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汽轮发电机基本设计介绍

国外汽轮发电机基本设计介绍

一、国外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韩晓敏[1](2021)在《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性能及动刚度》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论证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弹簧隔振支撑结构的振动特性,本文以某核电站1200MW柱顶隔振的半速汽轮发电机支撑结构为原型,根据实际工程汽机支撑结构尺寸及试验场地条件,设计并制作了1/10比例的模型。本文以该模型为分析对象,对其弹簧支撑结构性能及动刚度进行模型试验。模型试验可以定性地反映出原型支撑结构的动力性能,与常规汽机支撑结构相比,采用弹簧隔振技术拥有优越的隔振性能,针对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设计形式和隔振特点,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如下:采用空间三点激振,四点移动测量法对模型进行模态试验,即在三个方向选三个激振点,分析得到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自振频率、模态振型及阻尼比等模态参数。根据原型与模型之间的换算关系,将被测结构的试验结果推算至原型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性能评估。通过锤击法实测汽机支撑结构轴承座处的动刚度,用安装力传感器的力锤对汽机轴承座处测点的X向与Z向进行敲击,得到各轴承座处相应的动刚度值随频率范围内变化的曲线,进一步分析动刚度能否满足正常运行要求。在一般隔振设计中,振动隔振系数是衡量柱顶隔振支撑结构隔振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按照正弦激振法进行传递率的测试。在此次试验中,对10个柱头顶部的上下弹簧隔振器进行Z向传递率的测试。利用弹簧隔振器上下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激励信号并采集响应,检验柱顶隔振的汽轮发机支撑结构设计是否达到所要求的隔振效率。最终试验分析表明,采用柱顶隔振的措施可以使汽机基础的自振频率明显降低,低频范围较大,避开了汽机运行时与支撑结构发生共振的现象,为汽机支撑结构振动提供较大的振动特性,动力特性相对良好,同时汽机支撑结构各轴承座扰力点的动刚度值均满足设备厂家提出的要求,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此汽轮发电机支撑结构柱顶采用弹簧隔振器将其顶板与柱子分离,致使弹簧原件下的柱子及下部结构承受静荷载作用,振动减少,应用弹簧隔振技术后,隔振效率高达90%以上,整个体系的隔振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汽轮发电机的振动情况,试验研究结果将对今后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动力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

赵辉,李超[2](2019)在《中美德汽机基础设计标准探讨》文中认为本文针对中国标准GB50040-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德国标准DIN4024-1988《机器基础-支承带转动部件的机器的柔性结构》、美国标准《大型汽轮发电机基座设计导则》在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总结出三国标准在汽轮发电机计算中荷载分类、扰力取值、动力设计及限值要求等方面的区别,为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顾天雄[3](2019)在《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减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火力发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承载着整个电厂最为核心的设备——汽轮发电机组,机组的正常运行与其动力特性直接相关。在电力设备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装机容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不足问题,例如有汽轮发电机的振动问题,已经有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策略,使得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更高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某热电厂进行了实际分析,根据规范对整个设备及基础进行了简化,分别利用ABAQUS以及SAP2000软件实现了仿真分析,在获得基础频率和振型之后,利用动力谐响应分析来获得基础的结构位移。另外本文还详细研究了转子-基础-地基联合动力分析,并构建了对应的动力学模型。在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的减振研究方面,文中采用模型局部添加弹簧隔振器的方式,并建立与设备的柔性连接,然后通过谐响应动力分析等获得了减振基础的动力特性。通过与非弹簧隔振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的动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弹簧隔振器对汽轮发电机进行减振的可行性。同时还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通过改变截面来控制混凝土用量对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进行优化。

夏志新[4](2019)在《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隔振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发电场中最重要的设备就是汽轮发电机组,该设备的承载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的振动特性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汽轮发电机的振动,工程中常用弹簧隔振装置减少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响应,有效的保证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但是在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中,弹簧隔振装置的选取和布置方式不同,会影响到整各结构的振动响应。