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生物过滤效果研究

黑麦草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生物过滤效果研究

一、水产养殖系统中多花黑麦草生物过滤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珂[1](2021)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富营养物归趋研究及其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技术优化》文中提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淡水养殖最具代表性品种,过去几十年中其产量快速增长。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其产量已达到550多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18%左右;大口黑鲈由于生长迅速、肉质鲜美,也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肉食性鱼类品种,近年来更被誉为“第五大家鱼”,养殖总产量高达40万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目前,草鱼和大口黑鲈以投喂外源性饵料的池塘集约化养殖为主,其养殖过程产生大量残饵、粪便等,对养殖环境和周边水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草鱼和大口黑鲈食性和生理特性不同,其饲料营养成分也具有较大差异。本实验通过分别测定两种不同鱼类尾水特性及其最适基质比例和植物密度构建适合处理不同食性鱼类尾水的人工湿地;为了探究生态基对池塘富营养物的去除能力进行了生态基的原位水体修复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草鱼和大口黑鲈池塘富营养物归趋研究。当前,尾水处理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摸清不同养殖模式富营养物归趋则是处理养殖尾水的前提。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典型植食性鱼类—草鱼和典型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养殖系统的碳(C)、氮(N)、磷(P)归趋,结果显示:草鱼可吸收利用投喂饲料中22.80%的C、50.90%的N和14.34%的P,大口黑鲈吸收利用17.85%的C、30.40%的N和4.87%的P,其余生源要素均排放到养殖环境中。结果表明,养殖草鱼的环境负荷低于大口黑鲈。实验结果可为两种鱼类尾水处理系统设计、优化提供参考。(2)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净化基质、植物筛选及配比优化研究。为进一步解决水产养殖尾水排放问题,选取沸石、陶粒、椰壳炭3种基质,鸢尾、金鱼藻、风车草3种植物,分别比较不同组合基质和植物对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沸石、陶粒、椰壳炭组合可较好去除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中氮磷营养盐:对草鱼尾水中NO3--N、NO2--N、NH4+-N、T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86%、90.35%、81.23%、68.72%、85.93%、88.56%,对大口黑鲈尾水中NO3--N、NO2--N、NH4+-N、T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9.88%、34.98%、63.12%、41.77%、90.23%、85.13%;利用金鱼藻、鸢尾、风车草组合可较好去除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中氮磷营养盐:对草鱼尾水中NO3--N、NO2--N、NH4+-N、T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5.81%、89.12%、90.11%、66.75%、82.33%、70.97%,大口黑鲈尾水中NO3--N、NO2--N、NH4+-N、T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8.33%、34.59%、63.91%、42.15%、85.39%、89.18%。综合考虑经济成本,草鱼尾水净化基质的最佳配比为沸石:陶粒:椰壳炭=1:1:2,大口黑鲈尾水净化基质的最佳配比为沸石:陶粒:椰壳炭=2:1:1;草鱼尾水净化植物的最佳种植密度为金鱼藻5.2 kg/m2,鸢尾9.75kg/m2,风车草8 kg/m2,大口黑鲈尾水净化植物的最佳种植密度为金鱼藻5.2 kg/m2,鸢尾9.75kg/m2,风车草4kg/m2。(3)水力停留时间对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人工湿地对草鱼养殖尾水氮磷营养盐的去除率最高,尾水中NO3--N、NO2--N、NH4+-N、TN、TP、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9.38%、35.12%、28.33%、36.19%、25.67%、29.18%,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人工湿地对大口黑鲈养殖尾水氮磷营养盐的去除率最高,尾水中NO3--N、NO2--N、NH4+-N、TN、TP、PO43--P分别达到了31.56%、45.17%、43.91%、33.95%、37.65%、43.28%;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2 h时,草鱼尾水中Cr、As、Cd、Hg、Pb、Cu、Z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3.42%、40.14%、79.56%、62.33%、85.57%、72.36%、90.92%;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人工湿地对大口黑鲈养殖尾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率最高,大口黑鲈尾水中Cr、As、Cd、Hg、Pb、Cu、Z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3.46%、45.93%、66.73%、68.21%、82.36%、71.43%、77.86%。(4)生态基对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氮、磷累积的影响。为了研究生态基对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氮,磷累积的影响,对大口黑鲈进行了6个月的室外池塘养殖试验。养殖期间不同时间段内分别对养殖水体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磷酸盐(PO43--P)、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养殖池塘底泥的TN、TP、TO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养殖水体氮相关指标中,生态基处理组TN、NO3--N、NH4+-N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N累积显着低于对照组;生态基处理组TP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水体P累积显着低于对照组。池塘底泥中碳、氮、磷相关指标中,生态基处理组池塘底泥TOC、TN、TP含量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挂设生态基对降低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水体氮、磷含量有显着效果。

