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T网(一)

国家计委T网(一)

一、国家计委T型网(一)(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17)在《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经济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当中方方面面对电力资源的使用范围逐年扩大。国家在对大规模用电量提供支持的同时,同时也要保证电力资源质量与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就启用了城市配电网管理系统,能够对各个区域的电力使用提供综合的管理,当发现存在与能源传送相关的问题时,配电网可以及时的反映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本文针对城市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了有关项目的评估和管理评价,以及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讲解。本文第一章主要进行了背景与意义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电力负荷的增长明显加快,城市配电网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电能质量、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不了用户的电力需求,通过目前城市配电网发展的过程来看,进一步将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对比,确定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相关指标的计算,确定可靠性评估经济性评价的必要性,以及相关计算方法适用的经济基础,主要从给供电公司参考来考虑,给出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概念、方法、模型、基础数据以及指标体系;第三章主要是通过城市配电网架空线路网架和电缆线路网架的介绍,进行相关网架可靠性评估的前提假设,对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确定影响结果的变量,利用建立的模型,以典型的配电网接线模式为切入点,对配电网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一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深入经济技术分析,在问题简化的基础上得出一些较一般的结论;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经济性优化模型及评价研究,确定配电网可靠性的经济方式,针对实际配电网复杂多样的特点,开发相应的可靠性经济性综合评估与优化软件,并结合网架模式可靠性评估经济性优化模型的软件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实现对实际电网及优化改造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综合评估,为城市配电网的可靠提供相应的保证;第五章主要是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对城市配电网后期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情况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冬梅[2](2015)在《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速铁路出现之前,各种交通工具都确立了各自的优势领域和使用范围,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交通运输格局。高速铁路作为快速、安全、舒适、低能耗、大容量的新型交通运输方式,它的的发展给客运出行带来新的选择,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综合运输走廊的客运运输结构。高速铁路与民航这两种运输方式均以实现旅客快速运输为目的,在客运市场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运输服务的部分致性决定了两者在客运方面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并由此产生竞争。研究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客运分担,合理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提高两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效率、方便旅客出行、促进运输方式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总体介绍了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发展与民航在区域长途客运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以现状数据为基础分析国内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民航客座率、运力发展、盈利水平、航线网络构建等方面的影响,解析民航在高铁运输冲击下在运行速度、长距离运输、网络通达性、运营成本等方面仍具有比较优势。分析影响旅客出行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运输方式的供给因素、旅客主体特征因素和出行特征因素三个方面。结合决策因素的特点,设计RP/SP组合调查方案,运用低频率行为分层抽样调查法获得模型基础数据。②运输走廊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在分析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运量分担的二项Logit模型,分析效用函数形式和主要的特性变量,明确模型参数的测算方法。以高速铁路运量构成分析为基础,从运输路径、运量类型、运距范围三个层面,界定本次运量分担模型的研究范围。从运输方式供给特征、旅客主体特征、出行特性三个方面分析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运输方式供给特征决定效用函数的特征项,旅客特征和出行特征决定特征项的权重系数。结合实测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特性旅客、不同出行特征、不同运输服务特性情况下,对高速铁路与民航两种运输方式的选择特征。③基于运营条件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以两种运输方式的速度、票价等运营条件为主要考虑因素,构建运量分担模型,适用于高速铁路与民航机场联合设置综合枢纽或两者市区交通接驳情况基本相当的情况。从快速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四个方面量化分析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营属性,并规范化取值。分析旅客出行选择特征,明确影响旅客选择的决策变量主要为出行目的和旅客收入,并以此为依据对客流分类。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据不同客流的选择行为特征,引入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旅客类型的出行偏好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旅客对运输属性的权重值,构建了分客流类型的运量分担计算模型。并以上海至天津通道为实例,测算高速铁路开通对民航运输的分担情况。④基于接驳交通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基于出行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分析,涵盖市区接驳交通方式,适用于高速铁路站与民航机场市区接驳交通条件差异性较大的情况。首先介绍主要的市区接驳交通方式,分析国内外接驳交通的主要发展模式及交通分担情况。量化研究接驳交通的快速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研究接驳交通对运量分担效用函数的影响。以旅客时间价值理论为基础,依据交通调查数据,利用传统的测算时间价值的生产法,分工作时间、休闲时间分别测算时间价值系数。以费用为统一单位定量出行全过程的各属性因素,构建基于广义费用的运量分担模型。并以京沪通道为实例,测算高速铁路开通对民航的分担率。⑤以南京机场为例,分析高铁对民航的影响配置基于高速铁路的运营,研究机场集疏运条件改变对机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从而重新界定在高铁运营情况下的机场的腹地服务范围。分析南京机场航线网络结构,以及航线布局与高铁走廊的重合情况,重点对南京至北京航线的运量分担情况运用分担模型进行测算,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分析接驳交通条件改变对运量分担的影响,并以S1线通车前后高铁与民航的运量分担进行对比分析。

于正凯[3](2013)在《价值与关系: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媒体是具有一定资质、利用网络从事新闻传播的机构或公司。在过去10几年的发展中,新闻单位及其网站始终扮演着专业的、新闻基础生产力角色,但流量落后、经营空间狭小。商业门户网站凭借新闻聚合,试错式地积极填补由网络技术进步所不断敞开的“价值缺口”,流量领先、营收可观。2005年web2.0启动,用户创造内容、用户网络社交,都对网络媒体经营产生深远影响。2009年中国3G元年标志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传统三大商业门户(以新浪为代表)、新闻单位网站又共同面对基于个人用户提供价值、防止用户流失、桌面网络向移动网络转移三大重要课题。同在2009年,中国新闻单位转企改制启动,2012年4月人民网登陆上海A股市场,转企改制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同在4月,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同其它中央级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一道,正积极接受辅导、谋求上市。种种迹象表明,新闻单位网站除继续担负专业的、新闻基础生产力角色,正走向前台,经营面临全面启动,体系外借鉴、坚守专业与公信、顺应网络经济基本规律,当是基本路径。商业模式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方式的简洁描述,是体现网络经济最新关注点的经营逻辑。传统商业门户转型、新闻单位网站经营启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商业模式的搭建与创新问题。在学术层面,商业模式框架白上个世纪9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引发国内外管理学者和新闻传播学者广泛讨论,众说纷纭。回应现实与理论问题,本文以PEST模型分析网络媒体的宏观环境,以“结构-行为”这一产业经济学基本传统分析网络媒体产业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组织的资源特征,以上构成网络媒体经营的内、外制约因素。然后,沿着网络媒体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一般线路,抓住“价值与关系”两个重要关注点,透视网络媒体的经营现实与理论变迁,最终总结与尝试性建构网络媒体商业模式框架,希望其成为分析网络媒体经营现实、助力战略决策的富有弹性的管理工具。实证与规范结合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网站数据定期抽样、用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收集、财报解读,尤其亲身实习体验,都为本文提供了大量实证材料。管理学经典、传媒经济学和传播学构成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最新的网络经济学、价值网络等理论亦打开了本文的研究视野。PEST模型分析网络媒体的宏观环境发现三种产业驱动力:国家力量与政策扶植是启动性驱动力、网络技术是革命性驱动力、用户是来自市场与社会的根本驱动力。波特五力模型下,融合是网络媒体最显着的结构特征,其本质在于边界的打破,“关系”成为融合趋势下的重要经营要素。网络引发社会底层变革,使得人、财、物、信息高度节点化,资源间关系构建更加高效,更新了人们的资源观,关系正成为一种“资源的资源”。新闻单位网站资源集中在政府、事业单位、国企,及本系统内,亟待拓展系统外、市场、用户资源。STP是价值主张的经典理论,但在网络经济最新发展和媒体经营实际中显露“单向直线性、简单化”局限,加入关系思维是一种修正:用户细分除“质与量”加入社会关系指标,增加对合作伙伴的识别,借力关系进入市场,最终以“一种关系的确立”实现定位。人民网亟待“大众性”突破,东方网则需立足上海深耕。网络媒体的经营现实表明,伙伴、用户、员工这三个关系对象是网络媒体价值创造的主体,发展三种关系对于价值创造至关重要。自身强、伙伴强、整合强是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伙伴关系战略。媒体平台与用户的关系、用户与用户的关系是网络媒体发展用户关系的两个层面,真诚高效服务、后台设置排行呈现话题、激活用户为自己创造价值,是发展用户关系的现实路径。构筑共同愿景、开展实质性沟通,培育良好组织文化是发展员工关系的根本。关系维系对于有“盈利时滞”特征的网络媒体尤为重要。价值提供与沟通是关系维系的一般原则。用户关系是网络媒体关系核心,通过升级、孵化、延伸,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是用户关系维系的现实路径。网络媒体的价值实现,较之传统二次销售和影响力经济有了很大变迁。来自于市场竞争与博弈的网络媒体一般商业模式提示:网络媒体的新广告价值在于海量信息匹配与可测量效果的提供,增值服务是价值满溢之后的统计性盈利,二者内在关联、相互促进,搜索与微博广告、腾讯社区与微博企业版分别是二者典型案例。四大商业门户的财务分析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撑,明确提示优化盈利组合关系、利用人工逻辑-计算机语言所赋予的网络智能对于网络媒体经营的重要性。总结全文,网络媒体商业模式分作三个层面,并具有“间接性与复杂性”两大特征。在理论的、商业模式框架层面,尝试建构具有弹性特征的商业模式框架,并作出举例说明和不足之处研讨。以核心竞争力创建新组合强烈影响网络媒体的经营未来。结合新闻单位网站现实,核心竞争力再认、内容为王背后的关系意味、地方新闻网站的经营空间与战略取向是本文提出讨论的问题。

