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

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

一、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陈欣,高立娥,张文博,李乐,刘卫东[1](2021)在《非确定性密闭舱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复杂的水下环境会对常规条件下的测量设备及传感器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模拟水下温湿度环境对于水下设备及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及标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非确定性密闭舱室温湿度精确控制需求,重点研究了一种温湿度动态控制系统;首先设计了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模块;其次,研究了一种P-Fuzzy-PID控制方法,并建立了温度的模糊PID控制模型,在不同温湿度范围内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实现分段控制,给出了温度和湿度的实际最终控制结果;最后,实现了温湿度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并对控制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满足非确定性密闭舱室温湿度控制的工程需要,相比传统控制方法,在控制响应快速性、控制精确性、人机交互友好性以及系统智能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胡莹颖[2](2018)在《考虑区域复合环境的船舶舱室布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居住性要求的提高使人们愈发意识到舱室环境的重要性,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舱环境或某一环境因素对舒适性的影响,缺少区域复合环境的整体性研究。不同的舱室布置方案会对应不同的环境值,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有望使不同舱室环境之间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得到综合性能较优的布置方案,提高居住舒适性;同时,优秀的基础环境理论上能减少舾装阶段的工作量和敷料板材的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性能。由于复合环境下因子众多,影响原则复杂,难以直接把环境函数作为舱室布置求解的目标之一,因此本文提出将舱室智能布置与区域复合环境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以船舶生活区域舱室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将舱室邻接要求和人员流通性能作为求解目标,运用NSGA-Ⅱ算法进行计算,得到可行布置方案。接下来分析舱室环境因子的作用特点,总结归纳影响原则和数学表达式,为环境值的计算提供理论支撑。由于舱室环境评价过程中存在诸多模糊性,不能用传统数学方法解决,因此本文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把模糊问题定量化、数学化。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隶属函数和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本文对规范要求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环境因子舒适性的变化规律用指派方法建立了隶属函数,并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各舱室环境因子权重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舱室环境初始值,求出每个方案对应环境值,按照评价步骤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并对最优方案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证明舱室智能布置加上区域复合环境综合评价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舱室布置设计方法,按此方法能在设计阶段得到功能相关、人员流通、综合环境都较好的布置方案,为船舶生活区域舱室布置研究提供新思路。

左权[3](2017)在《大型客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旅客对飞行过程中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的热环境是营造高品质客舱环境的关键之一。客舱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工况多变,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且客舱温度控制具有惯性大、非线性的特征,因此传统控制方法已无法满足有效控制客舱温度的需求。鉴于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来营造舒适的客舱热环境。根据客舱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客舱温度变化热力学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客舱和空调系统附件的模型,空调系统附件主要包括热交换器、涡轮、压气机和管道等,并对空调系统附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客舱温度的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传统控制方法以及客舱温度控制的特点,说明了本文选择研究模糊控制技术的原因。为客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器,并且为了节约计算机仿真的计算时间,按照模糊逻辑规则预先编制了模糊查询表。为了进一步提高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针对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的分布进行了优化研究。基于客舱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客舱温度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客舱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并且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对隶属函数分布的遗传寻优,进一步提高了客舱温度的响应速度。对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飞机客舱温度控制的探索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可以为提升国产飞机的乘坐舒适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殷忠敏,袁媛,赵海志[4](2016)在《一种船用油漆导热油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船舶在海面行驶,环境潮湿,为防止船体生锈,一般都会在船舶表面涂抹防锈漆对船舶进行保护。而防锈漆制作过程中,需要利用导热油作为介质,对系统进行均匀稳定的加热。为了使加热过程实现智能温度控制,本文对船用油漆导热油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及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和研究,并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替代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在Matlab上进行仿真分析,证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较强的自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使系统实现良好的动态性能。