苟文龙[2](2019)在《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禾豆混播可减施化学氮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冬闲田种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混播组成和比例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混播牧草潜力的发挥。本研究以川西平原冬闲田主推草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常用一年生豆科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按照禾豆比例100:0、75:25、50:50、25:75和0:100混播,4次刈割,研究豆科牧草种类、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等影响,旨在探讨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的13个混播组合地上生物量与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并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川西平原种植的HC3(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HJ2(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HC2(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3个优势混播组合,比多花黑麦草单播干物质产量提高12.28%14.43%、粗蛋白产量提高34%45.67%、可消化干物质产量提高10.41%18.76%。2.混播比例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紫云英混播根系形态有显着影响(P<0.05)。与多花黑麦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降低了11.48%72.36%和11.23%70.01%;与一年生豆科牧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23.73%1341.67%、53%1431.71%。混播组合HC1(75%多花黑麦草+25%金花菜)、HC2、HC3、HJ2和HZ1(75%多花黑麦草+25%紫云英)根系具有较强的竞争效应。根干重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累计粗蛋白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3.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基本随着混播中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增加,HJ3(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土壤养分持有量最好,HC3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紫云英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着混播中紫云英比例增加而减少,HZ1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根干重、根表面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根干重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长、根尖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体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4.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酸性蛋白酶活性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干重和根体积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根干重和根直径呈极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体积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酸性蛋白酶活性与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速效养分无显着相关性。5.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发现,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着,但刈割茬次对Chao 1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 whole tree)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多花黑麦草和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占整个细菌类群丰富度的56.05%70.56%。PCoA和NMDS分析表明,禾豆混播比例对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性影响,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P<0.05),来自第三茬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提高了牧草产量和品质,改变了根系形态,提升了土壤肥力,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建议川西平原一年生禾豆组合采用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可有效提高禾豆混播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任凯迪[3](2019)在《调控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生长和镉吸收转运的措施初探》文中认为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多花黑麦草作为一种优良牧草,有很强的重金属富集和生物能源转化潜力。在编污染土地上种植多花黑麦草,修复土壤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经济收益。本研究通过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Italian ryegrass-rice rotation,IRR)、刈割和植物内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PGPB)等方式协同促进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生长和对镉的吸收积累。1、在湖南郴州镉污染地区以多花黑麦草(PRINE)和水稻(C两优651)为材料进行大田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实验,当地土壤镉浓度为2.5 mg kg-1。同时利用湖南镉污染土壤,设置土培实验。探究IRR模式和刈割措施对多花黑麦草、水稻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田间条件下,刈割措施能增加多花黑麦草的产量,也能显着降低刈割后多花黑麦草地上部的镉浓度,并且刈割后黑麦草体内的酸溶性纤维素增加,提高乙醇发酵效率。与轮休区相对比,在种植多花黑麦草的地区种植水稻可以降低后续水稻地上部和籽粒的镉含量,也能降低土壤镉浓度。由于大田环境复杂,因此处理组之间差异并没有达到显着性。土培实验中,刈割区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和镉积累量有显着的增加。在种植多花黑麦草的区域继续种植水稻能够显着降低水稻地上部和籽粒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土壤镉浓度也逐渐降低。综上所述,刈割处理能促进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和镉的积累,IRR模式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镉污染土壤的修复。2、利用实验室从镉污染土地上生长的植物根茎中筛选得到的八种植物内生菌(PGPB)。在水培条件下,探究接种植物内生菌后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和积累镉的影响,并筛选出促进生长和缓解镉胁迫能力最强的PGPB。结果显示,没有镉处理情况下,八种PGPB都能显着增加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促进多花黑麦草生长。在镉胁迫下,八种PGPB都有缓解镉胁迫的能力,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和生物量有了显着增加,丙二醛含量有显着降低,PGPB还能显着降低多花黑麦草地上部和根部镉浓度,但因为黑麦草生物量的增加,内生菌处理后的黑麦草整株的镉积累量却有显着增加。通过隶属函数总结各项多花黑麦草指标,发现在无镉处理下Le14、Bc09、Oj24促生效果最好,镉胁迫下Bc09、Oj24、Le14和Ps14缓解镉胁迫的能力最强。3、通过实验发现刈割措施和PGPB都能促进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生长。因此运用刈割措施和筛选得出的PGPB设置内生菌土培实验,土培选用湖南镉污染土,镉含量为2.8 mg·kg-1,选用缓解镉胁迫能力最强的Bc09、Oj24、Le14三种内生菌。探究PGPB在土培环境中缓解镉胁迫的能力以及和刈割措施的协同作用。结果显示,刈割措施和PGPB能显着增加多花黑麦草的分蘖。与对照相比,内生菌都能显着缓解镉胁迫,且在刈割区效果更为显着。刈割措施能降低刈割后多花黑麦草的镉浓度,却能增加多花黑麦草总体的镉积累量。IRR模式能够降低水稻镉污染,提高水稻产量。刈割措施、PGPB等都能促进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刈割措施以及部分PGPB更能促进多花黑麦草吸收积累镉,增强多花黑麦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能力,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冯涛[4](2018)在《凋萎和混合青贮对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品质及营养物质保存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讨华东地区高水分牧草适宜的青贮技术,以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的聚乙烯袋真空青贮,研究了凋萎和混合青贮对饲料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青贮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分析了混合青贮对牧草养分保存效果的影响。1.凋萎对青贮饲料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凋萎青贮试验中,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将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凋萎至水分含量为75%、65%和55%,以直接青贮作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在实验室袋装青贮,研究凋萎处理对青贮饲料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凋萎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比(NH3-N/TN)降低,乳酸(LA)、乙酸(AA)含量和fileg’s评分升高。凋萎处理增加了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DM)含量,对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半纤维素含量影响较小。随着凋萎程度的增加,青贮饲料中残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呈上升的趋势。凋萎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和营养品质。在实验室凋萎袋装青贮条件下,甜高粱适宜的青贮水分含量为75~65%,多花黑麦草青贮适宜的水分含量为65~55%。2.与秸秆混合青贮对饲料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混合青贮试验采用大豆、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分别与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混合控制原料水分含量75%、65%和55%,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直接青贮作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研究混合青贮处理对饲料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混合青贮后,青贮饲料的pH值和丁酸(BA)含量降低,而LA、AA含量升高。混合青贮饲料中,水分含量为65%左右的混合材料,青贮发酵品质最好;而水分含量为55%左右的混合材料青贮品质最差。甜高粱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随着原料含水量的下降,青贮饲料中的ADF、NDF和纤维素含量呈降低的趋势。而与其它秸秆混合青贮,其青贮饲料的NDF、ADF、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差异不显着。多花黑麦草与秸秆混合青贮,青贮饲料的纤维素含量显着提高。混合青贮饲料中粗蛋白(CP)含量随着原料水分含量的下降呈降低趋势。混合青贮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青贮饲料的IVDMD。混合青贮饲料随着材料水分含量的降低(秸秆添加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IVDMD呈下降趋势。在实验室条件下,甜高粱与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多花黑麦草与小麦和玉米秸秆混合,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3.混合青贮对牧草营养成分保存效果的分析根据前面的试验结果,我们将65%水分含量作为凋萎和混合青贮适宜的水分含量,将该水分条件下的凋萎青贮(SD)和直接青贮(CK)作为对照,分析了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估算了混合青贮对牧草营养成分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青贮饲料中牧草的干物质回收率(DMR)和粗蛋白回收率(CPR)均高于CK。甜高粱与秸秆混合青贮饲料中大多数处理的甜高粱DMR和CPR高于SD。而多花黑麦草与秸秆混合青贮饲料中,黑麦草的DMR则小于SD,部分混合青贮处理的黑麦草CPR显着高于SD。混合青贮饲料中牧草WSC转化为LA的效率显着高于CK和SD。相同水分条件下,甜高粱与秸秆混合青贮大多处理的纤维素损失率低于SD,而多花黑麦草与秸秆混合青贮各处理间纤维素损失率差异较大。半纤维素的损失率与纤维素损失率变化情况相似。甜高粱与秸秆混合青贮半纤维素损失率低于SD,多花黑麦草半纤维素损失率差异变化较大,部分处理的半纤维素损失率低于SD。综上所述,新鲜刈割的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凋萎和混合秸秆青贮,可以改善青贮发酵品质。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青贮最适水分含量为65%,与玉米秸秆混合的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其它秸秆。混合青贮提高了牧草中的养分回收率,对纤维素的分解作用较小,有利于保存消化率较高的半纤维素。

