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技时代地方精神的景观设计

尊重科技时代地方精神的景观设计

一、技术时代尊重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江燕[1](2021)在《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和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的校园建设包括中学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相关校园设计缺乏相对成熟的指导思想和足够的实践探索,造成空间形态的趋同、地域文化的断层和校园规划的高同构性,校园建设普遍缺乏鲜明的辨识度。这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尴尬现象,考验着当代中学校园景观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针对中学景观建设计的同质化以及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场所精神”为核心理论,力图将场所精神融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校园场所精神的文献资料,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归纳现有中学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广汉中学新校区为载体,将其特有的书院文化、铜钟文化和广汉特有的三星堆文化相结合,融入到校园空间范畴中的景观设计中,进行实践探索,使其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完成了如下工作:1.从“场所精神”相关理论和角度出发,以广汉中学新校区为载体进行研究,调研现当代中学校园景观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背景,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策略,建立论文框架。2.系统阅读“基于场所精神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有关的大量论文,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分析现有中学校园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3.以“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实践载体,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相关设计案例,分析广汉特色的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并对其加以提炼归纳,将其行之有效地融合到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去,使中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能够得到充分表达,以促进我国中学校园人文性、艺术性的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营造校园空间环境中的文化内涵,用设计将教育弥撒在整个校园,让教育无处不在。4.探索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之路,力求为当今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向,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杨俊[2](2021)在《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因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大规模聚集所造成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土地粗放利用所带来的城市发展压力逐步增大,城市依靠土地增量扩张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以优化存量空间资源推动城市增长将成为主导方向。工业废弃地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类型,是探索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逐步走向存量经营的重点研究对象。进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更加重视继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以提升质量、盘活资源为主的城市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文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从城市存量空间视角探寻工业废弃地的有机更新和赋能增产,加快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盘活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空间效益,深入挖掘存量空间资源的历史文化特色,做好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改造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整合区位要素,提取文化创新点置入工业废弃地的整体景观改造,在工业废弃地的基础上打造兼具创意产业园区和公共生态公园双重属性的阅读公园,把闲置旧空间转变为文化新地标,把工业废弃地转变为活力新家园,融入城市融入生活,从而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周昊飞[3](2021)在《山东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薛城遗址位于山东枣庄滕州市区南部,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遗址周边区域范围现有的十多个乡村,因与遗址存在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关系、文化价值联系,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逐渐显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我国对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遗址周边区域(村落)的环境也随之有所改善。尽管如此,这些改善还不足以保证对遗址的保护;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遗址保护与周边村落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不足以满足遗址周边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因此,还需要社会各方及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目前,有关薛城遗址周边的研究还很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还无人涉及。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依照遗址整体性保护理论、场所精神理论、符号学的方法,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手法,通过对景观的研究重构规划设计提升其现状,在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协调处理好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强化遗址保护,促进乡村振兴,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最终目的。