何莉娟[4](201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此背景下的新生事物——电子商务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能与大型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更为广阔的商机;B2B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的转型的重要方式,使中小企业能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市场机会。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不见面的交易特点凸显了网络中交易主体的复杂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信用风险。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子商务为我国中小企业带来潜在的巨大的商业前景的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以及市场主体信用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信用危机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信用问题却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健康快速的发展,时至今日,B2B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许多中小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不敢贸然进军B2B电子商务领域,尤其是交易额较大的时候。这实际上反应出他们对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怀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己初步确立了信用体系。但信用意识淡漠、信用法律法规不完善、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缺少信用教育与研究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其集中表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许多信用缺失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探讨中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逐步构建完善的B2B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只有较少的B2B网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部分企业信用评估功能,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虽然企业信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未见有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信用评估体系的报道。理论方面,国际国内文献中也只见一些零星研究。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问题,对于防止交易中的信用缺失,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规避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市场经济下的,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BP神经网络、蚁群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已经得到许多大型信用评级公司的论证,是比较成熟的。而针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评估方法的研究,目前仍然是比较空白。传统的线下信用评估等级究竟能否直接转化成电子商务中的信用等级,B2B在线交易信用评估指标的选择和评估模型的确定,都将直接影响到能否科学全面地反映出企业信用水平。这也是我们在构建B2B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时应当考虑的核心要点所在。本文侧重于在B2B电子商务环境下,依据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基本要求,初步构建了基于买家和卖家两种身份的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评估指标的权重。先介绍了B2B交易的发展、流程,主要是谈及目前所面临的信用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B2B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企业,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大部分B2B网站把交易双方完成交易后相互评价的评价值进行简单累加或平均,以此作为其信誉好坏的评判依据。然而企业信用通常包括网下静态信用和网上动态信用,故而本文建立的企业信用评估模型是基于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网下认证与网上评估相结合。二是对交易评价值的处理结合交易者自身的信用度以及交易额度进行可信化处理。该模型的创新点体现在:(1)评估指标更为详细。(2)有效避免“互换好评”、“诋毁”以及信用度炒作等现象,使评估结果能够更为客观、科学地反映企业信用。借鉴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概念及电子商务中的信用机制与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理论根源。通过吸收国外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运作的成功经验,本文对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够构建适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模型,并就模型中的信用内容、信用环境系统、信用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在对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模型的剖析下,结合中国的电子商务运行情况就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模型的实际运行进行了案例分析。该过程本文采用了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理论结合实际,以期对我国B2B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实际帮助。

邹国彪[5](2011)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已被确立为中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肩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不但面临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考验,而且还要面对数字出版、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从战术层次应用向战略层次应用、从局部应用向全局和全面应用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图书发行业面临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这种调整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在图书发行领域的应用。为此,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加大了对信息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和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寻找图书发行界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在界定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从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希望在中国图书发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在论文中,作者尝试建立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作者认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中国图书发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宏观层面,需要优化行业管理体系,加强有关法律建设,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的政策扶持,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和加快出版发行行业标准化建设。微观(企业)层面,需要构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制定和执行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在流程再造基础上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并迅速介入数字出版物发行。本论文以湖南新华发行集团为典型案例,剖析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介绍他们在ERP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数字出版物发行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及设想,希望能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内容结构如下:第1章:引言。阐述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目的和背景,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在对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包涵的内容,提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我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历史与现状。第3章: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分析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和必要性,介绍图书发行企业电子商务需求;最后就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原则、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4章: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作者在厘清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了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研究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可行性和策略。第5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在这一章,就掣肘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提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为了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IT规划,重视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同时提出,良好的信息化宏观外部环境和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也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第6章:研究结论及局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推进,同时对本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了说明。