吕琳琳[5](2014)在《185英尺以上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研究》文中提出游艇是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身,以满足个人及家庭奢华海上休闲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附加值尖端工业设计产品。其主要致力于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可在海上实现陆地式高端、奢华与舒适的特殊水上体验平台。因此,对于游艇这一类船舶来说,其适居性环境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游艇的实际使用价值。在世界游艇产业向着大型化、豪华化方向发展的当今世界,游艇特别是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水平的提高一直都是国际高价值船舶设计行业持续关注的重要方向,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豪华游艇适居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基本设计理念的不同,我国在相关理论与方法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与突破。因此,把握当前的关键时机,加强对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的研究,形成可靠有效的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设计技术。不仅有利于指导我国大型豪华游艇的自主设计,支撑我国游艇品质的稳步提高,更可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型豪华游艇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在国际游艇产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针对上述需求,本文首先从游艇人-机-环境及系统工程的概念入手,以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研究作为论文工作的基础。并通过借鉴国外军、民船相关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适用于我国游艇的环境适居性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理论指导。进而,本文针对游艇适居性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数值化建模过程与评估方法研究。结合模糊理论与理想解法,在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层次、多属性复杂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进行验证分析,初步证明了该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最后,本文选取国内外三艘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豪华游艇作为验证实例,综合运用游艇适居性环境指标体系及数值化建模评估的结论,对各游艇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主人套房和餐厅进行了适居性环境工程的综合评估,检验了该体系及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并基于评估的结果给出了相关游艇设计改进提升的建议。综上,通过研究,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设计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并经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该体系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典型大型豪华游艇的适居性设计进行了评估与优化。论文的成果可为我国豪华游艇的环境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对其他民用船舶的适居性环境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高升[6](2013)在《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设备与系统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科学合理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制造获得,并通过及时且有效的电磁兼容维护而得以保持。近年来,随着军事用频装备和民用无线电设备与系统的快速增多,电磁环境呈现日益复杂化的态势,电磁自扰、互扰等不兼容问题逐渐增多。而电磁干扰排查的难度较大,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与分析手段较少,对测试数据的综合应用欠缺。为此,本文研究电磁兼容维护技术和方法,探讨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致力于为保持或恢复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状态提供技术支撑。论文研究过程中开展和完成的工作可以划分为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三方面,主要包括:一、电磁兼容维护的概念和理论围绕电磁兼容维护这一中心任务,论文首先研究了电磁兼容维护工作的基础问题,提出了电磁兼容维护、电磁兼容预知性维护、电磁兼容可靠性、电磁兼容模型综合、电磁兼容体检和电磁兼容保障等概念,分别给出或明确了各自的定义,阐述了相关内涵,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的理论与技术框架,解决了电磁兼容维护领域的部分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信息化装备的维护、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电磁兼容故障诊断方法和引起故障的原因;给出了实现电磁兼容模型综合所需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定义了电磁兼容可靠性的表征参数,分析了装备的电磁兼容寿命;尝试给出了电磁兼容维护效果评估方法;阐明了电磁兼容加改装的工作内容,分析了电磁兼容加改装的目的和原则。二、基于测试数据的电磁兼容预测方法论文研究了如何对电磁兼容测试数据和分析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提出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预测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面向实际问题的统计算法实用化设计方法,包括分段原则和方法及曲率、切线、梯度等概念的应用;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在电磁兼容领域的应用,分析了训练算法的特点与选择方法、学习率的设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方法;研究了人工蜂群和人工鱼群等群体智能仿生算法;研究了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基于模糊技术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面向电磁兼容维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与神经网络混合的电磁兼容预测方法;分析了粒子群优化鱼群算法。