,高等学校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管理,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我国预算管理不断发展、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也在不断获得创新与突破。尤其是在时间来到21世纪后,高校会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了许多不足之处。此次对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是在我国财政部门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后,以满足财政预算改革、促进高校经济业务发展为目标开展的。本论文在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部分概述了高校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论文主要部分通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对于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核算内容及报告体系的变化进行对比,并通过对AGD高校的具体会计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发现AGD高校会计核算尚未达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且对新的平行记账模式掌握不足。AGD高校应按照新制度要求合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等,并要求会计人员充分了解平行记账的触发规则,以便于更好的完成会计记账工作。AGD高校目前成本核算方法过于简单,应建立更加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充分考虑高校支出的性质,对教育支出及非教育支出进行区分,提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AGD高校目前资产管理体系中,财务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应在资产的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强化财务部门的作用,使资产的使用与管理同步。最后,论文对AGD高校施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总结出其他高校的可借鉴之处。

华清君[2](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陈舒[3](2019)在《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国有资产快速增长,如何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高校国有资产成为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于学校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对其不断的加强和完善,首先达到防止资产流失的目的,进而保证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达到升值的目的,以此促进高校内国有资产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所能带来的双面效益——即经济与社会两方面效益。绩效观念在近些年间深入到我国财政管理的每一领域内,且在各个领域中彰显其效果,然而其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践中略显不成熟,绩效观念在该领域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高等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其重难点是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绩效评价。因此,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引入与探索,才能使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实现有关于公共财政管理的期待目标。本文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和《国有资产决算报表》2015年数据,从高校整体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六大方面,全面分析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存量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和分布状况,重点构建了反应高校事业资产保障水平、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做了尝试性评价。论文阐述了高校事业性资产的范畴和特点,并从高校整体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五个方面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资产基本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而从深层次剖析当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既存问题及发生原因。系统梳理了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运用和绩效指标体系,以及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国内高校教育经济效率评价的历史发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与绩效评价的运用现状。特别是引入绩效管理理论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事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了评价。论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综合事业资产信息公开的内容,建立基于高校事业资产保障水平、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年资产管理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非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了尝试性评价。最后,还基于对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和资产管理绩效评估结果,从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两个维度,对我国高校事业资产管理提出改革措施建议。

蔡纯[4](2019)在《双体系政府会计核算背景下G局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1月1日是我国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统一实行新的会计制度——双体系政府会计核算模式的新起点。自此,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并存的核算基础正式实施,这将解决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收付实现制下无法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家底”,以及政府的运行成本、现行财政收支绩效评价下“无法反映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成本效率和促使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效益的横向比较”等问题。双体系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提供精准衡量财政成本和产出的基础。财务绩效指标是天然的客观指标,以货币的方式衡量不同政府部门运行成本和效率,具有天然提供定量信息的天生优势,是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的基础,应当作为政府绩效评价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即政府财务绩效评价。基于上述的新的政府会计核算背景,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蓝本,分析其现行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财务绩效评价不全、评价标准中主观成分过多和缺乏对产出的绩效评价。究其原因,是2019年以前实行的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过于重视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准确归集成本,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情况。本文在研究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新政府制度所能提供的新的会计信息后,使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G局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赵军[5](2019)在《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所得成为了高管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激励了许多高级管理人员。据统计,仅1997年,在标准普尔的一千多家上市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的比例达到了97%。在当时,股权激励成功的提高了美国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水平,为其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我国股权激励于90年代末起步,虽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我国于2006年出台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实行办法》,2016年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以光明乳业的实际情况作为背景,从是否影响运营决策、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是否提高了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五个方面来全方位分析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的效果如何,其研究目的是评价光明乳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并发现光明乳业股权激励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善的建议,以切实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会从中得到有用的启示,使同类型企业或相似企业认识到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所需注意的因素,为有效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以及预判实施效果提供可参考依据。

王淑蓉[6](2019)在《ST公司的财务特征及预警研究 ——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强,中国证券市场已然成为了面向我国数以千计的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不断叠加,深沪两市每年都会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因其自身的财务状况不佳而被证监会予以特别处理(ST),甚至被停牌处理,因此构建一个能够适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以及时准确地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以2014年至2017年我国非ST公司的财务指标为参照,分析了 ST公司的财务特征,然后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现金流周转能力5个方面选取了 22个财务指标作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备选指标,紧接着通过显着性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筛选出了8个关键指标变量,最后通过SPSS Statistic 20对2017年9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Forward:LR的方法构建了 Logistic回归模型。本文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从该公司的资产特征、收入特征、财务结构特征和现金流特征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特征以及存在的财务风险,然后将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数据代入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之中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最后根据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财务风险的建议。

