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台湾学》总目录

2002年《台湾学》总目录

一、《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21)在《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乾隆朝“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同文盛世”达到顶峰。这期间随着乾隆朝儒家经典重译,随后儒家典籍的自发满译,儒家思想以满语文为载体深刻影响了“满语世界”。“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在儒家典籍满译中取得了平衡的同时,满洲人也借由儒化实现了中华化。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根溯源,梳理了乾隆以前的儒家典籍满译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回溯了满文创制及其改革过程这一儒学典籍满译的前提,指出以蒙古文为模板创制老满文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对老满文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新满文的推行也非一蹴而就;然后梳理清楚翻译机构的变迁过程,汉籍满译初由文臣衔命而为,后在翰林院与内国史院间辗转,至康熙十年(1671年)设内翻书房方结束汉籍满译执掌不定问题;最后总结了顺康雍时期儒家典籍满译的情况,一是完成入关前未竣翻译项目,二是新译儒典多为奉敕之作,三是自主翻译者多为修身齐家类心得、规范、训蒙读物等。第二章讨论乾隆重译儒家典籍及其成就。首先,理清“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发展的过程,明确清的“大一统”与“同文之盛”互为表里不断扩展;其次,讨论前代儒家经典翻译存在对汉语原文理解偏差、满语译本选词不当、未能反应原文文体特征、音译词过多且未厘定专有名词等缺失现象及成因;再次,考察乾隆以先后两次厘定清文《四书》为始,展开经典重译工程的过程,揭示其宣示经典解释权和宣扬国语优越论的目的,同时指出作为乾隆朝“同文”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经典重译,实现了对满语的规范,同时加强了对经典的解释权。第三章讨论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自发满译。通过梳理对儒学典籍满译的旗籍士人群体出现的时间线,并将各时代有代表性的译者及其作品逐一从基本情况、成书过程、内容述评与受众等几方面做案例分析发现:除富察氏公鲁外,所有自发对儒家典籍进行满译的旗籍士人译者,均活跃于乾隆以降,其中活跃于乾嘉以降者约半数,其余均活跃于道光以降;其中六成为八旗满洲,三成为八旗蒙古,一成为八旗汉军;京旗占绝大多数。此外,还对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家孟保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其翻译生涯与其仕途起伏关系较为密切,这种情形在其他译者身上也有所体现。第四章讨论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影响。首先,儒家典籍满语译本透过公、私学校,以教本或教辅的形式成为“国语”学习内容;其次,清代各类大小翻译考试是旗人实现仕途迁升的重要途径,而儒家典籍满语译本是各类翻译考试的主要命题范围;最后,“话条子”类活语料反映出儒家思想借由儒学典籍满译进入到了旗人基层社会,并且成为旗人基层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当时的旗人价值观念。第五章以达呼尔新满洲为例,讨论满译儒学典籍在其满化与儒化中的作用。首先,满语与达斡尔语差异小,对达呼尔新满洲而言学习难度低;其次,要对达呼尔加以满化需借助教育,而彼时达呼尔无文字,满语文自然成为了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再次,达呼尔教育是旗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其教育内容同样是以满语文为载体的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借由满译儒学典籍对达呼尔新满洲产生了满化与儒化的双重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朝维护“满洲习俗”具体手段即是“国语骑射”;“崇儒重道”即是接受中原思想与政治传统,即是接受中华文化。二者看似矛盾,而清帝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一再“国语”翻译和推广,实现了对清帝心中的“华”与“汉”的切割:通过“国语”翻译来实践“崇儒重道”,接纳中华优秀文化,使满洲自我儒化,自我华化;通过对以“国语”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教育的坚持,实现了在新旧满洲中“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的和谐共存,客观上在思想层面将新旧满洲融入到了“中华”之中,实现了“大一统”下的“和而不同”多元共存,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重要一环。

顾王乐[2](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指出《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高远[3](2020)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四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承继着清末民初《四库全书》研究之传统,得益于迁台的杨家骆、王云五、昌彼得、蒋复璁等学人研究《四库全书》的推动和人才培养。伴随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四库学"一词的明确提出,开启了"四库学"理论化、体系化、专业化、学科化、国际化的探索。收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硕博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并分析《四库全书》研究内容创新及其学术影响力,为学界提供多重视角的借鉴与参考。择取关涉《四库全书》的工具书编制、学术专着、资料汇辑、重点单篇论文等予以引述,突出其"引导与典范"作用,重在学术创发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春华秋实",未来的"四库学"发展仍需理论与实践并重前行,如,《四库全书》研究学史亟须系统清理;"四库学"真正而系统的"理论自觉"仍须深化,学科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重视《四库全书》的世界知识观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特色,实现《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梦想;借用"域外之眼"反观《四库全书》编纂的价值和影响,凸显《四库全书》在东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意义";整合全国研究《四库全书》之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各项研究。中国四库学发展和研究进入新时代,唯有不断创新,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才能创造中国四库学更加绚丽的殿堂,才能构建中国四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李爽[4](2020)在《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刻文献研究的日益深入,造像记作为石刻文献的一部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北魏时期的造像记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在各时期的造像记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於北魏造像记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基本上处於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基础史料整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为目前可见的北魏造像记史料编纂了简明目录,以填充北魏造像记目录的空白,同时也便於日後对北魏造像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北魏造像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目录、图录、文本、研究、地理位置等五个方向,对其在各类着作中的着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以时间为序,标明年号,无纪年的造像记附载文末,以供考订。所涉及到的书籍和期刊一律使用简称,以便检索。截止二〇二〇年,本文共收录北魏造像记1488篇,其中有纪年造像记为1242篇,无纪年造像记为246篇。