王瑛[6](2010)在《基于Zigbee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体系,人工、半自动收费系统的缺点有效率低下、互不兼容、收费标准不统一等,不能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的优点有提高收费站通行效率,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减少车辆等候时的耗油和废气排放等。目前,我国高速公路ETC系统大多采用基于射频技术(RFID)的车牌识别系统,这项技术的局限性在于标准不统一、传输距离太短、成本高。本文基于ZigBee无线短程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ETC原型系统,通过车载终端与收费站协调器之间的无线短程数据通讯,获取相关数据,进而省略了传统ETC系统的车辆识别部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收费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智能收费。原型系统实现的重点包括两大模块:ZigBee无线短程通信模块和收费管理原型模块。车载终端加入协调器覆盖的收费站无线网络后,接收到协调器发来的广播信息,通过软件程序准确判断车辆的行驶方向(入口和出口的辨别),并将此信息连同自身的智能卡编号以字符串形式(智能卡编号-入口编号-出口编号)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接收到信息后通过串口上传到收费站局域网;收费管理原型模块通过更改收费站局部或全局数据库,完成通行费用的扣除、黑名单、黄名单的生成、各个收费站点车流量的查询与统计、用户信息的查询等功能。本文简述了ETC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和基础理论知识,在研究分析ZigBee无线短程通信的基础上,模拟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过程,实现了星型网络中心结点和终端结点安全可靠的双向数据通信,记录车载终端的通行信息。开发平台采用Jennic公司的JN5121-xxx-Myy系列ZigBee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无线短程通信,并设计开发ETC原型系统,从而验证了ZigBee技术运用于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可行性。本文详细介绍方案设计与实现过程,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完成了开题报告规定的内容,达到预期目标。

梅勇[7](2009)在《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铁路建设项目涉及多学科、多门类、多部门,它的建设周期长,沉淀成本高,其项目经济评价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也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因此如何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准确的经济评价就显行十分重要。论文以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建设项目为案例进行经济评价研究,该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结果不一致,本文提出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进一步论证该项目是否经济可行。本文将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结合为熵权,作为主客观权重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模糊物元评价方法对该项目作了分析。综合上述各项分析与评价得出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结论。

阳志梅[8](2010)在《基于知识网络与企业知识能力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群体迅速发展壮大,高技术企业以其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乃至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硅谷、第三意大利等集群经济的极大成功表明,高技术集群企业通过与相关的企业、组织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网络关系的网络化成长方式具有强盛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针对高技术产业特点和“新竞争”时代特征,探寻高技术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理日益成为企业成长理论和集群理论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这一问题对于发展以高新区为载体的我国高技术集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为背景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理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产业集群理论、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企业成长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为本文从知识网络和企业知识能力视角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展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知识网络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内涵进行界定,对其特征、构成要素及其与集群企业成长的关联性进行深入探讨。然后,论文分析了企业知识能力与企业异质性的关系,认为企业知识能力是高技术企业的异质性成长源泉。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建立了“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企业成长”的高技术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分析框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演进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个阶段,探讨了集群知识网络演进和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的动态关系机理。在实证研究部分,论文运用SPSS 15.0与AMOS7.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国内典型科技园区高技术集群中的5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204份,实证分析了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各要素均通过企业知识能力的中介传递进而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有显着正向影响。最后,论文通过对我国科技园区的高技术集群发展实践及集群知识网络现状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我国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对策。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创新:(1)顺承企业能力观和企业知识理论的核心要义,系统界定企业知识能力的内涵和深入分析了企业知识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异质性的关系,指出企业知识能力是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源泉,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知识理论的分析框架;(2)融合产业集群理论、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在系统界定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内涵的基础上,探索性建立了“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企业成长”的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匹配的高技术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分析框架并详细阐述了其作用机理,这一分析范式在新竞争时代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适用性;(3)定量刻画了知识网络维度和企业知识能力维度,以国内典型科技园区高技术集群企业为样本,运用SPSS15.0与AMOS7.0对基于知识网络与企业知识能力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我国高技术集群实践和基于知识网络不同演进阶段提出了我国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对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赖迪辉[9](2009)在《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文中研究指明组织治理、资源共享、竞争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本文正是在多学科专业融入技术创新研究的背景下,从网格技术、复杂性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现有成果中抽象出模型框架,构成技术创新网格这一全新理论概念,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予以延伸扩展。本文从复杂性科学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经济学和复杂性等理论进行梳理,定义技术创新网格,描绘了其结构模型,指出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蜕变机制。然后围绕技术创新网格的三大主要问题展开研究:网格的动因,治理,创新力的熵评价尺度。首先,针对网格动因列举了内部、外部、协同三个层面的驱动观,建立网格的“经济适用性”范式,探寻了创新与成本的双重竞争优势路径。分析显示技术创新网格存在降低企业长期成本的趋势,该趋势提高了企业对进入网格后获得高知识溢出的预期。在演化经济学研究范围内,将技术创新网格视作个体群,创新性的分析了积累倾向对技术创新网格进入选择问题的影响,揭示了竞争在技术创新网格动因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对网格的治理问题采用两条研究路径:一方面侧重于结构治理的考察,建立新的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选择模型,模型包含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任务需求、创新企业的能力要素等四个维度,与网格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另一方面分析和探讨关系治理策略,提出了关联资本与关联租金概念,将异质性分析的范围引入技术创新网格中,指出关联租金是技术创新网格经济性优势的具体体现。最后,以复杂性科学为工具构造“力场”去衡量技术创新网格的熵尺度,将复杂的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评价的多维问题作降维处理,得出较贴近现实的简单维度创新力计算公式,凸显了技术创新网格的创新优势,为后续多角度的技术创新网格的测评工作奠定了基础。

