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新进展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新进展

一、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谢华浩[1](2021)在《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近三年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具体表现、术中及术后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对比分析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表现,对小儿外科腹腔镜日间手术围术期心电图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完成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日间手术患儿566例(研究组)、未完成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日间手术患儿432例(对照组)共998例患儿临床资料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生长发育状况(BMI值)、性别、住院号、术中基础资料、出院诊断、术前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表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组中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异常组部分患儿术前电解质及心肌酶学情况等。术中基础资料主要为:[手术方式、麻醉诱导-手术-苏醒流程时间、术中输液速度等,详见结果]。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1.1研究组患儿566例(男444例,78.45%;女122例,21.55%);对照组患儿432例(男360例,83.33%;女72例,16.67%);两组性别构成情况无差异。1.2研究组腹股沟斜疝患儿320例(56.54%),鞘膜积液患儿118例(20.85%),隐睾患儿128例(22.61%);对照组腹股沟斜疝患儿248例(57.40%),鞘膜积液患儿78例(18.06%),隐睾患儿106例(24.54%);两组病种构成情况无差异。1.3研究组患儿5-7岁280例(49.47%),7-10岁共194例(34.28%),10-14岁共92例(16.25%)。对照组患儿均为3-5岁,共432例(100.00%)。1.4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研究组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情况2.1研究组患儿566例中共有320例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为异常,具体异常结果:窦性心律不齐270项,窦性心动过速47项,偶发室性早搏4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项,偶发房性早搏2项,窦房结游走心律2项,WPW预激综合征A型2项,WPW预激综合征B型1项,窦性心动过缓1项,共计333项,其中13例患儿具有两项心电图异常结果。320例中有239例在术前完成了电解质及心肌酶学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各种异常结果亚组之间电解质和心肌酶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不同病种、年龄、性别组患儿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情况3.1研究组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正常组246例患儿中共有65例在术中及术后期出现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65项(人均一项)结果包括:窦性心动过速48项,其余异常17项,具体如下:5项偶发室性早搏,5项窦性心律不齐,4项偶发房性早搏,2项窦性心动过缓,1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异常组320例患儿中有309例在术中及术后期出现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其中某些患儿出现两项及以上异常,共计412项异常结果,具体如下:窦性心律不齐276项,窦性心动过速105项,其余异常31项,具体如下:10项偶发室性早搏,6项偶发房性早搏,4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项窦性心动过缓,2项WPW预激综合征A型,2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项窦房结游走心律,1项WPW预激综合征B型。3.2研究组中不同性别组、不同病种组、不同年龄组患儿在术中术后期心电图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3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类型与术前心电图异常类型的对比显示,两者都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为主。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总体仍有差异(P<0.001),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项目中窦性心动过速明显增加,其他的类型没有明显增加。3.4术前心电图正常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类型与术前心电图异常类型的对比结果显示,两者都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为主。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总体仍有差异(P<0.001),术前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律不齐占主要,术前心电图正常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则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3.5术前心电图异常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类型与术前心电图异常类型的对比显示,两者都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但对比统计分析显示两者总体仍有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异常项目中窦性心动过速明显增加,其他的类型增加不明显。4.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诊断结果统计情况4.1对照组患儿432例中有345例在术中及术后期出现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其中某些患儿出现两项及以上异常,共375项异常结果,具体如下:窦性心律不齐202项,窦性心动过速159项,偶发室性早搏4项,偶发房性早搏3项,窦性心动过缓2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项,WPW预激综合征A型1项,WPW预激综合征B型1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项,窦房结游走心律1项。4.2对照组不同性别组、不同病种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表现未见明显差异(P>0.05)。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期心电图表现对比分析对照组心电图异常诊断结果比例高于研究组(P<0.01),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显示,只有窦性心动过速比例存在差异,且对照组比例高于研究组,其他异常诊断结果类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6.术中及术后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统计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共998例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在术中及术后期无一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论:1.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全身状态(ASA-PS)分级系统评估为Ⅰ级或Ⅱ级且无心肺疾病的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心电图异常的比例仍然很高,且类型丰富,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2.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术中和术后期心电监测的应用,可以较术前单次常规心电图捕捉到更多的心电图异常信息,能及时反应腹腔镜手术中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刺激对患儿心电活动的影响,具有比较强的应用必要性。3.术前心电图能发现较高比例的无症状心律失常,但其在预测术中及术后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方面价值不大。