孙海燕[5](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邓新航[6](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孟宪斌[7](2019)在《近年新见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战国出土文献资料的逐步增多,战国文字的分域研究也逐渐细化和深入。王辉、王伟《秦出土文献编年订补》(2014)(以下简称《订补》)一书,汇集了 2012年以前所见的秦出土文献资料4282条,体例明晰,内容丰富,为秦文字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订补》出版後,秦出土文献又有新增,加之《订补》所收材料偶有疏漏,故本文将对2013至2018年间新见秦出土文献资料和《订补》漏收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绪论的第一部分主要为2013至2018年间秦出土文献研究情况的述评。由於所涉资料较多,为方便叙述,故又将其分为秦金文、秦石刻、秦简牍、秦玺印封泥、秦陶文、秦货币文字等多个小类。其中,秦金文、秦简牍和秦玺印封泥的新出资料较多,故而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绪论的第二部分主要为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的介绍与说明。第二章为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该部分对除简牍和玺印封泥之外的2013至2018年间新见秦出土文献资料(详见凡例)及《订补》漏收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共计415条,并按其时间先後进行排序。按语部分讨论了相应器物铭文的字形、铭文内容涉及的职官、地理及器物时代判定等问题,并作出倾向性判断。附录部分为文中“引用书刊简称目录”,方便找寻器物原图及核查器物信息。

黄薇[8](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吕士远[9](2018)在《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史、图书史研究方面的内容,同时又受到海外学者书籍史研究方法的影响,有大量讨论文化传播、大众消费、阅读史等方面的论着。本文旨在对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有关中国书籍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述,讨论其各方面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之上探析台湾地区书籍史研究的体系建构及方法特色,以期为大陆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提供借鉴。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三个部分组成。绪论包含三个方面,即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范围与方法、前人的研究成果。正文三个部分,即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对书籍史理论及国外书籍史论着的评介、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成果以及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中国书籍史研究的特点。正文第一部分对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在书籍史研究方面的理论着作及对国外书籍史论着的翻译和书评进行了分析介绍。第二部分对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成果分类进行评述。这一部分分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印刷出版方面”、“藏书史方面”和“阅读史方面”。印刷出版方面成果的评述,分为通论性论着;断代、地域出版史;专题性图书出版史;版画与图文关系;出版文化五个方面。其中,专题性图书出版史分为教育用书、娱乐性图书、民间日用类书出版三部分进行评述;版画与图文关系分为发展背景与各类版画研究成果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出版文化分为出版的商业化,出版与旅游文化、宗教文化、青楼文化,中外书籍文化交流与比较三个方面进行评述。藏书史方面的评述,梳理了台湾地区关于中国藏书史的研究论着,并论述其特色。阅读史方面的评述,回顾台湾地区对中国阅读史的相关研究,探讨其研究角度和方法。第三部分是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中国书籍史研究特点的分析,由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脉络、研究特点、对大陆中国书籍史研究的启示三个部分组成。另外,本论文有三个附录。附录一为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硕博士论文一览表;附录二为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期刊论文一览表;附录三为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专书一览表。

张光润[10](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二、《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清中叶以前儒学典籍满译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汉籍满译发端
        一、满文的创制与改革
        二、汉籍满译的发端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满译
        一、从内三院、翰林院到内翻书房
        二、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的满译
第二章 乾隆时期儒家经典的钦定重译
    第一节 儒家经典重译的历史条件
        一、“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的历史进程
        二、前代儒家经典满译的缺失
    第二节 乾隆朝儒家经典的重译及成就
        一、乾隆与儒家经典的重译
        三、儒家经典重译的面向与成就
    第三节 重译与旧译儒家经典比较——以《大学》为例
        一、改音译为意译
        二、内容有所增删
        三、钦定名词术语
        四、注重“取意协音”
第三章 乾嘉以降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满译
    第一节 民间满译士人群体
        一、满译士人群体的出现
        二、满译对象的选择与受众
    第二节 孟保的满译生涯
        一、孟保其人与满译作品
        二、孟保翻译作品的刊印及流布
第四章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教育与影响
    第一节 清代旗人学校教育
        一、旗人官学教育
        二、旗人私学教育
    第二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入仕的影响
        一、翻译考试与旗人入仕
        二、翻译选拔考试试题与儒家典籍满译
    第三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思想塑造——以“话条子”类语料为例
        一、“话条子”类文本的产生
        二、“话条子”所透视出的儒家思想
第五章 满译儒学典籍在他者中的传播——以达呼尔为例
    第一节 满语文成为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和内容
        一、达斡尔语与满语的差异
        二、满语文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第二节 满语文学校的建立与满译儒学典籍的传入
        一、达呼尔官学与私学
        二、满译儒家典籍的传入
    第三节 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与影响
        一、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
        二、满译儒家典籍对达斡尔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满文转写对照表
    二、新旧译《大学》多版本比较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和材料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下编 北魏造像记目录
    第三章 北魏纪年造像记目录
    第四章 北魏无纪年造像记目录
北魏造像记着录对照
後记

