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无机化工SC年会

2003年无机化工SC年会

一、2003 Annual Confer ence of In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SC(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刘志云,崔福庆,张伟,谢聪[1](2021)在《1981~2020年我国较大及以上危化品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1981~2020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的280起较大及以上危化品事故,根据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对事故发生的时空特征、行业、环节、类型及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危化品事故多发生于4~7月份,危化品事故高发省份主要有山东、江苏、辽宁等省份;法律法规在危化品行业安全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时效性。危化品事故主要发生行业、环节、类型和直接原因分别为精细化工、生产环节、爆炸和人为因素。基于上述统计结果,对我国危化品行业安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梅娇[2](2020)在《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6年有关跨学科研究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跨学科研究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所包含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向来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密不可分。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的发展也都离不开跨学科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视角来分析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研究现状十分有必要。国内跨学科研究多是对某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进行分析,少见对多个学科进行分析、对比,而对学科大类进行分析对比可以使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学科发展状态,弥补不足。因此,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介绍跨学科理论,将跨学科理论引入到管理学中,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对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运用引文分析法与共词分析法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进行分析;最后,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就知识流动广度来说,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大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相等;就知识流动强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就知识流动速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知识交流面都非常广泛;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主要知识交流学科集中且稳定;管理学科的亲缘学科同时也是图情学科的亲缘学科;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趋向成熟,学科独立性增强。

顾勇冰[3](2019)在《负载金属催化剂的载体调控及其反应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以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等为载体的负载金属催化剂在化工、医药、能源等产业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载体不但具有承载金属粒子的作用,还能通过载体-金属相互作用,调控金属粒子的分散性、改变金属的电子结构,实现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一些载体甚至参与活化过程,与金属存在协同效应,成为催化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理论工具,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理解负载催化剂中的载体效应和界面效应,对设计与合成优异性能的负载金属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以具有特殊纳米孔的石墨炔、C2N为载体,研究过渡金属的负载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考察石墨炔、C2N纳米孔对过渡金属单原子分散的调控,以及对反应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反相负载催化剂模型,研究氧化物对贵金属负载的载体调控,揭示载体与金属的协同效应对实现催化剂高活性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针对碳载体与金属之间较弱的相互作用导致负载金属粒子易团聚的问题,基于DFT理论研究了具有天然纳米孔的石墨炔(graphyne)对Pd单原子分散的载体调控作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载体-Pd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源于炔基对Pd的螯合配位作用,促进了Pd在石墨炔纳米孔中的单原子负载和稳定性。以CO为模型反应研究Pd@graphyne单原子负载结构的反应性能,吸附物与负载金属的作用能够激发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二、基于DFT理论,对载体调控第一过渡系列金属在石墨炔上的负载及其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几何因素影响过渡金属单原子在石墨炔纳米孔中的负载结构,结合能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石墨炔载体对不同金属的相互作用。载体-金属间的强相互作用改变了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进而影响到CO、O2等小分子的吸附。在Fe@garphyne上的CO氧化,反应经历双分子吸附机理,最大反应能垒为0.59 eV,载体对Fe的强相互作用削弱了O的吸附,吸附O进一步与CO反应生成CO2的反应能垒只有0.18 eV。三、以反相负载的Al2O3/Au(111)为模型催化剂,对负载Au催化CO氧化的载体调控和界面效应进行了DFT理论研究。O2在Au(111)洁净表面难以吸附和活化的原因在于Au并非良好的电子给予体。Al2O3存在时,高价态Al的空轨道部分分散吸附O2的成键电子,有利于Au向O2反键空轨道的电子转移,氧化物与金的协同效应是O2能够在负载金催化剂界面位置吸附和高度活化的根本原因。Al2O3/Au(111)两相界面上的CO氧化反应,经历结合机理,CO的参与有利于O2解离,并形成COO2中间体,其最大Gibbs自由能垒仅为0.15 eV,是负载Au催化剂低温催化CO氧化优异活性的根源。四、以二维含N材料C2N为载体,基于DFT理论研究了载体调控过渡金属系列在C2N纳米孔中的单原子负载,及其TM@C2N上的N2电催化还原合成氨反应。载体对过渡金属的强相互作用来源于载体N对过渡金属的螯合作用,过渡金属以单原子嵌入纳米孔的方式负载,并向载体转移电子。通过载体-金属强相互作用的调控,N2及其加氢中间物种在V@C2N和Mo@C2N上吸附,NRR反应经酶促途径具有较低的理论过电位。V@C2N和Mo@C2N是潜在的NRR反应优良电催化剂。本文的DFT理论研究工作揭示了载体调控机制、载体-金属强相互作用、载体-金属协同效应引起催化剂界面效应的本质,对载体调控催化剂反应性能提供了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理论解释。为通过载体调控制实现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负载金属催化剂和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实验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罗珊[4](2018)在《渤海新区海岸带陆域水环境模拟及生态环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岸带是海区和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其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但随着经济发展,渤海新区海岸带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因此,研究海岸带陆域水环境模拟及生态环境评价对渤海新区的污染治理、规划建设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且从模型构建方法看,对平原地区河网降雨径流、污染物迁移模拟具有普遍适用性。本文主要对现状与规划情况下渤海新区海岸带陆域进行了水环境模拟及生态环境评价。水环境模拟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污染负荷估算模型、降雨径流模型及污染物迁移模型。生态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地表水环境评价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本文首先对渤海新区海岸带陆域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无结构混合网格。根据地形及网格形心与河道距离,将汇入同一河道的单元网格合并形成与河道对应的子区域。根据地形对河道进行分级拟序,确定河道间、子区域间汇流关系。污染负荷估算以工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业化肥、水产养殖为污染源,采用输出系数法,以村庄为单位,计算得到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排放量,通过泰森多边形分配,得到单元网格、子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降雨径流模型通过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与河道拟序汇流模型耦合建立。子区域内以二维非恒定浅水运动方程为控制方程,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模拟计算单元网格形心处水位、流速及子区域产流量;子区域间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河道间汇流关系,计算子区域入水、出水水量及蓄水量,最终得到主要河口入海水量。通过实测降雨资料验证,模型可靠。污染物以水为驱动,随降雨汇流过程迁移。污染物迁移模型遵循污染物量的平衡原则,模拟计算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变化及子区域污染物入、出流量及残留量,最终得到主要河口入海污染物量及浓度。通过实测污染物浓度资料验证,模型可靠。根据计算结果可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地表水环境评价,将计算所得子区域内河道污染物浓度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限值浓度相比,评估各子区域是否达标;生态环境综合评价,采用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子区域综合评价指数,评估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状态。

