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与进展——如何学习“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与进展——如何学习“环境变化”

一、“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和进展——如何学好《环境变迁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笑恒,白丹[1](2021)在《晚商时期殷墟池苑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殷墟为晚商时期的都城遗址,已考古发掘出大量的宫殿、陵墓、手工业作坊、路网及水网等遗迹,很多学者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对我国近20年来有关晚商殷墟池苑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晚商时期殷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具备营造园林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再结合建筑、水体等池苑构成要素及池苑功能方面的文献资料得出以下推论:晚商殷墟池苑是以池为主体,以建筑、道路为重要组成部分,或有植物、动物散布其中,兼有观景、取土、蓄水、祭祀等多重功能的早期园林。

朱彦民[2](2018)在《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先秦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但彼时所谓的社会史只是社会性质的讨论,且研究多不深入。1949年后的中国大陆历史研究,多注重政治话题和阶级斗争历史,对于先秦社会史的研究停滞不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先秦社会生活史研究也渐渐形成气候,注重以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研究深入到(贵族阶层)日常生活史的层面,虽然不是以日常生活史为指归,但也有了不俗的成绩,为正式的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相关材料缺乏,但充分利用现有资料,以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乃至与甲骨、金文、简帛文字等出土文献相结合,以人为本,由物及人,复原中国古代早期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将是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不二法门。

邓程文[3](2017)在《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对海陆交互作用敏感的负地形,拥有巨大容积的长江下切河谷可将丰富的地质和古环境信息记录在其巨厚充填物中,因此,研究下切河谷充填物的沉积特征可获得对地质历史时期海平面变化、海陆相互作用和沉积环境演化的认识。本文以长江下切河谷取心钻孔为材料,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有孔虫鉴定、有机碳测定、AMS14C定年和静力触探等方法,对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总结其沉积相类型和特点,探讨沉积环境演化。从镇江、扬州一带到长江河口区,末次盛冰期形成的长江下切河谷侵蚀底界面整体上呈向东南方向倾斜的斜坡,局部地区底界面深度有所起伏。该河流侵蚀不整合面之下为晚第四纪中期地层,之上即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河床、河漫滩、河口湾、浅海、三角洲和潮坪相等6种沉积相。河床相以砂砾沉积物为主、分选系数波动大、跳跃搬运为主、缺乏有孔虫、炭屑丰富为特点;河漫滩沉积物主要为黏土和粉砂,分选性差但稳定,偶见贝壳,含少量有孔虫;河口湾相在不同地区岩性差异较大,沉积物粗细分异明显,潮汐成因构造发育,底栖有孔虫丰富但种属及丰度垂向上波动较大;浅海沉积物以深灰色淤泥质黏土、粒度参数稳定、悬浮搬运方式、环境敏感粒级最细等显着区别于其他沉积相,淤泥质黏土富含有机质,具轻微臭味,底栖有孔虫丰度较稳定,以广盐性近岸生活的温带型属种居多;三角洲相主要为粉砂质细砂和黏土,分选较好,以跳跃搬运为主,沉积构造复杂,炭屑和贝壳丰富,有孔虫丰度达到最高;潮坪相以粉砂质黏土和黏土为主,见植物根系和铁锰浸染斑。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基本上完整地记录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环境变迁,沉积物具有由粗粒向上变为细粒,再转变为粗粒的粒度序列特点,反映出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切河谷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经历了"强—较弱—较强—弱—较强"的演化过程,切合该时期"低海面—海侵—高海面—海退"的周期性海平面升降历史,整体上,沉积环境经历了由陆相渐变为海陆过渡相再到海相,最后又转变为海陆过渡相的过程。同时由于越靠海方向河床下切时间越短,海相沉积时间越长,故存在由陆向海,河床相逐渐增厚,海相沉积记录逐渐丰富的现象。静力触探技术能有效地反映长江下切河谷末次盛冰期以来充填物的垂向变化特征,不同岩性层的静力触探数值指标、曲线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具有显着的差异,相同岩性层的静力触探曲线特征表现出相似性,并且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张军涛[4](2016)在《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代中原地区与现今相比,气候总体上温暖湿润,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这样的自然环境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总体上是有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时人们面临地广人稀,“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的局面,人们与大自然的斗争,较之现今要激烈得多。商代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较多地采取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无疑有利于广辟田地及农田水利建设,进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商代青铜工具真正用于农业者不多,但这为数不多的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运用,必然展示其优越的性能,无疑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黍在甲骨文中多见,是商代中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黍倍受商人的重视,这是由历史因素、黍的自然特性及商人的习俗共同作用的结果。商代中原地区黍作已经有了整地、施肥,播种,中耕除草、收获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商代中原地区黍文化浓郁,从黍的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诸多环节都有相应的礼俗。中原地区发现的诸多小麦遗存表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麦才作为农作物出现在中原地区,到商代,中原地区麦的种植已有一定规模。商代中原地区小麦的种植规模较之粟和黍不算大,但小麦是一种旱地高产农作物,在商代具有一定灌溉能力的条件下,一定规模的种植,其意义重大。商代中原地区小麦的种植及其规模扩大的趋势助推了商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商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商人对麦作较为重视,为麦求年,以麦为祭品祭祀神祗,商代中原地区有以麦为地名者。商人从麦的播种、中耕除草、灌溉和收获有一套较为全面的栽培技术。