刘湘[2](2020)在《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技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因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者,筛选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LVEF≥3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肌梗死组,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者为心绞痛组,并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证实的无冠状动脉狭窄,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入组人群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振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各项频域及时域指标、心率加速力(AC)、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和QTc(校正QT间期),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结果。对心肌梗死组人群进行随访,记录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情况。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处理。结果:Part 11.研究纳入心肌梗死组173例,心绞痛组152例,对照组152例。排除随访时间少于24个月的患者,最终将138例纳入心肌梗死组。2.心肌梗死组SDNN、TP、VLF、LF、DC、TS、低危DC比例、低危AC比例、低危DRs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危DC及中危AC 比例高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相比,心肌梗死组的SDNN水平低下,中危DC 比例、中危AC 比例显着升高。心绞痛组SDNN水平低于对照组。Part 21.经过为期66.0±23.6月的随访,发生SCD共10例,未发生SCD者128例。发生 SCD 者 SDNN、TP、VLF、TS、DC、低危DC、低危DRs比例低于 non-SCD者,而中危DC、中危DRs比例高于non-SCD者。2.Cox回归分析显示,SDNN、VLF、DC和DRs危险分层是心肌梗死后LVEF≥35%的患者发生SCD的预测指标。DRs危险分层和离散后的SDNN、VLF具有独立于LVEF的预测价值。SDNN、VLF和DC预测SCD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P=0.019),0.807(P<0.001),0.798(P<0.001)。3.根据SDNN、VLF、DC异常数计算累计积分,累计积分≥2分对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SCD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大。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和调节障碍,以心肌梗死患者最为显着。SDNN、VLF、DC、DRs相比于AC和心率变异性的其他指标能够更敏感地反映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2.SDNN、VLF和DRs独立于LVEF等危险因素能够预测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SCD事件,联合SDNN、VLF和DC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后SCD的预测价值。

王明明[3](2020)在《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对行PCI术的STEMI患者门球时间(DTB)延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寻DTB延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缩短延误时间提供临床参考依据。2.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ACS的管理方案,初步验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对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3.从二级预防角度出发,提高民众自护自救能力,为缩短STEMI患者症状出现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缩短DTB时间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1.针对STEMI患者救治延误时间进行相关因素分析选取2017年112月于镇江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就诊的STEMI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2010年中国《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确诊为STEMI的患者;(2)年龄≥18岁;(3)急诊行PCI术。排除标准:(1)死亡或行心肺复苏的患者;(2)PCI术未成功开通血管的患者;(3)资料记录不全的患者。最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1例研究对象,进行信息收集(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方式、入院时间、是否绕行急诊,入院时意识、心率、呼吸、血压、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入院-首次心电图时间、入院-抽血时间、门-药时间、首次心电图-决定PCI时间、决定PCI-知情同意时间、知情同意-启动导管室时间、DTB时间),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TEMI患者DTB时间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2.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方案根据上述本地区2017年STEMI患者DTB延误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针对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从家庭、社区、医院三方面进行改善,优化救治流程,制定能够缩短DTB时间的治疗护理措施,同时参照2015年中国ACS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及2018年中国高龄老年(≥75岁)ACS患者规范化诊疗及相关文献,初步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方案。3.