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中选用老旧设备的体会

工艺设计中选用老旧设备的体会

一、工艺设计中选用旧设备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谭文玉[1](2020)在《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已有较大提升,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鼓励企业自身变革、提升装备水平、提高生产率、减少能耗,为社会创造更多贡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改造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经阶段,对于制造业的中小企业而言,技术改造成功则可以让老树发新芽,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市场地位;但如果失败则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为了使中小企业少走弯路、健康向前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理论和方法协助企业从决策到营运整个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在国家大力推动技术升级的背景下,JX公司决定对瓦楞纸板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如何检验通过技术改造带来的成效是摆在JX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大量的技改投资项目中,不难发现投资效益低于预测效益的项目,有的项目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因此,如何总计经验、汲取教训,分清责任,在以后的项目建设中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这些都是技改项目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技改项目后评价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显着成效,它通过对已改造完成的项目的改造过程和实施效果的检查总结,评价分析技改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评价确定投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在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促进投资活动的规范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本文结合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将项目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技改项目中,运用项目后评价的对比分析法、调查访问法、成功度法和德尔菲法解决了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量化难的问题。整个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了A级成功度的评价结论,达到了企业的预期效果。本文对技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对完善瓦楞纸板行业的技改项目后评价的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希望给面临同样困境的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在决策分析和项目评价方面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孙瑾玉[2](2020)在《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钢铁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伴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钢铁企业破产倒闭或进行搬迁,遗留下大量工业废弃地,并产生了环境污染、经济退化等相关城市问题。这些遗址地中的相当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再利用价值,如果只进行简单的拆除与重建,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将破坏场地的历史文化脉络。目前,虽有大量工业遗址改造方面的研究,但针对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的研究内容尚不多见。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遗址公园的文献及案例研究,从遗址公园的类型、建筑和室外场地的利用与转换、工业污染物的去除等角度对钢铁遗址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现阶段遗址公园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场地功能转变这3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作者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将延续历史记忆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出设计策略,分别从延续场地肌理、保留工艺关键元素、利用制高点和突出物、利用机械设备和产品、重现生产场景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将风景园林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河南省安阳钢铁厂遗址公园为例,结合理论研究内容进行方案设计,检验理论成果的可行性。

王悦[3](2020)在《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规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基础,增量项目的投资增长速度较之前大幅下降,存量项目特别是存量配网项目的改造工程投资比重越来越大,亟需开展针对性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这类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目前,从项目后评价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存在截然不同的特征、背景和实施过程,导致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配网项目。本文在综合分析配网改造项目特点和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结合配网改造项目的独有特点,将相关基础理论应用到了配网改造领域,构建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能够广泛推广到类似项目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围绕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技术性能、项目社会影响四大方面针对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后评价分析研究,着重研究并体现出了电网工程领域配网改造项目的差异化特征。同时,为了解决配网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分析的问题,本文在前后对比法的基础上,依托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引入电网运行可靠性方面增加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效益评价,得到了可量化的经济效益评价结论。为了得到项目综合性的后评价结论,本文综合运用了基于层次分析的指标赋权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科学合理地确定一、二级各指标的权重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确定了各因素的具体评判值,通过计算得到了最终的评价结论,计算方法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具备推广至其他配网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秦佳[4](202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提倡以简约的方式来设计和梳理空间。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成大势所趋。