粟是商代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在中原地区商代遗址中的出土数量和出土概率都高于其他农作物。商人对粟较为重视,为粟祈年,以粟为祭品进献神祗。菽是商代中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商代中原地区菽遗存时有发现,商人对菽作较为重视,为菽求年,以菽为祭品,菽还以地名的方式出现等。商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菽的播种、收获等栽培技术。商代中原地区菽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其种植规模和比例较低。植物考古发掘的商代中原地区旱地农作物遗存参之甲骨文旱地农作物的记载及古农书总结的农作规律,揭示出商人无论对传统的黍、粟,还是对麦都很重视,商王亲自参与其生产的相关环节,为之祈年,以之为祭品奉献神祗。相较而言,在时间方面,商人更注重黍的种植时节、麦的收获时段,而这两个时间是契合的,这透露出该时间的重要性。旱地农作物黍和粟较为耐旱,但低产、稳产;麦与黍、粟相较,需水量大,但高产。从甲骨文看商王对它们的重视程度没有显着差别,说明商代旱作低产、稳产作物(粟、黍、菽)与旱作高产、技术条件要求高的麦是并存和发展的。从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记载和商代适宜水稻种植的气候来看,商代中原地区水稻种植应有一定规模。甲骨文中以前从水而释为“黍”的字应释为“稻”的本字更为合理。商人对稻作较为重视,商王亲自参与稻作管理,为稻祈年,以稻为祭品祭祀神祗,为稻卜问雨情。商人已掌握了一定的水稻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栽培技术。《合集》24440“二月父”之“”可厘定为,会意字,义为能产丝麻之禾,乃“枲”的本字;“二月父”之“父”用为本义,即以斧砍伐。故“二月父”即“二月斧枲”。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掘来看,大麻既是中原地区商代人们衣料纤维的最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粮食之一。从大麻的栽培技术看,上古时代,人们收割大麻的工具主要是斧,殷历二月(夏历六月)收割雄麻合于中原地区传统农时。种种迹象表明,“二月父”就是“二月斧枲”。《合集》24440是商代的日历,也是商代月令书的局部,其对考察商代月令书、农时、大麻的栽培技术等方面价值非凡。商代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较为合理,农作物中既有耐旱、稳产但低产的粟、黍,也有适合旱地种植、高产但栽培技术要求高的麦类,还有耐贫瘠、高产但对水环境要求高的水稻,另有富含蛋白质、并能改良土壤的大豆,更有富含油脂、为蝗虫不食、且其纤维可织布、作绳索等的大麻。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商代,中原地区的多品种农作物并存的种植结构具有诸多优势,可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商代中原地区农作物种类多样,种植业内部结构合理,这使得农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稳固。我国先民对农时的认识源远流长。商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时观念,田地开垦、耕作、施肥、播种、治虫、收割、储藏等农业生产诸环节都有了具体的时间安排。在一个自然年内,商人有农忙和农闲时节之分。商代黍、麦、稻、菽等作物的栽培管理涉及农时因素关系重大,其管理集中于耕作、播种和收获三个阶段,相当于后世一年四季的春、夏、秋三季。这与我国传统农事安排的时间阶段性特点相一致,实为古代农业“三时”观的滥觞。商代农事与商代历法息息相关。商代之前,夏代有《夏小正》,之后,西周有《豳风·七月》,战国有《十二纪》,西汉有《时则》,东汉有《四民月令》等等,这些月令体历法中都有具体的农事安排,参之商代有“月一正曰食麦”、“二月斧枲”等记载,商代可能有类似的月令体历书,其中应含有相应月份的农事安排。中原地区,商初连年大旱,殷商时期频繁的旱灾,应与冷暖波动有密切的关系。甲骨文所揭示的武丁至祖庚、祖甲时期的旱灾为传世文献所缺载,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商代的祈雨方术极具特色,商人如遇大旱,常行焚人祈雨之“烄”祭。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商人对旱灾密切关注。传世文献和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晚期中原地区旱灾强度大,诱发了蝗灾、沙尘暴、河水断流等次生自然灾害。商代中原地区发生的旱灾强度大,不但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而且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乃至朝代的更迭。商初中原地区的旱灾,加快了夏朝的灭亡,为商代的建立和巩固创造了机遇;商代末期中原地区的旱灾直接导致了周族的兴起和殷商的衰亡。商初中原地区的旱灾激发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创造了抗旱丰产的区田法,促进了商代凿井技术的提高和农田水利建设。蝗灾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商代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是蝗灾发生的温床,历史时期中原地区蝗灾多发。甲骨文中有关殷商时期中原地区蝗灾的记载较多,可补传世文献记载所缺。通过对甲骨文中蝗灾的考察,发现殷商时期中原地区蝗虫一年可发生三代,这与今长江流域蝗虫发生的情况相似。商人对蝗灾发生的时间,及其与旱灾、阴雨的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选择了相应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以预防蝗灾。当蝗灾发生时,商人不仅求助于神灵以禳灾,而且已知道利用烟火驱杀蝗虫。甲骨文记录了商代中原地区发生的水灾,还留下水灾对农业造成危害的确切证据。商人应对水灾除求助神祗的“宁雨”禳灾之外,还采取居住地选在距河流较近但不被河水因满溢所侵淹的高岗之地、在农田中作沟渠以利于排涝等相应的预防措施。商代中原地区鸟兽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田猎是除去农田鸟兽之害的重要举措。

郝高建[5](2012)在《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新世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从“大禹治水”时期洪水就一直对中华文明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洪水研究不仅应成为防治洪水灾害的重点之一,对于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河流沿岸居民生产生活及各类城市建设的安全保障依赖于对河流水文信息的解读及相关洪水量级的预测。然而由于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和洪水资料的不足,导致洪水发生频率预测的准确度不能达到要求。而现有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的资料系列远远不能满足计算稀遇洪水的要求,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将洪水重现期延长至几千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洪水频率计算的准确度。