“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方案的应用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曾接受过社区或医院培训教育的STEMI患者82例,根据纳排标准纳入63例STEMI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协同化救治方案进行救治护理。选取2018年16月在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STEMI患者83例,根据纳排标准纳入61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案进行救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发作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入院-首次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院-抽血时间、门药时间、首次心电图-决定PCI时间、决定PCI-知情同意时间、知情同意-启动导管室时间、DTB时间、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院内病死率、住院天数、住院总医疗费用、30 d内非计划全因再入院率以及STEMI患者接受PCI比例。结果1.STEMI患者救治时间延误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62例STEMI患者中有121例患者行PCI术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DTB>90min者30例,占24.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入院方式、症状出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门药时间、首次心电图-决定PCI时间、决定PCI-知情同意时间、知情同意-启动导管室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入院方式、首次心电图-决定PCI时间、决定PCI-知情同意时间4项因素是STEMI患者DTB>90min的独立危险因素。2.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方案通过筛查研究区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危人群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以家庭为单位,给予线上线下多途径多形式个性化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社区与急救中心、与胸痛中心之间的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及转诊流程;优化医院胸痛病人急诊预检分诊流程、胸痛病人抢救护理流程等,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方案。3.“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方案的应用研究(1)对照组接受PCI比例为73.49%,干预组接受PCI比例为76.83%;对照组7例患者死亡,院内病死率为8.43%,干预组2例患者死亡,院内病死率为2.4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4例行急诊PCI术的研究对象中,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入院方式、症状出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入院-首次心电图时间、决定PCI-知情同意时间、知情同意-启动导管室时间、DTB时间、症状出现-球囊扩张时间、经急诊救治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医疗总费用10个变量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0 d内对照组有10例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30 d内非计划全因再入院率为12.05%,干预组30 d内有3例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30 d内非计划全因再入院率为3.66%,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方案,以本地区STEMI患者救治延误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为出发点,结合最新指南及文献构建而成,努力减少患者因素及医务人员因素的延误时间。该方案以专科护士早期筛查为起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及技能教育,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社区及医院间转诊、转运、绕行急诊、预检分诊、抢救配合等多个环节流程,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同时也调动了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使STEMI患者能得到最及时、最优化的治疗。初步应用该方案后结果显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模式,可以缩短STEMI患者DTB时间、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30 d内非计划全因再入院率。同时为区域内ACS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等二级预防,提升民众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使医院获得社会效益。

刘欢[4](2020)在《碎裂QRS波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因具有症状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因此在临床上早期识别出高危患者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观察ACS患者的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等,来探讨碎裂QRS波(f QRS)与冠脉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间的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来探究f QRS的存在能否对ACS患者的短期预后存在预测价值,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和临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361例。入院48小时内完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根据f QRS存在与否,将其分为f QRS(+)和f QRS(-)组,详细记录各组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结果等,并计算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来定量评估病变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在这些临床资料是否存在差异。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成MACE(+)和MACE(-)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的临床资料有无差异并寻找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纳入研究中的361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9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104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160例。