因此,本文通过选择多种弹簧隔振器装置的选取和布置方式,分析最优的弹簧隔振器的选取及布置,为今后工程师设计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分析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振动特性的重要性,同时对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然后,利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对汽轮发电机组常规基础和隔振基础分别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两种基础的振动特性,包括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对比两种基础的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弹簧隔振基础能有效的减小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的振动幅值,减少了设备工作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分析了基础柱顶弹簧隔振装置的布置方式、基础柱顶弹簧隔振装置的布置组数和与设备直接相接触的基础运转层厚度对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的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弹簧隔振基础后,能够减小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幅值,为设备稳定的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减小了对主厂房和周围建筑物的破坏;通过改变弹簧隔振器的布置方式、弹簧隔振器数量和基础顶板的厚度,可以改变基础的同有频率,由于避免了在设备正常工作时与激振力荷载的频率发生共振,弹簧隔振基础的振动位移得到了降低。

杨璋[5](2018)在《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不平衡响应特性及典型振动故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核电产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新建并投产了多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相较于常规火电的汽轮发电机组,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从结构尺寸、不平衡响应动力学特性及变负荷动态响应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全面研究该类型机组不平衡响应特性及典型动静摩擦故障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目前国内在运数量最多的ARABELLE型百万千万级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ARABELLE型湿蒸汽核电汽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特性、安装方式、运行工况等可能影响动静摩擦的主要因素及容易发生动静摩擦的部位;结合核电湿蒸汽汽轮机变工况运行特性及典型边界条件,定性分析了变工况时汽轮机缸体、转子及汽封等关键部件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汽封与转子轴颈间动静间隙的变化规律;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构建ARABELLE型核电湿蒸汽汽轮机组的质量-基础-轴承-转子耦合的综合动力学模型;系统性地结合其转子动力学特性、运行工况和现场加配重块方式等,研究了弹簧减振基础上的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的不平衡响应特性及高中压转子动静摩擦发生弯曲事故后的评估与处理,并建立了基于转子动力学模型的核电湿蒸汽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弯曲故障评估及解决系统。结合一组典型案例实测了高中压转子的弯曲度并完成了现场不揭缸动平衡验证工作,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模型正确及构建的系统有效。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对于评估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弯曲程度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提出的转子弯曲度评估系统对于制定后续决策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应用转子不平衡响应特性研究成果分析了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典型振动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运行控制策略与处理措施。由于核电湿蒸汽汽轮机缸体体积大,刚度偏低,在变工况外界扰动下容易出现下凹变形,加上低压转子跨距长,端部汽封长度较长等影响,容易激发低压转子两端的动静摩擦。该类摩擦具有响应缓慢等特点,工程实践中往往通过磨合解决。提高低压转子动平衡精度有利于降低动静摩擦的幅度。该型机组的半转速发电机转子由于跨距长,质量大,容易因锻件材料不均匀产生热不平衡。对于热不平衡激发的冲转过程中振动高缺陷,端部加重效果对一阶振型的改善程度不明显,需要重点控制出厂动平衡精度予以解决。本文还对该机型轴系不规则振动波动故障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现场试验排查,总结了部分振动规律。该问题目前还处于摸索解决阶段,有待后续工作中继续研究。

郄凯[6](2018)在《超超临界新型百万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托华润电力曹妃甸电厂二期2×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基础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基础实体模型。