依据国内外遗址保护、乡村建设相关理论与先进理念,借鉴相关成熟案例。首先,通过对薛城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及对调查的情况进行梳理,从历史发展,地理空间,文化导向,产业建设四个方面对薛城遗址与周边村落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利用空间形态、空间氛围二要素,找出周边各村落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归纳出薛城遗址周边与村落空间存在问题;随后,在法规、政策的指导下,归结出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魏楼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策略与方针;最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了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魏楼村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此研究设计有助于提高村民遗址保护意识,促进薛城遗址的保护;有助于改善周边村民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论文在选题、设计方案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桂彬[4](2021)在《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 ——以庐江县百花村社区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率逐步提高,人们的目光从城市转向了乡村建设,而乡村的社区中心类建筑作为其最为基层的一部分,在乡村的建设中有着愈发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与休闲场所,还承担着诸如行政办公、教学、文化文脉传承、产业发展等作用。因此,乡村社区中心的活力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兴衰,有必要将乡村社区中心作为乡村更新建设的发力点。本文以乡村中最为常见的公共建筑“乡村社区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进行分析。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的阐述解读,结合国内外对场所精神和社区中心发展历程的研究,探究社区中心在当今社会中的特点。第二章节理清乡村社区中心在当下社会的发展困境,再对场所精神的相关特征进行阐述,找寻场所精身与乡村社区中心之间的关联性。场所精神的主要特征有五点要素,分别是社会要素,环境要素,空间要素,物质要素和人本要素。通过对五点要素的详细分析,提出场所精神理念介入乡村社区中心建设的可行性。第三章为实践案例部分,通过分析这五个案例的特征,归纳出符合乡村特色的乡村社区中心设计的理念,并在第四章节对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第五章节将这些设计策略用于作者所参与的百花村社区中心的实践案例之中。在实践项目中笔者详细分析了乡村社区中心是怎样塑造其内在的场所精神。同时期待为今后的乡村社区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要昌[5](2021)在《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部分乡村建设照抄照搬、盲目模仿城市思路,导致千村一面等问题。乡村建筑地域特色缺失、传统文化受到忽视,村民难以与建筑场所产生情感联结,进而使村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变为陌生感和失落感。乡村文化建筑作为村民日常交往、文化传播的平台,其场所精神营造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乡村文化建筑的实践探索不断涌现,为本研究提供了数量繁多的考察样本。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产生的体现乡村场所特质、贴近村民真实生活的乡村文化建筑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从场所精神的视角对乡村文化建筑的形象风貌、材料选用、体量组织、情感表达等的设计策略、设计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首先对场所精神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场所精神的地缘性、人本性、归属性对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存在的场所感缺失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探讨了场所精神的构成要素与影响要素。然后,文章从物质环境、行为活动、场所意义的方面对案例应对场所精神构成要素的具体策略和思考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可识别性、可达性、多样性的角度探究了场所精神影响要素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案例拆解分析和横向对比,运用建筑图示语言和具体做法举例对案例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和多元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得出四种主要策略:场所环境的对话、地域文化的表达、行为心理的关怀、公共属性的体现。最后文章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实践的进步与困境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进行了展望。场所精神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文化建筑设计侧重场所感的营造,建筑与场所中的人、事、物产生关联进而促进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既是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目的。本文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设计策略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未来乡村文化建筑设计可借鉴的思考方向。

刘玉臻[6](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公园作为文化生态信息的重要载体,本身背负着保护传承城市文化的重任。目前,很多城市在对公园规划设计时,过于追求公园外观上的吸引力,却不将文化内涵和生态作为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研究重点,对当地自然资源不加以保护,不利于促进城市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在规划设计文化公园、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往往缺失具有当地本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元素,缺乏一套能有效形成该旅游地区特有的城市历史公园文化氛围的景观规划设计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场所精神、文脉延续、符号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重点深入研究铜川地域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运用到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其次,通过对铜川地区现有城市公园的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公园现状主题理念不明确、功能空间不完善、景观元素单一、感官体验不足。随后,结合实际典型案例,总结提出了铜川城市公园整体景观设计方案应针对不同城市地域历史文化、不同环境氛围、不同群体需求进行规划设计。最终从明确主题表现,多层面进行元素提取,多样的元素应用表达,体验式景观营造等四个方面进行景观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通过在地域文化视角,重塑场地空间活力脉搏,再启城市文脉展演之路,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拥有丰富地域文化城市的景观提升策略,改善城市居民休闲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延续文脉发展,为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新模式开发抛砖引玉。