徐芳[5](2015)在《高效净化富营养水体的禾草筛选及其生理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监管不足、污水处理技术与处理设施相对滞后,使得水环境面临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合理、高效的治理措施。其中植物净化因具有安全、美观、经济等优点正被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涉及的植物多集中于水生植物,且多数为温暖季节材料,低温季节材料偏少,缺少冷暖季节间有效的对接技术,这些都给植物净化富营养水体带来很大的挑战。禾本科(Poaceae)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温暖与低温季节均有适生植物,且多数为多年生植物,对水分适应性强,营养体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一年可多次收割,经济和(或)景观价值也较高,可以很好地用于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本研究以10个暖季禾草和3个冷季禾草为材料,首先通过研究不同季节不同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评价不同季节不同禾草的净化能力;其次研究了不同季节牧用禾草的轮作技术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实现冷暖季节水体净化的良好对接;最后对不同净化能力的禾草在不同程度富营养水体中生理机理进行了动态研究,探究与植物净化效果相关的植物生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能力研究温暖季节的10个禾草处理富营养水体10d后,水体TN和TP浓度均由重度富营养降至轻度富营养水平,去除率分别达90%和70%以上,且两个狗牙根处理的水体TP达到Ⅲ类水标准;多数禾草处理水体的COD达到Ⅲ类水标准,对COD去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的46.4%。通过聚类分析,发现6份(‘Tifton 85’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Tifton 85’、‘鄂引 3 号’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Eyin No.3’、花叶芦竹Arundo donaxvar versicolor、荻 Miscanthussacchariflorus、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Pumila’)净化能力优于对照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的高效禾草。6份高效禾草处理20 d后水体TN和TP均降至非富营养水平,TN、TP及COD浓度均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中‘Tifton85’狗牙根的TP达到Ⅱ类水标准,COD达到Ⅰ类水标准。植物的干重变化与TN、TP的去除率呈极显着正相关,收割越大的生物量越有利于将营养物质从水体带出。选得的6份禾草生长快速,具有强于香蒲的净化能力,可作为今后富营养水体治理的备选植物。低温季节的矮蒲苇和3个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处理富营养水体20 d后,供试植物对TN的去除率达90%以上,水体中TN均降至非富营养,达到Ⅲ类水标准;对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79%和59%以上,矮蒲苇处理水体的TP降至中度富营养,3个多花黑麦草处理水体的TP降至非富营养;植物处理的COD均达到Ⅲ类水标准,去除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的54.5%。矮蒲苇在低温的水环境中净化能力较优,可作为全年水体净化的植物材料进行推广;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间的净化能力存在差异,‘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与‘剑宝’(Loliummultiflorum‘Jumbo’)均优于‘美克斯’(Lolium multiflorum‘Maximus’)。2.暖季型禾草与冷季型禾草轮作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能力研究暖季型‘Tifton85’狗牙根处理16 d后,水体中的TN、TP均由重度富营养降至非富营养化浓度,达到Ⅱ类水标准,COD达到Ⅲ类水标准。盖播的3个冷季型多花黑麦草品种中‘特高’表现最好,其处理25 d后水体中TN、TP均由重度富营养降至非富营养化浓度,TN、COD均达到Ⅲ类水标准。暖季型Tifton 85’狗牙根净化效果优异,冷季型的‘特高’多花黑麦草净化效果最好,‘Tifton 85’和‘特高’可作为长三角地区周年水体净化的优异牧草组合进行推广。3.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生理机理研究随着试验进行,供试植物叶色出现一定程度的发黄或变浅现象,SPAD值均不同程度的下降;‘Tifton 85’狗牙根处理的水体中TN和TP均最先降至非富营养水平,干重增加量也最大,这可能与其较大的光合速率(22.51~35.66μmol CO2·m-2·s-1)有关;矮蒲苇对TN、TP的净化效果及光合速率(14.7~22.75μmol CO2·m-2·s-1)和香蒲(15.58~22.56μmol CO2·m-2·s-1)相近,均在试验后期降至轻度或非富营养水平,但其对COD的净化速度快于香蒲,并且在水体浓度降低过程中,仍可保持翠绿的观赏叶色;而花叶蒲苇进入水体后生长缓慢,净化效果和光合速率(7.42~16.23μmol CO2·m-2·s-1)均低于香蒲等植物,不宜作水体净化植物。对富营养水体处理8 d后的植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参数与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及植物干重增加量及氮磷积累进行相关分析表明,TN去除率与植物干重增加量、氮磷积累、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显着相关,TP去除率与植物干重增加量、光合速率、Fv/Fm均显着相关,COD的去除率与植物氮磷积累量显着相关。