本文通过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构优化时改变低压缸横梁高度或者使该位置框架柱改为横向剪力墙的结构布置形式,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方案基础的自振特性和强迫振动响应,给出了相应此机组相对最优结构形式;系统研究了对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数值模拟时,采用设备质点加膜单元法中设备刚度对振幅的影响,通过改变膜单元的弹性模量和高度两方面入手,得出了不同参数选取会对结果影响很大,应按实际情况和大量的工程经验合理的选取参数;从自振频率和简谐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幅频曲线两方面比较,系统研究了转速在3 000 r/min机型其基础底板对框架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了从保守角度考虑建模中可不考虑建立基础底板;采用杆系模型进行强迫振动响应计算时,扰力一般设置在杆件的截面形心位置,但是在实体模型中由于梁是以实体存在并且实际情况中机组的简谐荷载也是作用在梁顶部位置,选取不同荷载布置形式是否会对结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分别做出了两种情况并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相比于杆系模型的扰力加载位置,在实体模型中,扰力加载在横梁截面形心或轴承支座顶部对基础自振频率影响很小,但强迫振动响应却有很大的影响;在抗震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基础本身的抗震性能,也要保证基础上机组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依托曹妃甸工程建立三维实体模型,选取了两条天然波一条人工波三个方向同时考虑,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基础上的扰力点位置进行计算,得到了在多遇地震情况下,此基础满足制作商对于构件连接强度的要求。熟悉掌握上述研究的汽轮发电机基础数值模拟技术,对以后工程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明涛,赵文航,焦体华[7](2017)在《整体框架式弹簧隔振基础在1000MW机组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整体框架式弹簧隔振基础在国华寿光电厂一期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整体框架式弹簧隔振基础设计研究情况、隔振弹簧地安装和调整、释放经验及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期待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玉龙[8](2017)在《弹簧隔振基础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量日益增加,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越来越多地投入到电厂生产中。汽轮发电机组属于动力机器,机组在运转时,不可避免地会对下部基础产生动力荷载,因此汽机基础相对于民用建筑的基础在设计上存在自己一定的特点。弹簧隔振基础可以有效地减少动力机器的振动传递至下部结构,越来越多地受到电厂建设的青睐。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国对隔振基础做了部分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但对于隔振基础的现场试验较少。隔振基础模型试验受实验室空间和加载能力等条件限制,在模型设计上难以精确满足相似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数值模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为了研究弹簧隔振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本文以某大型火电厂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为例,对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全文内容如下:(1)基础结构全部施工完毕,机组及相关设备布置完成后,现场对汽机基础进行了自振特性试验,运用锤击试验,得到了基础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2)在机组满负荷运行的状态下,在台板上布置传感器,使用信号采集仪得到台板测点振动速度值、振动位移值和速度频谱图,参照国内外的评价标准,对基础的动力响应进行评价。(3)在机组稳定运行的工作状态下,以机组运行的工作环境作为激励条件,得到基础结构的振型、模态阻尼等工作模态参数。(4)在机组运行不同工况下,分工况采集轴承座的位移变化,研究机组带不同负荷时,对轴承座位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的大部分固有频率远离汽机机组正常工作时的频率,减少了共振;通过分析汽机基础的速度频谱图,发现低频段频率富集现象明显;在基础工作模态的测试中,机组工作频率对应的振型中低压缸位置振动突出,建议对此引起重视;比较轴承座在机组运行的各个工况下的竖向位移,发现在真空破坏状态下,机组对基础轴承座的位移影响很大,建议设计人员对这一工况密切关注。

付旭[9](2017)在《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相对于常规的刚性基础,弹簧减振基础具有良好的减振作用,可不停机进行机组对中与调整,并能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发电站采用,并成为我国汽轮发电机基础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发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轮发电机基础承载着整个发电厂最核心的设备——汽轮发电机组,其动力特性直接影响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转。然而弹簧减振基础体积庞大、结构十分复杂,工程造价昂贵,因此,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动力特性和质量的双重指标,达到提高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降低基础的建造成本的目的。本硕士论文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基础的最大振动线位移、最大静应力和基础总重量的多项性能和质量指标的优化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针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分析存在的建模困难、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本文分别从结构等效和载荷等效两个方面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计算进行简化。其中,在结构等效中,将顶台板简化成由横纵梁组成的空间杆系结构,采用集中质量法将机组部分的重量进行简化并加载到基础对应位置,设定基础柱子底端全部约束;在载荷等效方式的改变上,在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时将原来按照工况每次动力特性计算只施加一个扰力的方式改为所有扰力全部同时施加的方式。最后,为了验证简化方法以及扰力方式改变的可行性,分别对比简化模型在恒力法和变力法作用下、实体模型和简化模型在模态叠加法的分析方法下、简化模型在两种不同力的施加方式下以及简化模型分别在模态叠加法和完全法的两种动力特性分析方法下的基础动力特性计算结果。