张梦姚[7](2021)在《基于场所精神的旧工业区改造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宝钢一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的一些工业区由于时代因素成为了需要被更新迭代的空间,这些“废弃的”“失落的”旧工业区改造问题,成为了当代城市更新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追求的内核应当是永远不变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理论是当代建筑学非常成熟的一门理论,通过对其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如何留住“过去”,活在“当下”。本文将场所精神理论作为旧工业区改造的探讨和研究的切入口,从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场所精神对旧工业改造景观设计实施途径三个方面探讨了,场所精神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在对上海宝钢一厂改造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将实施途径具体到场所精神的组合要素:空间组合要素、地域要素、时间要素、历史文脉要素;设计原则:尊重空间特性、遵循空间层次性、人性化原则、场所参与性;以及表达方式: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作者以“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对上海宝钢一厂进行改造景观设计。对旧有场地的使用功能以及表现形式做出了改变。原场地是一个炼钢厂,建筑的基本功能都围绕着“炼钢”进行,整个场地的设计完全遵循着“功能主义”,功能至上的原则,无论是对建筑的功能、景观等设计都以功能为主。我们将原场地的使用功能从炼钢到艺术创意区,将原本功能主义的设计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手法进行改进,“新”与“旧”,“创新”与“过去”在新的设计中,交织辉映。另外,作者根据当地政策以及实地考察结果,将项目定位集中在两个部分,一是“艺术创意园区”,另一是“公园”。在设计实践中,作者具体通过对材料、光线、尺度、色彩等角度对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期望能够保留不同空间的特性,体现场所精神。作者希望通过设计,不仅能够保留城市记忆,还能够解决周边居民的需求,期望达到场地特性与当代需求的融合。城市更新并非是一刀切的向前,我们的生活需要历史,需要故事,需要积淀,需要回忆,我们通过对场所精神的应用,寄希望于我们的城市和人生有厚度,也希望通过感受不一样的气息,丰富生活,真正做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颜如玉[8](2021)在《“场所精神”在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设计师的使命在于能立足于时代对当下现实社会的症结进行思考以及及时地做出相应反馈。在全球化的今天,传媒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形成一种疏离现象。如何在支离破碎的城市中构建具有场所感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使重点回归于在其中发生的事件及使用者本身上来逐渐成为学术专家和设计者们所不断追问与探索的。作为城市中唤起人性与公民性的场所——广场就更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休闲性广场作为一个在城市中充满人文性质的公共活动空间,自然更加就肩负起展现公众理想诉求、表现人文关怀的责任。基于此,本文将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作为研究对象,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切入,对“场所精神”理论在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探究。既在原有的城市广场研究视野基础上扩展了其设计思路,又拓宽了“场所精神”的研究应用领域。本文对与城市广场的概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挖掘,对其发展的历史及发展背后的原因作出了详细梳理研究,对于“场所”、“场所精神”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度理解和探索,在调研不同人群对于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出“场所精神”介入休闲性广场的表现机制及其作用。从近年来对于“场所精神”的理解和应用把握较好的国内外实际优秀案例中进行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的提取,从而总结出“场所精神”应用于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的具体方式。

张引[9](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张莹[10](2020)在《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分析》文中指出徽州古村落景观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形成的人与环境整体协调的和谐人居环境,其多样化的空间编排和形式安排,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出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徽州古村落景观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天人合一”理念,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引起重视,值得研究和挖掘。现象学在探求事物本质时注重从人文、心理的角度强调人对空间环境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本论文重点在于对徽州古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现象学”理论分析,厘清徽州古村落的空间布局特征和景观设计特点,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发掘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在环境规划和设计中表现的空间特性和场所精神,在空间环境的感知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存智慧。在分析徽州古村落景观在环境的营造时,需要关注其丰富复杂的人文内涵,并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关注。