康孝先[10](2009)在《大跨度钢桥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在大跨度钢桥建设上某些指标已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基础理论研究却落后较多,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钢桥跨径不断增大,广泛采用高强钢并向全焊形式发展,桥塔高耸化、箱梁薄壁化,使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刚度下降,稳定问题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迫切需要对钢桥结构稳定性和极限承载力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20世纪70年代欧洲发生4次大型钢箱梁桥施工坠梁事故是桥梁稳定性问题研究的新起点,也说明应按极限承载力理论来指导设计。分析桥梁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不仅可以用于极限状态设计,而且可以了解桥梁结构的破坏形式,准确地知道结构在给定荷载下的安全储备和超载能力,为其安全施工和营运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本文在总结和吸取前人对桥梁结构,特别是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板钢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钢桥稳定理论和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的总结和评述:在对桥梁稳定理论和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就其基础理论、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目前的研究水平等4方面,系统阐述已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了目前板、板钢结构稳定性和极限承载力研究面临的问题,为大跨度钢桥极限承载力研究提供参考。2.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从含初始弯曲的大挠度方程出发,以薄板厚度的折减系数为摄动参数,将残余应力等效为边界荷载,将实用板(带初始弯曲和残余应力的板)比拟为理想板(完善板),得出板的厚度折减系数和板钢结构厚度折减方程。通过与数值方法和已有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折减厚度法的正确性,并全面地分析了初始几何弯曲和残余应力对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3.塑性佯谬的研究:回顾了塑性佯谬的研究历史和对可能造成塑性佯谬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采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了塑性增量理论和塑性全量理论对受压板塑性屈曲的影响,并对可能造成塑性佯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根据对塑性屈曲试验的精细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出塑性佯谬是解析方法的近似造成的,塑性佯谬在塑性屈曲数值分析中是不存在的。4.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研究:将有效宽度法推广到板钢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统一公式。通过对受压宽板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验证了统一公式的适用范围;对简支板在均匀受剪、非均匀荷载和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系统的研究了统一公式在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了简支板的弹性边界扭转刚度对承载力的影响,将简支板理论推广到板钢结构;与数值方法的对比验证了统一公式的完备性,并给出了适用于复杂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逐步破坏法。结合折减厚度法,考虑板钢结构抗力的随机性得出板钢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5.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理论的应用研究:采用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研究工字形钢板梁在局压、受剪和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受压加劲板的极限承载力,得出比已有理论更加优良的极限承载力公式。通过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合理性。6.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设计方法研究:回顾了我国公路钢桥设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国内外主要钢桥设计规范的比较,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设计方法和目标可靠度指标建议值。开发了基于Ansys软件的随机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板钢结构设计参数随机性对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概率设计的分项系数。7.压杆极限承载力研究:采用统一理论研究钢压杆极限承载力,通过修正Shanly模型重新构建了钢压杆极限承载力公式。系统讨论了初始缺陷对钢压杆承载力的影响;对偏心压杆的控制方程进行解析分析,得出双模量理论解高于试验值的直接原因;对钢压杆极限承载力进行概率分析,得出了钢压杆稳定极限承载力概率设计的分项系数。8.试验验证:以珠江黄埔大桥施工稳定性的试验研究为依托,通过扁平钢箱梁节段试验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吊装阶段横隔板的稳定性,并通过局部试验研究了桁架式纵隔板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和数值方法的对比分析,对本文提出的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理论进行了验证。

二、国家计委T型网(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计委T型网(一)(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经济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
第2章 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与经济性评估
    2.1 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方法
        2.1.1 可靠性评估方法
        2.1.2 可靠性评估指标
    2.2 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经济性评价的必要性
    2.3 停电损失估算方法概述及其在各国的适用
    2.4 停电估算方法及其适用的经济基础
第3章 配电网网架接线模式可靠性评估的经济性优化模型适用研究
    3.1 城市配电网典型网架的介绍
        3.1.1 架空线路网架
        3.1.2 电缆线路网架
    3.2 典型网架的可靠性评估
        3.2.1 可靠性评估的前提假设
        3.2.2 架空线路网架分析结果
        3.2.3 电缆线路网架分析结果
    3.3 配电网网架接线模式经济性优化模型的具体适用
        3.3.1 负荷的取值及线路载流量的约束
        3.3.2 经济性优化模型的计算
        3.3.3 典型网架线路接线模式下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
第4章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经济性优化模型及评价研究
    4.1 用于评价配电网可靠性的经济方式
    4.2 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优化模型
        4.2.1 设备年投资额
        4.2.2 年度故障检修费用
        4.2.3 年度网络损耗
    4.3 技术经济评价
        4.3.1 资产的分类和计算
        4.3.2 技术经济分类
        4.3.3 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
    4.4 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与矛盾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出行分担模型研究
        1.2.2 高铁与民航的运量分担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现状及分担影响因素分析
    2.1 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情况
        2.1.1 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
        2.1.2 民航的发展情况
    2.2 高速铁路发展及对民航的影响
        2.2.1 高速铁路与民航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2.2.2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及对民航的影响
        2.2.3 国内高速铁路发展及对民航的影响
    2.3 民航与高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关系分析
        2.3.1 运行速度
        2.3.2 长距离运输
        2.3.3 网络通达性
        2.3.4 建设运营成本
    2.4 民航与高速铁路方式选择影响因素与交通调查
        2.4.1 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 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交通调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输走廊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3.1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3.1.1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
        3.1.2 二项logit模型的构建
    3.2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界定
        3.2.1 运输走廊的界定
        3.2.2 运量分担的界定
    3.3 出行方式选择交通调查的基础数据
        3.3.1 调查实施
        3.3.2 调查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运营条件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
    4.1 效用函数影响因素类型
    4.2 特性变量的定量化分析
        4.2.1 快速性
        4.2.2 准时性
        4.2.3 经济性
        4.2.4 舒适性
        4.2.5 安全性
        4.2.6 权重分析
    4.3 个性变量的选择
        4.3.1 旅客主观因素
        4.3.2 偏爱理论
        4.3.3 决策变量的选择
    4.4 基于运营条件的运量分担模型
        4.4.1 效用函数
        4.4.2 特性变量的规范化取值
        4.4.3 关键决策因素及客流分类
        4.4.4 基于旅客属性分类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5 以上海-天津通道为例
        4.5.1 运营条件的量化
        4.5.2 旅客属性构成
        4.5.3 不同类型旅客对运输属性的权重值
        4.5.4 分客流类型的分担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接驳交通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
    5.1 高速铁路接驳交通运输方式
        5.1.1 接驳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
        5.1.2 高速铁路接驳交通的运输距离
    5.2 民航接驳交通运输方式
        5.2.1 接驳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
        5.2.2 国内外机场接驳交通发展模式
    5.3 接驳交通对效用函数的影响分析
        5.3.1 快速性
        5.3.2 接驳交通缓冲时间
        5.3.3 经济性
        5.3.4 舒适性
    5.4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运量分担模型
        5.4.1 广义出行费用概述
        5.4.2 广义费用各属性参数的量化
        5.4.3 旅客时间价值测算
        5.4.4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运量分担模型
    5.5 以京沪通道为例分析高铁与民航的优势运距
        5.5.1 各属性关键参数的量化
        5.5.2 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南京机场为例分析高铁运营对民航的影响配置
    6.1 高铁网络背景下南京禄口机场腹地范围分析
        6.1.1 机场腹地范围内涵及影响因素
        6.1.2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腹地
        6.1.3 高速铁路网络对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腹地的影响
    6.2 高速铁路对南京机场航线网络影响分析
        6.2.1 南京机场航线网络结构分析
        6.2.2 南京机场航线布局与高铁走廊比较分析
        6.2.3 京沪高铁对南京至北京航线运量的影响分析
    6.3 接驳交通改变对高速铁路与民航运量分担的影响分析
        6.3.1 轨道交通接驳机场的重要性
        6.3.2 轨道S1线开通对南京至北京航线运量分担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3)价值与关系: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现实问题