谢丽凤[6](2011)在《固定化微生物与植物联合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质与水产养殖系统持续、稳定、健康运行密切相关,养殖废水净化成为养殖过程(特别是闭合循环养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研究发现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从水产养殖系统排污口筛选出脱氮效果较好的异养硝化菌,之后将筛选出的异养硝化菌固定化于陶粒或人工水草中,最后将固定化微生物分别与夏秋季蔬菜植物—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和冬春季牧草—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 )联合净化养殖废水,研究结果概况如下:1、通过富集、分离、初筛选和复筛选,从水产养殖闭合循环系统的排污口原位筛选出8株异养硝化菌,将这8株菌分别处理灭菌的水产养殖废水,从中挑选出脱氮效果较好的X1、X2、X3和X4菌株。24h内,X1、X2和X3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0.01%、67.65%和66.49%,120h内,X4对氨氮的去除率也达到75.01%;96h内,X1、X2、X3和X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32.63%、31.77%、12.03%和21.48%,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各处理组均无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积累现象。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X1、X2、X3和X4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和中间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intermedium)。2、在好氧条件下,以葡萄糖和硝酸钠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时,X1、X2和X3去除硝态氮的能力强,并且氨氮和亚硝态氮基本无积累,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其中X1的能力最强;而X4不能生长,无去除硝态氮的能力,不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和硝酸钠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时, X1、X2、X3和X4均不能生长,无去除硝态氮的能力,四株菌不具有厌氧反硝化能力。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只有X2(巨大芽孢杆菌)和X3(弯曲芽孢杆菌)是无致病性菌,可直接用于水产养殖废水的原位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发现:在中性环境中,温度为30℃时,菌株X2的脱氮效果最佳;在中性偏碱性环境中,温度为30~37℃时,菌株X3的脱氮效果最佳。并且X2和X3混合菌对废水的脱氮效果好于X2或X3单种菌。3、以陶粒和人工水草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对混合菌(X2、X3)进行固定化,比较了固定化时间(1、3、5、7、10d)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在处理人工模拟废水时,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微生物陶粒和固定化微生物人工水草的氨氮去除和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效果和固定化微生物的氨氮去除和脱氮效果有显着影响。固定化5d的陶粒的效果最好,并且固定化5d和7d的陶粒对废水的氨氮去除和脱氮效果最好;固定化时间对人工水草固定化效果影响较小,除了固定化时间为1d外,其他固定时间处理之间的固定化效果差异不明显,而且固定化3d和5d的人工水草对废水的氨氮去除和脱氮效果最好。固定化微生物陶粒和固定化微生物人工水草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以及脱氮效果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但由于陶粒孔隙的孔径比人工水草小,更容易滞留微生物;强度大,耐水力冲击;浮性大,好氧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因此固定化微生物陶粒更适合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固定化微生物陶粒与陶粒相比,固定化微生物陶粒对人工模拟废水的脱氮效果更好,固定化陶粒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生长繁殖,再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4、用固定化微生物与植物联合、游离微生物与植物联合、植物、固定化微生物、游离微生物以及对照组分别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结果显示:⑴较高温度条件下,水蕹菜与微生物联合以及水蕹菜或微生物单独处理养殖废水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从对TN的去除效果分析,总体效果为固定化菌+水蕹菜(IB+I)>游离菌+水蕹菜(FB+I)>水蕹菜(I)>固定化菌(IB)>游离菌(FB),其中游离菌组净化效果与对照组(CK)没有显着差异。各处理组对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CODMn均有去除效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水蕹菜与微生物联合作用的效果更加明显;并且与游离微生物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的优势也不断显示出来。试验结束时,IB+I、FB+I、I、IB、FB和CK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4.94%、59.78%、49.18%、17.91%、1.45%和1.21%,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显着(p<0.05)。⑵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与微生物联合以及多花黑麦草或微生物单独处理水产养殖废水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高温条件下采用水蕹菜和微生物联合作用或者单独作用。从对TN的去除效果分析,总体效果为固定化菌+多花黑麦草(IB+L)=游离菌+多花黑麦草(FB+L)>多花黑麦草(L)>固定化菌(IB)>游离菌(FB),其中游离菌组净化效果与对照组(CK)没有显着差异。各处理组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速率最快;而从对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上看,含有多花黑麦草的处理效果好,单独微生物处理组效果不明显。这可能是低温时,微生物的作用未正常发挥,植物的作用被凸显。⑶从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分析发现:不论是高温还是低温,植物与微生物联合处理组的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高于植物单独处理组,且高温时差异更明显。试验过程中,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先升后降,从细菌平板上可观察到X2(巨大芽孢杆菌)和X3(弯曲芽孢杆菌)的优势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⑷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同一时间段内,各处理组对TN、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CODMn的去除率与植物根际微生物总量之间成正相关,高温条件下,相关性显着;不论高温还是低温,植物对各氮素和CODMn的去除率与植物根际细菌总量之间的正相关性高于放线菌,且真菌的正相关性最小。

章星异,朱环,李怀正,傅威[7](2010)在《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评述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今后研究重点在于加强技术集成与机理研究,优化养殖模式,构建可持续循环养殖,通过污染物原位削减、异位处理实现养殖排水循环利用,并需注重水产养殖水中抗生素影响研究。