数值结果表明:施加恒力或者施加变力对基础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无影响;在考虑设计结果的安全性和计算效率上,可以适当采用梁单元模型作为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分析模型,同时扰力可以采用全部同时施加的方式;完全法可用于分析计算基础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的最大振动线位移,模态叠加法则可以分析计算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基础的最大振动线位移。其次,针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优化设计比较复杂,设计变量和优化目标之间不能显式表达的问题,将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算法引入到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优化设计中,实现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全局最优设计。在抽取设计样本时,为了避免在小区域内重复抽取样本点,同时使样本点具有代表性,本文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设计区间内抽取样本点,使样本点在设计区间内尽量做到均匀分布。最后,为了平衡局部和全局搜索,本文在优化过程中加入了期望提高函数来有利于找到全局最优解,最后实现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优化设计。数据结果表明:基础分别经过以立柱位置和杆件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以最大振动线位移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设计后,最大动位移分别下降了17.16%和35.33%,基础动力性能得到改善;经过以杆件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以基础自重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设计后,基础自重下降了12.8%,基础自重明显降低。最后,针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存在的多目标、多约束和多变量的问题,采用多重Kriging代理模型的黑箱优化算法对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进行提高动力性能和减小基础自重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经过优化后基础的最大振动线位移和基础自重分别下降了38.7%和4.8%,优化后基础的动力性能以及经济效的到明显提升。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的用于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优化设计,经过优化,基础的动力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基础自重也得到明显降低,节省建造成本,为以后的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

武旭[10](2016)在《66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振动分析与中间平台减振研究》文中提出汽轮发电机组做为发电厂的发电设备而处于核心地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国民的生活与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备基础往往采用空间框架式结构,以利于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其动力特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组的正常工作。为确保机组及其基础投入工作后的稳定运行,需要对基础结构进行动力性能的研究。同时,在汽机机组运转过程中基础的中间平台往往产生较大的振动,对基础中间平台这一薄弱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采用ABAQUS和SAP2000分别建立某电厂30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模型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设计院提供的该基础TGFP设计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采用建模方式的合理性。本文对某电厂2?66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基础进行了振动分析与中间平台减振控制研究。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和SAP2000分别建立了基础结构的三维实体和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和机组扰力作用下的稳态谐响应分析,得到了基础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基础上控制点1.4倍工作转速范围内的振动线位移。分析结果说明,该汽机基础具备良好的动力特性,在扰力作用下基础扰力点的振动线位移幅值能够满足《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要求。针对汽机基础的中间平台开展了振动控制研究,根据《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中对中间平台宜进行柔性连接的要求,采用了隔振平台的结构型式进行振动控制分析。使用ABAQUS建立了采用隔振平台结构型式的汽机基础整体耦合模型,并设计了弹簧隔振器的参数值。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振动分析,得到了中间平台各控制点的位移响应,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隔振平台的减振效果,确定了取得最佳减振效果时的弹簧隔振器参数值。本文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用于中间平台板的减振控制研究,根据TMD的工作原理采用Den Hartog参数优化法设计了用于TMD减振的最优参数值,并使用ABAQUS建立了汽机基础中间平台板附设TMD的有限元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将附设TMD的基础与原型基础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TMD用于基础中间平台减振的有效性。

二、国外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性能及动刚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意义
第2章 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试验模型介绍
    2.1 试验模型的设计
        2.1.1 原型汽机支撑结构概述