本文研究的各种算法分别以雷达、通信设备的电磁敏感度、辐射与传导发射特性等分析为例进行了阐释或验证。三、电磁兼容维护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关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是电磁兼容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本文分析了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测试场地和测试系统,研究了维护工作涉及的现场测试难点及其与标准测试的区别,探讨了现场测试中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了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方法,深入分析了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干扰信号传播分析方法。论文对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维护系统的功能和构成,给出了设计思路,分析了测试和模拟、模型综合、数据库子系统及移动式车载平台设计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为了提高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能力所进行的优化设计与改进,分析了软件集成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磁兼容模型综合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和技术,阐述了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深入研究了电磁信号接收的宽带补偿技术,阐述了宽带开关、滤波器、低相噪本振及微波变频接收模块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车载方舱的电磁兼容措施;论文给出了部分典型平台的电磁环境及装备电磁发射特性、敏感特性测试与分析的试验情况和部分结果。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对电磁兼容性能的针对性测试、主动管理和预知性维护与保障具有直接作用,有助于将电磁兼容领域的被动和消极维护转变为主动和积极维护。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在电磁兼容维护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并针对舰船、潜艇和飞机等重要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开展了电磁兼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蔡晶[7](2013)在《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船舶火灾作为海上重大事故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舱室为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某舱室发生火灾时,火势将会蔓延至相邻数个舱室,引发连锁性起火,从而对船体及人员安全构成危害。因此,针对舱室连锁性火灾情况下的早期火情探测、原因种类判别、报警等级查询以及启动何种联动设备灭火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准确的火警判别、合理的灭火策略能有效减少船上连锁性火灾带来的损失。综上,研究船舶火灾报警系统针对各舱室的连锁报警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船舶火灾特点及国内外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级火灾报警控制策略,针对船舶舱室火灾报警系统连锁性控制思想,分析了典型舱室的火灾报警判别要素,经量化后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等级评估模型,并运用LM算法对该评估模型进行学习与训练,通过测试样本验证了网络评估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火灾探测报警的准确性和邻舱连锁报警的可靠性,减少舱室关联起火而造成船舶损失的概率。由于设计的基于BP算法的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等级评估模型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训练参数较多导致网络的泛化能力下降,分类精度降低,直接影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故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源信息融合思想进一步设计了一种针对船舶机舱的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依据船舶机舱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知识库对采集到的火情信息进行模糊推理与判断,得出机舱火灾报警等级信息、发生火灾可能原因、火情趋势及联动灭火等专家决策建议信息。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运用MATLAB与VC++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了船舶机舱火灾报警专家系统操作显示界面,并且模拟各种机舱火灾情况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最后,搭建了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硬件实验环境,以某实船为实验对象,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舱室火灾连锁报警等级评估模型与机舱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如模拟单个舱室火灾报警情况或多个舱室同时报警情况,每个舱室可布置至少两种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还可安设手动报警按钮等。利用打火机、热风枪及香烟等模拟明火或阴燃火等情况,测试结果表明,二者的实现均适用于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控制,既增加了船舶火灾报警的智能化和人性化,使报警更及时、可靠,判断火情更全面、准确,又使消防人员能根据灭火建议及时做出更合理的反应,有效地防止船舶火灾的蔓延、有助于减少船舶舱室火灾报警的误报、漏报频率。