共142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f QRS,其总检出率为39.3%(142/361),f QRS(+)和f QRS(-)组在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f QRS(-)组相比,f QRS(+)组患者的静息心率快、收缩压水平低,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水平高,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左室射血分数低(P均<0.05),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f QRS(+)组患者以STEMI、NSTEMI为主,造影提示病变血管支数多≥3,且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及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均高于f QRS(-)组(P<0.05),且以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及再发心绞痛事件为主。MACE(+)与MACE(-)两个亚组相比,MACE(+)组患者静息心率快,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低,而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及NT-Pro BNP水平均较高,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左室射血分数低(P均<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临床类型、病变血管支数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MACE(+)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f QRS(OR=5.642,95%CI:2.85511.037;P<0.001)、Gensini评分(OR=1.020,95%CI:1.0051.036;P=0.008)、SYNTAX评分(OR=1.071,95%CI:1.0191.126;P=0.006)与ACS患者半年内发生MACE独立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表心电图上出现f QRS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且能够作为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秦伟彬[5](2019)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估中药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结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抽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前列地尔组(GQZ组)、瓜蒌薤白半夏汤组(GLZ组)、前列地尔组(QLZ组)。三组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营养心肌、抑制心肌重塑等常规治疗,GQZ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生理盐水100ml静脉内缓慢静注,2次/日,术前30min开始应用至术后第7天,并于术前30min开始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瓜蒌实20g、薤白10g、半夏10g、茯苓10g、丹参15g、党参15g、川芎15g、赤芍10g、桃仁10g、炙甘草10g,剂型均为免煎颗粒),每日一剂,水冲100ml,术后坚持服用3个月;QLZ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生理盐水100ml静脉内缓慢静注,2次/日,术前30min开始应用至术后第7天;GLZ组患者术前30min开始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每日一剂,水冲100ml,术后坚持服用3个月。分别记录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疗效观察指标有心脏功能、术后3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中医证候评定、心电图ST段回落评估、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后TIMI帧计数、心肌灌注评价、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等心肌微循环状态评估指标。最后汇总资料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纳入研究对象90例,其中终止试验1例,试验脱落2例,最终纳入完成试验者共计87例,分别为GQZ组29例、QLZ组28例、GLZ组30例。结果显示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术后三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3±3.68VS 55.03±4.48 VS 56.29±5.07)%,P<0.05,而GLZ组与QLZ组两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48,P=0.91);术后3个月SF36量表评估结果显示三组研究对象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七个方面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显示除了QLZ组在心悸方面(P=0.06),其它各组在胸闷方面、胸痛、心悸、身体困重感、舌苔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心电图ST段回落方面,GQZ组术后ST段回落明显较好,ST段回落>70%的患者较其它两组多(P=0.048),QLZ组、GLZ组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6);心肌灌注评价,GQZ组术后的MBG分级达到MBG 3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比QLZ组、GLZ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7),QLZ组、GLZ组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2);心脏标志物方面,三组患者cTnI、CK-MB达到峰值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QLZ组、GLZ组患者两两比较在cTnI、CK-MB达到峰值时间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85 VS P=0.21),且从各组患者cTnI水平变化趋势来看,GQZ组患者在到达峰值后下降趋势明显快于其它两组;TIMI血流分级评估,GQZ组术后的TIMI3级获得率比其它两组高(P=0.048),而QLZ组、GLZ组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CTFC评估,GQZ组效果优于其它两组,且GLZ组疗效同样优于QLZ组;试验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结合前列地尔对于改善痰瘀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状态有显着疗效。