        (二) 理论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一章 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研究的概念基础
    第一节 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研究的文献综述和个人思考
        一、研究对象说明
        二、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个人思考与探讨
    第二节 本研究有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一、网络媒体
        二、商业模式
        三、价值
        四、关系
    注释
第二章 网络媒体经营环境分析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发现网络媒体的产业驱动力
        一、传媒改革视野下的经济与政策驱动力
        二、再认网络技术:网络媒体产业的革命性驱动力
        三、用户:网络媒体产业的根本驱动力
    第二节 网络媒体产业结构分析:融合趋势下的“关系”经营意味
        一、结构-行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析传统
        二、融合:网络媒体产业最重要的结构特征
        三、“五力模型”下网络媒体产业的融合实质——“关系”成为战略焦点
    第三节 网络媒体组织的资源分析:拓展“关系”资源
        一、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资源基础理论的关联分析提示
        二、商业门户网站与新闻单位网站的资源对比分析
    注释
第三章 价值主张:向STP中注入“关系”思维
    第一节 STP的精髓与缺陷
        一、STP的精髓:价值提供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关系
        二、STP理论的局限:边界封闭下的经营思维
    第二节 细分与识别:两种增加
        一、用户细分指标:在“质、量”中加入“社会关系”
        二、增加对合作伙伴的识别与开发
    第三节 市场进入与定位:以“关系”为路径和归宿
        一、借力关系:市场进入
        二、定位本质:一种关系的确立与维系
    第四节 案例:人民网和东方网的定位分析
        一、人民网:大众性突破
        二、东方网:“在上海”——“夹在中间”的突围
    注释
第四章 价值创造:“关系”创造价值
    第一节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伙伴创造价值
        一、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二、网络媒体伙伴分类:创造不同价值
        三、核心竞争力视角:网络媒体伙伴关系战略
    第二节 用户创造价值
        一、用户:价值创造的新主角
        二、服务、话题、激活:发展用户关系两个层面与路径
    第三节 员工创造价值
        一、新角色、新价值
        二、共同愿景、实质性沟通:发展员工关系
    注释
第五章 价值维系:关系维系
    第一节 关系维系:价值实现的前提
        一、成本与终身价值:传统营销学的观点
        二、用户关系拓展:关系营销学的新视角
        三、网络媒体经营现实:关系再拓展、价值实现的前提
    第二节 持续提供价值:用户关系维系
        一、关系维系的一般原则:价值提供与沟通
        二、升级:增加价值提供、提升用户体验、提供营销契机
        三、孵化:新平台的服务与经营双重意义
        四、延伸:移动互联网
    注释
第六章 价值实现:优化盈利组合关系
    第一节 二次销售与影响力经济的变迁:网络媒体的价值实现
        一、二次销售与影响力经济:大众媒体的价值实现
        二、二次销售和影响力的变迁:网络媒体一般商业模式
    第二节 盈利模式:网络广告、增值服务及其内在关系
        一、基于传播产品的海量信息匹配和可测量效果:网络广告
        二、网络广告盈利模式二例:竞价排名和微博互动
        三、“价值满溢”后的统计性盈利:增值服务
        四、增值服务二例:腾讯增值服务与新浪微博企业版
        五、广告与增值服务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优化盈利组合关系:基于四大商业门户网站2006-2011财务分析
        一、四大商业门户财务分析的典型性
        二、2006-2011四大商业门户网站财务分析
        三、财务分析提示:优化盈利组合关系
    注释
第七章 结论:以核心竞争力创建新组合
    第一节 网络媒体商业模式总结与模型框架的尝试性建构
        一、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总结:三个层面和两个特征
        二、网络媒体商业模式框架的说明与不足
    第二节 网络媒体经营未来:以核心竞争力创建新组合
        一、关系、组合:创新、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的交汇
        二、以核心竞争力创建新组合
        三、新闻单位网站若干经营问题的讨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大学生和年轻职业群体个案调查
后记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中小企业
    2.1 电子商务
        2.1.1 电子商务概述
        2.1.2 电子商务类别
    2.2 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2.2.1 国际学术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2.2.2 国内学术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2.3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2.3.1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2.3.2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国外企业的区别
        2.3.3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大型企业的区别
        2.3.4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3.5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现状
        2.3.6 B2B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比较传统企业的优势
        2.3.7 实际调查论证
    2.4 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战略
        2.4.1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4.2 我国中小企业扩大电子商务应用的意义
        2.4.3 中小企业利用B2B电子商务平台的效用
    2.5 B2B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策
        2.5.1 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方法与策略
        2.5.2 B2B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和主要突破口
        2.5.3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蓝图
    2.6 本章小结
3. 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3.1 信用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
        3.1.1 信用
        3.1.2 企业信用的概念
        3.1.3 企业信用的评估
        3.1.4 企业信用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3.2 企业信用评估的基本理论
        3.2.1 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内容
        3.2.2 企业信用评估的必要性
        3.2.3 企业信用评估的可行性
        3.2.4 企业信用与经济学理论
    3.3 企业信用评估的基本方法
        3.3.1 信用评估方法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3.2 信用评估方法的多样性
        3.3.3 信用评估方法在构建评估体系中逐步完善
    3.4 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的信用
        3.4.1 电子商务信用的概念
        3.4.2 电子商务的信用需求
        3.4.3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研究
        3.4.4 国内外电子商务信用现状对比
    3.5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3.5.1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含义
        3.5.2 国内外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3.5.3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现状
        3.5.4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原则
    3.6 本章小结
4.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存在的问题
    4.2 B2B模式下电子商务流程和信用模式
    4.3 B2B模式下企业间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4.3.1 指标评分标准
        4.3.2 指标评分处理方法
        4.3.3 B2B模式下企业间信用分值的分布
        4.3.4 B2B电子商务信用评估模型
        4.3.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流程
    4.4 可信用B2B电子商务评估体系
        4.4.1 可信用电子商务系统
        4.4.2 可信用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
        4.4.3 可信用电子商务系统的流程
        4.4.4 可信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
    4.5 电子商务信用中介机制
        4.5.1 信用中介机制的架构体系
        4.5.2 信用中介机制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4.5.3 信用中介机制的实证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5.1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总指标体系
        5.1.1 网下静态指标体系
        5.1.2 卖方在线评估指标
        5.1.3 买方在线评估指标
    5.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定
        5.2.1 权重的方法
        5.2.2 AHP法简介
    5.3 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4 运用AHP法确定权重的结构和流程
        5.4.1 建立梯阶层次结构
        5.4.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5 运用AHP法确定中小企业B2B信用评估指标权重
        5.5.1 利用AHP法圈定准则层的相对权重
        5.5.2 指标总权重
        5.5.3 B2B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5.5.4 信用值的动态调整
    5.6 本章小结
6. 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制
    6.1 企业信用评估的环境因素
        6.1.1 优化企业信用评估的法律环境
        6.1.2 提升企业信用评估的人文环境
        6.1.3 引入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6.1.4 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6.2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系统支撑
        6.2.1 信用信息采集子系统
        6.2.2 信用评估系统
    6.3 完善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体系
        6.3.1 传统信用管理体系的缺陷
        6.3.2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6.4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实例分析