熊瑛[8](2011)在《基于智能控制的潜艇操纵运动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操纵性是现代潜艇最重要的总体性能之一,良好的操纵性对于保证潜艇航行安全、充分发挥潜艇工作效能和战斗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潜艇操纵控制系统主要由操舵、均衡、潜浮和悬停分系统组成。本文主要针对潜艇悬停和操舵两个分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潜艇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模型进行分析,求得了一组适合于悬停控制系统的潜艇空间运动设计模型,并通过研究分析建立了水下悬停时干扰力数学模型,为基于模糊控制的潜艇悬停运动仿真研究提供了验证基础。针对潜艇悬停操纵运动的特点,通过构造模糊控制规则,完成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定深悬停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能在潜艇定深悬停中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并具有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鲁棒性好等优点。基本的模糊控制因为论域限制无法实现潜艇变深悬停,本文提出了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悬停控制器。通过设计双输入单输出的显遗传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完成了潜艇变深悬停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系统对于变深悬停能够达到良好控制的目的,可以提高控制精度,显示了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针对水面航行的潜艇,易受到风浪高频干扰而产生频繁操舵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直接模型参考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潜艇航向的离线辨识中引入了参考模型,通过参考模型的输出和潜艇模型的实际输出来调整RBF神经网络的权值,以达到潜艇水面航向的自适应控制,并且针对风浪干扰设计了切比雪夫II型滤波器。仿真表明结合切比雪夫II型滤波算法和直接模型参考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潜艇航向控制在海浪干扰下的无效操舵问题。针对潜艇垂直面运动存在严重耦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辨识器、神经网络滤波器、神经网络控制器相结合的控制方案。辨识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为控制器提供梯度信息,且用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替代潜艇模型输出,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通过引入Levnberg-Merqnardt优化算法对传统BP算法进行了改进,加快了BP网络的学习收敛速度和学习精度。采用的带局部反馈的RBF网络和实时递归算法能够进行垂直面的有效滤波。大量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案能很好地解决有风浪干扰下的潜艇垂直面的无效偏舵。

屠毅,林贵平[9](2011)在《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仿真》文中提出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大时间常数的复杂控制系统,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根据系统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座舱温度控制方案,系统分为组件温度控制和区域温度控制两级控制。区域温度控制器计算出各区域供气温度的目标值,并选择各区域供气目标温度中最低值作为组件温度控制的目标温度。使用专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设计组件温度控制器,使用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座舱温度控制查询表设计区域温度控制器。进行了新方法与传统控制方法的对比及整个飞行过程的控制系统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优于常规PID控制方案,控制系统超调量小,控制精度高,且可满足供气温度及变化率的限制。

张辉[10](2009)在《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及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微纳米测量和控制领域里,都需要高精度的恒温、恒湿、洁净抗振的环境空间,对环境的精密控制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非常重视对微纳米测量环境的研究。目前,一般将微纳米测量等高精密仪器设备放置在恒温恒湿洁净室里,人员的活动也在其中,而真正需要高精密环境的只是测量仪器本身,因此研究小型的高精密的恒温、恒室、洁净抗振的微纳米测控设备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和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建立一个高精密恒温恒湿抗振洁净的环境空间,以保证微纳米测量设备的正常工作。本研究的预期目标为:温度控制20℃±0.05℃,相对湿度50%±2%RH,振动小于10μm/s,洁净度为100010000级。围绕上述目标,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高精密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研究为实现对测量环境温度的高精密控制,达到波动度小于±0.05℃的指标,本文着重研究了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实现对系统温度的控制机理和高精度温度闭环控制技术。本文主要以PID控制算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种PID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和性能,并将模糊推理引入到PID控制策略中,完成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自整定PID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利用Matlab对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证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能满足系统温度控制的指标要求。(2)恒温腔气流的组织和环境控制箱的结构优化研究由于恒温腔气流的组织对温度场的均匀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境控制箱的结构设计的优化和气流组织形态的深入研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和CFD软件模拟恒温恒湿恒温腔内气流组织,设计出合理的三腔组合式的箱体结构和先进的三箱分离式的箱体结构,通过对恒温腔的恒温气流进行有效的组织以尽快达到温度的动态平衡外,还可以将恒温腔内的局部热源进行隔离,达到温度场的均匀化,以满足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均匀性指标。(3)测量环境的抗振和隔振研究为消除环境振动对高精度的微纳米测量的影响,本文对振动隔离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微纳米测量的振动隔离方案,设计了一套两级被动隔振系统,并对被动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实际的测试与分析,基本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4)控制方法和集成控制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开发了基于PC的多功能的集成控制系统。