因此,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古洪水研究尚属空白,对吴堡—延长峡谷段进行深入研究,准确地鉴别出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和黄土堆积物,并以此确定全新世大洪水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时间及规模,有助于验证水利和防洪工程、交通工程设计洪水、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详细缜密的野外考察,在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及支流延河、无定河选择了柳林XHG、柳林XBC、山西YHG,延河下游GJC-a、GJC-b断面、无定河下游BJC断面等6个含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地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化率、粒度、烧失量、CaC03和>0.1mm粒级百分比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室内实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和野外特征,鉴别黄河吴堡—延长段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特征,进而对其所代表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水位、洪峰流量等水文要素进行恢复计算,并应用相同算法在含现代洪水洪痕或滞流沉积物的断面进行验证计算,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延河下游、无定河下游所发现的洪水滞流沉积物所代表的古洪水事件发生在全新世中晚期约3200-3 000a B.P.之间。全新世中晚期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波动剧烈,从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向寒冷干旱的气候类型转变,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本区极端洪水发生频率增加。(2)古洪水滞流沉积层颜色明显区别于黄土和古土壤,而且具有水平层理或波状层理,锈斑明显。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磁化率为整个剖面最低,烧失量在滞流沉积层中波动较大,CaC03含量比黄土层和古土壤层都高。由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与黄土堆积物的沉积环境不同,因此二者在粒度特征上必然会有较大差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是在接近静水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其粒度较细,沉积物中含沙的成分少,粉沙颗粒成分含量较高。从粒度特征指标对比,可知滞流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较大且与黄土和古土壤相差不大,但是粉沙百分含量要比黄土和古土壤高。滞流沉积物的标准离差(σ)和分选系数(S0)均比黄土与古土壤低,分选较好。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夹于坡积土中,致密结实成板状,多处在黄河小支流河沟口内的回水湾发现。室内粒度特征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组成以粗粉沙和极细沙为主,偏态(SK)为正偏态和很正偏态,峰态(Kg)属尖锐和很尖锐峰态,分选系数(S0)小于1.4,属分选好和分选较好范围。从粒度概率累计曲线图看出分为两段式,存在跃移和悬浮两种搬运方式。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比风成黄土堆积物的平均粒径明显偏粗,分选性风成黄土堆积物较好。(3)沉积学实验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吴堡—延长峡谷段、延河下游、无定河下游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具有粉沙质颗粒为主体,分选较好的特点,与本区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的明显区别。(4)运用比降法对上述断面滞、流沉积物所代表的全新世中晚期古洪水事件进行恢复计算,结果显示:黄河柳林XHG古洪水洪峰流量为40610m3/s,黄河柳林XBC古洪水洪峰流量为39 6m3/s,黄河永和县YHG-N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27320m3/s~39 280m3/s之间,黄河永和县YHG-S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24 240m3/s~39 080m3/s之间,延河GJC-a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12 740m3/s~13 910m3/s之间,GJC-b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6 840m3/s~8 310m3/s之间,无定河BJC古洪水洪峰流量为17 820m3/s之间。并通过在现代洪痕法和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法验证了比降面积法合理性和可靠性。(5)为验证在上述河段利用古洪水滞流沉积层推求古洪水洪峰流量的可靠性,本文对位于上述断面附近断面的现代洪水洪痕与滞流沉积物用同样方法进行洪峰流量的计算,其中延河GJC-a断面1977年7月6日洪峰流量为9 800 m3/s,无定河BJC断面1966年7月18日洪峰流量为4 930m3/s,误差在1.7-2.0%之间,与实测数值基本一致,证明用比降法对全新世古洪水的恢复计算准确可靠。同时本文计算所得古洪水洪峰流量值也符合全球众多河流流域面积—洪峰流量关系,因此认为本文古洪水洪峰流量的恢复计算合理可信。(6)将本文计算得到的全新世古洪水洪峰流量加入各河段调查历史洪水以及现代实测洪水数据后,延长了该区特大洪水的序列,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延河甘谷驿段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低于仅考虑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时的数值;无定河白家川段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高于仅考虑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时的数值。(7)在计算古洪水水位时,本文未遵循适用于其他河流的以滞流沉积物尖灭点高程作为洪峰水位的方法,而是考虑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高、水大沙大的特点,结合滞流沉积物厚度与含沙量恢复得到古洪水水位。在延河GJC-a断面根据同一次洪水在不同部位沉积的不同厚度的滞流沉积物分别计算,结果得到的一致的水位,证明这种方法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成果填补了黄河中游、延河、无定河流域古洪水水文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根本上提高了这些地区洪水频率计算的准确度,为相关河段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本区基础设施、城乡发展、水利和防洪工程、交通工程等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施汶妤[6](2011)在《600年以来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而影响深刻。在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中,旱涝灾害想来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灾种,其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灾情重。本学位论文以长江中下游四大沿江湖泊之一的巢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史前资料、方志、文献考证600多年以来巢湖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情况,建立水旱灾害等级序列,并结合统计学方法、连续功率谱分析法、小小波分析法探究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周期等,用M-K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检验600多年巢湖流域气候突变信息。最后将研究结果与本课题组之前的关于巢湖地区800多年来巢湖流境演变研究结果作比较分析。通过上述一系列系统的研究,基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巢湖流域从明初开始有水旱灾害记载,距今约600多年。