        6.4.1 阿里巴巴网络会员企业信用交易模式
        6.4.2 信星计划信用管理系统
        6.4.3 移动商务的驱动因素
    6.5 B2B电子商务环境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发展前景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1.2.2 电子商务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1.2.3 信息技术对数字出版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3.4 创新之处
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2.1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内涵
        2.1.1 图书、出版、出版业及图书发行
        2.1.2 信息技术、信息化和信息革命
        2.1.3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包含的内容
        2.1.4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
    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
        2.2.1 信息技术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2.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政策环境的影响
        2.2.3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产业的影响
        2.2.4 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2.2.5 信息技术对读者的影响
    2.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历史
    2.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现状
        2.4.1 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
        2.4.2 电子商务应用得到了初步发展
        2.4.3 ERP、CRM等先进信息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
    2.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ERP系统建设
        2.5.1 公司信息化历史和战略构想
        2.5.2 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5.3 ERP系统建设情况
        2.5.4 ERP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3 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简介
        3.1.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定义
        3.1.2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内涵和特点
        3.1.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表现形式
    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及必要性
        3.2.1 实施电子商务背景
        3.2.2 实施电子商务必要性
        3.2.3 实施电子商务S W O T分析
    3.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需求
        3.3.1 电子商务市场需求
        3.3.2 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需求
    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
        3.4.1 实施原则
        3.4.2 实施方案
        3.4.3 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3.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发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3.5.1 基本情况
        3.5.2 主要目标
        3.5.3 子平台
        3.5.4 商业模式
4 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
    4.1 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
        4.1.1 数字出版定义
        4.1.2 数字出版物类型
        4.1.3 数字出版发展现状
    4.2 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
        4.2.1 技术日渐成熟
        4.2.2 政策促进发展
        4.2.3 传统出版机构参与
        4.2.4 产业链逐渐形成
        4.2.5 盈利模式逐步清晰
        4.2.6 终端产品推陈出新
    4.3 信息化是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基础
        4.3.1 数字出版物营销需要信息技术“集成”
        4.3.2 数字出版物营销是信息化高级阶段
    4.4 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可行性和策略
        4.4.1 可行性
        4.4.2 策略
    4.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数字出版内容集成分发平台”
        4.5.1 建设目标
        4.5.2 建设原则
        4.5.3 商业模式
        4.5.4 建设内容
5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
    5.1 企业流程再造
        5.1.1 企业流程再造基本理论
        5.1.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原则与目标
    5.2 企业文化
        5.2.1 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
        5.2.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需要先进企业文化
        5.2.3 如何营造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图书发行企业文化
    5.3 IT规划
        5.3.1 IT规划内涵、作用和功能
        5.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必要性
        5.3.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存在的问题
        5.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实施原则
    5.4 行业标准化
        5.4.1 标准化内涵与意义
        5.4.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必要性
        5.4.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现状与问题
        5.4.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方法与策略
    5.5 宏观外部环境
        5.5.1 优化出版业管理体系
        5.5.2 健全有关出版法律法规
        5.5.3 推进图书发行产业信息化
        5.5.4 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政策研究与扶持
        5.5.5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
        5.5.6 加强图书发行业信息标准建设力度
    5.6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5.6.1 提高企业对信息化认识
        5.6.2 加强对信息技术管理
        5.6.3 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5.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 研究结论与局限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论文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6)基于Zigbee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ETC 在国外的应用
        1.2.2 ETC 在国内的应用
    1.3 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工作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基本知识介绍
    2.1 IEEE802.15.4/ZigBee 技术介绍
        2.1.1 IEEE802.15.4/ZigBee 技术概述
        2.1.2 ZigBee 网络协议架构
        2.1.3 ZigBee 网络拓扑结构
    2.2 ZigBee 无线短程通信平台硬件
        2.2.1 开发平台的选择
        2.2.2 JN5121-000-M01 模块
        2.2.3 BOS 操作系统
        2.2.4 开发环境
    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
        2.3.1 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及特点
        2.3.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成分
    2.4 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方案设计
    3.2 系统结构设计
        3.2.1 ETC 系统前台的组成和功能
        3.2.2 ETC 系统后台的组成和功能
    3.3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3.4 小结
第四章 系统无线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无线通信模块方案设计及通信原理
        4.1.1 方案设计
        4.1.2 通信原理
    4.2 ZigBee 通信协议简介
        4.2.1 ZigBee 帧格式
        4.2.2 ZigBee 帧结构分析
        4.2.3 ZigBee 帧的数据传输模式
        4.2.4 ZigBee 帧的重新传输机制
        4.2.5 ZigBee 帧的安全性能分析
    4.3 ZigBee 短程无线通信模块组网设计
        4.3.1 ZigBee 短程无线通信模块协调器的网络设计
        4.3.2 ZigBee 短程无线通信模块终端节点的网络设计
    4.4 无线短程通信模块测试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收费管理系统的原型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分析
    5.2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5.2.1 E-R 概念模型设计
        5.2.2 系统架构
        5.2.3 数据表设计
        5.2.4 分片与分配
        5.2.5 数据字典设计
    5.3 收费管理系统的原型设计思路
    5.4 收费管理系统的原型实现
        5.4.1 收费站管理中心系统的原型实现
        5.4.2 管理员服务系统的原型实现
        5.4.3 客户查询系统的原型实现
    5.5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源码
    附录A.1 无线短程通信模块部分源码
        附录A.1.1 协调器向终端发送广播数据的函数
        附录A.1.2 向串口传送数据的函数
        附录A.1.3 接收Msg 帧的函数
        附录A.1.4 终端接收协调器Msg 广播帧并判断入口和出口的函数
        附录A.1.5 终端向协调器发送信息的函数
    附录A.2 收费管理系统原型的部分源码
        附录A.2.1 收费站管理中心系统原型的源代码
        附录A.2.2 管理员服务系统原型的源代码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经济评价理论的发展
        1.2.2 国内项目经济评价的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二章 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设计