利用TEC(半导体制冷芯片)、程控电源、精密温度测量系统等组建了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利用系统辨识理论以及MATLAB中的系统辨识工具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各种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在线仿真,并选取其中控制效果好的方法作为系统的控制策略,程序采用MALTAB和LabVIEW混合编制的方法,并对环境等因素施以实时补偿,实现了对恒温腔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量的控制,以满足智能化测量和控制的需求。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恒温、恒湿、洁净抗振的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箱,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二、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确定性密闭舱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温湿度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1.1 硬件设计
    1.2 软件功能
        1.2.1 系统运行状态检查
        1.2.2 温度控制
        1.2.3 湿度控制
        1.2.4 交互界面
        1.2.5 温湿度控制系统与主控机通信
2 温度控制系统
    2.1 模糊PID算法
    2.2 温度控制流程
    2.3 温度控制结果
3 湿度控制系统
    3.1 湿度控制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结束语

(2)考虑区域复合环境的船舶舱室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1.2.1 舱室智能布置研究现状
        1.2.2 舱室环境的研究现状
        1.2.3 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舱室布置研究
    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2.1.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定义
        2.1.2 Pareto原理
    2.2 舱室布置智能化设计原理
        2.2.1 启发式方法
        2.2.2 现代优化算法
    2.3 遗传算法介绍
        2.3.1 遗传算法原理
        2.3.2 遗传算法的关键内容
        2.3.3 基于Pareto的改进遗传算法
    2.4 遗传算法在舱室布置设计中的应用
        2.4.1 区域化舱室简化模型构建
        2.4.2 数学模型建立
        2.4.3 NSGA-Ⅱ算法求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舱室环境指标选取与影响原则研究
    3.1 环境因子分析及指标选择
    3.2 温度
        3.2.1 简化模型构建
        3.2.2 影响原理及计算公式
        3.2.3 规范中的温度指标要求
    3.3 光照
        3.3.1 光照的基本概念
        3.3.2 自然光照对人的影响
        3.3.3 规范中的光照指标要求
    3.4 通风
        3.4.1 船舶通风概述
        3.4.2 热压引起的自然通风
        3.4.3 风压引起的自然通风
        3.4.4 热压、风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3.4.5 规范中的通风指标要求
    3.5 噪声
        3.5.1 船舶噪声概述
        3.5.2 影响原理及计算公式
        3.5.3 规范中的噪声指标要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舱室复合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1 舱室环境的模糊性
    4.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4.3 隶属函数的确定
    4.4 指标权重的获取
        4.4.1 德尔菲法
        4.4.2 模糊协调决策法
        4.4.3 层次分析法
        4.4.4 各舱室权重获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行布置方案的复合环境综合评价
    5.1 单舱环境构造
    5.2 多方案下区域复合环境值
    5.3 多方案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算法主程序
致谢

(3)大型客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飞机客舱热舒适性实测研究
        1.2.2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建模
        1.2.3 智能控制技术
        1.2.4 仿真软件AMESim介绍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客舱温度控制系统模型
    2.1 客舱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2.2 客舱模型
        2.2.1 客舱传热模型
        2.2.2 客舱供气模型
        2.2.3 舱壁模型
        2.2.4 乘员模型
        2.2.5 太阳辐射模型
    2.3 空调系统附件模型
        2.3.1 热交换器模型
        2.3.2 压气机模型
        2.3.3 涡轮模型
        2.3.4 管道模型
        2.3.5 空气循环机功率匹配
        2.3.6 空调系统附件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客舱温度PID控制仿真
    3.1 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3.2 控制器参数整定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PID控制的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舱温度模糊控制仿真
    4.1 模糊控制概述
    4.2 客舱温度模糊控制器设计
        4.2.1 确定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
        4.2.2 定义语言变量的模糊集
        4.2.3 确定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4.2.4 建立规则库
        4.2.5 模糊化控制输入
        4.2.6 模糊推理
        4.2.7 解模糊控制输出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客舱温度遗传模糊控制仿真
    5.1 遗传算法原理与实现
        5.1.1 遗传算法原理
        5.1.2 遗传算法实现
    5.2 遗传模糊控制实现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模糊控制查询表编制主程序
附录B 隶属函数遗传优化主程序
作者简介

(4)一种船用油漆导热油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设计