(5)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第一章 卫国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一、(?)伯(?)组
        二、卫侯组
        三、夫人组
        四、其它
    第二章 许国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第三章 陈国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第四章 应国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第五章 胡国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第六章 郑国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第七章 蔡国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第八章 宋国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第九章 凡国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第十章 虢国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一、虢季组
        二、虢仲组
        三、虢叔组
        四、虢伯组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六、虢姜组
        七、城虢组
        八、郑虢组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引书简称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近年新见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近六年秦出土文献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
    (1) 秦公簋一 约秦襄公时期(前777~前766年)
    (2) 秦公簋二 约秦襄公时期(前777~前766年)
    (3) 秦(?)簋 约秦襄公时期(前777~前766年)
    (4) 秦公簋三 约秦文公时期(前765~前716年)
    (5) 秦公鼎一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6) 秦公鼎二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7) 秦公鼎三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8) 秦公鼎四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9) 秦公鼎五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10) 秦公壶一 约秦文公时期(前765~前716年)
    (11) 秦公壶二 约秦文公时期(前765~前716年)
    (12) 秦子戈甲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3) 秦子戈乙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4) 秦子戈丙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5) 秦子矛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6) 秦公乍子车戈 约秦穆公时期(前659年~前621年)
    (17~19) 秦公钟(3件) 春秋早期
    (20) 宫字铜矛 春秋早期
    (21) 西祠器铜豆 春秋晚期
    (22) 十四年大良造鞅殳镦 秦孝公十四年(前348年)
    (23) 十六年大良造鞅殳镦 秦孝公十六年(前346年)
    (24) 四年□□□戈 秦惠文王後元四年(前321年)
    (25) 王七年上郡守疾戈 秦惠文王後元七年(前318年)
    (26) 王八年内史操戈 秦惠文王後元八年(前317年)
    (27) 十二年相邦义鼎 秦惠文王前元十二年(前326年)或後元十二年(前313年)
    (28) 十三年上郡守寿戈一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
    (29) 十三年上郡守寿戈二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
    (30) 邵宫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
    (31) 家丞戈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问(前286~前278年)
    (32) 小妃漆盒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
    (33) 平安夫人漆盒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
    (34) 三十八年上郡守庆戈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前269年)
    (35) 四十年工师韩勺 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
    (36) 四十四年上郡守绾戈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
    (37) 五十年上郡守(?)戈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
    (38) 五十二年蜀郡守竈戈(含戈镦)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年)
    (39) 大官漆豆足座一 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前251年)
    (40) 大官漆豆足座二 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前251年)
    (41) 大官漆豆足座三 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前251年)
    (42) 四年相邦吕不韦戈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43) 四年相邦吕不韦戟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44) 四年相邦吕不韦矛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45) 八年丞甬戈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
    (46) 十二年丞相启颠戈 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
    (47) 十三年右工室钟一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48) 十三年右工室钟二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49) 十三年右工室钟三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50) 十三年右工室钟四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51) 十三年诏事钟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52~53) 十五年寺工铍(2件)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
    (54) 少工银扣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
    (55) 少工喜银扣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
    (56) 仓端王义鼎 秦王政时期(前246-前221年)
    (57) 相邦□□不韦密戈 秦王政时期(前246-前221年)
    (58) 颖阳矛 秦王政时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59) 咸阳鼎 战国中期(下限前350年)
    (60) 乌氏扁壶 战国中期(下限前350年)
    (61) 丁亥镜 战国中期
    (62) 信宫鼎 战国晚期
    (63) 平宫鼎 战国晚期
    (64) 泰官鼎 战国晚期
    (65) 西鼎 战国晚期
    (66) 直陶雍弩机 战国晚期
    (67) 原都戈 战国时期