但明初,异常年的缺载情况比较严重,直到1470年以后,随着方志编纂工作的兴起和发展,记载才丰富和完善起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综合流域内7个县(市)的旱涝等级和旱涝指数,结合受灾范围和灾情轻重,本文重建了巢湖流域600多年水旱灾害等级序列。2.巢湖流域600多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年代越近,发生频率越高。19491985这个时期的水旱灾害最为严重,几乎年年都有发生。600年来,水灾和旱灾发生频率几乎相当,平均为2.28-2.40年一遇。各种等级的水旱灾害在巢湖流域均有发生,其中“偏旱”等级灾害发生频率最高,5.58年一遇,其次为“水”等级灾害,6.21年一遇,各级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情况为:偏旱>水>水旱交替>偏水>大水>旱>大旱>特大水>特大旱。3.水旱灾害并发已经成为巢湖流域灾害的一个趋势。600多年共发生48次,平均6.85年一遇,但近100年内,这个频率已经达到平均4.35年一遇,20世纪以来,水旱灾害并发频率已经接近水灾发生频率,平均3.8年一遇。特大旱(水)、大旱(水)、旱(水)连年出现是巢湖流域灾害的另一个趋势,一旦出现,一般要持续23年,并且特大水、大水连年发生的频率远高于特大旱、大旱发生的频率。4.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短期振荡十分明显。连续功率谱分析结果和小波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巢湖流域存在10-11年显着振荡周期,其次还存在2-4年、7-9年、20年、50年、69-73年振荡周期。5.600多年巢湖流域水旱灾害与气候环境干湿变化耦合情况较好。(1)1951-1980年,是600多年巢湖流域水灾持续时间最长、水灾频率最高、灾害强度指数最高的时段,同时该时段是近600a来巢湖流域旱灾持续时间最长、频率次高、灾害强度指数高的时段,该时段恰好处于沉积物年代1871a A.D.至今的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时期。(2)1831-1850年,是近600a来巢湖流域水灾持续时间较长、频次次高、灾害强度指数次高的时段,该时段处于沉积物年代18181871a A.D.整体沉积环境寒冷、湿润时期。(3)1561-1570年,是600多年巢湖流域水灾频次较高、灾害强度指数较高的时段,该时段处于沉积物年代12711635a A.D.总体环境温和、湿润时期。(4)1711-1720年,是近600a来巢湖流域旱灾频次最高、灾害强度指数较高的时段,该时段处于沉积物年代16351753a A.D.寒冷、干旱的沉积环境时期。6.巢湖流域气候转折期大致为:16世纪20年代,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16世纪50-60年代,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7世纪20年代,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18世纪20-30年代,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8世纪80-90年代,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19世纪20年代,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20世纪60年代,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627年左右巢湖流域存在环境突变事件,18世纪50年代巢湖流域气候极端干旱,是当时小冰期盛期的表现,之后的一百年时间里,气候温暖、湿润,1750年左右时巢湖流域600年以来一次重要的气候变化转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巢湖流域气候的另一个转折点,2世纪30年代存在极端干旱事件。21世纪初,巢湖流域将以湿润气候为主。7.通过巢湖流域水旱灾害记录与自然环境的耦合表明,600多年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的形成,主要源于气候变化的驱动。虽然各个时代所处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但自然环境仍对水旱灾害的形成起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环境之上,使得水旱灾害越来越复杂。

文杨[7](2008)在《周原地区全新世河流古洪水沉积与风成黄土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新世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周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南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人类活动存留的古遗址分布非常广泛。该地区的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经的区域,洪水事件发生频繁。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该地区在全新世水旱灾频发,对中华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古洪水沉积剖面和黄土-土壤地层剖面,能够揭示出周原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情况,准确地鉴别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和黄土堆积物,并以此确定全新世大洪水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时间及规模,有助于验证水利和防洪工程、交通工程设计洪水、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揭示周原地区及黄河中游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本研究基于详细的野外考察,分别在周原地区的扶风县和武功县选择了典型黄土堆积的匠杨村剖面和夹有古洪水沉积物的浒西庄剖面。对这两个典型剖面进行了粒度、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室内实验分析和测定。通过野外沉积特征和室内实验分析,鉴定识别了渭河支流漆水河的古洪水平流沉积物,将其与风成黄土堆积物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全新世时期周原地区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获得的结论如下:1、在QSH-HXZ-E剖面上,夹在黄土剖面中的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从颜色上看,与黄土堆积物很接近。但是在形态上有很大不同,古洪水平流沉积物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或波状层理,有时还可以见到有粘土质淤泥特有的龟裂构造。单层厚度在20cm以下,与风成黄土堆积有明显区别。若干次古洪水平流沉积层代表一个古洪水期。该剖面260cm以下含有四个古洪水期的沉积物。四期古洪水发生的年代在4100~4600a B.P之间。2、通过对磁化率的测定可以看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磁化率均值最大为145.80×10-8m3k-1,要大于黄土堆积物的磁化率值74.60×10-8m3kg-1。从磁化率频率依赖率可以看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频率依赖率也要大于风成黄土堆积物,并且粘土质平流沉积物SWD2、SWD4的磁化率和频率依赖率均大于粉沙质平流沉积物SWD1、SWD3。3、粒度特征是鉴别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重要指标。由于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与风成黄土堆积物的沉积方式不同,因此二者在粒度特征上有较大的差异。古洪水平流沉积物是在接近静水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因此其粒度组成上细颗粒物质较多,即粘粒和细粉沙所占比例较大,而风成黄土在粒度组成上与古洪水平流沉积物有明显的区别,风成黄土和古土壤在粒度组成上粗颗粒物质较多,即粗粉沙和沙级颗粒所占比例较大。从粒度参数上可以看出,平流沉积物的平均粒径(Mz)要明显小于古土壤和马兰黄土,而偏态(SK)、峰态(Kg)也要小于古土壤和马兰黄土。平流沉积物明显偏细,分选较好。根据自然频率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曲线位于风成黄土和古土壤的左侧,粒径范围偏小。粒度C-M图中可以看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有一部分落于静水悬浮沉积的区域内。这说明了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沉积方式近似于静水悬浮沉积,但还有一部分古洪水平流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受水流动力影响,属于推动沉积。可知该次洪水的含沙量很大。风成黄土沉积方式与古洪水平流沉积有明显不同,主要分布在PQ和QR两个范围内,粒度要比古洪水平流沉积物偏大。