刘伟伟[6](2019)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初步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每次150ml,每日2次,用药疗程8周。用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血脂水平等疗效性指标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中,中药组2例未按课题要求规律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组1例研究结束时未复查生化指标。最终完成本课题患者67例,中药组33例,对照组34例。治疗前基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如下:1.血脂: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HDL-C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IL及Hcy:治疗后两组IL-6、IL-8、Hcy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3.心绞痛症状: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总积分及各单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降低更显着(P<0.05)。治疗后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中医证候: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降低更显着(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及神倦乏力单项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治疗前后面色紫暗无明显变化(P>0.05)。5.心电图疗效: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治疗后两组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升高更明显(P<0.05),但治疗前后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识程度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7.安全性: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改善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使用率,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安全用于治疗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

吴寸草,张海澄,李学斌[7](2019)在《“中国心电学论坛2018”学术纪要(下)》文中研究说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一. ACS伴新发右束支阻滞:死亡率为什么更高AMI合并新发生的RBBB的发生率为3.0%~29.0%不等,高于LBBB发生率(0.5%~9.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芬教授指出虽然AMI诊断标准及最新定义未把AMI合并RBBB列入需急

梁峰,胡大一,方全,沈珠军[8](2018)在《心肌梗死定义的全球统一和更新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虽然William Heberden于18世纪描述了心绞痛症状,以及19世纪许多医生承认尸检发现的冠状动脉(冠脉)硬化与心绞痛症状的关系,但对疾病的认识经过了临床和病理学学者的不断探索。19世纪80年代末心肌梗死概念从病理学观点提出,即冠脉分支闭塞导致局部营养障碍发生的疾病称为心肌梗死,其风险不仅在初期心肌软化期,随着时间迁移梗死软化区转为纤维组织,部分病例进展为室壁瘤和心室壁破裂;许多患者突然死亡,另外一些患者致命性疾病发作前几

宁田海,佟金[9](2015)在《《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文中认为说明:1本索引按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2在第1个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以后依次类推。在第1个汉字音同字不同的情况下,按笔划多少排列。3在关键词相同的情况下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4以英文为首的词,按第1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居文中关键词之前。5在第1个英文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依次类推。6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吴寸草[10](2015)在《中国心电学论坛2014学术大会总结》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中国心电学论坛2014"暨第19届中国心电学会学术年会在首都北京召开(图1),此次大会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分会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卫生部海峡两岸技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协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此次大会迎来了1300余位专家与代表积极参会,探讨心

二、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心电图在儿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价值与争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PART 1 应用动态心电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 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3. 临床用药的比较
        4. 动态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PART 2 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SCD的预测价值
        1. 临床特征和一般资料的比较
        2. 超声心动图数据比较
        3. 用药情况比较
        4. 动态心电图参数比较
        5. SCD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5.1 预测心肌梗死后SCD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5.2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后SCD事件预测能力的评估
        模型一
        模型二
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风险预测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致谢

(3)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
        1.1.2 文献回顾
        1.1.3 文献述评
    1.2 研究设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STEMI患者救治延误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
        2.3.1 建立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团队
        2.3.2 实施线上线下健康教育,缩短患者因素延误时间
        2.3.3 前移急救措施,缩短院前急救延误时间
        2.3.4 完善信息化急诊预检分诊,缩短分诊延误时间
        2.3.5 完善STEMI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缩短抢救延误时间
    2.4 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的应用研究
        2.4.1 研究类型
        2.4.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4.3 评价指标
        2.4.4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
        2.4.5 研究质量控制
        2.4.6 伦理学原则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STEMI患者救治时间延误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1.1 STEMI患者发病基本特征
        3.1.2 STEMI患者DTB时间分布
        3.1.3 影响STEMI患者DTB时间延迟的单因素分析
        3.1.4 影响STEMI患者DTB时间延迟的多因素分析
    3.2 应用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的研究结果