王雪微[5](2016)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也进入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阶段。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大,至今部分地区仍依赖于农业发展,致使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现代化,未能实现全方位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2003年国家确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至今十余年,成效显着。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显着,承载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逐步增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有机联系走向有序、和谐;城市群组在演化过程中趋于优化重组的现象和趋势频繁且显着。如此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近年来,受到全球化的有力驱动,空间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与重塑。立足于此,本文在特定背景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在于,首先,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所形成的理论基础未必适用于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旨在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城市群组研究理论体系;其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成效显着,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区域发展要素形成大幅转轨,人地关系呈现出显着的失调状况,本文对东北地区进行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试图寻求相对合理的未来区域发展策略及模式,以破解新时期要素张力下人地关系失调状况;再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动态的区域空间重构研究比静态空间结构状态和属性研究更加紧迫且有意义,本文在传统与新型空间结构理论相结合的视阈下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构建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系,为东北地区提升空间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可能。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城市群组识别与评判原则,探求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关键作用机理,形成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一般规律和概念性图景,形成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市群组空间格局走向及动力机制的科学判断,探索城市群组承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并预判可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选择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和重点。根据文章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最后介绍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理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传统空间结构理论更多的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范式,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现代化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机制有其特有的新逻辑。因此第二章中首先构建起文章研究的理论框架,特别融合了世界体系理论、空间惯性理论等新的空间组织理论;随后总结城市群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并建立城市群空间识别标准。第三章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与过程。首先对本文研究范围东北地区进行概述,突出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问题;其次,根据第二章的城市群演化过程理论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进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最后对东北地区城市整合发展状态和城市集中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进的正负向效应,为后文研究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提供基础。第四章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及其空间图景。本章通过把握区域空间扩展方向、计算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预测城市首位联系强度及方向、划分等时交通圈,将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趋势归纳为一群分化,二组融合,四个地方性城市组群孕育成形,蒙东地区链接成为城市密集区。第五章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机制。综合第三章和第四章,确定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三组动力。其中外部动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牵引力,内部动力是自发的区域创新推动力,耦合动力是区域间的协同力。此外,城市群组空间重构需要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创新模式,如牵引空间模式、城市经济区模式、流域经济区模式等。第六章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城镇化效应。本章评估吉林中部城市组群单项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应用生态系统单元服务价值表测算吉林中部城市组群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并通过曲线拟合分析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因应关系;揭示了城市群域快速城镇化的突出性消极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文章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主要问题。

李国鹏[6](2015)在《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全文简称天安公司)的战略管理,天安公司是云天化集团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全文简称云天化股份)的子公司,是云天化(SH600096)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即从事磷复肥、黄磷的生产制造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无论产能、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在全国行业内有较大的影响能力。研究天安公司的战略,等同于研究云天化股份的发展前景及行业的动态,论文主要从天安公司所面临现状出发,研究所面临的国内政治、社会环境、经济、技术因素,分析天安公司所处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提出了天安公司近五年的战略选择、愿景、定位、使命、目标,并确定天安公司相关资源、投资、产品结构调整、营销策略措施。论文主要任务是收集国内外磷复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重点是2014年磷复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同时深刻领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工具具体分析天安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现状,提出解决天安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主要问题。