袁源[8](2007)在《伊洛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新世时期是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繁荣的时期,也是全球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位于黄河中游的伊洛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类活动的古遗址分布广泛。现有研究成果显示,该区在全新世水旱灾害频发,对中华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究古遗址周围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和古洪水平流沉积物,识别和获取蕴藏其中的古洪水信息,并以此确定全新世特大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时间及规模,有助于揭示伊洛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本研究基于详细的野外考察,在河南新郑县北格大张村黄土台地选择了全新世黄土——古土壤GDZ剖面,在洛阳市东北约20km处的汉魏故城遗址选择了HWC剖面,在汉魏城邻近河岸的龙虎滩村采集了LHT剖面,又在其邻近的上游2处河岸于营村、杨湾村分别采集了YYC、YWC剖面,共4处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剖面。对5个剖面进行了磁化率、粒度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室内实验分析和测定。通过实验结果,鉴定识别蕴藏于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中的伊洛河全新世特大古洪水信息,并可为进一步揭示全新世黄河中游地区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状况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获得的主要结论为:1.GDZ剖面是典型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记录了黄河中游及其附近地区的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信息:晚冰期(14700~11500aB.P.)气候冷干且多突变;早全新世(11500~8500aB.P.)气温有所回升,但仍寒冷干燥,接近西北草原气候,冬季风渐弱、夏季风增强;中全新世(8500~3100aB.P.)为全新世最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候类似长江中下游现代气候,风沙活动和风尘堆积减弱,成壤强烈,土壤淋溶和粘化作用较强,气候最适宜期为6760~6520aB.P.:晚全新世(3100~1500aB.P.)气候开始恶化,干旱少雨,植被退化,冬季风最为强盛,成壤作用减弱,风尘堆积最频繁且强度大,沉积速率高,比早全新世更干旱。其L0的形成机制为:黄河频繁的改道、决口、泛滥在豫北、豫东平原上沉积了大量的黄河泥沙,在冬、春季节,干燥、松散的黄河泥沙在平原强劲的东北风吹扬下,形成沙尘暴,粒径较细的粉沙级颗粒以悬移状态被扬起、搬运、最后沉降在距离来源区20~150km的外围。经过风力长期的塑造,在高空西风急流所携带极细粉尘的加入和风尘沉积区物理、化学、生物参与成壤改造作用下最终形成沙质黄土层。2.HWC、LHT、YWC、YYC剖面均为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剖面。根据HWC剖面的文化遗物判断,4个剖面中的平流沉积层记录的均为晚全新世古洪水事件,且越靠剖面上部的层位对应的洪水规模越大。在LHT、YWC和YYC剖面中,磁化率均呈现出平流沉积层中偏低,而在风吹沙和中、粗沙层中偏高的特点,其原因是平流沉积层的物质来源多为上游黄土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带来的土壤,而沙层的物源则是上游基岩山区的岩石经风化、搬运而来。3.LHT和YWC剖面中都有多个“平流沉积层——风吹沙层”互层,其中的平流沉积层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风吹沙层则是洪水间歇期当地盛行的东北风搬运的河床沙在阶地上堆积的产物。晚全新世时期,当盛行的东北风携带黄泛泥沙在GDZ剖面堆积形成L-0时,LHT和YWC剖面则在河谷中强劲的东北风与频繁发生的古洪水的交替作用下形成了“平流沉积层——风吹沙层”互层。推测LHT剖面中的粘土质平流沉积层和粉沙质平流沉积层共记录了12次晚全新世特大古洪水事件,其中顶部的3次为近现代大洪水。YWC剖面的层位种类最为复杂多样,其中的粉沙质平流沉积层、粉沙土质平流沉积层、粉土质平流沉积层、粘土质平流沉积层、细沙质粉土层和细沙质土层均为洪水沉积物,共代表了不少于10次晚全新世特大古洪水事件。平流沉积层与风吹沙层在LHT和YWC剖面的多次交替,反映出晚全新世时期该区气候环境系统的剧烈波动和恶化、东北风强盛和古洪水事件的频繁发生。4.HWC剖面至少记录了3次全新世晚期特大洪水事件,对应剖面中的3个平流沉积层,之所以记录的洪水次数较少是因为其离河流较远,有洛河大堤阻隔洪水且受人类活动干扰大。YYC剖面共记录了8次晚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由于剖面位于出山口地带的砾石质河床段,水动力条件较强,因此河床中没有沉积丰富的细沙物质,所以位于一级阶地上的剖面中没有LHT和YWC剖面中风吹沙层与平流沉积层交替出现的情况,取而代之的是历次大洪水形成的中、粗沙层和平流沉积层,即剖面中各层均代表1次晚全新世古洪水事件。

李轶冰[9](2006)在《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文明两大母亲河的发源地江河源区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倍受关注,政府和科研界加大了保护的投入和探索。研究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是科学评价该区生态环境地位和质量、进行针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前提。以生态环境内涵和生态环境演变理论探索与总结为基础,结合连续三年(2002~2004年)实地考察、大量文献收集与查阅、年轮分析、气象遥感资料和观测资料分析,进行了研究区地质时期生态环境演变、近代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时空格局、生态环境地位和生态系统主体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作为青藏高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南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宏伟巨作。江河源区在泥盆纪至三叠纪为浅海环境,一些岛屿发育热带雨林,侏罗纪至白垩纪逐渐成陆。第三纪为亚热带环境,始新世早期气候干燥,中期温暖湿润,后期随高原早期隆起(海拔约500 m)变得炎热干燥并维持至渐新世初期,渐新世中晚期相对温暖潮湿,渐新世末随高原隆升(约500~1 000 m)和全球气候变冷而降温变干,始新世至渐新世东南至西北依次为森林(囊谦)、灌丛草原(玛多)、荒漠草原和干旱草原,以干旱植被为主,青藏公路附近和囊谦地区发育古湖;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中期,在地中海气候和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下温暖湿润,亚热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广布,古湖发育扩展至治多、达日、甘德、贵德、同仁和泽库等地。