因此,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背景,分别从六个章节展开论述。围绕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寻找相应设计策略和方法,并最终将其运用在实践项目中,力图为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首先,通过研究背景和现状的分析,得出可持续设计刻不容缓,极少主义又在很多设计原则上与之相匹配,这是我们研究的契机。其次,通过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分析,我们发现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被大众所知,但在80年代才得到了长足发展。当下科技的突飞猛进、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源自人们身心审美的考验和社会地域的影响,给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使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更适合当下的室内环境设计成为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第三,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设计原则,以及对国内外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案例的梳理,从空间要素分割、修饰要素调整、家具要素组合等方面着手,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和方法,为实际运用提供理论参考。最后,从文化创意大厦复合空间和承荣国际幼儿园两个实践项目入手,将所得结论运用其中,进一步肯定了研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就是要在寻求简洁秩序的表象与探索丰富深邃的内涵之间,寻找一种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本文进一步揭示了人与建筑之间最本质的依存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

赵畅[5](2020)在《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研究 ——以国货收音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带动了经典国货的文化回潮,目前对经典国货文化体验的探讨进入了广大文化研究者的视野。多重文化视域在人文学科的广泛运用提供了经典国货文化研究的新途径,经典国货集体记忆和文化内容的体验与设计具有了新的时代价值。面对经典国货集体记忆存在的现有史料与应有集体记忆内容不对等、单一解读视角与当代需求不匹配和现有策略研究与集体记忆主题不相干等问题,本文将以多重文化视域为切入点,以记忆塑造和互动体验为出发点,积极探索经典国货的当代创新方法,充分展示文化体验设计的示范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与归纳法、跨学科研究法、问卷访谈法和卡片分类等方法,将技术文化、物质文化、符号文化和消费文化整合为技术文化、符号文化和消费文化,对经典国货的多重文化记忆内容和当代青年的经典国货体验特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一是在技术文化层面提炼总结出民族工业自信自强的发展历程、民族工业制造中的精神文化力量和技术发展对经典国货设计迭代的影响,指出了影响这些内容转化的抽象内容的理解难度、实体产品的排布方式和历史风格的演绎形式等三个因素。二是在符号文化层面筛选整理出以形载道的内容元素和平面化的装饰风格,指出了符号传播的媒介选择和符号文化的体验方式会影响符号文化内容的转化。三是在消费文化层面整体展现出节俭朴素的经典国货消费观念和凭票购买的经典国货消费方式作为消费文化的记忆构建内容,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断层和非传统的消费取向会影响消费文化内容的体验。四是在经典国货集体记忆内容多重文化解读的基础上,以国货收音机为例调研当代青年对经典国货的认识态度、参与形式、体验偏好等内容,指出了打造参与式文化互动体验的文化体验定位,趣味性、沉浸性和参与性的文化体验目标和文化体验、休闲时尚的文化体验价值观。五是为实现创新文化体验形式的目的,采取满足文化互动需求为核心的体验设计定位,规划线上和线下的体验环境,从物的体验设计策略、经历的体验设计策略和知识的体验设计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当代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策略。综上,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重构和体验设计能够在当代更好地展现经典国货的自身魅力,通过数字技术解读设计、制造和日常生活过程的再现,从多维立体的角度重塑国民对经典国货文化的全面深刻认识,鼓励国民积极参与到经典国货文化内容的亲身体验中,有效建立起国民与经典国货间的良好互动,进一步推动经典国货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罗一宇[6](2020)在《基于可靠性的海洋油气平台关键设备更新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海洋石油领域,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具有特殊性。海上作业人员受限于技术、工具、场地等条件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保,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故障,就必须请求工程师技术支援,或者将设备拆除送修,因此,较陆地生产企业而言,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设备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在关键设备的管理上,存在现有的设备关键性分类方法可操作性不强,以及对更新方案的评价方法多凭经验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南海东部某平台以及其UPS更新项目为例,对设备关键性评估以及关键设备更新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海洋石油平台的关键设备大多采用一用一备的冷/热备用组合系统,主要包含UPS、外输泵、吊机等。关键设备的平均开工时间可用度分析,其数值普遍处于0.99974~0.99993之间。影响海洋石油平台设备更新决策的关键要素是设备的可用度和平台年产量。因此,平台关键设备更新的决策思路是从设备的可用度出发,结合停工损失计算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从而通过年费用最小法比较得出最为经济的更新方案。操作要点是搜集旧设备以及新设备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历史故障记录,确定平台的产量及其递减率。在我国已投产超过15年的30座低产量的老旧平台上,当设备的可用度未发生显着劣化时,建议预期的新设备购置费用不大于221万元。在UPS系统更新项目的实践中表明,基于可用度的预期年均费用法最小设备更新决策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在该项目中,采用优化后的国产整体替换方案比原厂替换方案在预期寿命周期成本上要降低106.8224万元,成本变动38.4%。实例研究表明,设备更新方案的预期年均费用对修复率μ变化的敏感度为1.33,敏感度最高。因此,建议无论决策结果如何,都应通过整合厂家维修资源、吸取其他油田的维护经验、培训现场人员和提前准备配件等措施,降低新设备预期的平均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修复率,保证更新方案的经济性。