刘婷,杨有红[7](2013)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从2005年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来已经8年,然而,近期美国与日本暂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决定,使得"趋同策略"再次成为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在准则层面、执行层面、实施效果的差异,从文化、法律、经济、信息环境等方面对造成上述差异的根源进行深度剖析,然后基于美国暂缓趋同的原因和启示,指出中国应该实现准则持续国际趋同,并提出了双向趋同与多边合作并举、前瞻性评估准则的潜在经济后果、以及对IFRS与我国制度框架进行兼容性研究的建议。

吴蓉娟[8](2010)在《会计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会计课程全英语教学正日益成为适应企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时之举,近年来,随着英语会计教学课程面在不断地扩大,提升会计英语教学的质量也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用中文、通过比较的方式指出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并对重点与难点进行详细讲解等方法完善英语会计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于玉林[9](2009)在《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比较的探讨》文中指出会计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国会计理论体系有多种表现形式,按其构成要素标志不同,而分为会计理论性质体系、会计理论作用体系、会计理论逻辑体系、会计理论概念体系和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等。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要依据总体性、结构性、分类性、相关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点是对于会计的认识。通过对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揭示其共性即相同的方面和特殊性即不相同的方面,分析原因,以便借鉴、学习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郑群英[10](2005)在《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在总结差异的基础上,对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完善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的启示和借鉴。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第二章中美会计环境概述部分主要对中美会计环境作了简单介绍。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关于中美农业企业存货会计比较研究,主要从存货的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成本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结转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关于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主要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处置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第五章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部分主要从文化因素、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制度、资本市场、税收、会计职业界、通货膨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结论与启示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了总结,并从中得到了几点完善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的启示和借鉴。