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更新世初,高原强烈大面积隆升(1 000 m升至2 000 m),冰川出现,短暂寒冷干燥之后恢复暖湿,江源区随气候波动出现森林和草原的更替,江源区南缘随气候波动出现阔叶林-针叶林-阔叶林的更替,黄河源区为亚热带山地针叶林。早更新世末至中更新世初,高原强烈隆升(3 000 m),其中昆仑山垭口隆升剧烈(1 500 m升至4 500 m),环境接近现代,江河源区抬升(黄河源3 500 m)中,化隆段黄河、鄂陵和扎陵湖盆地初成,气候变干冷,第一次冰期发生,以干旱草本为主,随后间冰期时间较长,温暖湿润,江源区森林植被恢复,鄂陵和扎陵盆地进一步隆升中断陷成湖。中更新世中期,倒数第二次冰期发生,规模明显小于上次,多年冻土广泛发育;随后的间冰期江源区和河源区分别为灌丛/疏林草原和疏林草原,晚更新世初,森林在高原隆升(4 000 m)中进一步减少。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末次冰期分2次冰阶进行,多年冻土三度扩展,在构造运动作用下现代水系格局形成,在间冰阶,尤其中后期,在特强夏季风气候影响下,出现泛湖期,植被状况好于全新世大暖期。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出现在第2

席小慧[10](2005)在《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由于CO2等温室气体增加而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以及对未来人类产生的影响是举世关注的大问题。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环境状况,若干学者建议选择地质史上的全新世大暖期相似作为判别下世纪气候与环境变化规律的指标。辽西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两个地区,其环境变化过程和规律及人地关系研究不仅对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而且对区域未来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具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着重从环境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气候因素的演变重建辽西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大暖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及发展规律,然后以大暖期时期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为主线,探讨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最后综合对比研究辽西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环境变化及人地关系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发现两地区在整体演化方向和演化阶段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具体在某阶段上表现却有所不同。

二、“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和进展——如何学好《环境变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和进展——如何学好《环境变迁学》(论文提纲范文)

(1)晚商时期殷墟池苑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2.1 文献概况
    2.2 池苑的发展源流研究概述
    2.3 晚商历史环境
        2.3.1 气候
        2.3.2 水文
        2.3.3 社会环境
    2.4 池苑构成要素
        2.4.1 池
        2.4.2 建筑
        2.4.3 场地、道路和山石
        2.4.4 植物
        2.4.5 动物
    2.5 池苑功能
3 研究述评与展望

(2)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秦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历程
二、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范畴
    (一)衣食住行消费
        1.服装、衣饰与衣料
        2.食物、食器、酒饮及宴飨场合
        3.居住建筑、家具器物
        4.交通工具、道路、出行
    (二)婚姻家庭制度
    (三)环境、灾荒与疾病
    (四)社会阶层(众、众人、奴隶、人口构成)
三、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前瞻

(3)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历史和现状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背景
    2.2 水文特征
    2.3 构造背景
    2.4 地层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有孔虫鉴定
        3.2.3 AMS~(14)C测年
        3.2.4 有机碳测定
        3.2.5 静力触探技术
第四章 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特征
    4.1 地层特征
        4.1.1 ZK01孔地层特征
        4.1.2 ZK02孔地层特征
    4.2 粒度特征与图解分析
        4.2.1 粒度参数特征
        4.2.2 粒度曲线特征
        4.2.3 环境敏感粒度特征
    4.3 沉积相类型
        4.3.1 ZK01孔沉积相
        4.3.2 ZK02孔沉积相
    4.4 下切河谷静力触探解译
        4.4.1 典型静力触探井分析
        4.4.2 静力触探连井剖面
第五章 长江下切河谷沉积序列与环境演化
    5.1 沉积序列特征
        5.1.1 C-C'剖面
        5.1.2 D-D'剖面
        5.1.3 下切河谷相序
    5.2 沉积环境演化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奖励

(4)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意义
        一 选题由来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商代农业研究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说明
    第四节 研究所用材料、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所用材料及处理
        二 研究方法及途径
        三 创新点
    第五节 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环境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 气候温暖湿润
        二 自然资源丰富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社会环境
        一 社会重视农业生产
        二 集体协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 青铜工具的使用
    小结
第二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上)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黍作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主粮——黍