孙武珠[7](2013)在《饮用水中三种致癌无机酸根的去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故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我国卫生部近日公布的2005年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正是恶性肿瘤。近30年来,国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20-30年中,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癌症是由环境中的化学致癌因子造成的,而这些因子又广泛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经过处理的饮用水中。针对已经污染的水,我们必须进行治理。但是随着污染的加重,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都在快速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我们提出新的方法,制备新的材料来应对新的挑战。我们选择了饮用水中常见的三种致癌无机酸根(硝酸根、溴酸根、砷酸根)做为研究对象,制备了新的材料、应用了新的方法对水中的这三种致癌无机酸根进行去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我们通过共沉淀法和氢气还原的方法成功制备Pd/Fe3O4催化剂,催化剂由四氧化三铁的纳米晶粒和负载于其表面的2nm的钯颗粒组成。运用TPR, XRD和XPS等手段证明了Pd/Fe3O4催化剂满足催化还原硝酸根的三个基本条件:具有可以激活H2的贵金属Pd;具有一个氧化还原电对Fe2+/Fe3+:Pd和氧化还原电对之间有比较强的相互作用。测试了催化剂还原硝酸根的能力,我们发现硝酸根的还原效率和催化剂中Pd的含量成正比,Pd含量越高催化活性越好。同时催化剂对亚硝酸根的催化活性要强于对硝酸根的活性。通过对反应后的Pd/Fe3O4催化剂的XRD和XPS表征,证明了Pd/Fe3O4在催化反应中确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对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对比,并和文献报道中的双金属催化剂进行了比较,探讨了Pd/Fe3O4催化还原硝酸根的机理:硝酸根在Pd/Fe3O4催化剂和双金属对催化剂上的还原机理不同,在Pd/Fe3O4催化剂上,硝酸根首先在四氧化三铁的表面被还原为亚硝酸根:接着亚硝酸根在两个位置上被还原为铵根离子,一个是四氧化三铁表面,另一个是金属钯表面。反应机理的不同导致了反应产物的不同。通过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确定了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失活现象的发生。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有两方面造成,第一是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这种失活现象可以通过氢气的还原恢复;另一个原因是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中的钯和四氧化三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这种失活作用则不能恢复。2.通过溶剂热和液相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的Pd/Fe3O4催化剂,该催化剂由单分散的四氧化三铁和负载于四氧化三铁上面的钯颗粒组成。催化剂的粒径在300~500nm之间,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可达70emu/go高的磁化强度使催化剂具有易从水中分离的优点,而超顺磁性可以保证外磁场撤出后不团聚,催化剂容易再分散到水中的优点。催化剂的单分散性使催化剂能很好的分散于水中,有效的减少了外传质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而Pd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使得内传质的影响可以被忽略;这两点相互结合使得催化剂中的有效成分Pd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其他商业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催化反应的测试,我们发现单分散Pd/Fe3O4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还原溴酸根的能力;水溶液中常见的阴离子如SO42-,Cl-以及NO3-离子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不大,而碳酸氢根离子对反应的影响非常大。这是因为碳酸氢根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成甲酸,甲酸分解产生的一氧化碳使催化剂中毒所致。通过增加负载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碳酸氢根使催化剂失活的现象,Pd负载量增加到1wt%,催化剂受到碳酸氢根的影响减小。催化剂的循环试验表明单分散Pd/Fe3O4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循环利用性能,对于50ppb的溴酸根水溶液,Pd(1)/Fe3O4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次数可达100次以上,经过100次的循环仍然能在5min之内将50ppb的溴酸根降到0。高达100次循环利用次数使催化剂的成本大大降低,为该催化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3.采用溶胶凝胶和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块体材料,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具有贯穿整个材料的大孔和位于氧化硅骨架上的中孔。贯穿的大孔可以提供水流的通道,减小传值的影响;介孔可以提供活性位,有利于纳米材料的负载和砷的吸附。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PEO的含量可在微米级范围内改变大孔的孔径,实验中我们发现:温度越高,大孔孔径越小:PEO含量越高,大孔孔径越大。通过改变溶剂置换过程中氨水的浓度、水热的温度及时问,可以在纳米范围内改变中孔的大小(6-23nm),氨水浓度越高,水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中孔的孔径越大。随着中孔孔径的增加,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下降。通过对负载方法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浸渍法负载氧化铈,浸渍法得到的吸附剂一次负载量可达到69wt%。当负载量增加到67wt%时出现大孔孔道阻塞的情况。当负载量小于67wt%时,氧化铈均匀负载于氧化硅的介孔孔道内。砷吸附动力学测试结果显示,三价砷的吸附速率比五价砷快,在低浓度时吸附剂吸附三价能力强于五价砷:在平衡浓度相同时,三价砷的饱和吸附量约为五价砷的两倍;pH对五价砷的吸附影响较大。流动实验表明本文中制备的双孔结构的吸附剂可以很好的去除水中的砷,当EBCT为4min时,三价砷和五价砷的穿透点分别为18000bv和12000bv,阳宗海水的穿透点为20000bv。双孔吸附剂脱附后的吸附剂性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了很好的砷吸附性能