彭齐[8](2008)在《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的生理响应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文中认为畜禽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导致畜禽养殖污水迅速增加,含氮、磷污染物排放量增大,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是我国农区广泛栽培的牧草,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生长量大等特点,用作畜禽污水生物处理的材料,兼具环境效应、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猪场污水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苗期和分蘖期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并研究了苗期和分蘖期的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的氮、磷的利用效率。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猪场污水浸泡种子20min后,与对照(清水)相比,均促进了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的生长。2.用不同浓度猪场污水灌溉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幼苗和根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幼苗根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苗的抑制作用。当猪场污水浓度为800/200mg/L(铵氮/总磷)时,种子不能萌发。3.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猪场污水胁迫下,多花黑麦草苗期和分蘖期的地上部生长量增加,但根的生长受抑制。其中,当污水浓度为200/50mg/L(铵氮/总磷)时,多花黑麦草苗期和分蘖期的根长分别为对照的30.0%和72.8%。当污水浓度为800/200mg/L(铵氮/总磷)时,多花黑麦草苗期和分蘖期的根系生长停滞。4.随着水培处理时间的延长,多花黑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并且活性氧代谢系统受到影响,其中,苗期和分蘖期的叶片POD活性趋于升高;MDA含量变化苗期趋于降低,分蘖期趋于升高。5.经猪场污水培养的多花黑麦草茎叶中氮、磷含量都显着高于根部,植株体内氮、磷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6.经多花黑麦草净化处理或自然静置后,猪场污水中氮含量减少,但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中氮去除效果明显大于自然静置处理。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显着,当浓度为200/50mg/L(铵氮/总磷)时,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是自然静置的3倍多。自然静置处理前后,污水中磷含量无显着变化。综合考虑多花黑麦草苗期和分蘖期在猪场污水胁迫下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对污水中氮、磷的净化作用,多花黑麦草分蘖期对浓度为215/50mg/L(铵氮/总磷)的猪场污水净化最佳。

王园园[9](2006)在《NFT培植物滤器处理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产养殖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食物生产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业有望成为第二大食物产业。循环水产养殖因具有密度高、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等特点,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由于循环水产养殖是集约化生产,必然造成废物的累积,大量排放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循环水产养殖污染物中废水的处理已有了广泛的研究,有一些技术已经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然而,对于含有沉淀物质的那一部分污染物,通常的做法是将其收集后堆放自然降解或施用田地,采取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还是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影响,需要采取更生态、更有效方式加以治理。水产养殖排放的非溶性污染物主要为有机污染物,富含N、P等营养物质,正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原料,同时一些植物发达的根系可以拦截过滤固体,起到机械过滤的作用。基于上述机理,若能通过一定的工程手段将植物作为处理非溶性污染物的核心,则将是一种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技术。 本研究项目“NFT培植物滤器处理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研究”,在分析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的特性基础上,以加盖和曝露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其内部变化的规律;以去除非溶性污染物为出发点,提出了复合过滤层的概念,并以垫层数和过滤次数作为优化手段,寻求最佳的过滤效果;在前面两个研究的基础上,以NFT培植物滤器为处理核心,研究了经过滤和循环灌溉处理下,植物滤器1d的净化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沉淀池内排放的非溶性污染物TS浓度很高,在700mg/L左右,且NO3-N浓度异常高,平均达到8.6mg/L,但是排放的污染物中TAN浓度却很低,只有1.2mg/L。黑麦草能忍受相对较高的TAN浓度,并能将其吸收,但高NO3-N却不利于植物的吸收与净化,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减少NO3-N。 (2) 加盖和直接曝露两个处理方式,对放置过程中非溶性污染物的性质产生较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盖处理下,由于提供了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污染物在内部发生了反硝化和氨化作用,使污染物中TAN,UIA呈直线升高,TAN日增长率达到了0.67mg/L。NO2-1-N,NO3-1-N,TN,COD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NO3-1-N减少最明显,从7.6mg/L降低到0.7mg/L,最大转化率达到了91%。在曝露状态下,由于硝化菌受到非离子氨(也称自由氨)抑制,污染物内部最初发生了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TAN,UIA增加,NO2-1-N,NO3-1-N,TN减少,但后期经过硝化菌的适应,开始了硝化反应。由于曝露情况下阳光的照射,桶内滋生了大量的藻类,增加了DO的浓度和COD浓度。两个处理方式对磷的转化与稳定都无显着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加盖和曝露方式都能显着降低NO3-1-N,TN,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加盖方式更具有优势。 (3) 将草的茎叶、无纺布垫层、育苗盘和交错的根系统称为复合过滤层,它是去除非溶性污染物的核心,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为不同无纺布层数以及不同过滤次数对TS,TVS和TSS的去除效果。无纺布层数采用1层、3层、5层和7层四个处理,结果说明草盘内部的无妨布垫层层数对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TVS过滤效果产生显着影响,污液输入到草盘内经过一次过滤后,TS去除率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三层的去除率比一层增加了22.2%,五层在三层的基础上增加了5.5%,七层在五层的基础上增加了0.8%:无纺布层数对TVS的去除效果的影响与对TS的影响类似。但不同垫层数对TSS去除效果都不明显,去除率很低。综合考虑效果及经济

泮进明,应义斌[10](2005)在《营养液膜技术栽培牧草净化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植物生态净化技术集成至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的可行性,构建了4个(4重复)3.0m×0.5m×0.05m(长×宽×高)的植物滤器处理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高密度养殖废水。每个植物滤器生长0.8m2NFT(营养液膜技术)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废水每周更换一次,每次25.4L,连续运行40d。7d循环灌溉处理后,NO3--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6.1%、86.2%、90.5%、88.7%,pH从6.4升高至8.4,而水体积只消耗29.7%。除UIA由于pH升高而超标外,所有水质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牧草日增长仅2.3mm,显着低于用商品营养液培育的牧草生长速度(日增长13.2mm)。鲜草TAN和NO3--N含量分别为107.9和42.5μg.g-1,试验结束时收获鲜草582.9g.m-2,烘干后得到干草102.5g.m-2,干湿比0.176。结果表明,植物滤器能解决生物滤器引起的N、P、COD累积以及pH下降等问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处理方法。为使牧草良好生长,建议定期将牧草返回培育系统用商品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