    (68) 始皇诏铜方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69) 始皇诏铜椭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0) 始皇诏铜量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1) 始皇诏铜量二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2) 始皇诏铜量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3) 始皇诏铜权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4) 始皇诏铜权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5) 始皇诏铜权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6) 始皇诏铜权丁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7) 始皇诏铜权戊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8) 始皇诏铜权己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9) 始皇诏铜权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0) 始皇诏铜权辛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1) 始皇诏铜权壬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2) 始皇诏二十斤铜权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3) 始皇诏二十四斤铜权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4) 始皇诏铁石权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5) 始皇诏铁石权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6) 始皇诏铁石权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7) 始皇诏版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8) 始皇诏版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9) 始皇诏版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90) 三十四年少府戈(含戈镦)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
    (91) 铜鞮戈 秦始皇时期(前221年~前210年)
    (92~102) 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陶文(11枚) 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间
    (103~147)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所出陶文 约秦王政元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46~210年)
    (148) 咸亭权 约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49) 两诏方升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0) 两诏铜椭量甲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1) 两诏铜椭量乙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2) 两诏铜权甲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3) 两诏铜权乙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4) 两诏铜权丙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5) 左乐两诏铜权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6) 两诏铜版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7) 路里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58) 雕阴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前207年)
    (159) 大官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前207年)
    (160) 亭里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1) 朱公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2) (?)度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3) 官斗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4) 邦右莤钫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5) 公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6) 大官盉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7) 秦铜灯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8) 少府戈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9) 少府戈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0) 少府戈三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1) 中阳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2) 饶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3) 柏人戈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4) 柏人戈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5) 陭氏戈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6) 陭氏戈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7) 郝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8) 江鱼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9) 析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0) 武安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1) 咸阳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2) 启封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3) 宜安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4) 毕据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5) 山阳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6) 公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7) 成都矛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8) 成都矛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9) 寺工矛甲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0) 寺工矛乙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1) 孱陵矛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2) 孱陵矛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3) 河南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4) 荣阳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5) 平都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6) 阳周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7) 武库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8) 武戳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9) 漆垣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0) 