王魁[7](2019)在《工业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纺织工业建筑为例》文中认为工业生产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坚强基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改进,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质造强国迈进。而工业建筑作为其物质依托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并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它不仅与时代结合紧密,而且对城市的发展进程和环境保护有着很大的影响。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工业建筑特征鲜明,主要给工业生产创造生产生活的空间。工业建筑在其发展初期一直被西方建筑师当作展示建筑艺术之美的平台,在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工业建筑拥有独特的外在形象特征以及显着的技术特征,充分反映了工业文明和技术美学。近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建筑设计水准、提升建筑品质,对工业建筑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工业建筑分类广、品种繁杂,纺织工业建筑作为其重要分支,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本研究的原因及背景,以及工业建筑的历史演变、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范围作了一定的界定。然后再延伸到纺织工业建筑,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着重分析介绍项目选址、总图规划、建筑单体结构、采光与照明、空气调节等方面内容,并且对当代纺织工业建筑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可持续性设计、旧工业建筑改造、环境心理学等技术及设计方法的应用做了阐述及分析。最后将“远东纺纤(越南)有限公司项目”作为一个完整的实际纺织工程案例,对设计过程中总图规划、结构设计、空间组成、生产工艺以及协作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探寻纺织工业建筑乃至整个工业建筑设计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方向。本文正文约38000字,图片49幅,工程图纸7幅。

李岩[8](2019)在《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开发》文中提出随着控制技术朝着复杂计算机网络控制方向的发展,控制设计人员不能只解决底层的实时控制问题,还要解决上层监控与管理所带来的综合自动化问题。液体化工品仓储在整个石化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易燃易爆等特性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对某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及优化控制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个符合企业生产运营实际需求、操作简便、能够本质安全地实时采集仓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节省企业库存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更好地保障生产安全。首先,针对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殊性,本文详细调研了某液体化工仓储企业在仓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流程,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功能需求。其次,本文对液体化工品的库存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液体化工品仓储多品种库存数学模型,用粒子群算法对液体化工仓储库存模型求解。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企业液体化工品库存资金。再次,本文采用了现场总线型网络远程I/O控制技术自动监控采集化工储罐液位、温度等指标,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储罐的库存量,从而实时获取到库存数据,有效保障了职工人身安全,提高了计量员的工作效率。最后,本文在需求分析和库存优化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液体化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前台用C#,后台用SQL Server,采用C/S架构开发了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液体化工品在仓储流程环节的信息管理,达到了预期的功能需求。

盖杰[9](2018)在《地景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再生设计成为景观设计学科研究的热点。地景艺术是基于大自然媒介将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进行艺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具有视觉冲击力强,整体性好的特点。地景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应用是以工业废弃地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与科技进步共同作用下的“第二自然”为媒介,基于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目标所进行的景观设计创作。对于传承创新场所精神与工业文明,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新地标、展示城市新形象、丰富城市公共空间、彰显城市公共艺术、解决工业废弃地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阐述课题研究的发展背景,目的、意义,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现场勘探、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分析概括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借鉴方法,明确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两个章,探讨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即环境行为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恢复理论、景观美学以及共生理论等相关理论的集成,界定地景艺术与工业废弃地的相关概念,提炼出地景艺术与工业废弃地的构成要素、类型、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地景艺术与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关系。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的重点,探究地景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策略,主要包括应用的原则、前期分析策略、设计目标与理念策略、总体规划布局策略、基于局部空间与要素设计的策略等,从五大部分对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地景艺术策略研究与应用;第四部分是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研究结论设计方法,展望未来研究应用的前景与趋势。全文最终得出地景艺术应用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艺术手法,从图案法、互动体验法、焦点与地标法、情景与叙事设计法、隐喻法等具体手法进行设计,将地景艺术形式应用于解决我国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中,为我国解决工业废弃地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王寅[10](2015)在《钢铁企业景观设计研究 ——以包钢新体系景观工程为例》文中提出钢铁企业在我国的工矿企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各类钢铁类材料企业在建设发展中也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依然会有很强的需求量。然而钢铁企业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都是巨大的噪声、滚滚的浓烟、冲天的煤尘、职工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给周围地区造成各类严重的污染等负面印象。随着各类钢铁企业的生产发展,其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善,给城市和国家都造成很大负担。所以很多企业面临着新建或搬迁或扩建等问题,在新建钢铁企业的设计中,如何能够在最初的阶段就将景观设计深入厂区内部,彻底改善钢铁企业的环境,树立良好的形象,以适应现阶段各类法律法规对环境的严格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新建钢铁企业的环境景观进行设计,就离不开对全厂进行系统性的景观规划设计,而这一部分设计其实也是钢铁企业总体规划的重要一部分,也使企业领导深刻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一些老旧钢铁厂当初在建厂阶段没有考虑到景观环境,而现在再花费巨大的资金进行补救实在是得不偿失。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研究,对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阐述,通过笔者对大量钢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总结老旧钢厂生产多年后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总结出新建钢铁企业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完成对新建钢铁企业景观设计的方法的检验,并使其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工艺设计中选用旧设备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艺设计中选用旧设备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项目后评价在国外的研究情况