二、水产养殖系统中多花黑麦草生物过滤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产养殖系统中多花黑麦草生物过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富营养物归趋研究及其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技术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水产养殖现状及排放尾水的特点
        1.1.1 水产养殖业现状概述
        1.1.2 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及来源
        1.1.3 养殖尾水处理的迫切性
    1.2 养殖尾水处理技术
        1.2.1 物理处理方法
        1.2.2 化学处理方法
        1.2.3 生物处理方法
    1.3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1.3.1 人工湿地概念和发展
        1.3.2 人工湿地分类
        1.3.3 人工湿地组成
        1.3.4 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草鱼和大口黑鲈池塘富营养物归趋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指标测定
        2.2.3 元素分析
        2.2.4 营养要素收支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草鱼和大口黑鲈摄食情况
        2.3.2 草鱼和大口黑鲈系统理化因子波动
    2.4 讨论
        2.4.1 草鱼和大口黑鲈系统营养要素收支
        2.4.2 草鱼和大口黑鲈系统理化因子及元素收支差异
    2.5 小结
第3章 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净化基质、植物筛选及配比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基质
        3.2.2 实验方法
        3.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草鱼养殖尾水处理效果
        3.3.2 大口黑鲈养殖尾水处理效果
    3.4 讨论
        3.4.1 草鱼和大口黑鲈系统基质配比
        3.4.2 草鱼和大口黑鲈系统植物配比
    3.5 小结
第4章 水力停留时间对草鱼和大口黑鲈尾水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效果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2.3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草鱼养殖尾水净化效果
        4.3.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大口黑鲈养殖尾水净化效果
    4.4 讨论
        4.4.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
        4.4.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4.5 小结
第5章 生态基对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氮、磷累积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管理
        5.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悬挂生态基对鱼类产量以及成活率的影响
        5.3.2 悬挂生态基对水体碳、氮、磷的影响
        5.3.3 悬挂生态基对底泥碳、氮、磷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禾豆混播草地提质增产效应
        1.2.2 禾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与共存
        1.2.3 禾豆混播对土壤的影响
        1.2.4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1.3 选题的意义
    1.4 拟解决的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牧草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
        2.2.2 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
        2.2.3 禾豆混播草地田间生长性状和牧草营养品质主效应分析
        2.2.4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比较
        2.2.5 禾豆混播优势组合筛选
    2.3 讨论
        2.3.1 禾豆混播能促进植株生长及提高产草性能
        2.3.2 禾豆混播能有效提升牧草品质
        2.3.3 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草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2.4 小结
第三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3.2.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2.3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速效养分比较
        3.2.4 禾豆混播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5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6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酶活性、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指标、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3.3.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3.3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土壤取样和前期处理
        4.1.5 土壤特性分析
        4.1.6 DNA提取和PCR扩增
        4.1.7 文库建立及测序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
        4.2.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4.2.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4.2.4 土壤细菌功能预测
        4.2.5 土壤pH值和酶活性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2.6 土壤细菌与地上生物量、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4.3 讨论
        4.3.1 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4.3.2 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4.3.3 “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相互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禾豆混播提质增产及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5.1.2 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1.3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3)调控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生长和镉吸收转运的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镉污染的现状与危害
        1.1 镉污染现状
        1.2 镉污染的危害
    2 镉对植物的毒害和植物耐镉机制
        2.1 镉对植物的毒害
        2.2 植物耐镉机制
        2.2.1 镉的区式化作用
        2.2.2 渗透调节物质
        2.2.3 螯合作用
    3 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3.1 物理修复
        3.2 化学修复
        3.3 生物修复
        3.3.1 植物修复
        3.3.2 微生物修复
    4 植物促生菌的调控作用
        4.1 植物促生菌的应用现状
        4.2 植物内生菌对重金属的抗性机制
        4.3 植物内生菌的促生机制
        4.3.1 植物激素调控
        4.3.2 生物固氮
        4.3.3 解磷作用
        4.3.4 分泌铁载体
    5 能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5.1 生物质能源
        5.2 能源植物
    6 多花黑麦草对重金属的调控
        6.1 多花黑麦草富集重金属能力研究
        6.2 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技术
        6.3 刈割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6.4 多花黑麦草作为能源植物的应用前景
    7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在镉污染地区的应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地点
        2.3 实验设计
        2.3.1 田间实验设计
        2.3.2 土培实验设计
    3 指标测定
        3.1 多花黑麦草和水稻生物量测定
        3.2 水稻农艺性状的测定
        3.3 多花黑麦草和水稻各部位镉含量的测定
        3.4 土壤镉浓度及有效态含量的测定
        3.4.1 土壤镉有效态的测定
        3.4.2 土壤镉浓度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刈割对多花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4.2 刈割对多花黑麦草各部分镉含量及镉积累量的影响
        4.2.1 湖南大田多花黑麦草镉含量及镉积累量
        4.2.2 土培多花黑麦草镉含量及镉积累量
        4.3 IRR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4 IRR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4.5 IRR模式对水稻各部分镉含量及镉积累量的影响
        4.5.1 湖南大田轮作水稻镉含量
        4.5.2 土培轮作水稻镉含量及镉积累量
        4.6 IRR模式对土壤镉浓度的影响
        4.6.1 湖南大田轮作土壤镉含量
        4.6.2 土培轮作土壤镉含量
    5 讨论
    6 结论
第三章 水培条件下内生菌对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生长和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实验菌株
        2.3 实验设计
        2.3.1 菌悬液的制备
        2.3.2 植物内生菌水培实验
        2.3.3 镉处理
    3 指标测定
        3.1 根形态指标测定
        3.2 生长参数的测定
        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4 重金属Cd含量的测定
        3.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3.6 数据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多花黑麦草根系形态的影响
        4.2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参数的影响
        4.3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多花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4.4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多花黑麦草各部分镉含量的影响
        4.5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多花黑麦草镉积累的影响
        4.6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多花黑麦草叶绿素的影响
        4.7 镉胁迫下内生菌对生多花黑麦草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8 综合评价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四章 土壤镉胁迫下内生菌和刈割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和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植物内生菌
        2.3 实验设计
        2.3.1 菌悬液的配制
        2.3.2 植物内生菌土培实验
    3 指标测定
        3.1 多花黑麦草生长参数的测定
        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3 多花黑麦草各部分镉含量测定
        3.4 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土壤镉胁迫下内生菌和刈割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参数的影响
        4.2 土壤镉胁迫下内生菌和刈割对多花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4.3 土壤镉胁迫下内生菌和刈割对多花黑麦草镉含量的影响
        4.4 土壤镉胁迫下内生菌和刈割对多花黑麦草镉积累量的影响
        4.5 土壤镉胁迫下内生菌和刈割对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6 结论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凋萎和混合青贮对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品质及营养物质保存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长江下游农区饲草生产和利用现状,发展前景
        1.1 长江下游农区饲草生产及利用现状
        1.2 长江下游农区饲草生产的发展前景
    2 新鲜牧草直接青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凋萎青贮的研究
        3.1 凋萎对青贮原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3.2 凋萎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4 混合青贮的研究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凋萎青贮技术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青贮饲料的制作
        1.3.2 青贮预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pH值
        1.4.2 乳酸
        1.4.3 挥发性脂肪酸
        1.4.4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分
        1.4.5 干物质
        1.4.6 氨态氮
        1.4.7 总氮/粗蛋白
        1.4.8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1.4.9 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
        1.4.10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贮原料的营养成分
        2.2 原料水分含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2.3 原料水分含量对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与作物秸秆混合青贮技术的研究
    第一节 甜高粱与作物秸秆混合青贮技术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青贮饲料的制作
        1.3.2 青贮预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秸秆的营养成分
        2.2 甜高粱与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2.3 甜高粱与秸秆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多花黑麦草与作物秸秆混合青贮技术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青贮饲料的制作
        1.3.2 青贮预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秸秆的营养成分
        2.2 多花黑麦草与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2.3 多花黑麦草与秸秆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混合青贮营养成分保存效果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青贮饲料的制作
        1.3.2 青贮预处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贮饲料中牧草营养成分回收率估算
        2.2 青贮饲料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失率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和结论
    1 综合讨论
        1.1 原料水分含量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1.2 混合青贮的优点
    2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5)高效净化富营养水体的禾草筛选及其生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2.1 水华和赤潮的发生
        2.2 危害动物及人类健康
        2.3 影响水面景观,破坏生态环境
        2.4 威胁水生生物安全,破坏生态平衡
    3 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与治理
        3.1 物理法
        3.2 化学法
        3.3 生物法
    4 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
        4.1 植物修复概述
        4.2 植物修复机理
        4.3 植物的选择原则
        4.4 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温暖季节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禾草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比较分析
        2.2 不同禾草对水体中营养物质净化能力的分级
        2.3 不同禾草在富营养水体中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低温季节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禾草处理对水体中营养物质净化效果比较分析
        2.2 不同禾草在富营养水体中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
        2.3 不同禾草对氮、磷的积累的比较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暖季型禾草—狗牙根与冷季型禾草—多花黑麦草轮作对富营养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用水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暖季节‘Tifton 85’狗牙根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
        2.2 低温季节多花黑麦草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
        2.3 不同禾草在富营养水体中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
        2.4 不同禾草对氮、磷的积累的比较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生理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
        2.2 不同禾草在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积累情况
        2.3 不同禾草在富营养水体中的生长状况及生理机理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1 不同季节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2 暖季型禾草与冷季型禾草轮作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能力研究
    3 不同禾草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生理机理研究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完成的研究论文
致谢