本文以徽州古村落地域文化环境为宏观背景,着手对徽州古村落空间环境的布局特点、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进行资料的组织和融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阐述徽州古村落的相关概念,分析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的形成,总结出自然环境、社会文化、风水观念三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在现象学视角下从景观设计的意象表达、场所精神的空间营造、知觉体验的效果传达、人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四个方面分析徽州古村落景观在空间规划和环境营造上如何表现,发掘徽州古村落空间系统中生活群体与其存在空间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与周围环境的感知互动关系。再次选取徽州具代表性的古村落(呈坎村)进行个案探析,通过其空间的编排以及对场所精神的表达,引导人们从现象学的角度审视和重视古村落景观设计和空间规划中体现的结构特性和场所精神,关注其重要的存在价值,注重人的心理感受。最后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借助上述问题的探索对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提出合理性的保护策略,希冀对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与保护更新做出有益尝试并对当下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二、技术时代尊重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时代尊重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课题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路线图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场所”的解析
    2.2 场所精神的含义
    2.3 地域文化概念
    2.4 符号学相关原理
    2.5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分析
    2.6 教学空间的行为动机分析
3 中学校园景观发展概况与实地调研
    3.1 中学校园景观现状案例
    3.2 国内外相关优秀设计案例
        3.2.1 成都石室中学
        3.2.2 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校区
    3.3 国外相关设计案例
        3.3.1 Roseland大学预备高中
    3.4 本章小结
4 广汉中学新校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场所调研
        4.1.1 区位分析
        4.1.2 基地可达性分析
        4.1.3 人文资源分析
        4.1.4 自然资源分析
        4.1.5 校园文化分析
        4.1.6 场地现状总结
    4.2 调查问卷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场所精神”下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以场所精神为本的原则
        5.1.2 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以生态为本原则
        5.1.4 以文化为本原则
        5.1.5 以美学为本原则
    5.2 设计任务书
    5.3 基于“场所精神”下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设计总体思路
        5.3.1 总体定位
        5.3.2 设计构想
        5.3.3 设计目标
    5.4 “场所精神”在广汉中学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中的表达策略
        5.4.1 整合校园历史文脉
        5.4.2 塑造美学效果
        5.4.3 融入三星堆地域文化
    5.5 基于“场所精神”下广汉中学新校区的总体规划
        5.5.1 整体设计
        5.5.2 空间结构
        5.5.3 主入口校史广场空间
        5.5.4 次入口视界泉空间
        5.5.5 中轴空间
        5.5.6 教学内苑空间
        5.5.7 教学外庭空间
        5.5.8 宿舍景观区域
    5.6 广汉中学新校区空间要素设计
        5.6.1 公共设施
        5.6.2 道路铺装
        5.6.3 植物配置
    5.7 场所精神下校园景观设计总结
        5.7.1 对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
        5.7.2 对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2)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城市存量空间研究概述
    2.2 “盘活”
    2.3 城市更新理论
    2.4 公园城市理论
    2.5 空间句法理论
    2.6 城市触媒理论
    2.7 工业废弃地
    2.8 国内外研究概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废弃地的价值及改造模式
    3.1 工业废弃地的价值
    3.2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模式
    3.3 我国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经典案例分析
    4.1 工业厂区改造
    4.2 矿区改造
    4.3 废旧铁路改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盘活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策略研究
    5.1 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政策引导
    5.2 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发展路径
    5.3 基于盘活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片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6.1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片区概况
    6.2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空间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景观规划设计整体思路
    7.1 设计原则
    7.2 设计思考
    7.3 项目运营
    7.4 模式亮点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8.1 设计主题
    8.2 场地总体构思
    8.3 道路系统设计
    8.4 空间功能规划
    8.5 滨河景观带
    8.6 植物配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3)山东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现状、法规研究
    2.1 .国外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学术、法规研究