邓磊[8](2011)在《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自从建国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科课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才开始登上了科学教育的舞台。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时间很短,所以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格的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从1997年湖南怀化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培养综合型理科师资的“综合理科”专科专业,到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但是,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各高等院校对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使得各院校在专业理念、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方面还不太规范。这种不规范使得各高校在试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面对60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现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透视其背景、实施现状、并建构课程设置的框架、探讨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寻求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找到依据。具体来说,论文包括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交代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j部分——“文献综述”:先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综合科学课程存在的价值依据。然后,探讨当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这个角度阐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第四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通过科学教师教育标准的国际比较,从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建构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第五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找到依据。第六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需求上的调查研究,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角度找到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七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关注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看法,从亲身参与者、实践者的角度获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八部分——“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下课程设置框架的整合,建构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并根据该框架结构对我国当前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第九部分——“结论、建议与不足”: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研究结论:1.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显示:教育部共批准了62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中,2001年批准的有1所;2002年批准开设的有8所;2003年24所;2004年13所;2005年7所;2006年8所;2007年开始不再有新科学教育专业被批准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在学位授予上有两种,接近52%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8%的学校授予理学学十学位。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调查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有15所;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8所;物理学院开设的有9所;教育学院开设的有9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6所;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有5所;数理学院开设的有5所;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有2所;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开设的有1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的有1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有1所。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统计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比例非常显着地高于其他院系。对科学教育专业省市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陆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这6个地区以外)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西南地区有1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西北地区有8所;华北地区5所;华中地区11所;华东地区16所;东北地区8所。x2检验显示,在西南和华东地区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学校数显着地高于其他地区。对62所有资格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44所目前还在开设本专业,另外18所由于招生和就业原因没有开设。对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38所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平均开设门数为16.21门,所占学分比例为37.59%;在教育类课程上,平均开设课程6.97门,所占学分比例为9.74%。对课程结构的调查发现,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分类的。2.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研究包括四个子研究,由论文的第4部分至第7部分组成。子研究一(第4部分):通过对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发现,合格的教师素养包括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精神。所以,针对专业知识提出了学科知识和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提出了实验技能、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在专业精神部分包括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对《科学课程标准(3-9年级)》的梳理发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类知识在数量比例上为2:1:3:2。子研究二(第5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构成上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组成。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科学教育类课程。但是,国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对儿童发展培养的课程和科学史哲类的课程。子研究三和子研究四(第6、7部分)发现:我国从事综合科学课程实践的师生们对课程的关注来自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类五个领域课程;教育类课程则涵盖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法三类领域。通过对第3到第7部分研究的整合,本研究认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和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来进行建构。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综合科学、计算机七类;在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课程五类。3.基于课程设置框架,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38所学校一共开设了123门课程,但是其中超过5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对学校课程开设集中度的检验显示,学校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课程设置非常分散。对学科科学课程的比较显示,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在学科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一些应该在通识模块开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对学科科学课程领域7类课程的分析显示,化学类、科学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最多;其次是生物类、物理类、地理类课程;数学、计算机类课程在门数设置上最少;各类学科科学课程在开设数目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对地理类课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大学地理、宇宙与空间科学课程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物理类课程领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这三门课程开设更为显着集中;在生物类课程中,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在化学类课程中,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环境科学、有机化学这四门课程在集中度上较其他课程更为显着;对综合科学类课程的研究显示,科学史和科学·技术·社会是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其他课程开设学校较为分散。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五类主要学科科学类课程的统计显示,化学类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其他四类课程的集中情况没有显着差异。123门学科科学课程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环境科学、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学、生物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地理导论、地球科学、科技发展史,这11门课程的学校开始情况相较于其他112门课程非常显着地集中。总体来看,在学科科学课程部分,HPS课程和STS课程等科学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显着地低于地理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课程。对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较为重视该类课程的设置,从以往主要由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学分比例5%~6%的状况,到如今已经接近日本15%的学分比例,虽然较美国、法国20%的比例,英国25%,德国30%的比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科学类课程部分,38所学校开设了65门课程,其中接近6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五类。其中,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显着地多于其他类型课程数;这五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在教育理论类课程中,“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更为显着地集中;在心理学理论类课程中,“心理学”是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论类课程中,“科学教学论”是最集中开设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类课程中,“科学实验教学”是该类课程中最显着集中的课程;对于教学技能类课程:“三笔字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教学技能训练”是最集中的课程。虽然,教育科学类课程还是集中在“老三门”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但是,逐渐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类、教学技能类课程。不过对于教育研究类课程和学生学习类课程的关注非常少。据此,本研究从学科科学类课程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两个维度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参考。