    2.1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2.1.1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主要特点
        2.1.2 财务评价
        2.1.2.1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2.1.2.2 财务评价指标
        2.1.3 国民经济评价
        2.1.3.1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2.1.3.2 国民经济评价的参数
        2.1.3.3 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
        2.1.4 不确定分析
        2.1.5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2.2 本文的研究方法设计
        2.2.1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的经济评价
        2.2.2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
        2.2.2.1 综合评价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2.2.2.2 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
        2.2.2.3 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熵权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项目概述及经济评价
    3.1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建设项目概况
        3.1.1 该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3.1.1.1 项目简介
        3.1.1.2 该项目建设的范围
        3.1.2 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3.2.1 该项目的投资估算
        3.2.1.1 估算范围及依据
        3.2.1.2 估算原则
        3.2.1.3 投资估算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2 该项目的财务评价
        3.2.2.1 项目财务评价原则和基础参数
        3.2.2.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2.2.3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3.2.2.4 财务敏感性分析
        3.2.2.5 财务盈亏平衡分析
        3.2.2.6 项目的财务评价结论
        3.2.3 该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3.2.3.1 评价原则及基础数据
        3.2.3.2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3.2.3.3 经济敏感性分析
        3.2.3.4 社会效益分析
        3.2.3.5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项目经济可行综合评价
    4.1 轨道交通项目经济可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轨道交通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2 影响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性的指标体系构建
    4.2 试验段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
        4.2.1 确定该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复合模糊物元
        4.2.2 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组合权重
        4.2.2.1 AHP赋权法
        4.2.2.2 熵值赋权法
        4.2.3 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的熵权复合物元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基于知识网络与企业知识能力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几个基本概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说明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知识网络研究现状
    2.3 企业成长的三种模式比较
    2.4 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分析
    3.1 知识溢出与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
    3.2 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3.2.1 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内涵
        3.2.2 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特征
    3.3 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构成要素与维度划分
        3.3.1 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
        3.3.2 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维度划分
    3.4 知识网络与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关联性分析
        3.4.1 高技术集群本地知识网络:集群企业成长的支点
        3.4.2 全球知识网络嵌入: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杠杆
        3.4.3 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国际启示:硅谷的知识交流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技术企业知识能力分析
    4.1 企业知识能力与企业异质性分析
    4.2 企业知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4.2.1 企业知识能力的内涵
        4.2.2 企业知识能力的特征
    4.3 企业知识能力的维度划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与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机理分析
    5.1 理论模型构建
    5.2 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
        5.2.1 知识网络要素对企业知识能力的作用机理
        5.2.2 知识能力要素对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
    5.3 知识网络演进与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的关系分析
        5.3.1 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演进阶段划分
        5.3.2 初级网络形成阶段与高技术集群企业生存
        5.3.3 中级网络形成阶段与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
        5.3.4 高级网络形成阶段与高技术集群企业持续成长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网络、企业知识能力与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实证研究
    6.1 研究模型与假设
    6.2 数据收集
        6.2.1 变量的度量
        6.2.2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6.3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6.4 样本信度及效度检验
        6.4.1 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
        6.4.2 样本数据的效度分析
    6.5 SEM模型分析与评价
        6.5.1 初始SEM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6.5.2 SEM模型的修正与评价
        6.5.3 模型确定
    6.6 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6.6.1 假设检验
        6.6.2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6.6.3 实证结果的启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知识网络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策略
    7.1 我国高技术集群发展现状
    7.2 我国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分析
    7.3 基于知识网络的我国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对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动机: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研究方法
        1.2.1 主要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与内容安排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内容安排
    1.5 技术创新网格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技术创新网格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2.1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2.1.1 传统的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2.1.2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2.2 复杂性理论研究综述
        2.2.1 复杂性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2.2.2 技术演化观下的“演化”复杂性理论研究综述
    2.3 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2.3.1 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变迁
        2.3.2 演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技术创新网格的结构分析及其演化复杂性研究
    3.1 标准化与网格效应: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组织研究视角
    3.2 技术创新网格系统结构及其动力学稳定分析
        3.2.1 系统结构分析
        3.2.2 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3.3 复杂性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网格演化机制分析
        3.3.1 技术创新网格的演化复杂性特征
        3.3.2 技术创新网格的蜕变机制探究
    3.4 技术创新网格演化机理的复杂性评价研究
        3.4.1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技术创新网格演化模型分析
        3.4.2 中微观环境下技术创新网格决策应变复杂性评价
第四章 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研究
    4.1 技术创新网格驱动机制分析
        4.1.1 动因的内部驱动观
        4.1.2 动因的外部驱动观
        4.1.3 动因的协同驱动观
    4.2 创新与成本双重竞争优势路径的动因模型分析
        4.2.1 创新动因引发网格化
        4.2.2 网格化与成本下降趋势的辩证关系
    4.3 技术创新网格进入选择问题的演化经济学形塑
        4.3.1 个体群与选择单位概念在技术创新理论中的嵌入
        4.3.2 技术创新网格的进入频率的初步模型
        4.3.3 积累倾向与选择差异
    4.4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进入选择过程