        2.1.1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研究
        2.1.2 .国外遗址周边环境保护法规研究
        2.1.3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
        2.1.4 .国外遗产保护、遗址周边环境、乡村建设研究小结
    2.2 .国内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学术、法规研究
        2.2.1 .国内遗产保护与政策法规研究
        2.2.2 .国内遗址周边环境学术研究
        2.2.3 .大遗址区域周边村落学术研究
        2.2.4 .乡村建设的学术、政策相关研究
        2.2.5 .国内遗产保护、遗址周边环境、乡村建设学术、法规研究小结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与遗址周边村落案例研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大遗址
        3.1.2 .大遗址周边区域
        3.1.3 .大遗址周边环境
        3.1.4 .大遗址周边区域村落
    3.2 .基础理论研究
        3.2.1 .遗址整体性保护理论
        3.2.2 .场所精神理论
        3.2.3 符号学
    3.3 .遗址周边村落案例研究
        3.3.1 .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周边区域秦俑村
        3.3.2 .山东邹城市灰城子遗址与周边灰城子村
        3.3.3 .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3.3.4 .遗址周边村落案例分析与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环境调研分析
    4.1 .薛国、薛城遗址、薛城遗址保护及其价值内涵
        4.1.1 .古薛国(地)概述
        4.1.2 .薛城遗址遗存
        4.1.3 .薛城遗址保护历程
        4.1.4 .薛城遗址价值内涵分析
    4.2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与环境
        4.2.1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自然环境
        4.2.2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现状调查分析
    4.3 .薛城遗址周边村落现状调查分析
        4.3.1 .薛城遗址周边村落现状调查
        4.3.2 .薛城遗址周边村落情况研究分析
    4.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存在的问题
        4.4.1 .遗址与周边区域及村落空间界限模糊,整体性缺失
        4.4.2 .遗址周边区域及周边村落遗址文化氛围不足
        4.4.3 .遗址周边区域及周边村落空间舒适度不足
        4.4.4 .遗址周边区域“乡村振兴”动力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薛城遗址周边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薛城遗址与周边村落关联性分析
        5.1.1 .遗址与周边村落历史的关联性分析
        5.1.2 .遗址与周边村落现存空间关系分析
        5.1.3 .遗址周边村落文化相关性分析
        5.1.4 .遗址与周边村落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5.2 .遗址保护、规划专家学者咨询意见归纳总结
    5.3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方针
    5.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5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5.1 整合遗址的周边空间,强化遗址与周边空间边界
        5.5.2 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强化民众保护意识
        5.5.3 健全空间功能,增强空间舒适度
        5.5.4 营造优美旅居空间,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5.6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设计总体思路
    5.7 .本章小结
6 薛城遗址外环空间及魏楼村景观设计实践
    6.1 薛城遗址外环空间景观设计思路
        6.1.1 .薛城遗址外环空间景观设计的定位、目标、原则
        6.1.2 .薛城遗址外环形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6.2 .魏楼村景观设计说明
        6.2.1 .魏楼村现状
        6.2.2 .选择魏楼村景观设计来由
        6.2.3 .魏楼村存在的问题
        6.2.4 .魏楼村景观设计依据
        6.2.5 .魏楼村景观规划设计定位、目标、原则
        6.2.6 .魏楼村景观设计思路
    6.3 .魏楼村景观设计方案
        6.3.1 .魏楼村景观总平面
        6.3.2 .魏楼村村口景观设计
        6.3.3 .魏楼村街巷景观设计
        6.3.4 .魏楼村商旅街区景观设计
        6.3.5 .魏楼村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6.3.6 .魏楼村建筑空间功能再生景观设计
    6.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魏楼村植被配置与文化植入
        6.4.1 .空间绿化植物配置说明
        6.4.2 .空间文化符号植入说明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图录
附录Ⅱ:表录
读研期间的个人成果
致谢

(4)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 ——以庐江县百花村社区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场所精神
        1.3.2 乡村社区
        1.3.3 乡村社区中心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场所精神与乡村社区中心的关联性
    2.1 当代乡村社区中心设计的现存问题
        2.1.1 乡村社会凝聚力缺失
        2.1.2 建筑选址与环境割裂
        2.1.3 功能组织匮俗乏新
        2.1.4 建筑形态单一趋同
        2.1.5 建筑人文精神衰弱
    2.2 场所精神相关特征认知
        2.2.1 社会要素
        2.2.2 环境要素
        2.2.3 空间要素
        2.2.4 物质要素
        2.2.5 人本要素
    2.3 乡村社区中心场所精神塑造
        2.3.1 重塑乡村社会发展动力
        2.3.2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3.3 契合建筑多元功能需求
        2.3.4 同构建筑场所文化形态
        2.3.5 延续乡土记忆人文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社区中心案例分析
    3.1 案例研究
        3.1.1 辉山村社区中心——建筑与社会
        3.1.2 彭州小石村社区中心——建筑与环境
        3.1.3 东梓关村社区中心——建筑与空间