        1.3.2 我国项目后评价的研究情况
    1.4 项目概况
        1.4.1 JX公司概况
        1.4.2 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的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与内容
        2.1.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2.1.2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2.2 项目后评价的评价方法
        2.2.1 对比分析法
        2.2.2 调查访谈法
        2.2.3 因果分析法
        2.2.4 逻辑框架法
        2.2.5 成功度评价法
        2.2.6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和方法
    2.4 本文运用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立项筹备
    3.1 技改项目决策
        3.1.1 生产线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3.1.2 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
    3.2 技改项目的立项和筹备
        3.2.1 技改项目计划书批复
        3.2.2 技改项目小组的组建和组织管理结构
        3.2.3 技改项目制度建立
        3.2.4 技改项目设备选型
    3.3 技改项目计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JX公司改造项目的实施与运营
    4.1 技改项目的实施准备工作
        4.1.1 基础物料准备
        4.1.2 技改项目筹资情况
    4.2 技改项目的实施工作
        4.2.1 合同执行情况
        4.2.2 设备采购情况
        4.2.3 技改项目进度与控制的过程与方法
    4.3 技改项目竣工验收
        4.3.1 验收的组织
        4.3.2 验收的方法及验收结果
    4.4 技改项目运营效果
        4.4.1 技改后提升生产能力评价
        4.4.2 技改后市场满意度评价
        4.4.3 技改后人力资源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JX公司技改项目的效果与效益评价
    5.1 改造后技术效益评价
        5.1.1 自动接纸机的技术效益评价
        5.1.2 液压纸架的技术效益评价
        5.1.3 变频伺服电脑控制横纵切机组的技术效益评价
        5.1.4 用调查访谈法对技术进行评价
    5.2 技改后财务指标评价
    5.3 技改后资源节约效益评价
        5.3.1 节省水、电、天然气费用评价
        5.3.2 节约原纸成本评价
    5.4 其他效果评价
        5.4.1 节省的时间评价
        5.4.2 技改后减少纸板报废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改项目的总体评价和存在的问题
    6.1 技改项目成功度评价
    6.2 技改项目的主要经验
    6.3 技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逆工业化导致旧钢铁工业区的拆除
        1.1.2 工业遗产保护的热度不断提升
        1.1.3 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与延伸
        1.1.4 大型钢企面临的绿色转型任务和上位规划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相关理论概念的解读
    2.1 钢铁工业遗址的相关概念解读
        2.1.1 工业遗址
        2.1.2 钢铁工业遗址
    2.2 历史记忆的相关概念解读
        2.2.1 历史记忆
        2.2.2 延续历史记忆
    2.3 本章小结
3.国内外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3.1 国外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3.1.1 卢森堡贝尔瓦尔工业荒地改造项目
        3.1.2 北杜伊斯堡后工业景观公园
        3.1.3 墨西哥蒙特利市钢铁博物馆公园
    3.2 国内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3.2.1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3.2.2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3.2.3 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3.3 本章小结
4.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基本模式的研究
    4.1 钢铁工业用地的常见改造利用形式
        4.1.1 大型工业主题旅游园区
        4.1.2 城市主题公园
        4.1.3 文化创意园
        4.1.4 博物馆公园
    4.2 钢铁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转换和内部空间的改造
        4.2.1 钢铁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4.2.2 钢铁工业建筑遗产的保留标准
        4.2.3 钢铁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转换
        4.2.4 钢铁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
    4.3 室外空间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4.3.1 交通空间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4.3.2 场地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4.4 室内外空间的转换和融合
        4.4.1 内外空间的相互转换
        4.4.2 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4.5 钢铁工业污染物的处理
        4.5.1 钢铁工业遗址污染物的测定
        4.5.2 钢铁工业遗址污染物的去除
        4.5.3 生态成效
    4.6 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4.6.1 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
        4.6.2 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问题
        4.6.3 功能转变方面的问题
    4.7 本章小结
5.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延续历史记忆的设计策略
    5.1 延续钢铁工业遗址历史记忆的的设计手法
        5.1.1 原物保留
        5.1.2 突出强调
        5.1.3 提炼转译
        5.1.4 场景再现
        5.1.5 功能植入
    5.2 对场地原始肌理的尊重
        5.2.1 尊重厂区的原始地形
        5.2.2 尊重厂区的交通脉络和空间结构
        5.2.3 延续厂区的水系统
    5.3 工艺关键元素的保留与再利用