        3.2.1 研究对象接受PCI比例的比较
        3.2.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2.3 研究对象急诊救治时间比较
        3.2.4 研究对象救治效果比较
        3.2.5 研究对象结局指标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STEMI患者救治时间延误的相关因素讨论
        4.1.1 STEMI患者DTB时间分布情况
90min的独立危险因素'>4.1.2 STEMI患者DTB>90min的独立危险因素
    4.2 构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讨论
    4.3 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对STEMI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4.3.1 STEMI患者的发病特征
        4.3.2 对STEMI患者急诊救治时间的影响
        4.3.3 对STEMI患者救治结果的影响
        4.3.4 对STEMI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
    4.4 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方案的应用价值
    4.5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4.5.1 研究的创新性
        4.5.2 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4)碎裂QRS波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碎裂 QRS 波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5)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中医病理产物在冠心病中研究进展
        1.1 中医“痰邪”在冠心病的病理内涵
        1.2 中医“瘀邪”在冠心病的病理内涵
        1.3 痰瘀型胸痹的现代研究
    2、中医对冠心病心肌微循环的研究
    3、冠心病心肌微循环的治疗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4、基于循证医学对“化瘀祛痰”类中药改善胸痹PCI术后微循环的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文献检索结果
        4.3 Meta分析结果
        4.4 讨论
第二部分:临床实验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5 试验方法
        1.6 观察项目
        1.7 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立法思想
        3.2 组方解析
        3.3 前列地尔在改善微循环的研究
        3.4 “瓜蒌-薤白”与前列地尔在心肌缺血预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3.5 心肌微循环的现代研究与中医“痰瘀”相关性
        3.6 “化瘀祛痰”在改善心肌微循环的研究
        3.7 心肌微循环的评估
    4、不足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痰瘀型胸痹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附表2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诊疗新进展概述
    1、发生机制
    2、主要评估方法
        2.1 冠脉造影
        2.2 血管内多普勒超声技术
        2.3 微循环阻力指数
        2.4 心脏磁共振显像
        2.5 心脏核磁灌注成像
    3、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主要改善方法
        3.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2 中医药治疗
        3.3 其他
    4、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1.2.2 多支冠脉临界病变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案
        2.2.1 药物选择
        2.2.2 服药情况
    2.3 观察指标
        2.3.1 疗效性指标
        2.3.2 安全性指标
    2.4 技术路线图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组情况分析
        3.1.1 病例脱落情况
    3.2 基本资料比较
    3.3 临床疗效评价
        3.3.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
        3.3.2 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比较
        3.3.3 治疗后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3.3.4 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比较
        3.3.5 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3.3.6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3.3.7 治疗前后IL-6、IL-8、Hcy比较
    3.4 安全性评价
4 分析讨论
    4.1 冠脉临界病变
        4.1.1 冠脉临界病变评判
        4.1.2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治疗
    4.3 立证基础
    4.4 气虚血瘀证现代研究
    4.5 方药分析
        4.5.1 黄芪
        4.5.2 桂枝
        4.5.3 白芍
        4.5.4 生姜
        4.5.5 大枣
    4.6 疗效分析
        4.6.1 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6.2 对心绞痛症状疗效分析
        4.6.3 对硝酸甘油减停率疗效分析
        4.6.4 对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疗效分析
        4.6.5 对心电图疗效分析
        4.6.6 对血脂疗效分析
        4.6.7 对IL及Hcy疗效分析
        4.6.8 对安全性的分析
    4.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论文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7)“中国心电学论坛2018”学术纪要(下)(论文提纲范文)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
    一.ACS伴新发右束支阻滞:死亡率为什么更高
    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
    四.ACS易漏诊的心电图表现
        1. 心电图正常或伪正常
        2.特殊类型表现的ACS
        3.等位性Q波
    五.de Winter心电图:可以动态演变吗?
晕厥、猝死与心电图
    一.心电图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如履薄冰?
        1. 心电图指标有异常
        2.电生理异常的心电图
        3.提示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心电图指标
    二.如何从心电图识别遗传性心律失常?
    三.直立倾斜试验的最新认识
        1. 初发型直立性低血压
        2. 典型直立性低血压
        3. 延迟型直立性低血压
        4.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四.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1.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