        2.1.2 物理模型相似理论
    2.2 试验模型加工制作
        2.2.1 施工工艺流程
        2.2.2 弹簧隔振器的安装
        2.2.3 凝汽器的设计
        2.2.4 设备重量的模拟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模态分析
    3.1 引言
    3.2 结构模态分析方法
        3.2.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3.2.2 试验设备
        3.2.3 模态试验软件介绍
    3.3 模态分析试验
        3.3.1 试验方法
        3.3.2 模型激振点及测点的布置
        3.3.3 模型试验结果
        3.3.4 测试分析结果
        3.3.5 模态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动刚度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汽机支撑结构的动刚度测试
        4.2.1 实测动刚度原理介绍
        4.2.2 锤击法介绍
        4.2.3 测试过程
    4.3 动刚度测试分析
        4.3.1 评判标准
        4.3.2 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隔振特性分析
    5.1 引言
    5.2 汽机支撑结构的隔振设计
        5.2.1 隔振原理
        5.2.2 传递率和隔振效率的推导
    5.3 传递率测试方法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美德汽机基础设计标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荷载分类方式及对比
    1.1 GB荷载分类
    1.2 DIN4024荷载分类
    1.3《大型汽轮发电机基座设计导则》荷载分类
    1.4 各国标准荷载分类方式对比
2 扰力取值
    2.1 GB扰力取值
    2.2 DIN4024扰力取值
    2.3《大型汽轮发电机基座设计导则》扰力取值
    2.4 各国标准扰力取值对比
3 动力分析
    3.1 GB动力分析
    3.2 DIN4024动力分析
    3.3《大型汽轮发电机基座设计导则》动力分析
    3.4 动力分析对比
4 限值规定对比
5 总结

(3)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减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汽轮发电机基础研究现状
        1.2.1 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优化设计研究概况
        1.2.3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的计算分析
    2.1 框架式基础动力分析理论基础
        2.1.1 框架式基础的计算模型
        2.1.2 框架式基础的动力平衡方程
        2.1.3 框架式基础的动力分析
    2.2 框架式基础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2.2.1 框架式基础动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2.2.2 采用ABAQUS的计算分析
        2.2.3 采用SAP2000 的计算分析
        2.2.4 ABAQUS与 SAP2000 的计算分析对比
    2.3 关于动力分析计算的进一步讨论
        2.3.1 计算模型节点数目的选取
        2.3.2 计算模型的改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子—基础—地基联合动力分析
    3.1 转子—轴承—基础的振动分析
        3.1.1 力学模型及其基本假定
        3.1.2 子结构分析
    3.2 地基—基础相互作用下的动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弹簧隔振基础汽轮发电机振动反应分析
    4.1 减振基础的动力分析方程
        4.1.1 非减振基础的动力方程
        4.1.2 减振基础的动力方程
    4.2 弹簧隔振框架式基础的数值模型
        4.2.1 减振基础的计算参数
        4.2.2 采用ABAQUS进行减振基础有限元数值分析
    4.3 其他减振方式
        4.3.1 Kriging代理模型
        4.3.2 EI函数
        4.3.3 收敛准则
        4.3.4 优化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隔振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4.1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2 弹簧隔振原理及有限元振动分析方法
    2.1 弹簧隔振基础的介绍
    2.2 弹簧的隔振原理
    2.3 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
        2.3.1 有限元的仿真分析介绍
        2.3.2 有限单元法求解过程
    2.4 有限单元法在结构动力学中的应用
        2.4.1 有限元动力方程
        2.4.2 体系固有性质
        2.4.3 结构体系谐响应分析结果
    2.5 MIDAS GEN软件介绍
        2.5.1 关于MIDAS GEN软件
        2.5.2 自由振动分析
        2.5.3 谐响应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及振动分析
    3.1 工程数据
        3.1.1 材料
        3.1.2 设备参数
        3.1.3 计算机程序
        3.1.4 电厂参考资料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3.2.1 单元的选择及连接方式
        3.2.2 荷载的确定
        3.2.3 弹簧隔振基础的隔振系统
    3.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3.1 试验概况
        3.3.2 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
    3.4 模态分析
        3.4.1 刚性基础模态分析
        3.4.2 弹簧隔振基础模态分析
        3.4.3 分析比较结果
    3.5 谐响应分析
        3.5.1 刚性基础谐响应分析
        3.5.2 弹簧隔振基础谐响应分析
        3.5.3 分析比较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影响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振动响应的因素分析