2 控制器设计
3 系统软件设计
    3. 1 主程序流程图
    3. 2 模糊控制子程序
4 系统仿真设计
5 结语

(5)185英尺以上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适居性环境工程概述
    1.2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民用船舶领域适居性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1.3.2 军用船舶领域适居性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理论及体系研究
    2.1 人-机-环工程学
        2.1.1 人-机-环工程学在舰船设计建造中的应用分析
        2.1.2 人-机-环工程学在游艇中的应用研究
    2.2 系统工程学理论
    2.3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2.3.1 概念分析
        2.3.2 指标确立原则
        2.3.3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2.4 适居性环境评价影响因素及相关标准
        2.4.1 适居性环境工程研究内容分析
        2.4.2 影响因素分析确定
    2.5 适居性环境指标体系建立
        2.5.1 居住舱室
        2.5.2 膳务服务舱室
        2.5.3 公共活动区域
        2.5.4 指标体系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游艇适居性环境体系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3.1 概述
    3.2 理论基础研究
        3.2.1 模糊理论
        3.2.2 理想解法
        3.2.3 直觉模糊集理论
    3.3 定量指标子系统决策模型
        3.3.1 权重系数的确定
        3.3.2 定量单指标评估
        3.3.3 定量指标综合评估
    3.4 定性指标子系统决策模型
        3.4.1 直觉模糊集定义及几何解释
        3.4.2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单层次决策模型
        3.4.3 多层次指标综合评价
    3.5 算法步骤
    3.6 算法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评估及优化分析
    4.1 评估对象基本数据
    4.2 舱室环境及指标数据
    4.3 评估决策模型的建立
        4.3.1 定量指标子系统评估模型
        4.3.2 定性指标子系统评估模型
    4.4 综合评估计算
        4.4.1 定量指标评估计算
        4.4.2 定性指标计算评估
        4.4.3 综合评估
    4.5 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研究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6)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需求分析
        1.1.2 选题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1.2.1 电磁兼容管理
        1.2.2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系统
        1.2.3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磁兼容维护的基本问题分析
    2.1 装备的维护与故障预测
        2.1.1 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与保障
        2.1.2 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
    2.2 电磁兼容可靠性与故障诊断
        2.2.1 电磁兼容可靠性
        2.2.2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
    2.3 电磁兼容模型综合
        2.3.1 电磁兼容模型综合的概念与内涵
        2.3.2 电磁兼容测试数据预处理
    2.4 电磁兼容维护
        2.4.1 电磁兼容维护及其预知性
        2.4.2 电磁兼容维护效果评估
第三章 电磁兼容维护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
    3.1 电磁兼容测试与处理方法
        3.1.1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方法
        3.1.2 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与处理
    3.2 电磁信号接收的宽带补偿技术
    3.3 复杂系统电磁兼容分析方法
        3.3.1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方法
        3.3.2 基于电磁拓扑的干扰信号传播分析方法
第四章 电磁兼容性能预知性维护算法
    4.1 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与设计
        4.1.1 统计回归算法分析
        4.1.2 统计分析方法的实用化设计
        4.1.3 雷达辐射数据的统计分析
    4.2 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及预测应用
        4.2.1 神经网络算法分析
        4.2.2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辐射特性预测
    4.3 群体智能仿生算法分析
        4.3.1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应用
        4.3.2 人工鱼群算法分析
    4.4 模糊数学及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应用
        4.4.1 模糊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4.4.2 基于模糊技术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
    4.5 预测算法混合设计与分析
        4.5.1 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的混合
        4.5.2 粒子群优化鱼群算法
第五章 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设计与试验
    5.1 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5.1.1 系统功能与总体设计
        5.1.2 高性能接收组件研制
        5.1.3 模型综合子系统开发
    5.2 典型平台电磁兼容维护试验
        5.2.1 装备发射特性和电磁环境测试与分析
        5.2.2 装备电磁敏感特性测试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船舶火灾的原因、种类及特点
        1.2.1 船舶火灾的种类及原因
        1.2.2 船舶火灾特点
        1.2.3 典型船舶火灾事故及原因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研究现状