        5.3.1 主要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
        5.3.2 关键生产设施设备的再利用
        5.3.3 建筑空间的再利用
        5.3.4 室外场地的设计
    5.4 制高点与突出物的利用
        5.4.1 看——观景台
        5.4.2 被看——标志物
    5.5 机械设备、产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
        5.5.1 机械设备
        5.5.2 产品
        5.5.3 废弃物
    5.6 生产场景的再现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5.6.1 生产场景的再现
        5.6.2 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5.7 人文历史资源的利用
        5.7.1 海报和标语的保留
        5.7.2 工业历史事件的记载
        5.7.3 体现厂区特征的标志设计
        5.7.4 文创产品的开发
    5.8 本章小结
6.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实践——安钢遗址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概况
        6.1.2 历史文化背景
        6.1.3 上位规划和政策背景
        6.1.4 场地现状
        6.1.5 改造价值分析
        6.1.6 SWOT分析
    6.2 目标与策略
        6.2.1 目标定位
        6.2.2 设计策略
        6.2.3 设计依据
    6.3 总体设计方案
        6.3.1 平面布局
        6.3.2 景观结构
        6.3.3 功能分区
    6.4 专项设计
        6.4.1 交通组织
        6.4.2 竖向设计
        6.4.3 视线组织
        6.4.4 种植设计
        6.4.5 滨水空间设计
        6.4.6 生态修复措施
        6.4.7 设施与小品
        6.4.8 活动策划
    6.5 延续历史记忆的设计表达
        6.5.1 工业建筑构筑再利用
        6.5.2 工业设施设备再利用
        6.5.3 制高点利用
        6.5.4 钢铁材料利用
        6.5.5 钢铁工业废弃物再利用
        6.5.6 钢铁工业流程展示
        6.5.7 保留场地记忆的植被恢复模式
    6.6 用地平衡表
7.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3)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1.5 创新点
第2章 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配网改造项目的含义和特点
    2.2 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
        2.2.1 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2.2.2 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2.3 相关研究现状
        2.3.1 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2.3.2 电网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2.3.3 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及其实施
    3.1 K配网改造项目实施背景和项目概况
        3.1.1 项目实施背景
        3.1.2 项目概况
    3.2 K配网改造项目实施情况
        3.2.1 项目投资执行情况
        3.2.2 项目进度情况
        3.2.3 项目质量执行情况
        3.2.4 项目安全执行情况
        3.2.5 项目实施后设备运行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项目后评价
    4.1 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定义
    4.2 K配网改造项目过程评价
        4.2.1 项目前期工作评价
        4.2.2 项目进度管理评价
        4.2.3 项目质量管理评价
        4.2.4 项目安全管理评价
        4.2.5 评价结论
    4.3 K配网改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
        4.3.2 经济效益分析
        4.3.3 评价结论
    4.4 K配网改造项目技术性能评价
        4.4.1 安全评价
        4.4.2 运行效能评价
        4.4.3 评价结论
    4.5 K配网改造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4.5.1 社会责任承担评价
        4.5.2 推动产业发展评价
        4.5.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5.4 评价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结果量化与评价结论
    5.1 评价层次结构和因素集的确定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5.2.2 综合层次赋权
    5.3 建立模糊矩阵
    5.4 评价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现状
        1.2.2 极少主义与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研究现状
        1.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关系
    2.1 可持续室内设计理念
    2.2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2.1 生态理念的体现
        2.2.2 现代科技的融入
        2.2.3 地域文化的注重
3.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相关概念
        3.1.1 可持续发展
        3.1.2 极少主义
        3.1.3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
    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
        3.2.1 源于视觉审美与心理的理论依据
        3.2.2 源于社会文化与地域的理论依据
        3.2.3 源于科学技术渗透的理论依据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发展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4.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表现特征
        4.1.1 有机整体性特征
        4.1.2 生态平衡性特征
        4.1.3“以人为本”特征
        4.1.4 发展动态性特征
        4.1.5 开放互动性特征
    4.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构成要素
        4.2.1 物理环境的要素
        4.2.2 节能方面的要素
        4.2.3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要素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原则、策略及方法
    5.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原则
        5.1.1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5.1.2 宁少勿多的设计原则
        5.1.3 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5.1.4 与环境相协调的设计原则
        5.1.5 动态发展的设计原则
    5.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策略及方法
        5.2.1 空间要素的分割
        5.2.2 修饰要素的调整
        5.2.3 家具要素的组合
6.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实践