张林[9](2011)在《攀枝花市钛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攀枝花市钛资源储量8.72亿吨,占全国钛资源储量90.5%,占世界钛储量的35.2%。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攀枝花开始了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和生产实践,先后取得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突破。2001年12月,国家科技部批准攀枝花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促进了钒钛资源利用的创新发展。2007年9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掀起了钛资源综合利用新一轮的高潮。在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攀枝花市初步形成了涵盖钛原料、钛白粉和钛金属的全流程钛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体系。2010年攀枝花市钛精矿产量达156.4万吨,钛白粉产量达25万吨,钛渣产量达17.26万吨,全市钛产业实现产值57.06亿元。攀枝花市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钛白粉、富钛料生产基地。虽然攀枝花钛产业近年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放在国际和国内的大背景下比较看,其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仍制约着钛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与钢铁、钒资源综合利用比较,钛资源开发明显滞后,钛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还没有成为优势产业。2008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鼓励四川攀西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政府制定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的最终目标全面创新攀西战略资源开发模式。如果攀枝花市能够抓住机遇,创新资源开发模式,优化钛产业结构,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将造就钛产业这个新的优势产业,为实现“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撑。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钛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其次叙述了攀枝花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再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对攀枝花市钛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优化钛产业结构、促进钛产业布局合理、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产业政策、推动钛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便为政府宏观调控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魏强[10](2010)在《亿利资源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企业战略虽然有多种,但基本属性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的谋略,都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战略的核心是定位,即选择企业的发展方向。选择就意味着“取舍”,迈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指出:“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影响企业战略的第一个因素应该是愿景规划。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是愿景规划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存在时最核心的部分。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使命和愿景始终指引着战略制定的方向的要求;而核心价值观引导着战略的思考方式以及执行策略。第二个因素是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包括了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所谓宏观环境主要是看区域的经济状况以及每个经济’ 周期的经济状况。而产业环境则可以借鉴波特的五力模型。包括了: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替代者以及潜在的竞争者。同时战略管理也和内部因素是相关的。内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所推崇的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是企业文化。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亿利资源集团公司的二十年发展,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结合当时的决策背景进行了解析。指出亿利资源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对内外部资源整合的历史,明确了系统性的战略是21世纪现代企业超越式发展、集团化发展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二、2003 Annual Confer ence of In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S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 Annual Confer ence of In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SC(论文提纲范文)

(1)1981~2020年我国较大及以上危化品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危化品事故时空特征分析
    2.1 时间特征分布
    2.2 空间特征分布
    2.3 危化品事故行业分布
3 危化品事故环节及原因分析
    3.1 事故环节分析
    3.2 事故类型分析
    3.3 事故等级分析
    3.4 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2 对策建议
        (1)强化安全监管系统。
        (2)提高危化品风险管控能力。
        (3)提高危化品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
        (4)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5)加强安全管理人才培养。

(2)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1.1.2 国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1.1.3 国内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跨学科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
        2.1.2 跨学科研究发展历程
        2.1.3 跨学科研究的测度指标
    2.2 引文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 共词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3 数据分析
        3.3.1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3.3.2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3.3.3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3.3.4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3.3.5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3.3.6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图情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4.3 数据分析
        4.3.1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4.3.2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4.3.3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4.3.4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4.3.5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4.3.6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管理学科、图情学科的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分析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5.2 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
    5.3 数据分析
        5.3.1 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
        5.3.2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论文
    获奖情况

(3)负载金属催化剂的载体调控及其反应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催化剂工业发展简介
    1.2 催化剂的分类
    1.3 负载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1.3.1 铂系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1.3.2 负载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1.3.3 非贵金属负载催化剂
    1.4 负载金属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1.4.1 金属活性组分因素
        1.4.2 载体
        1.4.3 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构想
第二章 文献综述-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原理与分子动力学
    2.1 前言
    2.2 量子化学研究方法
        2.2.1 传统从头算(ab initio)方法
        2.2.2 密度泛函方法(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2.4 常用计算软件
        2.4.1 Gaussian量子化学软件包
        2.4.2 VASP软件包
        2.4.3 CP2K软件包
第三章 金属钯在石墨炔纳米孔的单原子负载及其反应性
    3.1 前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d在石墨炔纳米孔中的单原子负载
        3.3.2 石墨炔负载单原子Pd结构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稳定性
        3.3.3 石墨炔负载单原子Pd催化剂对CO氧化的反应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墨炔纳米孔调控第一过渡系金属负载与反应性
    4.1 前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第一过渡系金属在石墨炔上的单原子负载
        4.3.2 石墨炔负载单原子金属对CO和 O_2的吸附
        4.3.3 石墨炔负载的单原子Mn、Fe催化CO氧化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Al_2O_3/Au(111)反相催化剂载体调控和界面效应
    5.1 前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l_2O_3)_x(x=2,3)团簇在Au(111)面上的负载
        5.3.2 O_2 在反相负载金催化剂Al_2O_3/Au(111)上的吸附与活化
        5.3.3 反相负载金Al_2O_3/Au(111)催化CO氧化——界面位置的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维C_2N材料负载过渡金属单原子电催化合成氨反应
    6.1 前言
    6.2 计算模型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_2N负载的过渡金属单原子结构
        6.3.2 N_2在TM@C_2N上的吸附及NRR电催化剂筛选
        6.3.3 V@C_2N和 Mo@C_2N上的电催化合成氨反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2:学位论文书脊示例