二、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AGD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高校会计制度及其发展历程
        2.1.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概述
        2.1.2 高校会计制度概述
        2.1.3 高校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
    2.2 政府会计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第3章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3.1 会计核算基础的变化
    3.2 会计核算内容的变化
        3.2.1 新旧制度对资产类科目的变化
        3.2.2 新旧制度对负债类科目的变化
        3.2.3 新制度下费用类科目的核算变化
        3.2.4 新制度对成本核算要求的变化
    3.3 会计报告体系的变化
第4章 AGD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4.1 AGD高校简介
    4.2 AGD高校实施新制度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1 固定资产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2 应收款项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3 长期投资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4 AGD高校会计记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 AGD高校成本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1 AGD高校成本核算的现状
        4.3.2 AGD高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4.4 AGD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4.1 AGD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
        4.4.2 AGD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的问题
第5章 AGD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解决对策
    5.1 AGD高校资产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5.1.1 AGD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解决对策
        5.1.2 AGD高校应收款项核算的解决对策
        5.1.3 AGD高校长期投资核算的解决对策
        5.1.4 AGD高校记账工作的解决对策
    5.2 AGD高校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5.3 AGD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5.4 AGD高校施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保障措施
        5.4.1 在学校层面上重视财务部门工作
        5.4.2 组织培训以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5.4.3 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
        5.4.4 提高高校财务人员成本核算意识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3)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技术路线
        2、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2、关于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国内高校教育经济效率评价
        2、关于国内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运用
        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的运用
    (三)综述小结
三、当前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状况和问题
    (一)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范畴
    (二)高校国有资产的分类
        1、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三)高校事业资产配置状况
        1、资产整体情况
        2、流动资产总体情况
        3、固定资产总体情况
        4、在建工程总体情况
        5、对外投资总体情况
    (四)高校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1、财政部相关法律法规
        2、教育部相关管理办法
        3、各高校相关管理办法
    (五)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1、主要问题
        2、主要原因
四、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1、科学合理原则
        2、层次性和可量化原则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1、资产保障水平
        2、资产管理水平
        3、资产运行水平
    (三)数据收集与指标权重确定
    (四)数据预处理与统计分析
        1、原始数据的孤立点检测
        2、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以及类型一致化
        3、居中型指标变量分析与居中标准确定
    (五)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绩效评价
        1、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2、指标变量聚类分析及评价等级划分
        3、建模样本与检验样本的确定
        4、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5、实例计算
五、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一)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1、基于一级指标的单因子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
        2、基于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3、评价结果分析
    (二)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述评
六、高校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建议
    (一)主管部门方面的改革建议
    (二)高校自身方面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双体系政府会计核算背景下G局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争论
        1.2.2 政府绩效评价研究的进展
        1.2.3 政府会计核算与绩效评价相关性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G局概况及传统预算会计模式下的绩效评价
    2.1 G局概况
    2.2 G局2016-2018的预算及执行
        2.2.1 G局2016-2018年财政拨款及预决算报表
        2.2.2 G局承担的业务量与财政拨款比对
    2.3 传统预算会计下G局的绩效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预算会计模式下G局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绩效评价不全面
    3.2 评价标准中主观成分过多
    3.3 缺乏对产出的绩效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会计制度下G局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
        4.1.1 首次提出了“费用”的概念
        4.1.2 收支跨期摊配
        4.1.3 更加准确的资产负债核算
        4.1.4 反映资金流动情况
    4.2 政府会计制度变化后对G局财务数据的重述
    4.3 双体系下G局财务绩效评价方案的设计
        4.3.1 基本思路
        4.3.2 方案设计方法
        4.3.3 绩效评价方案设计过程
        4.3.4 财务绩效评体系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5.1 政府部门绩效评价应重视资金应用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
    5.2 绩效评价充分运用双体系报告中的财务数据增加评价的客观性
    5.3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的局限
    延伸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2.1 高管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2.1.1 企业高管
        2.1.2 股权激励
        2.1.3 高管股权激励
    2.2 高管股权激励的基本类型
    2.3 高管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双因素理论
    2.4 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的界定及评价体系
第3章 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概况
    3.1 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的背景
        3.1.1 公司简介
        3.1.2 行业分析
        3.1.3 股权分布
    3.2 光明乳业的第一次股权激励
        3.2.1 第一次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
        3.2.2 第一次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3.2.3 第一次股权激励的结果
    3.3 光明乳业第二次高管股权激励
        3.3.1 第二次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
        3.3.2 第二次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3.3.3 第二次股权激励的解锁情况
    3.4 光明乳业第三次高管股权激励
        3.4.1 第三次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
        3.4.2 第三次高管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3.4.3 第三次高管股权激励的解锁情况
第4章 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4.1 对于运营决策的影响分析
    4.2 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4.3 对于融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4.4 对于股东收益的影响分析
    4.5 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第5章 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问题分析与完善对策
    5.1 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问题分析
        5.1.1 业绩考核指标太过片面
        5.1.2 行权解锁条件设置不科学
        5.1.3 管理不懂得变通
        5.1.4 内外部监管存在缺失
    5.2 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的完善对策
        5.2.1 增加绩效考核指标
        5.2.2 设置合理的行权价格与行权条件
        5.2.3 注重时机的把握和变通
        5.2.4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ST公司的财务特征及预警研究 ——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
        2.1.2 财务预警
    2.2 文献综述
        2.2.1 中西方财务危机含义研究
        2.2.2 中西方财务风险成因研究
        2.2.3 中西方财务预警模型研究
        2.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3.1 ST公司的财务特征分析
        3.1.1 资产周转缓慢
        3.1.2 盈利能力总体偏低
        3.1.3 高负债、高风险的资本结构
        3.1.4 现金流匮乏
    3.2 备选财务指标及其说明
        3.2.1 备选财务指标的选取原则
        3.2.2 备选财务指标的确定
    3.3 财务指标的显着性分析及因子分析
        3.3.1 显着性分析
        3.3.2 因子分析
    3.4 多元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4.1 参数设置
        3.4.2 模型建立
        3.4.3 模型检验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重庆钢铁概况
        4.1.1 公司简介
        4.1.2 公司产权及控制关系
    4.2 重庆钢铁的财务特征
        4.2.1 资产特征
        4.2.2 收入特征
        4.2.3 财务结构特征
        4.2.4 现金流特征
    4.3 重庆钢铁的财务风险
        4.3.1 外部风险
        4.3.2 内部风险
    4.4 Logistic模型在案例公司的应用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针对ST公司财务风险的建议
        5.2.2 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准则层面差异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概况
    (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1. IASB有国际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但中国没有概念框架
        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相关规定,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没有相关规定
        (1)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2)设定受益计划
        (3)恶性通货膨胀会计
        (4)与非控制性权益进行交易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分类
        (5)企业合并取得资产时的估价备抵计量原则
        3.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处理差异
        (1)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能否转回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及其披露
        (3)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
        (4)关于安全生产费用的会计处理
        (5)由于投资减少而丧失对联营企业重大影响交易的会计处理
        (6)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的会计处理
        (6)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7)作为自用房地产的房地产转换为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8)低于市场利率的政府贷款产生的收益
        (9)政府补助与权益人投入
        4.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列报与披露差异
        (1)豁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2)前期调整时对最早比较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的披露
        (3)关于经营周期超过12个月但作为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的列报
        (4)对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披露
        (5)关于承租人经营租赁——不可撤销经营租赁的披露
        (6)关于政府补助列报方式
        (7)关于无形资产摊销额的披露
        (8)关于上市及非上市投资的披露
        (9)关于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应收项目的披露
        (10)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到期期限分析
        (11)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商誉或廉价购买利得的披露
        (12)购买和销售交易性证券所形成的现金流分类
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执行层面差异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性差异
    (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操作性差异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
        1.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2.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契约的影响
        3.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4.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市场反应
    (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的实施效果
        1. 中国准则平稳有效实施,A+H股公司境内外财务报告差异基本消除
        2.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对准则的影响
        1.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2. 中西方权力距离差异
        3. 中西方对风险的态度差异
        4. 中西方世界观差异
    (二)中西方法律体系差异对准则的影响
    (三)中西方经济体制差异对准则的影响
        1. 产权性质差异
        2. 融资类型差异
        3. 股权集中度差异
    (四)中西方信息环境差异对准则执行的影响
四、趋同策略的选择
    (一)美国的启示
        1、IFRS与美国GAAP的比较研究
        2、学术界对于采用IFRS的态度
        3、美国学术研究对趋同策略选择的影响及启示
    (二)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之路
五、实现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的建议
    (一)双向趋同与多边合作并举
    (二)前瞻性评估准则的潜在经济后果
    (三)对IFRS与我国制度框架进行兼容性研究
    (四)提高会计职业组织自律和人员的素质