        3.1.4 竹篷乡堂——建筑与建造方式
        3.1.5 淄博北河东村戏台——建筑与人文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设计策略
    4.1 社区中心对场所社会要素的响应
        4.1.1 参与主客体
        4.1.2 运作模式
    4.2 社区中心对场所环境要素的响应
        4.2.1 对场所自然环境的响应
        4.2.2 对场所建筑环境的响应
    4.3 社区中心对场所空间要素的响应
        4.3.1 建筑多元化的功能选配
        4.3.2 建筑空间类型的整合
        4.3.3 场所记忆空间的延续
    4.4 社区中心对场所物质要素的响应
        4.4.1 低技术与标准化
        4.4.2 新旧材料的优化
        4.4.3 细部构造的设计
    4.5 社区中心对场所人本要素的响应
        4.5.1 人文精神的认同
        4.5.2 人体尺度的的把控
        4.5.3 人文生活方式的引导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百花村社区中心项目实践
    5.1 百花村现状分析
        5.1.1 区域位置
        5.1.2 现状调研
        5.1.3 社区中心建设要求
    5.2 场所社会的特性
        5.2.1 项目的参与主体
        5.2.2 项目的运作模式
    5.3 场所环境的取舍
        5.3.1 建筑的规划布局
        5.3.2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5.4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5.4.1 建筑功能类型
        5.4.2 建筑的空间类型
        5.4.3 建筑的记忆空间
    5.5 建造方式的适宜呈现
        5.5.1 适宜技术的应用
        5.5.2 乡土材料的演绎
    5.6 人文行为的关怀
        5.6.1 对人体尺度的把控
        5.6.2 生活方式的引导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贡献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电子文献
附录A 百花村初步设计图纸
附录B 百花村村民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筑场所感缺失
        1.1.2 建筑师乡村实践探索
        1.1.3 文化建筑在乡村的地位与作用
    1.2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乡村建设政策梳理
        1.4.2 国内外场所相关理论研究
        1.4.3 国内乡村文化建筑相关理论研究
        1.4.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场所精神基础理论及乡村文化建筑的现存问题研究
    2.1 场所精神及其相关理论
        2.1.1 空间
        2.1.2 场所
        2.1.3 场所精神
        2.1.4 场所精神的特性
    2.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现存问题
        2.2.1 风貌上地域特色缺失
        2.2.2 功能上与村民需求背离
        2.2.3 情感上与村民观念疏远
    2.3 场所精神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的关联性
        2.3.1 场所精神的地缘性指导地域风貌
        2.3.2 场所精神的人本性关注使用需求
        2.3.3 场所精神的归属性联结村民情感
    2.4 乡村文化建筑场所精神的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
        2.4.1 构成要素
        2.4.2 影响要素
    2.5 本章小结
3 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解读
    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实践概况
        3.1.1 案例地域分布
        3.1.2 案例功能类型
    3.2 从构成要素探究场所精神的表达
        3.2.1 物质环境
        3.2.2 行为活动
        3.2.3 场所意义
    3.3 从影响要素探究场所精神的表达
        3.3.1 可识别性
        3.3.2 可达性
        3.3.3 多样性
    3.4 本章小结
4 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与手法
    4.1 场所环境的对话
        4.1.1 气候适应
        4.1.2 场地融入
        4.1.3 要素借引
    4.2 地域文化的表达
        4.2.1 文化挖掘
        4.2.2 形象参照
        4.2.3 符号提取
        4.2.4 内涵转译
        4.2.5 本土建构
    4.3 行为心理的关怀
        4.3.1 生活场景的再现
        4.3.2 行为模式的引导
        4.3.3 个性空间的置入
    4.4 公共属性的体现
        4.4.1 灰空间的营造
        4.4.2 分散的空间布局
        4.4.3 灵活的使用方式
    4.5 本章小结
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启示与展望
    5.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进步
        5.1.1 乡土价值的重新审视
        5.1.2 适宜技术的合理应用
        5.1.3 在地的工作方式普遍
        5.1.4 村民共建的有效开展
    5.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困境
        5.2.1 与村民价值观念的差异
        5.2.2 乡村社区建设机制不完善
        5.2.3 后期使用与管理的中断
    5.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展望
        5.3.1 场所精神重构
        5.3.2 新旧的融合
        5.3.3 多领域延伸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
致谢

(6)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导向:弘扬本土优秀地域文化
        1.1.2 社会因素:公园独特性的缺失
        1.1.3 文化问题:文化交流与撞击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研究概况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2.1.1 概念界定
        2.1.2 构成要素
        2.1.3 特征
    2.2 城市公园的研究解析
        2.2.1 概念界定
        2.2.2 基本功能
        2.2.3 分类
    2.3 文化景观概念界定
    2.4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2.4.1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作用
        2.4.2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价值意义
    2.5 相关支撑理论基础
        2.5.1 场所精神
        2.5.2 文脉延续
        2.5.3 符号学