(4)渤海新区海岸带陆域水环境模拟及生态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海岸带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
        1.2.2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的研究
        1.2.3 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的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渤海新区海岸带概况及水环境现状
    2.1 渤海新区海岸带概况
        2.1.1 研究范围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质地貌
        2.1.4 入海径流
        2.1.5 社会经济
    2.2 渤海新区海岸带水环境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3.1 降雨径流模型原理
        3.1.1 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
        3.1.2 平原河网产汇流模型
    3.2 污染物迁移模型原理
    3.3 污染物负荷估算模型原理
        3.3.1 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确定
        3.3.2 污染负荷估算
    3.4 海岸带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原理
        3.4.1 指标体系建立
        3.4.2 指标选取
        3.4.3 数据处理
        3.4.4 权重确定
        3.4.5 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环境模拟数学模型数据处理及建立
    4.1 基础数据处理
        4.1.1 数字高程(DEM)数据
        4.1.2 边界轮廓及河网概化
        4.1.3 村庄分布
        4.1.4 土地利用
        4.1.5 水文地质
        4.1.6 工业企业
    4.2 降雨数据处理
        4.2.1 雨量站位置
        4.2.2 降雨监测数据
        4.2.3 长期雨量资料
        4.2.4 暴雨重现期
    4.3 水环境模拟数学模型建立
        4.3.1 网格划分
        4.3.2 子区域划分
        4.3.3 下垫面信息数值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物负荷估算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5.1 现状村庄污染物计算结果
        5.1.1 总氮(TN)排放量分析
        5.1.2 总磷(TP)排放量分析
        5.1.3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析
        5.1.4 氨氮(NH3-N)排放量分析
    5.2 规划村庄污染物计算结果
    5.3 子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分布
        5.3.1 现状子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分布
        5.3.2 规划子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迁移模型计算
    6.1 降雨径流模型率定与验证
        6.1.1 汇流系数确定及径流水量验证
        6.1.2 水深及流动趋势分布验证
    6.2 降雨径流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6.3 污染物迁移模型率定与验证
    6.4 污染物迁移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7.1 地表水环境评价
        7.1.1 现状地表水环境评价
        7.1.2 规划地表水环境评价
    7.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7.2.1 数据来源
        7.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3 数据标准化结果
        7.2.4 权重确定
        7.2.5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结果及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一、实践发展背景
        二、理论研究依据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重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重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市群组研究进展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三、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研究进展
        四、城镇化效应研究进展
        五、东北老工业基地及类似区域研究进展
        六、总结:文献述评与论文题目选取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技术路线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组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
        三、空间重构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空间结构理论
        二、等级规模结构理论
        三、世界体系理论
        四、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驱动要素
        一、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
        二、城市群形成的传统驱动要素
        三、城市群形成的新型驱动要素
    第四节 城市群组的空间识别与评判
        一、城市群发育程度综合判断
        二、城市群的阶段性空间识别
        三、城市群空间形态的基本评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与过程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地区城市特征
        三、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
        一、东北地区城市整合状态
        二、东北地区城市集中化程度
        三、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特征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演变历程
        一、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形成与发展
        二、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
        三、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的正向变化
        四、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的负向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及其空间图景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条件
        一、基础设施升级
        二、重大工程项目集中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
        一、现状城市群组空间结构合理性
        二、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三、城市群组空间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四、地方性城市群组的孕育
        五、东北地区城市群组重构态势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重构的空间图景
        一、城市群组重构后东北地区整体格局
        二、空间重构后城市群组状态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调控政策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三、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
        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
        五、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沿边开发开放战略
        六、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模式
        一、经济协作区模式
        二、经济一体化模式
        三、多系统融合模式
    第二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机制
        一、内在机制
        二、外生机制
    第三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
        一、外部动力
        二、内部动力
        三、耦合动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城镇化效应
    第一节 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区域效应
        一、经济增长效应
        二、协调发展效应
        三、持续城镇化效应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群组核心载体功能
        一、城市群组承载新型城镇化的能力与特征
        二、城市群组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中的突出作用
    第三节 城市群组城镇化的生态效应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响应
        二、城镇化的生态效应评估意义
        三、城镇化的生态效应评估方法
        四、典型区域解析—以吉林中部城市组群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研究实践意义突出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阶段性特征
        三、新旧理论交互融合能更好指导空间重构
        四、东北地区城市集中度低且结构分散
        五、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正负双向演化
        六、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四层级空间重构格局
        七、空间重构在三组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
        八、城市群组城镇化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显着负效应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2.1 战略管理的涵义
    2.2 战略管理层次及类型
    2.3 分析工具
        2.3.1 企业外部环境PEST分析法
        2.3.2 企业的行业环境波特(PORTER)竞争结构模型
        2.3.3 内部环境价值链分析法
        2.3.4 战略选择SWOT分析法
第三章 天安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天安公司简介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因素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新进入者的威胁
        3.3.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3.3.3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3.3.4 替代品威胁
        3.3.5 现有企业的竞争
        3.3.6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3.7 同行对比小结
    3.4 内部环境分析
        3.4.1 公司历史简介
        3.4.2 产品生产结构
        3.4.3 2014年财务状况分析
        3.4.4 资源控制能力分析
        3.4.5 营销能力分析
第四章 天安公司战略选择
    4.1 SWOT分析
    4.2 战略构建
        4.2.1 使命和定位
        4.2.2 战略选择
    4.3 战略目标
        4.3.1 总体目标
        4.3.2 经营目标
第五章 天安公司战略实施与控制
    5.1 资源控制策略
        5.1.1 人力资源策略
        5.1.2 财务管理策略
        5.1.3 公司物流管理策略
        5.1.4 公司信息流管理策略
    5.2 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5.2.1 五年产品产量结构表
        5.2.2 五年产品规划
        5.2.3 产品生产月计划最优数学模型
    5.3 市场营销策略
        5.3.1 组织形式
        5.3.2 市场营销流程
        5.3.3 细分市场
        5.3.4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
    5.4 投资策略
        5.4.1 指导思想
        5.4.2 建立项目立项评价机制
        5.4.3 建立投资管理模型
        5.4.4 投资项目计划(五年)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1]天安公司2014年财务报表
    [2]磷酸生产平衡及产品结构图
    [3]五年磷酸生产平衡及产品结构图