(6)固定化微生物与植物联合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
    1.2 水产养殖水体中氮素的存在形式、来源及其影响
        1.2.1 水产养殖水体中氮的存在形式和来源
        1.2.2 氮素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1.3 水产养殖废水的脱氮技术研究
        1.3.1 传统的脱氮方法
        1.3.2 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
        1.3.3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1.4 异养硝化菌及其研究现状
        1.4.1 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现及常见异养硝化菌
        1.4.2 异养硝化的代谢途径以及与好氧反硝化的偶联机制
        1.4.3 异养硝化菌在生物脱氮中的优势
    1.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概况
        1.5.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优点
        1.5.2 固定化方法与载体的选择
        1.5.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植物联合微生物处理养殖废水
    1.7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2 异养硝化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培养基
        2.1.2 主要仪器
        2.1.3 异养硝化菌的分离
        2.1.4 异养硝化菌的筛选
        2.1.5 异养硝化菌的鉴定
        2.1.6 水质指标检测
        2.1.7 数据统计
    2.2 结果
        2.2.1 异养硝化菌的筛选
        2.2.2 异养硝化菌株的鉴定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异养硝化细菌脱氮特性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培养基
        3.1.2 主要仪器
        3.1.3 菌株X1、X2、X3、X4 的好氧反硝化特性
        3.1.4 菌株X1、X2、X3、X4 的厌氧反硝化特性
        3.1.5 温度对菌株X2 和X3 脱氮效果的影响
        3.1.6 pH 值对菌株X2 和X3 脱氮效果的影响
        3.1.7 混合菌与单种菌对养殖废水脱氮效果的比较
        3.1.8 水质指标检测
        3.1.9 数据统计
    3.2 结果
        3.2.1 菌株X1、X2、X3 和X4 的好氧/厌氧反硝化特性
        3.2.2 温度对菌株X2 和X3 脱氮效果的影响
        3.2.3 pH 值对菌株X2 和X3 脱氮效果的影响
        3.2.4 混合菌与单种菌对养殖废水脱氮效果的比较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异养硝化菌的固定化及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菌种
        4.1.3 固定化载体
        4.1.4 主要仪器
        4.1.5 试验方法
        4.1.6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4.1.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微生物陶粒脱氮效果的影响
        4.2.2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微生物人工水草脱氮效果的影响
        4.2.3 不同载体对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
        4.2.4 固定化微生物陶粒与未固定化处理陶粒的脱氮效果比较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固定化微生物与植物联合净化养殖废水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1.4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5.1.5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固定化微生物与水蕹菜联合作用对养殖废水中各形态氮素的去除
        5.2.2 不同处理条件下水蕹菜根际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5.2.3 固定化微生物与多花黑麦草联合作用对养殖废水中各形态氮素的去除
        5.2.4 不同处理条件下多花黑麦草根际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4 株异养硝化菌的16S rDNA 序列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1 水生植物净化处理技术
    1.2 水生动物净化处理技术
    1.3 微生物修复技术
        1.3.1 微生物制剂
        1.3.2 生物膜法
        1.3.3 微生物过滤
    1.4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2 生物处理技术比较评价及发展方向
3 研究展望
    3.1 优化养殖排水方式, 开展多种处理技术集成研究
    3.2 注重抗生素潜在影响, 加强抗生素残留去除研究