        1.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报警技术与智能船舶火灾报警系统
    2.1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概况
        2.1.1 火灾探测报警技术
        2.1.2 火灾报警信号处理技术
        2.1.3 火灾报警联动技术
    2.2 智能船舶火灾报警系统
        2.2.1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
        2.2.2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2.2.3 智能船舶火灾报警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船舶火灾连锁报警控制策略的研究
    3.1 三级火灾报警控制策略的提出
    3.2 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等级评估方法
        3.2.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3.2.2 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等级评估模型的建立
        3.2.3 基于 MATLAB 的模型仿真研究
    3.3 典型火灾模拟及仿真实验验证
        3.3.1 明火实验仿真验证
        3.3.2 阴燃火实验仿真验证
        3.3.3 厨房或香烟干扰实验仿真验证
        3.3.4 基于 GUI 图形界面的模拟火灾验证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船舶机舱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
    4.1 船舶机舱简介
        4.1.1 机舱火灾原因
        4.1.2 机舱灭火战术
    4.2 模糊专家系统简介
        4.2.1 专家系统
        4.2.2 模糊专家系统
    4.3 船舶机舱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的实现
        4.3.1 船舶机舱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结构及特点
        4.3.2 模糊专家系统决策因子的选取
        4.3.3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
        4.3.4 模糊知识库的建立及模糊推理
        4.3.5 输出量的去模糊化
        4.3.6 模糊专家系统 MATLAB 仿真研究
    4.4 软件设计与监控显示界面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环境搭建与实验验证
    5.1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测试环境的搭建
    5.2 模拟不同舱室火灾报警等级评估
        5.2.1 模拟单个舱室火灾报警情况
        5.2.2 模拟多个舱室火灾报警情况
    5.3 船舶机舱火灾报警模糊专家系统软件测试
        5.3.1 模拟机舱火灾报警情况
        5.3.2 模拟机舱及邻舱连锁火灾报警情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智能控制的潜艇操纵运动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潜艇操纵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潜艇操纵控制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1.2.2 潜艇操纵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1.3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2 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概述
    2.1 引言
    2.2 模糊控制数学基础
        2.2.1 模糊集合
        2.2.2 隶属函数
        2.2.3 模糊推理
        2.2.4 模糊规则
    2.3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2.3.1 人工神经元模型
        2.3.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3.3 BP 神经网络
        2.3.4 RBF 神经网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潜艇操纵运动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坐标系和操纵运动主要参数
        3.2.1 坐标系和符号规则
        3.2.2 操纵运动主要参数
    3.3 潜艇空间运动及近水面运动数学模型
    3.4 潜艇水下悬停运动数学模型
    3.5 潜艇水下悬停干扰力数学模型
    3.6 潜艇水下悬停运动仿真验证
    3.7 舵机伺服系统数学模型
    3.8 风浪干扰的数学模型
        3.8.1 海风干扰的数学模型
        3.8.2 海浪干扰的数学模型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潜艇水下定深悬停模糊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定深悬停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2.1 潜艇水下悬停系统模型
        4.2.2 悬停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4.3 自抗扰跟踪微分器的设计
    4.4 系统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艇水下变深悬停模糊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变论域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5.2.1 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思想
        5.2.2 模糊控制的单调性和控制函数的单调性
        5.2.3 模糊控制器的插值机理
    5.3 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5.3.1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整体结构
        5.3.2 伸缩因子的设计
        5.3.3 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
        5.3.4 系统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潜艇水面航向控制研究
    6.1 引言
    6.2 潜艇航向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6.2.1 航向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案
        6.2.2 模拟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的设计
        6.2.3 RBF 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6.3 典型工况下的仿真控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潜艇近水面潜浮运动控制研究