        二 商代中原地区黍的栽培技术
        三 商代中原地区浓郁的黍文化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麦作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麦遗存
        二 商人重麦
        三 商代中原地区麦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粟作
        一 甲骨文中的粟
        二 谷物的脱粒和储藏
    第四节 商代中原地区菽作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菽遗存
        二 甲骨有菽
        三 商代中原地区菽的栽培技术
    小结
第三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下)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稻作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水稻
        二 甲骨有“稻”
        三 商人重稻
        四 商代中原地区稻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麻作
        一 “父(?)”考释
        二 先秦文献记载的大麻
        三 先秦考古发现的大麻
        四 大麻栽培技术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一 先秦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
        二 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特点及意义
    小结
第四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时
    第一节 先秦农时观
    第二节 商代历法概况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时观
        一 商代中原地区农时的具体内容
        二 商代中原地区农时的特点
    第四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月令
        一 先秦月令
        二 商代中原地区月令的特点
    小结
第五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旱灾
        一 传世文献记载的商代旱灾
        二 甲骨文中的商代旱灾
        三 商代中原地区发生旱灾的考古证据
        四 商代中原地区旱灾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
        五 商代中原地区旱灾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蝗灾
        一 中原地区的蝗灾
        二 甲骨文中的蝗灾
        三 商代中原地区蝗灾发生的时间
        四 商人对蝗灾的认识及应对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水灾
        一 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中原地区的水灾
        二 商代中原地区应对水灾的措施
    第四节 商代中原地区鸟兽之灾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环境致鸟兽众多
        二 应对鸟兽之灾的措施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2.2 黄土在环境变迁研究中的意义
        1.2.3 古洪水水文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剖面选择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剖面的选择和采样
        2.2.1 黄河晋陕峡谷段
        2.2.2 陕北主要河流
    2.3 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地层断代
        2.3.1 古洪水发生年代的确定
        2.3.2 研究区域古洪水定年
第三章 环境代用指标的意义和实验方法
    3.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1.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3.1.2 粒度的实验测定方法
    3.2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2.1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3.2.2 磁化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3.3 碳酸钙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3.1 碳酸钙的环境指示意义
        3.3.2 碳酸钙的实验测定方法
    3.4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4.1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
        3.4.2 烧失量的实验测定方法
第四章 实验的分析结果及解释
    4.1 黄河柳林XBC剖面
        4.1.1 黄河柳林XBC剖面粒度成分
        4.1.2 黄河柳林XBC剖面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特征
    4.2 黄河永和县YHG-N剖面
        4.2.1 黄河永和县YHG-N剖面粒度成分
        4.2.2 黄河永和县YHG-N剖面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特征
    4.3 延河GJC-A剖面
        4.3.1 延河GJC-a剖面粒度成分
        4.3.2 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3.3 粒度累积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3.4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图的判定
        4.3.5 磁化率、CaCO_3、烧失量实验结果的分析
    4.4 无定河BJC剖面滞流沉积物的沉积学特征及判定
        4.4.1 粒度组成
        4.4.2 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4.3 粒度累积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4.4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图的判定
        4.4.5 磁化率、CaCO_3、烧失量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 水文学计算与分析
    5.1 古洪水成因
    5.2 古洪水行洪断面的确定
    5.3 古洪水水位的确定
    5.4 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方法的确定
        5.4.1 控制断面法
        5.4.2 水面曲线法
        5.4.3 水位—流量关系法
        5.4.4 比降-面积法
    5.5 水文参数的确定
        5.5.1 河道糙率
        5.5.2 断面面积
        5.5.3 水力半径
        5.5.4 水面比降
    5.6 古洪水计算结果
        5.6.1 黄河柳林XHG断面
        5.6.2 黄河柳林XBC断面
        5.6.3 黄河永和县YHG-N断面
        5.6.4 黄河永和县YHG-S断面
        5.6.5 延河GJC-a断面
        5.6.6 延河GJC-b断面