        3.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4. 其它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现状和进展
    二.室性早搏:药物与导管消融治疗的选择
    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何应用药物?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
    一.短RP心动过速:从电生理到心电图
    二.长RP心动过速:从电生理到心电图
    三.希浦系室早室速:从电生理到心电图
急诊心律失常
    一.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
    二.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要点
    三.预激并房颤的识别与急症处理
    四.恶性心律失常的预警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论坛
    一.《起搏心电图分析和诊断建议》主旨
    二.解读起搏器功能障碍心电图
    三.解读起搏模式变化
    四.解读房室间期不等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判读常见问题与处理
    1.熟悉起搏器正常图形
    2.不起搏或间断起搏
    3.无脉冲或间断脉冲
    4. 频率及节律改变
    5. 房室间期不规则
    6. 额外的起搏脉冲
    7. 竞争心律
    8. 脉冲后除极波变化
无创心电技术
    一.食管心房调搏临床应用拓展
    二.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的技术要领
    三.食管心电图诊断LBBB图形心动过速
    四.隐源性卒中:远程监测
    五.远程心电监测:经验与教训
心电图大比武

(8)心肌梗死定义的全球统一和更新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肌梗死的初步概念
2 世界卫生组织早期心肌梗死定义
    2.1 急性心肌梗死
    2.2 陈旧性心肌梗死
3 心肌梗死定义的完善及欧美统一标准
    3.1 临床表现
    3.2 心肌细胞坏死的检测方法
        3.2.1 病理学检查
        3.2.2 心肌坏死生物标志物
        3.2.3 心电图
        3.2.4 影像学
4 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4.1 临床症状
    4.2 病理学
    4.3 生物标志物
    4.4 心电图
    4.5 影像学技术
    4.6 血管重建治疗相关的心肌梗死
5 第三次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5.1 心肌缺血和梗死的病理学
    5.2 心肌坏死的生物标记物检查
    5.3 心肌缺血和梗死的临床表现
    5.4 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
    5.5 影像学技术
    5.6 部分原有类型心肌梗死的更新以及增添新的类型
6 第四次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7 心肌梗死定义的预期更新和未来

(9)《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阿霉素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Angio Light系统
    Apelin-APJ系统
B
    白蛋白
    白藜三醇
    白细胞介素8
    半乳糖凝集素3
    比伐芦定
    吡哆胺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标志和徽章
    并发症
    病理学,临床
    病例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
C
    C反应蛋白质
    侧支循环
    超声检查,介入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
    超声心动描记术,压力
    晨峰血压
    成纤维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抽吸
    除颤器,植入型
    触发,活动
    磁共振成像
    雌激素
    刺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甲状腺素
    催乳素
    存活率
D
    大动脉炎
    代谢综合征
    丹参酮
    胆红素
    蛋白激酶类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导管插入术
    导管消融术
    导管心室隔离成形术
    登革热
    低钠血症
    低温
    抵抗素
    碘
    电刺激
    电极,植入
    电生理学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僵硬度
    动脉炎
    动脉粥样硬化
    动作电位
    对比剂肾病
    对比研究
    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
    多柔比星
    多态性,单核苷酸
    多中心研究
E
    二级预防
    二甲双胍
    二尖瓣狭窄
F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方法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肺栓塞
    肺炎
    缝隙连接蛋白类
    氟伐他汀
    妇女
    腹膜透析
G
    钙化
    肝素
    感染
    干扰素诱导剂
    干细胞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血压
    高血压,肺性
    高血压,妊娠性
    高血压,足细胞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Gensini积分
    骨桥蛋白
    GRACE评分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斑块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冠状血管
    冠状血管痉挛
    冠状血管造影术
    灌注成像
    光密度测定法
    过敏反应
H
    核纤层蛋白A型
    Hep G2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呼吸障碍
    华法林
    环匹阿尼酸
    患病率
    磺达肝癸钠
J
    肌,平滑,血管
    肌钙蛋白
    肌联蛋白
    肌细胞,心脏
    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基质金属蛋白酶3
    激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诊
    疾病特征
    脊髓损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类
    间隔封堵器
    减阻剂
    健康行为
    降钙素
    降血脂药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切除术,化学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颈动脉损伤
    颈动脉狭窄
    静脉血栓形成
    局部血流
    巨噬细胞
K
    抗凝药
    抗心律失常肽10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可降解
L
    老年人
    雷米普利
    雷帕霉素
    类风湿性
    冷
    离子通道
    利伐沙班
    利拉鲁肽
    利钠肽,脑
    利钠肽,重组
    利肽素
    连接蛋白43
    连接蛋白类
    流行病学
    硫化氢
    螺杆菌,幽门
    氯吡格雷
    氯化钙
M
    门控血池显像
    免疫学
N
    那屈肝素
    脑啡肽酶
    脑血管意外
    内皮,血管
    内皮缩血管肽1
    内皮细胞
    内向整流钾通道
    NF-k B
    尼古丁
    尼加拉瀑布样T波