        2.5.4 可持续发展
    2.6 本章小结
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提升设计与相关案例分析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景观公园的规划分析
        3.1.1 宏观——文化定位与文化选取
        3.1.2 中观——文化空间的塑造
        3.1.3 微观——文化要素的表达
    3.2 案例选择依据
    3.3 案例研究分析
        3.3.1 大唐芙蓉园
        3.3.2 奚仲文化公园
        3.3.3 秦二世遗址公园
        3.3.4 哈尔滨劳动公园
    3.4 总结归纳
    3.5 本章小结
4 铜川市景观公园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公园现状特性
        4.2.1 主题理念不明确
        4.2.2 功能不完善
        4.2.3 景观元素单一
        4.2.4 景观感官体验不足
    4.3 铜川地域文化现状
        4.3.1 物质文化
        4.3.2 精神文化
    4.4 景观提升价值
        4.4.1 传承文化,延续文脉
        4.4.2 优化格局,扩展功能
        4.4.3 改善环境
        4.4.4 提升竞争力
        4.4.5 加强认同感
    4.5 景观提升策略
        4.5.1 明确主题表现
        4.5.2 多层面元素提取模式
        4.5.3 多样元素应用表达
        4.5.4 体验式景观营造
        4.5.5 生态修复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在铜川劳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1 场地概况
        5.1.1 场地位置
        5.1.2 周边交通分析
        5.1.3 周边用地分析
        5.1.4 场地现状分析
    5.2 设计目标定位、依据及原则
        5.2.1 设计目标定位
        5.2.2 设计依据
        5.2.3 设计原则
        5.2.4 设计理念侧重点
    5.3 总体改造
        5.3.1 结构布局
        5.3.2 功能分区
        5.3.3 道路系统
        5.3.4 地形竖向
    5.4 景观分区重要改造点
        5.4.1 绿色养生区
        5.4.2 青色陶瓷区
        5.4.3 艺术文化区
    5.5 专项改造设计
        5.5.1 植物景观改造
        5.5.2 生态修复营造
        5.5.3 铺装
        5.5.4 建筑及小品
        5.5.5 服务设施
    5.6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图录

(7)基于场所精神的旧工业区改造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宝钢一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信息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价值
        3.研究意义
    (三)国外内研究概况
        1.国内“场所精神”的相关研究
        2.国外“场所精神”的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1.城市旧工业区
        2.场所精神
        3.现象学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观点
一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一)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1.项目背景
        2.设计规划原则
        3.场所精神体现要素
    (二)上海新天地
        1.背景简介
        2.场所精神的体现要素
    (三)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1.项目简介
        2.设计理念
        3.项目的空间分析
        4.项目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
    (四)巴黎贝尔西公园
        1.项目简介
        2.场所的空间营造策略
        3.场所精神的表达方式
二 场所精神对旧工业区改造景观设计实施途径探讨
    (一)旧工业区场所精神组合要素
        1.场所的组合要素
        2.场所的地域要素
        3.场所的时间要素
        4.场所的历史文脉
    (二)旧工业区场所精神设计原则
        1.尊重空间特性原则
        2.遵循空间层次性原则
        3.以人性化原则为前提
        4.坚守场所参与性原则
    (三) 旧工业区改造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表达方式
        1.方向感
        2.认同感
        3.归属感
    (四) 基于场所精神旧工业区改造的意义
三 上海宝钢一厂概述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区位分析
    (三)项目场地分析
        1.空间更新概况
        2.设计区域的产业分析
    (四)上海宝钢一厂的场所研究
        1.空间意象
        2.空间的场所精神
        3.工业区的现存问题与机遇
四 设计实践:上海宝钢一厂改造景观设计
    (一)设计定位与理念呈现
        1.项目定位
        2.项目理念
    (二)“诗性”空间的构成要素表现
        1.光影与色彩
        2.材质
        3.尺度
        4.植物
    (三)场所精神理论在设计中的体现
        1.整体规划以及项目的故事线
        2.项目方向感的表达
        3.项目认同感的表达
        4.项目归属感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场所精神”在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城市广场的兴起
        1.1.2 城市广场的沦陷
        1.1.3 城市广场现存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休闲性广场和“场所精神”理论研究概述
    2.1 城市广场相关理论概述
        2.1.1 城市广场的基本概念
        2.1.2 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2.1.3 城市广场历史脉络
        2.1.4 城市休闲性广场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
    2.2 “场所精神”理论研究
        2.2.1 场所相关理论
        2.2.2 “场所精神”产生背景
        2.2.3 “场所精神”哲学渊源
        2.2.4 “场所精神”相关理论及影响
        2.2.5 “场所精神”的内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场所精神”介入城市休闲性广场的表现机制
    3.1 公众对休闲性广场场所精神需求的调研及分析
        3.1.1 人群在休闲性广场中的需求分析
        3.1.2 人群在休闲性广场中的行为活动分析
        3.1.3 调研总结
    3.2 场所精神“方向感”在城市休闲性广场中的构成元素
        3.2.1 “方向感”在休闲性广场中的空间显性构成要素
        3.2.2 “方向感”在休闲性广场中的空间隐性构成维度