(8)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的生理响应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养猪业污染现状和治理方法
        1.1 猪场污水来源及特点
        1.2 污染现状
        1.3 国内外猪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2 多花黑麦草修复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
        2.1 多花黑麦草对氮、磷等污染水体的净化
        2.2 多花黑麦草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2.3 多花黑麦草对其它污染的修复
    3 多花黑麦草生产和利用现状
        3.1 种植区域
        3.2 营养价值
        3.3 饲喂效果及经济效益
第二章 猪场污水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场污水浸泡种子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猪场污水灌溉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3.1 污水浸泡种子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3.2 污水灌溉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第三章 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中氮、磷的吸收与利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铵氮去除效率
        2.2 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磷去除效率
        2.3 多花黑麦草植株氮、磷积累量变化
    3 讨论
        3.1 多花黑麦草对铵氮的吸收和利用
        3.2 多花黑麦草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3.3 多花黑麦草植株对污水中氮、磷积累
第四章 猪场污水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场污水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2.3 猪场污水对多花黑麦草SOD、POD活性的变化
        2.4 猪场污水对多花黑麦草MDA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对生长的影响
        3.2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3 对膜质过氧化物水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综合讨论及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NFT培植物滤器处理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产养殖的发展状况
        1.1.1 国内外水产养殖的发展状况
        1.2.2 水产养殖所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1.2 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的来源及特点
        1.2.1 非溶性污染物的来源
        1.2.2 非溶性污染物的特性
        1.2.3 非溶性污染物对水体自身的影响
        1.2.4 非溶性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1.3 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1.3.1 沉淀处理
        1.3.2 机械过滤
        1.3.3 离心系统
        1.3.4 生物珠粒系统
        1.3.5 厌氧处理
        1.3.6 资源化处理
        1.3.6.1 土地利用
        1.3.6.2 堆肥
        1.3.7 小结
    1.4 植物生态处理工程
        1.4.1 植物净化机理
        1.4.2 植物生态处理形式
        1.4.2.1 人工湿地
        1.4.2.2 无土栽培方式
    1.5 草在污液生态处理中的应用
        1.5.1 草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1.6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第二章 不同处理方式下污染物的性质变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污染物的来源
        2.2.2 污染物性质
        2.2.3 试验方法
        2.2.4 检测方法及UIA计算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两种处理方式下污染物氮素变化规律
        3.3.2 两种处理方式下污染物中TP、CODcr变化
        3.3.3 两种方式下DO、pH变化
        3.3.4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NFT培植物滤器结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用草的培育
        3.2.2 复合过滤层的构造
        3.2.3 试验方法
        3.2.3 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培育期NFT培黑麦草生长期特性
        3.3.2 无纺布垫层数对固体过滤效果的影响
        3.3.3 过滤次数对固体过滤效果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NFT培植物滤器净化非溶性污染物综合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滤器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2.3 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植物滤器对TAN、NO_2~(-1)-N、NO_3~(-1)-N、TN、TP、CODcr滤清效果
        4.3.2 植物滤器对TS、TVS、TSS的滤清效果
        4.3.3 TP去除量与TSS去除量间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工作照片
    附录二 作者简介

(10)营养液膜技术栽培牧草净化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滤器用草
    1.2 NFT培牧草培育系统设计与管理
    1.3 NFT培植物滤器净化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废水试验设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培育期NFT培牧草生长特性
    2.2 NFT培植物滤器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2.3 养殖废水灌溉的NFT培牧草生长特性
3 结论
    (1) 培育系统中用商品营养液灌溉的NFT
    (2) 以0.8
    (3) 植物滤器中的牧草日增长仅2.3

四、水产养殖系统中多花黑麦草生物过滤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富营养物归趋研究及其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技术优化[D]. 王珂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D]. 苟文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3]调控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生长和镉吸收转运的措施初探[D]. 任凯迪.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凋萎和混合青贮对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品质及营养物质保存效果的影响[D]. 冯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5]高效净化富营养水体的禾草筛选及其生理机理研究[D]. 徐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固定化微生物与植物联合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D]. 谢丽凤. 宁波大学, 2011(01)
  • [7]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章星异,朱环,李怀正,傅威. 水处理技术, 2010(01)
  • [8]多花黑麦草对猪场污水的生理响应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D]. 彭齐.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NFT培植物滤器处理水产养殖非溶性污染物研究[D]. 王园园. 浙江大学, 2006(09)
  • [10]营养液膜技术栽培牧草净化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J]. 泮进明,应义斌. 水产学报, 2005(05)

标签:;  ;  ;  ;  ;  

黑麦草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生物过滤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