    年度报告
    年龄因素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脓毒症
P
    培哚普利
    评论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葡萄糖代谢障碍
    葡萄糖耐量试验
    普罗帕酮
Q
    气候
    气囊扩张术
    憩室
    前列地尔
    前列腺素E2
    前瞻性研究
    青少年
    QT延长综合征
    曲美他嗪
    缺血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R
    桡动脉
    人参皂甙类
    RNA干扰
S
    3D打印
    肾动脉狭窄
    肾疾病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
    肾脏功能衰竭,慢性
    生活质量
    生物多样性
    生长分化因子15
    室间隔缺损
    嗜铬细胞瘤
    受体,血管紧张素
    输血,预后
    栓塞和血栓形成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顺应性
    死亡率
    随访研究
T
    糖尿病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体外循环
    体重
    替米沙坦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T淋巴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Turner综合征
    T细胞
W
    外科手术,微创性
    危险管理
    危险性评估
    危险因素
    微RNAs
    微循环
    围手术期并发症
    维生素E
    维生素K
    尾加压素
    胃肠出血
    5-羟葵酸
X
    西洛他唑
    吸烟戒断
    细胞保护
    细胞凋亡
    细胞结构
    细胞生理过程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纤维蛋白原
    氙气
    腺苷三磷酸
    腺嘌呤核苷酸类
    相关血管
    缬沙坦
    心导管插入术
    心电描记术
    心动过速,室上性
    心动过速,室性
    心动过速,折返性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持续性
    心房重构
    心肺复苏术
    心肌
    心肌病
    心肌病,肥大性,家族性
    心肌病,肥厚性
    心肌病,酒精性
    心肌病,扩张型
    心肌病,限制性
    心肌肥厚
    心肌梗死
    心肌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心肌纤维化
    心肌消融术
    心肌血管重建术
    心肌炎
    心肌营养素1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理学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室性
    心率变异性
    心内膜炎
    心肾综合征
    心室电风暴
    心室功能障碍,左
    心室功能障碍、右
    心室室壁瘤
    心室重构
    心血管畸形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造影术
    休克,心原性
    心脏瓣膜成形术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功能试验
    心脏破裂,梗死后
    心脏起搏器,人工
    心脏缺损,先天性
    心脏室壁瘤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移植
    心脏再同步化
    信号传导
    性别特性
    性别因素
    胸腺肽α1
    血沉
    血管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血管活性肽
    血管疾病
    血管内膜
    血管舒张
    血管再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心肌
    血流动力学
    血栓
    血栓栓塞
    血栓形成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增多
    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脂异常
Y
    压力
    烟草
    盐酸小檗碱
    氧化性应激
    药物毒性
    药物疗法
    药物洗脱球囊
    夜间
    伊伐布雷定
    胰岛素抗药性
    遗传变异
    遗传学
    乙酰半胱氨酸
    婴儿
    婴儿,新生
    应激
    有机磷化合物
    右美托咪定
    右心室
    预测
    预后
    预激综合征
    鸢尾素
    晕厥,血管迷走性
    炎症
Z
    载脂蛋白类
    再灌注损伤
    再同步化治疗
    藏红花苦素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扎考比利
    诊断
    诊断,鉴别
    震波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正压呼吸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脂蛋白类,HDL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
    脂联素
    治疗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类
    昼夜节律
    主动脉
    主动脉,胸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弓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胸
    主动脉内气囊泵
    主动脉狭窄,瓣膜上
    转化生长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装置取出
    子痫
    自主神经系统
    综述
    总结性报告
    组蛋白酰基转移酶
    左卡尼汀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左西孟旦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室重构

四、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电图的分析研究[D]. 谢华浩.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D]. 刘湘. 苏州大学, 2020(02)
  • [3]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化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研究[D]. 王明明. 江苏大学, 2020(02)
  • [4]碎裂QRS波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刘欢.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研究[D]. 秦伟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多支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刘伟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中国心电学论坛2018”学术纪要(下)[J]. 吴寸草,张海澄,李学斌.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01)
  • [8]心肌梗死定义的全球统一和更新完善[J]. 梁峰,胡大一,方全,沈珠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09)
  • [9]《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J]. 宁田海,佟金. 中国循环杂志, 2015(12)
  • [10]中国心电学论坛2014学术大会总结[J]. 吴寸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05)

标签:;  ;  ;  ;  ;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