        3.2.3 “方向感”的空间显性构成要素与隐性构成维度的关系
    3.3 场所精神“认同感”在城市休闲性广场中的形成维度
        3.3.1 从空间层面的认同感形成——审美感维度
        3.3.2 从行为层面的认同感形成——体验感维度
        3.3.3 从思维层面的认同感形成——识别感维度
        3.3.4 从精神层面的认同感形成——归属感维度
    3.4 “场所精神”介入城市休闲性广场的意义
        3.4.1 营造“诗意的”活动场所
        3.4.2 延续场所地域历史文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现代广场设计中“场所精神”应用案例分析
    4.1 国内案例分析
        4.1.1 旧城更新下的城市广场——以西安钟鼓楼广场为例
        4.1.2 “历史废墟”的新诠释——台湾河乐广场
        4.1.3 传统文化的“定居所”——谭公庙文化广场
        4.1.4 祭祀之路的归位——绍兴大禹陵景区祭禹广场
    4.2 国外案例分析
        4.2.1 舞动的城市迷宫——西班牙Ricard Vines城市广场
        4.2.2 站在城市中心的广场回望历史——Skanderbeg广场改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场所精神”在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营造策略
    5.1 “方向感”在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营造策略分析
        5.1.1 休闲性广场基面设计中“方向感”的营造策略
        5.1.2 休闲性广场边围设计中“方向感”的营造策略
        5.1.3 休闲性广场节点设计中“方向感”的营造策略
        5.1.4 休闲性广场路径设计中“方向感”的营造策略
    5.2 “认同感”在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5.2.1 “审美认同感”在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营造策略
        5.2.2 “体验认同感”在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营造策略
        5.2.3 “识别认同感”在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营造策略
        5.2.4 “归属认同感”在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营造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一、黎族概况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小结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一、船型屋式民居
        二、金字屋式民居
        三、干栏屋式民居
        四、砖瓦房式民居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二、再生评估机制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10)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象学与景观
        1.2.2 徽州古村落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2.1 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的形成
        2.1.1 相关概念
        2.1.2 徽州古村落的产生
        2.1.3 徽州古村落景观的形成
    2.2 影响徽州古村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2.2.1 基础因素——自然环境
        2.2.2 多元融合——社会文化
        2.2.3 指导思想——风水观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
    3.1 现象学理论分析
        3.1.1 场所及其精神
        3.1.2 存在空间论
        3.1.3 知觉现象学
    3.2 徽州古村落景观的现象学分析
        3.2.1 景观设计的意象表达——可识别与可印象性
        3.2.2 场所精神的空间营造——静态呈现
        3.2.3 知觉体验的效果传达——动态呈现
        3.2.4 人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心理诉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现象学理论的呈坎村景观设计个案
    4.1 总体概况
        4.1.1 地理环境
        4.1.2 景观构成
        4.1.3 历史文化
        4.1.4 意象分析
    4.2 空间的编排
        4.2.1 街巷——分割空间区域
        4.2.2 水系——生产、生活、亲水空间
        4.2.3 住宅——伦理空间位序
    4.3 场所精神的表达
        4.3.1 水口——活动中心
        4.3.2 宗祠——心理中心
        4.3.3 桥梁——区域连接
        4.3.4 物化设计——增强知觉体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徽州古村落更新启示与现代景观设计应用意义
    5.1 徽州古村落更新保护的启示
    5.2 现代景观设计应用的意义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技术时代尊重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广汉中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D]. 李江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D]. 杨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山东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周昊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乡村社区中心的场所精神塑造 ——以庐江县百花村社区中心为例[D]. 桂彬.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要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D]. 刘玉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场所精神的旧工业区改造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宝钢一厂为例[D]. 张梦姚.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场所精神”在现代城市休闲性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颜如玉.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9]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
  • [10]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分析[D]. 张莹.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尊重科技时代地方精神的景观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