    6.1 文化创意大厦复合空间室内设计
        6.1.1 项目基本情况
        6.1.2 设计理念与原则
        6.1.3 设计方案
        6.1.4 具体措施及策略应用
    6.2 承荣国际幼儿园室内设计
        6.2.1 项目基本情况
        6.2.2 设计理念与原则
        6.2.3 设计方案
        6.2.4 具体措施及策略应用
    6.3 小结
7.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录
附录二表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5)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研究 ——以国货收音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文化发展带动国货回潮
        1.1.2 多重文化视域提供国货研究新视野
        1.1.3 国货记忆的体验与设计具有新的时代价值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经典国货相关领域的研究
        1.2.2 集体记忆相关领域的研究
        1.2.3 多重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流程
        1.4.1 理论研究方法
        1.4.2 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1.4.3 研究流程
第二章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与多重文化
    2.1 经典国货相关概述
        2.1.1 经典国货的民族工业纪念意义
        2.1.2 经典国货的社会经济价值
        2.1.3 经典国货的社会文化价值
    2.2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新思考
        2.2.1 集体记忆相关概述
        2.2.2 经典国货的集体记忆概述
        2.2.3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发展问题
    2.3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研究的几种视角
        2.3.1 技术文化视角
        2.3.2 物质文化视角
        2.3.3 符号文化视角
        2.3.4 消费文化视角
第三章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多重文化分析
    3.1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技术文化分析
        3.1.1 经典国货技术文化现象与分析方法
        3.1.2 经典国货技术文化的内容分析
        3.1.3 经典国货技术文化的资源转化
    3.2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符号文化分析
        3.2.1 经典国货符号文化现象与分析方法
        3.2.2 经典国货符号文化的内容分析
        3.2.3 经典国货符号文化的资源转化
    3.3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消费文化分析
        3.3.1 经典国货消费文化现象与分析方法
        3.3.2 经典国货消费文化的内容分析
        3.3.3 经典国货消费文化的资源转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重构调查研究——以国货收音机为例
    4.1 调研目的、方法及流程
        4.1.1 国货收音机集体记忆重构的调研目的
        4.1.2 国货收音机集体记忆重构的调研方法
        4.1.3 国货收音机集体记忆重构的调研流程
    4.2 国货收音机的体验现状分析
        4.2.1 问卷实施
        4.2.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3 国货收音机文化体验市场态势分析
    4.3 国货收音机的集体记忆分析
        4.3.1 国货收音机文化记忆人群分析
        4.3.2 国货收音机的文化记忆要素分析
        4.3.3 体验愿景测试
    4.4 国货收音机设计文化与记忆重构的问题洞察与体验愿景
        4.4.1 国货收音机设计文化与记忆重构的相关问题洞察
        4.4.2 国货收音机设计文化与记忆重构的体验愿景
第五章 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策略
    5.1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的定位
        5.1.1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的价值导向
        5.1.2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的体验环境
        5.1.3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策略的框架
    5.2 物的体验设计策略
        5.2.1 展示物的多媒介记忆
        5.2.2 引导物的参与式体验
    5.3 经历的体验设计策略
        5.3.1 搭建数字技术式的时空桥梁
        5.3.2 渗透沉浸式的深度体验
    5.4 知识的体验设计策略
        5.4.1 构建可视化的知识体系
        5.4.2 演绎知识的内容跨界
        5.4.3 个人与社会的知识互动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论文中图片和表格来源索引
附录三:国货收音机的体验现状调研问卷

(6)基于可靠性的海洋油气平台关键设备更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洋石油设备管理现状研究
    2.1 海洋石油生产的特殊性
    2.2 海上石油平台设备概况
        2.2.1 海洋石油平台设备管理现状
        2.2.2 现行设备分级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2.3 现行设备更新决策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石油平台设备关键性评估
    3.1 设备关键性的评估方法
    3.2 确定评估要素及权重
    3.3 选择评价人员和评分
    3.4 设备关键性等级划分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可靠性的关键设备更新方案评价方法
    4.1 关键设备可靠性的度量
        4.1.1 可靠性指标的特征量
        4.1.2 可靠性特征量分析与选择
        4.1.3 失效率与修复率的计算
        4.1.4 关键设备可用度的计算
    4.2 可靠性的效益
        4.2.1 可靠性的经济评价原则
        4.2.2 海洋石油平台关键设备可靠性的经济评价
    4.3 关键设备的年均费用
        4.3.1 旧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
        4.3.2 新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
    4.4 基于可用度的更新决策分析
        4.4.1 更新决策方式对比
        4.4.2 平台产量对更新决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验证
    5.1 背景介绍
    5.2 UPS系统更新改造方案
        5.2.1 原厂升级(大修)方案
        5.2.2 国内UPS整体更换方案
    5.3 各更新方案评价与决策
        5.3.1 可用度决策方法
        5.3.2 基于可用度的预期年均费用最小决策方法
    5.4 决策结果与分析
        5.4.1 决策结果优化
        5.4.2 工程效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工业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纺织工业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源起及背景
        1.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的范围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概念定义