    4.1 顶板厚度对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的振动影响
        4.1.1 模态分析
        4.1.2 分析比较结果
        4.1.3 谐响应分析
        4.1.4 分析结果比较
    4.2 隔振器布置方式对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振动影响
        4.2.1 模态分析
        4.2.2 分析比较结果
        4.2.3 谐响应分析
        4.2.4 分析比较结果
    4.3 隔振器布置数量对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振动影响
        4.3.1 结果分析比较
        4.3.2 分析比较结果
        4.3.3 谐响应分析
        4.3.4 分析比较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不平衡响应特性及典型振动故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汽轮机组转子动静摩擦机理
        1.2.2 汽轮机转子及缸体传热研究
        1.2.3 汽轮机变工况时汽封体变形研究
        1.2.4 汽轮机转子不平衡响应研究
        1.2.5 汽轮机组转子弯轴事故处理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核电湿蒸汽汽轮机组动静摩擦机理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2.1 引言
    2.2 百万千万级核电半转速湿蒸汽汽轮机结构特点
        2.2.1 整体结构
        2.2.2 高中压缸模块
        2.2.3 低压缸模块
        2.2.4 发电机模块
        2.2.5 振动监测系统
    2.3 汽轮机转子动静摩擦机理
    2.4 核电湿蒸汽汽轮机转子动静摩擦特点
    2.5 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动静摩擦影响因素
        2.5.1 热变形
        2.5.2 安装间隙
        2.5.3 初始不平衡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特性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机组简介
    3.3 数学模型及算法
        3.3.1 基础的建模
        3.3.2 支撑轴承的建模
        3.3.3 轴系的建模
        3.3.4 基础—轴承—转子的动力学模型
    3.4 转子临界转速及振型
        3.4.1 本文仿真计算结果
        3.4.2 制造厂仿真计算结果
        3.4.3 现场实测结果
    3.5 各轴承结构及动态特性
        3.5.1 轴承参数
        3.5.2 轴承性能参数的分析结果
    3.6 加配重时轴系振动响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弹簧减振基础隔振效率研究
    4.1 减振弹簧柔性基础设计参数分析
        4.1.1 弹簧隔振装置设计简介
        4.1.2 弹簧基础固有频率测量
    4.2 减振弹簧柔性基础模型分析与隔振效率计算
        4.2.1 隔振原理简介
        4.2.2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运动数学模型
        4.2.3 传递系数和隔振效率
        4.2.4 方程解的讨论
        4.2.5 振幅放大系数
        4.2.6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隔振原理简介
        4.2.7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隔振的目标与方法
        4.2.8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隔振的效率
    4.3 减振弹簧柔性基础隔振效果的实测数据及初步分析
        4.3.1 减振弹簧柔性基础减振效率现场实测系统简介
        4.3.2 满负荷工况下振动数据及初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电湿蒸汽汽轮机发电机组典型摩擦振动故障
    5.1 高中压转子弯曲故障及治理
        5.1.1 转子弯曲响应理论模型
        5.1.2 一阶振型弯曲振动计算
        5.1.3 基于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弯曲故障评估
    5.2 变工况下低压转子摩擦振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5.2.1 低压缸入口蒸汽参数偏离设计工况
        5.2.2 变工况下低压转子摩擦振动故障
    5.3 核电汽轮机低压转子与端部汽封间动静摩擦振动故障
        5.3.1 低压转子与端部汽封动静摩擦特点
        5.3.2 案例研究
    5.4 初始不平衡发电机转子冲转时热致振动故障
        5.4.1 引言
        5.4.2 大型四极核能汽轮发电机结构
        5.4.3 带热弯曲的转子动力学模型
        5.4.4 热弯曲汽轮发电机转子在台架上的启停试验
        5.4.5 热弯曲汽轮发电机启停机试验
    5.5 轴系振动不规则波动
        5.5.1 现象描述
        5.5.2 可能的原因分析与试验排查
        5.5.3 后续处理计划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6)超超临界新型百万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基础方案比选
    2.1 引言
    2.2 工程概况
    2.3 方案设计分析
        2.3.1 单元选用
        2.3.2 材料参数选用
        2.3.3 模型简化
        2.3.4 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
        2.3.5 基础方案比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备刚度对基础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刚度块高度影响分析
    3.3 设备弹性模量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底板对基础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模态分析
    4.3 谐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扰力作用点位置对基础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模态分析