叶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1) 杜阳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2) 武始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3) 诏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4) 公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5) 降剑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6) 武垣剑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7) 少府镦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8) 少府镦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9) 中阳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0) 雕阴戈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1) 竈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2) 上郡武库弩机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前207年)
    (213) 漆垣弩机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4) 中阳马衔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5) 竹阳秘冒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6) 高奴铜座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7) 临洮方策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8) 华阳右般漆器口沿(或圈足)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9) 修铺首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20) 襄成环权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21~230) 三门峡市司法局、刚玉砂厂秦人墓出土“陕亭”等陶文(10枚)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31~238) 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出土陶文(8个)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39~241) 洛阳于家营秦墓出土陶文(3个)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42~246) 咸阳花杨战国秦墓出土带字陶鼎(5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47~266) 临潼马额秦墓出土陶文(20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67) 陕西黄陵县史家河墓地出土陶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68) 蒜头铜壶 秦代(前221~前207年)
    (269) 南门外阁残版 秦代(前221~前207年)
    (270) 司工权 秦代(前221~前207年)
    (271) 私府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272) 栒邑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273) 夏阳邦工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274~379)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陶文资料(106枚)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380~390)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印章资料(11枚)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391~394)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半两钱资料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395) 沙羡矛 约战国时期至秦汉之际
    (396) 旬阳壶 秦汉之际
    (397) 北食右鼎 秦汉之际
    (398) 平都量 秦汉之际
    (399) 元年鄜弩机 秦汉之际
    (400) 陵里车軎 秦汉之际
    (401) 内官棒形器 秦汉之际
    (402) 当阳铜勺 秦汉之际
    (403) 中府勺 秦汉之际
    (404) 汧勺 秦汉之际
    (405~413) 平宫铭漆耳杯(9件) 秦汉之际
    (414) 平陶缶(棘里陶缶) 秦汉之际
    (415) 公陶罐 秦汉之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引用书刊简称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清代前期
        二、清代中期
        三、清代后期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二、考古学者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一、中原地区
        二、西部地区
        三、南方地区
        四、北方地区
        五、东部地区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二、高校研究群体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一、萌芽期
        二、雏形期
        三、蜕变期
        四、融合期
        五、成熟期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 前人的研究成果
    1. 大陆地区
    2. 台湾地区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对书籍史理论及外国书籍史论着的评介 二、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成果
(一) 印刷出版方面
    1. 通论性论着
    2. 断代、地域出版史
    3. 专题性图书出版史
    4. 版画与图文关系
    5. 出版文化
(二) 藏书史方面研究成果
    1. 通论性着作
    2. 藏书家研究
    3. 区域藏书研究
    4. 断代藏书研究
(三) 阅读史成果 三、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中国书籍史研究的特点
(一) 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脉络
    1. 研究队伍
    2. 研究成果
(二) 研究特点
(三) 对大陆中国书籍史研究的启示 注释 附录
(一) 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硕博士论文一览表
(二) 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期刊论文一览表
(三) 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专书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D]. 王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J]. 高远. 四库学, 2020(01)
  • [4]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李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5]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7]近年新见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D]. 孟宪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1980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D]. 吕士远. 山东大学, 2018(12)
  • [10]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2002年《台湾学》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