    7.1 引言
    7.2 垂直面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案
    7.3 神经网络辨识器的设计
    7.4 神经网络滤波器的设计
    7.5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7.6 网络训练
    7.7 仿真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9)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座舱温度控制方案
2 专家PID控制的组件温度控制器
3 座舱温度控制查询表
    3.1 确定误差、误差变化率及输出量范围
    3.2 模糊化
    3.3 建立隶属度函数
    3.4 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
    3.5 座舱温度控制查询表的生成
    3.6 基于模糊控制查询表的座舱温度控制仿真
4 系统仿真及分析
5 结 论

(10)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1.4 本研究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 环境控制箱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环境控制箱设计分析基础
        2.1.1 CFD 技术与仿真软件FLUENT
        2.1.2 环境控制箱气流的组织形式
        2.1.3 半导体制冷(TEC)基本原理
        2.1.4 环境控制箱体的绝热、冷负荷及送风量计算
        2.1.5 环境控制箱气流组织及均匀温度场的CFD 模型
    2.2 三腔组合式环境控制箱设计与仿真
        2.2.1 半导体制冷片冷量传递与制冷强化
        2.2.2 恒温腔恒温流场与温度场的CFD 分析
    2.3 环境控制箱体结构的改进与仿真分析
        2.3.1 环境控制箱结构的改进
        2.3.2 恒温腔内无热源仿真分析
        2.3.3 有热源仿真分析
第三章 环境控制箱建模与控制算法研究
    3.1 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3.1.1 系统辨识基础
        3.1.2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3.2 环境控制箱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环境控制箱温度控制算法设计
        3.3.1 模拟PID 控制原理
        3.3.2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3.3.3 PID 控制的Matlab 仿真
        3.3.4 数字PID 控制原理
        3.3.5 极点配置自校正PID 控制器
    3.4 环境控制箱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3.4.1 模糊控制概述
        3.4.2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3.4.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5 模糊PID 控制
    3.6 仿真实验小结
第四章 环境控制箱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4.1 环境控制箱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4.2 环境控制箱温度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4.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4.2.2 铂电阻测量原理及测试电路设计
        4.2.3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
        4.2.4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4.2.5 高精度温度采集单元
        4.2.6 半导体制冷片和程控电源的选择
        4.2.7 风机和变频器系统
    4.3 环境控制箱温度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4.3.1 软件总体设计
        4.3.2 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修正
        4.3.3 其它相关程序设计
第五章 环境控制箱隔振系统设计与分析
    5.1 振动被动隔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5.2 微纳米测量的被动隔振系统设计
        5.2.1 被动隔振系统的整体结构
        5.2.2 被动隔振器件的选择
        5.2.3 制冷腔隔振分析
        5.2.4 测量工作台隔振系统分析
    5.3 测振系统的设计及被动隔振系统隔振性能测试与分析
        5.3.1 振动传感器的选择
        5.3.2 振动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及分析
第六章 环境控制箱实验测试分析
    6.1 环境控制箱特性局部实验
    6.2 温度综合控制实验
    6.3 系统误差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确定性密闭舱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研究[J]. 姜陈欣,高立娥,张文博,李乐,刘卫东.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
  • [2]考虑区域复合环境的船舶舱室布置研究[D]. 胡莹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3]大型客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D]. 左权. 中国民航大学, 2017(01)
  • [4]一种船用油漆导热油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殷忠敏,袁媛,赵海志. 舰船科学技术, 2016(06)
  • [5]185英尺以上大型豪华游艇适居性环境工程研究[D]. 吕琳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7)
  • [6]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D]. 李高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1)
  • [7]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 蔡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8]基于智能控制的潜艇操纵运动仿真研究[D]. 熊瑛.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1(01)
  • [9]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仿真[J]. 屠毅,林贵平. 航空学报, 2011(01)
  • [10]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及系统研究[D]. 张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基于模糊推理的潜艇舱室温度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