    5.3 谐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备连接处抗震强度分析
    6.1 引言
    6.2 输入地震动准则
        6.2.1 “选波”要求
        6.2.2 天然地震波加速度值的调整
        6.2.3 检验要求
        6.2.4 选波
    6.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整体框架式弹簧隔振基础在1000MW机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整体框架式弹簧隔振基础设计情况综述
    1.1 设计原理
    1.2 设计边界条件
    1.3 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难点
    1.4 设计研究成果综述
        1.4.1 动力特性数模分析
        1.4.2 动力特性模型实验研究
        1.4.3 抗震性能数模分析研究
        1.4.4 抗震性能物模试验, 见图2
2 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系统
    2.1 弹簧隔振系统组成
    2.2 主要部件的作用
    2.3 寿光电厂弹簧隔振系统概况
3 隔振弹簧的安装与调整
    3.1 隔振弹簧安装前的基础准备
    3.2 隔振弹簧的安装
    3.3 隔振弹簧释放条件的检查确认
    3.4 隔振弹簧的调整和释放
    3.5 隔振弹簧安装和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3.6 寿光工程隔振弹簧释放调整经验数据汇总
        3.6.1 隔振弹簧释放数据记录
        3.6.2 隔振弹簧释放对机组中心的影响
        3.6.3 隔振弹簧释放对基础台板变形的影响
4 应用效果分析及后续检查维护
5 结束语

(8)弹簧隔振基础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弹簧隔振基础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 隔振基础的介绍
    2.3 汽机基础概况
第三章 汽机弹簧隔振基础的自振特性试验
    3.1 不同试验方法的对比
    3.2 动力特性试验的研究方法
        3.2.1 测点布置方案
        3.2.2 力锤的选择
        3.2.3 锤击点的选择
        3.2.4 试验设备
    3.3 隔振基础自振特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3.3.1 自振特性测试结果
        3.3.2 自振特性结果及分析
    3.4 振动响应预测
        3.4.1 基础动力分析标准
        3.4.2 扰力荷载大小
        3.4.3 基础的强迫振动响应
        3.4.4 响应预测结果分析
第四章 机组满负荷状态下基础的动力响应
    4.1 测点布置
        4.1.1 基础台板振动控制区
        4.1.2 基础工作区
    4.2 测试仪器的选取
    4.3 振动控制标准
        4.3.1 两种判断依据
        4.3.2 基础振动控制标准
    4.4 测试方法
    4.5 振动响应测试结果
        4.5.1 基础台板控制区的振动响应结果
        4.5.2 基础工作区的振动响应结果
    4.6 振动响应频谱分析
    4.7 测试结果分析
第五章 机组运行环境下基础的振动模态
    5.1 测试方法及其原理
    5.2 测试仪器
    5.3 测试结果
        5.3.1 一些测点的加速度Fourier幅值谱图
        5.3.2 工作模态参数
        5.3.3 工作模态图
    5.4 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不同工况下轴承座的静变位
    6.1 实测的目的及内容
    6.2 测试方法及试验所用仪器
    6.3 测点布置
        6.3.1 测点的安装
        6.3.2 测点的布置
    6.4 测试结果
    6.5 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汽轮发电机基础形式概述
    1.3 汽轮发电机基础研究现状
        1.3.1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研究现状
        1.3.2 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3 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汽轮发电机基础振动的控制方法
        2.2.1 振幅控制法
        2.2.2 共振法
    2.3 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的等效方法
        2.3.1 发电系统结构简介
        2.3.2 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等效方法
        2.3.3 汽轮发电机基础载荷及边界条件等效方法
    2.4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计算方法
        2.4.1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有限元计算模型
        2.4.2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自由振动分析
        2.4.3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强迫振动分析
    2.5 算例
        2.5.1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实体计算模型
        2.5.2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分析方法
        2.5.3 基础动力计算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Kriging代理模型黑箱优化算法
    3.1 引言
    3.2 黑箱优化方法
    3.3 Kriging代理模型基本理论
    3.4 抽样方式
        3.4.1 均匀设计抽样
        3.4.2 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
        3.4.3 优化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
        3.4.4 网格抽样方法
    3.5 最大期望提高
    3.6 本章小结
4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的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单目标优化问题描述