        1.2.1 研究的概念定义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工业建筑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工业建筑及纺织工业建筑设计概述
    2.1 发展历程
        2.1.1 国外发展历程
        2.1.2 国内发展历程
    2.2 设计流程
        2.2.1 项目选址与总平面规划
        2.2.2 建筑单体
        2.2.3 建筑结构形式及柱网选择
        2.2.4 建筑采光与照明
        2.2.5 建筑室内的空气调节
    2.3 小结
第三章 纺织工业建筑设计策略
    3.1 基本目标与原则
        3.1.1 基本目标
        3.1.2 基本原则
    3.2 基于新建筑材料及技术设计策略
        3.2.1 新建筑材料的应用
        3.2.2 建筑新技术的运用
    3.3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设计策略
        3.3.1 工业生产中的环境心理学
        3.3.2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
    3.4 基于可持续性设计的旧工业建筑更新升级
        3.4.1 可持续性设计的应用
        3.4.2 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升级
    3.5 小结
第四章 纺织工业建筑设计的实例分析
    4.1 远东纺纤(越南)有限公司项目概况
    4.2 总平面规划及生产工艺
        4.2.1 总平面规划设计
        4.2.2 生产工艺
    4.3 空间功能及结构设计
        4.3.1 空间功能
        4.3.2 结构设计
    4.4 细部构造及协作设计
        4.4.1 细部构造设计
        4.4.2 协作设计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论文总结
    5.2 课题研究的延续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远东纺纤(越南)有限公司项目相关图纸

(8)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1.3.2 液体化工品仓储库存控制的研究现状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企业基本情况
    2.2 设备设施布局
    2.3 主要仓储工艺流程
    2.4 管理系统主要目标任务和功能需求
        2.4.1 管理系统主要目标任务
        2.4.2 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体化工品仓储库存的建模与优化
    3.1 液体化工品仓储库存模型的建立
    3.2 基于粒子群算法库存优化求解
        3.2.1 标准粒子群算法原理
        3.2.2 标准粒子群算法步骤
    3.3 实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体化工品仓储库存量的动态监控采集与实现
    4.1 仓储动态监控采集的基本要求
    4.2 仓储动态监控采集系统方案
    4.3 仓储动态监控采集系统的硬件选型
    4.4 软件实现
        4.4.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4.2 罐区阀门程序设计
        4.4.3 槽车罐装平台程序设计
        4.4.4 现场数据监控界面
    4.5 储罐库存量的计算与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的选择
    5.2 数据库建模工具
    5.3 数据库设计
        5.3.1 需求分析
        5.3.2 概念结构设计
        5.3.3 逻辑结构设计
        5.3.4 物理结构设计
        5.3.5 数据库的试运行、运行及维护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6.1 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6.2 系统开发工具
    6.3 系统开发的整体原则
    6.4 软件程序实现举例
        6.4.1 卸车入库模块的实现
        6.4.2 装车出库模块的实现
        6.4.3 库存管理模块的实现
    6.5 系统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地景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废弃地影响环境
        1.1.2 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增加
        1.1.3 地景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利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理论研究动态
        1.3.1.1 地景艺术相关综述
        1.3.1.2 工业废弃地相关理论动态
        1.3.1.3 相关案例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2.1 国内地景艺术理论研究现状
        1.3.2.2 国内工业废弃地研究现状
        1.3.2.3 相关案例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2.1 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
        2.1.1 地景艺术与环境行为心理学
        2.1.2 工业废弃地与环境行为心理学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地景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工业废弃地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生态恢复与生态保护理论
        2.3.1 地景艺术与生态恢复、保护理论
        2.3.2 工业废弃地与生态恢复、保护理论
    2.4 景观美学原理
        2.4.1 地景艺术与景观美学原理
        2.4.2 工业废弃地与景观美学原理
    2.5 共生设计理论
        2.5.1 地景艺术与共生设计
        2.5.2 工业废弃地与共生设计
第三章 地景艺术与工业废弃地概述
    3.1 地景艺术概述
        3.1.1 概念界定
        3.1.2 地景艺术的艺术范畴
        3.1.3 地景艺术类型
        3.1.4 地景艺术特征
        3.1.4.1 内容广
        3.1.4.2 材料多元
        3.1.4.3 阶段性存在
        3.1.5 地景艺术影响因素
        3.1.5.1 物质环境
        3.1.5.2 空间场所
        3.1.5.3 材料属性
        3.1.5.4 人文思想
        3.1.6 地景艺术设计方法
        3.1.6.1 材料设计方法
        3.1.6.2 图形设计方法
        3.1.6.3 数理设计方法
        3.1.6.4 多修辞设计方法
    3.2 工业废弃地概述
        3.2.1 工业废弃地界定
        3.2.2 工业废弃地类型
        3.2.3 工业废弃地特征
        3.2.4 工业废弃地的影响因素
        3.2.4.1 先进思想
        3.2.4.2 地理区位
        3.2.4.3 周围环境
        3.2.4.4 政府社会的政策影响
    3.3 地景艺术与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关系
        3.3.1 地景艺术影响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
        3.3.2 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反作用于地景艺术
第四章 地景艺术创作手法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 应用原则
        4.1.1 传承共生原则
        4.1.2 文脉提升原则
        4.1.3 空间加减原则
        4.1.4 成本控制原则
        4.1.4.1 投资决策阶段
        4.1.4.2 设计阶段
        4.1.4.3 施工阶段
        4.1.4.4 后期养护阶段
        4.1.4.5 后期养护阶段
        4.1.5 景观异质原则
    4.2 前期分析策略
        4.2.1 外环境分析
        4.2.1.1 地域文脉分析
        4.2.1.2 气候环境
        4.2.1.3 区位分析