第五章 技术创新网格的治理研究
    5.1 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概述
        5.1.1 治理问题的提出
        5.1.2 网络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基础
        5.1.3 网格治理模式的说明
    5.2 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选择模型
        5.2.1 传统的四重维度模型评价
        5.2.2 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选择模型研究
    5.3 技术创新网格关系治理的核心——关联资本
        5.3.1 技术创新网格关联资本的基本概念
        5.3.2 建立技术创新网格关联资本
        5.3.3 关联租金:技术创新网格经济性优势的体现
第六章 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的熵评价尺度研究
    6.1 技术创新网格力场构成与力的分析
        6.1.1 技术创新网格力场的构成
        6.1.2 解构创新力场原子模型
        6.1.3 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矢量要素
        6.1.4 培育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
    6.2 技术创新系统创新力的度量尺度
        6.2.1 广义创新力的熵评价尺度
        6.2.2 熵的分布函数
    6.3 测度广义创新力能量
    6.4 广义创新力能的度量模型
        6.4.1 通用三维空间模型
        6.4.2 多维空间创新力与能量模型
        6.4.3 综合算法的广义模型
    6.5 实证分析——石家庄高新区技术创新网格系统复杂性的量度
        6.5.1 石家庄高新区网格系统结构分析
        6.5.2 设立复杂性构成因子
        6.5.3 三维复杂性参量的熵信息计算表
        6.5.4 技术创新网格复杂性的统一度量尺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10)大跨度钢桥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大跨度钢桥的发展
    1.2 钢结构稳定性理论
        1.2.1 钢结构的屈曲
        1.2.2 板的稳定理论研究进展
        1.2.3 近代结构稳定理论的发展
    1.3 桥梁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历史回顾
        1.3.1 桥梁结构的第一类稳定问题
        1.3.2 桥梁结构的第二类稳定问题
    1.4 桥梁结构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1 稳定性理论
        1.4.2 极限承载力理论
        1.4.3 钢桥设计规范的稳定部分
    1.5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板的稳定性与可靠度基本理论
    2.1 板的稳定性理论
        2.1.1 稳定性问题的几何非线性性质
        2.1.2 稳定性问题的材料非线性性质
    2.2 可靠度基本原理
        2.2.1 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方程
        2.2.2 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
        2.2.3 一次二阶矩理论的中心点法
        2.2.4 一次二阶矩理论的验算点法
        2.2.5 Monte-Carlo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板钢结构承载力分析的数值方法
    3.1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3.2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3.2.1 有限元法的几何非线性问题
        3.2.2 有限元法的材料非线性问题
        3.2.3 第一类弹性及弹塑性稳定分析
        3.2.4 第二类稳定问题和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
    3.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与试验的对比
    3.4 基于概率设计的随机有限元方法
        3.4.1 随机有限元法的研究进展
        3.4.2 随机有限元在板钢结构稳定性中的应用
        3.4.3 基于概率设计的非线性随机有限元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初始缺陷对板钢结构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4.1 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概述
        4.1.1 初始几何缺陷的研究方法
        4.1.2 残余应力的研究方法
    4.2 折减厚度法
        4.2.1 基本假定
        4.2.2 板钢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4.2.3 厚度折减系数
        4.2.4 对等效残余应力荷载的简化
        4.2.5 厚度折减方程
    4.3 折减厚度法的验证
        4.3.1 等效残余应力荷载的修正系数
        4.3.2 算例分析与验证
    4.4 初始缺陷对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4.1 初始弯曲对承载力的影响
        4.4.2 残余应力对承载力的影响
    4.5 受压薄板的曲后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
    5.1 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5.2 受压板的塑性佯谬
        5.2.1 塑性佯谬的研究综述
        5.2.2 对已有观点的分析与讨论
        5.2.3 板理论的假定对受压板屈曲性能的影响
        5.2.4 弹塑性屈曲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2.5 塑性佯谬试验重分析
        5.2.6 塑性佯谬的新解释
    5.3 板钢结构承载力统一公式
        5.3.1 极限承载力统一公式的证明
        5.3.2 极限承载力统一公式
        5.3.3 弹性边界板的屈曲系数
        5.3.4 板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
        5.3.5 均匀受剪板的极限承载力
        5.3.6 统一公式的适用范围
    5.4 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的应用
        5.4.1 逐步破坏法
        5.4.2 逐步破坏法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板钢结构承载力的概率设计法
    6.1 基于概率的钢桥极限承载力设计方法研究
        6.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6.1.2 我国公路钢桥设计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6.1.3 国内外主要钢桥设计规范比较
    6.2 可靠度理论在结构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6.2.1 目标可靠指标建议值
        6.2.2 公路钢桥LRFD中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6.3 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概率分析
        6.3.1 板钢结构初始几何缺陷统计
        6.3.2 板的随机几何缺陷对承载力的影响
        6.3.3 受压板极限承载力的随机分析
    6.4 板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概率设计法
        6.4.1 分项系数的确定
        6.4.2 数值分析结果和结论
    6.5 本章小节
第7章 钢压杆的极限承载力
    7.1 压杆承载力研究的历史回顾
    7.2 基于修Shanley模型的压杆极限承载力
        7.2.1 弹塑性铰模型
        7.2.2 刚杆-铰模型的极限承载力
        7.2.3 压杆承载力公式的构建
    7.3 初始缺陷对压杆承载力的影响
        7.3.1 压杆的初始弯曲
        7.3.2 偏心压杆截面的承载力提高系数
        7.3.3 残余应力对压杆承载力的影响
    7.4 压杆极限承载力的随机性
        7.4.1 统计参数
        7.4.2 压杆承载力的概率分析
        7.4.3 荷载偏心e对压杆承载力的影响
        7.4.4 分项系数的确定
    7.5 压杆极限承载力公式的验证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的应用
    8.1 工字梁的局压承载力
        8.1.1 工字梁局压的等效承压长度
        8.1.2 工字梁局压的弹性屈曲
        8.1.3 工字梁局压的极限承载力
        8.1.4 试验对比
    8.2 工字梁腹板抗剪极限承载力
        8.2.1 翼缘对腹板的嵌固系数
        8.2.2 拉力场理论的数值分析
        8.2.3 修正的拉力场理论
        8.2.4 试验验证
    8.3 工字梁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
        8.3.1 工字梁承载力的研究概况
        8.3.2 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
    8.4 加劲板受压的极限承载力
        8.4.1 加劲板承载力的研究概况
        8.4.2 加劲板承载力的压杆理论
        8.4.3 加劲板受压的弹性屈曲
        8.4.4 加劲板受压的极限承载力
        8.4.5 试验验证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珠江黄埔大桥施工稳定性试验研究
    9.1 工程概述
        9.1.1 模型试验的研究意义
        9.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 试验研究的主要思路
    9.2 试验模型的数值分析
        9.2.1 数值分析基本资料
        9.2.2 钢箱梁节段模型的数值分析
        9.2.3 试验节段模型数值分析
        9.2.4 纵隔板局部模型试验分析
    9.3 模型试验
        9.3.1 试验加载过程
        9.3.2 节段试验及结果
        9.3.3 纵隔板试验及结果
    9.4 隔板施工稳定性试验结论
    9.5 极限承载力统一理论的试验验证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四、国家计委T型网(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经济性优化研究[D]. 刘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2]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D]. 李冬梅. 东南大学, 2015(08)
  • [3]价值与关系: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研究[D]. 于正凯. 复旦大学, 2013(02)
  •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构建[D]. 何莉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5]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邹国彪. 武汉大学, 2011(04)
  • [6]基于Zigbee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D]. 王瑛. 安徽工业大学, 2010(02)
  • [7]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D]. 梅勇.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03)
  • [8]基于知识网络与企业知识能力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成长研究[D]. 阳志梅. 中南大学, 2010(11)
  • [9]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D]. 赖迪辉. 天津大学, 2009(01)
  • [10]大跨度钢桥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D]. 康孝先.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国家计委T网(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