        4.2.1 基础动力性能优化
        4.2.2 基础自重优化
        4.2.3 优化流程
        4.2.4 优化算例
    4.3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多目标优化
        4.3.1 汽轮机弹簧减振基础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
        4.3.2 优化算例
    4.4 本章小结
5 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特性优化应用
    5.1 汽轮发电机常规框架式刚性基础动力特性优化应用
    5.2 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优化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应用证明
附录B 结题报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66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振动分析与中间平台减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汽机基础的研究发展概况
        1.2.1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结构型式
        1.2.2 汽机基础动力分析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汽机基础振动控制的研究发展概况
    1.3 TMD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结构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2.1 基础结构动力计算基本理论
        2.1.1 框架式基础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
        2.1.2 框架式基础结构体系的动力分析
        2.1.3 基础结构杆系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2.1.4 验证建模方式的合理性
    2.2 基础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2.2.1 基础模型参数
        2.2.2 SAP2000杆系基础模型的建立
        2.2.3 基础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 基础模态分析
        2.3.1 自振频率与振型
        2.3.2 自振特性分析
    2.4 基础稳态动力响应分析
        2.4.1 振动线位移限值
        2.4.2 扰力点振动线位移
        2.4.3 扰力点转速-振动线位移曲线
        2.4.4 中间平台控制点振动线位移
    2.5 本章小结
3 弹簧隔振中间平台的振动控制研究
    3.1 隔振平台力学模型
    3.2 隔振平台空间有限元模型
        3.2.1 隔振平台结构型式
        3.2.2 隔振元件计算参数
        3.2.3 隔振平台耦合模型的建立
    3.3 隔振平台整体耦合模型动力分析
        3.3.1 自振频率
        3.3.2 隔振平台控制点振动线位移
        3.3.3 隔振平台减振效果分析
    3.4 中间平台隔振前后对比分析
        3.4.1 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3.4.2 平台控制点振动线位移对比
        3.4.3 隔振平台对基础扰力点振动线位移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汽机基础中间平台TMD减振控制分析
    4.1 TMD减振原理
        4.1.1 结构-TMD系统力学模型
        4.1.2 无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控制
        4.1.3 有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控制
    4.2 中间平台附设TMD的基础有限元模型
        4.2.1 TMD计算参数
        4.2.2 结构-TMD的有限元模型
    4.3 中间平台-TMD基础模型动力分析
        4.3.1 自振频率
        4.3.2 中间平台控制点振动线位移
        4.3.3 TMD减振效果分析
    4.4 中间平台附设TMD前后对比分析
        4.4.1 动力特性的变化
        4.4.2 平台控制点振动线位移对比
        4.4.3 中间平台附设TMD后对基础扰力点振动线位移的影响
        4.4.4 隔振平台与TMD减振平台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外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的性能及动刚度[D]. 韩晓敏.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2]中美德汽机基础设计标准探讨[J]. 赵辉,李超. 建设科技, 2019(12)
  • [3]汽轮发电机框架式基础减振分析[D]. 顾天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基础隔振性能分析[D]. 夏志新.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核电湿蒸汽汽轮发电机组不平衡响应特性及典型振动故障研究[D]. 杨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超超临界新型百万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响应研究[D]. 郄凯.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7]整体框架式弹簧隔振基础在1000MW机组中的应用[J]. 李明涛,赵文航,焦体华. 神华科技, 2017(09)
  • [8]弹簧隔振基础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的现场试验研究[D]. 刘玉龙. 北方工业大学, 2017(07)
  • [9]汽轮发电机弹簧减振基础动力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 付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10]66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振动分析与中间平台减振研究[D]. 武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国外汽轮发电机基本设计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