(7)饮用水中三种致癌无机酸根的去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水资源和水污染现状
        1.1.1 中国水资源现状
        1.1.2 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来源
        1.1.3 水污染的危害
        1.1.4 水污染和癌症
        1.1.5 水中的致癌物类别
    1.2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1.3 水中的硝酸根
        1.3.1 硝酸盐污染现状
        1.3.2 硝酸盐的来源
        1.3.3 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1.3.4 硝酸盐的去除方法
    1.4 水中的溴酸根
        1.4.1 氯化消毒简介
        1.4.2 紫外和臭氧消毒简介
        1.4.3 溴酸盐的来源及危害
        1.4.4 溴酸盐的去除方法
        1.4.5 溴酸根去除方法的选择
    1.5 水中的砷
        1.5.1 砷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1.5.2 饮用水中的砷主要来源及在国内外的分布
        1.5.3 砷对人体的危害
        1.5.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技术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材料性能、结构表征手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化学试剂
        2.1.2 试验设备
    2.2 材料的表征
        2.2.1 材料的晶体结构表征
        2.2.2 材料表面化学分析
        2.2.3 材料的微观结构的表征
        2.2.4 材料表面表面电荷测试
        2.2.5 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试
        2.2.6 催化剂的化学吸附
    2.3 水溶液中各离子的测试
        2.3.1 水溶液中硝酸根、亚硝酸根、溴酸根的测试
        2.3.2 水溶液中砷的测试
第三章 催化还原水中硝酸根
    3.1 硝酸根催化还原机理及本章出发点
    3.2 Pd/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3.2.1 Fe_3O_4性质
        3.2.2 Pd/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3.2.3 Pd/Fe_3O_4的表征
    3.3 催化剂性能测试
        3.3.1 催化反应的具体条件
        3.3.2 不同Pd负载量的催化剂催化还原硝酸根
        3.3.3 催化剂用量不同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3.4 催化反应后催化剂的XRD表征和XPS表征
        3.3.5 pH对反应的选择性的影响
        3.3.6 Pd/Fe_3O_4催化还原硝酸根的机理
        3.3.7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3.4 折点氯化法去除反应产生的铵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分散Pd/Fe_3O_4催化剂催化还原水中溴酸根
    4.1 引言
    4.2 溴酸根的吸附试验
        4.2.1 溴酸根的吸附结果
    4.3 单分散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3.1 单分散Pd/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4.3.2 催化剂的表征
    4.4 催化剂性能测试
        4.4.1 三种催化剂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比较
        4.4.2 Pd(0.1)/Fe_3O_4催化过程中的传质的影响
        4.4.3 Pd(0.1)/Fe_3O_4催化还原溴酸根的动力学特征
        4.4.4 溶液的pH对Pd(0.1)/Fe_30_4催化还原溴酸根的影响
        4.4.5 溶液中共存离子对溴酸根还原的影响
        4.4.6 矿泉水中溴酸根的催化还原
        4.4.7 矿泉水中溴酸根的催化还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双孔结构的砷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5.1 引言
    5.2 硅胶整体柱的制备
        5.2.1 硅胶柱的制备
        5.2.2 硅胶柱制备条件对硅胶柱性质的影响
    5.3 氧化铈的负载
        5.3.1 不同的负载方法负载氧化铈
        5.3.2 不同负载方法负载硝酸铈的对比
        5.3.3 浸渍法负载氧化铈
    5.4 双孔吸附剂的砷吸附性能表征
        5.4.1 砷吸附动力学测试
        5.4.2 不同吸附剂用量对砷吸附的影响
        5.4.3 砷饱和吸附曲线
        5.4.4 pH值砷吸附的影响
        5.4.5 砷吸附流动实验及吸附剂的脱附再生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概况
3 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3.1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现状
    3.2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4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
    4.1 国外科学教师教育标准评介
    4.2 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建构
    4.3 我国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的要素研究
    4.4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思考
5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
    5.1 港台地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5.2 西方国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5.3 基于国际比较的课程设置框架建构
6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科学教师需求调研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4 总结
7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
    7.1 教师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7.2 学生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7.3 基于实践者反馈的课程框架建构
8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8.1 学科科学类必修课程分类比较
    8.2 学科科学类必修课程总体比较
    8.3 教育科学类必修课程比较
    8.4 总结
9 结论、建议和不足
    9.1 结论
    9.2 建议
    9.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学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攀枝花市钛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目的意义