(8)会计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会计课程全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2 会计课程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2.1 学生英文水平的差异大
    2.2 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
    2.3 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缺乏
    2.4 教学案例的困惑
3 完善全英语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英语教学-适当引用中文
    3.2 指出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
    3.3 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
    3.4 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
    3.5 鼓励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6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9)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比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
    (一) 会计理论体系的多元性
        1.会计理论性质体系
        2.会计理论作用体系
        3.会计理论逻辑体系
        4.会计理论概念体系
        5.会计理论学科体系
    (二)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
        1.总体性
        2.结构性
        3.分类性
        4.相关性
        5.实用性
    (三)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四) 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二、西方会计理论体系
    (一) 形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点:会计定义
    (二) 西方会计理论着作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确定
    (三) 西方《会计学》着作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确定
    (四) 中国会计着作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确定
    (五) 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框架
        1. 会计基础理论
        2. 会计应用理论
三、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比较

(10)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中美会计环境概述
    2.1 中国会计环境概述
    2.2 美国会计环境概述
第三章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比较研究
    3.1 中国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
    3.2 美国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
    3.3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差异比较
第四章 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比较研究
    4.1 中国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4.2 美国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4.3 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差异比较
第五章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
    5.1 文化因素
    5.2 经济环境
    5.3 政治环境
    5.4 法律制度
    5.5 资本市场
    5.6 税收因素
    5.7 会计职业界
    5.8 通货膨胀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AGD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研究[D]. 庞泽华.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3]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D]. 陈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双体系政府会计核算背景下G局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D]. 蔡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光明乳业高管股权激励案例研究[D]. 赵军.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ST公司的财务特征及预警研究 ——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王淑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策略研究[A]. 刘婷,杨有红. 两岸四地会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8]会计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 吴蓉娟.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5)
  • [9]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比较的探讨[J]. 于玉林.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9(08)
  • [10]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D]. 郑群英.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中西方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