        4.2.2 内环境分析
        4.2.2.1 工业废弃地布局结构分析
        4.2.2.2 构筑物布局分析
        4.2.2.3 交通系统分析
        4.2.2.4 植被分析
        4.2.2.5 地形地貌分析
    4.3 设计定位与理念策略
        4.3.1 基于城市总体规划类型的定位策略
        4.3.2 基于地景艺术的定位策略
        4.3.3 基于工业废弃地的定位策略
    4.4 总体规划布局策略
        4.4.1 图案法
        4.4.2 互动体验法
        4.4.3 焦点与地标法
        4.4.4 情景与叙事设计法
        4.4.5 隐喻法
    4.5 基于局部空间与要素设计
        4.5.1 空间加减法
        4.5.2 夸张法
        4.5.3 美学设计规律
        4.5.4 景观元素设计策略
        4.5.4.1 道路设计
        4.5.4.2 植物景观设计
        4.5.4.3 地形设计
        4.5.4.4 景观建筑与小品设计
        4.5.4.5 历史浮雕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品集

(10)钢铁企业景观设计研究 ——以包钢新体系景观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钢铁企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1.2.2 钢铁企业环境面临的挑战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论与成果
        1.3.1 国内研究成果
        1.3.2 国外研究成果
        1.3.3 分析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内容
        1.4.3 研究的意义与实际价值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框架
2 我国钢铁企业景观概述
    2.1 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及工艺流程概述
        2.1.1 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状况
        2.1.2 我国钢铁企业的工艺流程
        2.1.3 各区域的污染物成分分析
    2.2 钢铁企业景观概述
        2.2.1 钢铁企业景观的分类
        2.2.2 钢铁企业景观的特点
    2.3 钢铁企业景观的存在问题
        2.3.1 布局缺乏合理性
        2.3.2 企业文化特色的不鲜明
        2.3.3 道路系统不完善
        2.3.4 缺乏统一植物规划设计
        2.3.5 景观硬件设施不齐全设计不完善
    2.4 钢铁企业景观设计的作用
        2.4.1 保护生产设备的作用
        2.4.2 减轻污染改善企业生产环境的作用
        2.4.3 区域划分的作用
        2.4.4 导引导向的作用
        2.4.5 阻隔防护作用
        2.4.6 休闲游憩的作用
        2.4.7 展示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
        2.4.8 小结
    2.5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
        2.5.1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概念
        2.5.2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发展
        2.5.3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方法
    2.6 国内外钢铁企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6.1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2.6.2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6.3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2.6.4 案例的借鉴与反思
    2.7 本章小结
3 钢铁企业景观设计方法
    3.1 设计原则
        3.1.1 生产优先的原则
        3.1.2 统一规划的原则
        3.1.3 人性化的原则
        3.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1.5 文化性的原则
        3.1.6 经济性的原则
    3.2 设计理念
        3.2.1 创新设计理念
        3.2.2 生态设计理念
        3.2.3 艺术设计理念
        3.2.4 信息化设计理念
    3.3 企业厂区内各区域的景观设计
        3.3.1 厂前区及入口区
        3.3.2 炼钢区
        3.3.3 烧结、焦化、球团区
        3.3.4 料场
        3.3.5 轧钢
        3.3.6 氧气站
        3.3.7 服务区
        3.3.8 厂内道路
        3.3.9 集中绿地
        3.3.10 边界景观
        3.3.11 厂内铁路
    3.4 景观构成要素设计
        3.4.1 自然环境
        3.4.2 植物种植设计
        3.4.3 雕塑小品
        3.4.4 景观设施
        3.4.5 铺装
        3.4.6 建构筑物外立面
        3.4.7 文化因素
    3.5 老旧厂区景观改造
    3.6 工业遗产景观
    3.7 相关设计指标
4 包钢新体系景观工程实例研究
    4.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4.1.1 项目背景
        4.1.2 建设必要性
    4.2 项目建设条件及场地概况
        4.2.1 项目建设条件
        4.2.2 场地概况
    4.3 设计目标、定位及理念
        4.3.1 设计目标
        4.3.2 设计定位
        4.3.3 设计理念
    4.4 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
        4.4.1 设计原则
        4.4.2 总体设计
        4.4.3 详细方案设计
        4.4.4 附属工程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四、工艺设计中选用旧设备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JX公司瓦楞纸板生产线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D]. 谭文玉. 扬州大学, 2020(05)
  • [2]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D]. 孙瑾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J供电公司K配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D]. 王悦. 山东大学, 2020(12)
  •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研究[D]. 秦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研究 ——以国货收音机为例[D]. 赵畅. 江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可靠性的海洋油气平台关键设备更新决策研究[D]. 罗一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工业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纺织工业建筑为例[D]. 王魁. 东南大学, 2019(01)
  • [8]液体化工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开发[D]. 李岩. 东南大学, 2019(06)
  • [9]地景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盖杰.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
  • [10]钢铁企业景观设计研究 ——以包钢新体系景观工程为例[D]. 王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标签:;  ;  ;  ;  

工艺设计中选用老旧设备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