    1.2 与论文相关的文献综述
    1.3 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
        1.3.1 产业结构理论
        1.3.2 产业组织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论文的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
        1.4.1 逻辑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国内外钛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世界钛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1 世界钛原料生产
        2.1.2 世界钛白生产
        2.1.3 世界金属钛生产
    2.2 国内钛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2.1 国内钛原料生产
        2.2.2 国内钛白生产
        2.2.3 国内金属钛生产
3.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3.1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的现状
    3.2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的特点
        3.2.1 攀枝花钦产业区域比较优势
        3.2.2 攀枝花钦产业技术不断进步
        3.2.3 攀枝花钦产业初步形成全流程生产链
        3.2.4 攀枝花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4.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4.1.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4.1.2 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
    4.2 产业规模偏小、集群发展集中度不高
    4.3 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制约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4.4 钛产业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4.5 产品差异化竞争不够
    4.6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不足
5. 攀枝花市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攀枝花市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5.2 攀枝花市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3 攀枝花市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5.3.1 推动钛企业整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5.3.2 加大产业集群发展力度,促进钛产业规模发展
        5.3.3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钛产业核心竞争力
        5.3.4 完善循环经济机制,推进钛产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10)亿利资源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企业战略的概述
    1.1 企业战略的定义
    1.2 企业战略的影响因素
        1.2.1 愿景(Vision)
        1.2.2 企业使命(Mission)
        1.2.3 战略目标(Goal)
    1.3 企业战略的形成
第二章 亿利资源集团战略发展历程
    2.1 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2.2 亿利资源集团战略发展历程
        2.2.1 战略调整:从无机盐化工向精细化工产业迈进
        2.2.2 战略部署:购并式发展高科技医药产业
        2.2.3 战略形成:制定“沙漠·生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章 亿利资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战略定位
    3.1 亿利主导产业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分析——以能源重化工为例
        3.1.1 亿利资源集团各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以2004年为例)
        3.1.2 亿利资源集团产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3.1.3 亿利资源集团主导产业战略调整案例分析
    3.2 亿利资源集团循环经济战略的环境分析及实施
        3.2.1 亿利资源集团循环经济战略的环境分析
        3.2.2 亿利资源集团循环经济战略实施
    3.3 亿利资源集团循环经济战略成果及评价
        3.3.1 战略成果一:建立亿利资源PVC循环经济产业链
        3.3.2 战略成果二:构筑“铁海联运”物流通道
第四章 亿利资源集团循环经济战略的社会效应分析
    4.1 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高起点上替代了石化产品链
    4.2 电石法PVC为缓解中国石油需求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3 Annual Confer ence of In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SC(论文参考文献)

  • [1]1981~2020年我国较大及以上危化品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王伟,刘志云,崔福庆,张伟,谢聪. 应用化工, 2021(08)
  • [2]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D]. 梅娇. 南昌大学, 2020(02)
  • [3]负载金属催化剂的载体调控及其反应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顾勇冰.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4]渤海新区海岸带陆域水环境模拟及生态环境评价[D]. 罗珊. 天津大学, 2018(06)
  • [5]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D]. 王雪微.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 李国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7]饮用水中三种致癌无机酸根的去除[D]. 孙武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4)
  • [8]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 邓磊. 西南大学, 2011(02)
  • [9]攀枝花市钛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D]. 张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10]亿利资源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案例分析[D]. 魏强. 内蒙古大学, 2010(05)

标签:;  ;  ;  

2003年无机化工SC年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