        5.6.7 无定河BJC断面
    5.7 现代洪水的验证
        5.7.1 延河GJC-a断面1977年特大洪水恢复计算
        5.7.2 无定河BJC断面1966年特大洪水恢复计算
    5.8 洪峰流量与流域关系的验证
    5.9 洪水经验频率计算
        5.9.1 计算方法
        5.9.2 实测洪水资料
        5.9.3 历史洪水资料
        5.9.4 延河甘谷驿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结果
        5.9.5 无定河白家川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结果
第六章 分析结果与讨论
    6.1 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鉴别
    6.2 古洪水事件的环境背景及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600年以来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第四节 论文研究总体框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数据处理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巢湖流域地理概况
        一、巢湖流域地理位置
        二、巢湖流域气候特征
        三、巢湖流域主要水系
        四、巢湖流域社会经济特征
    第二节 巢湖流域灾害事件的研究
第三章 历史时期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等级与序列重建
    第一节 水旱灾害的界定
    第二节 水旱灾害等级问题
    第三节 水旱灾害等级序列的重建
        一、巢湖流域水旱灾害资料参数化
        二、巢湖流域水旱灾害指数
        三、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等级序列
        四、巢湖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水旱灾害等级序列对比
第四章 基于统计学方法的 600 年来巢湖流 域水旱灾害研究
    第一节 巢湖流域各年水旱灾害统计及分析
        一、600 多年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统计
        二、巢湖流域水旱灾害频次研究
        三、巢湖流域水旱灾害强度研究
        四、水旱灾害原因探讨
    第二节 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的连续功率谱分析
        一、功率谱估计方法
        二、利用功率谱作周期分析
        三、资料处理与分析
    第三节 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的小波分析
        一、小波分析原理
        二、资料及其预处理
    第四节 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的M-K 检验及滑动t 检验
        一、M-K 检验原理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巢湖流域水旱灾害M-K 检验
第五章 巢湖流域水旱灾害与巢湖CH-1 孔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化的响应
    第一节 巢湖CH-1 孔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化
        一、巢湖CH-I 孔沉积记录
        二、巢湖流域环境演变序列
        三、CH-1 孔记录的灾害事件
    第二节 巢湖流域水旱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耦合
        一、巢湖流域水灾、旱灾与气候干湿变化的耦合
        二、基于小波分析的巢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化的耦
        三、基于M-K 检验和滑动t 检验的巢湖流域气候变化与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化的耦合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周原地区全新世河流古洪水沉积与风成黄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2.2 古洪水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野外考察
        1.3.2 样品处理和室内测定分析
        1.3.3 数据分析、处理和解释
第2章 区域地理概况和剖面选择
    2.1 研究区区域地理概况
    2.2 全新世剖面的选择和样品的采集
        2.2.1 扶风JYC剖面
        2.2.2 武功QSH-HXZ-E剖面
    2.3 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地层断代
第3章 环境代用指标的意义和实验方法
    3.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1.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3.1.2 粒度的实验测定方法
    3.2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2.1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3.2.2 磁化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第4章 实验的分析结果及解释
    4.1 QSH-HXZ-E剖面粒度成分
        4.1.1 剖面粒度组成及各粒级含量的变化
        4.1.2 剖面粒度参数的变化
    4.2 QSH-HXZ-E剖面磁化率变化
    4.3 磁化率与粘粒/粉沙含量的对比
第5章 周原地区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鉴别
    5.1 漆水河流域概况
    5.2 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判别方法
    5.3 漆水河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与黄土堆积物的对比
        5.3.1 QSH-HXZ-E剖面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鉴别
        5.3.2 漆水河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与周原地区黄土堆积物的对比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伊洛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2 研究进展
        2.1 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2.2 古洪水研究进展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4 研究工作流程和工作量
        4.1 研究工作流程
        4.2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剖面选择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 全新世剖面选择和采样
        2.1 GDZ剖面
        2.2 HWC剖面
        2.3 LHT剖面
        2.4 YWC剖面
        2.5 YYC剖面
    3 地层断代
第三章 环境代用指标的意义和实验方法
    1 磁化率
        1.1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1.2 磁化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2 粒度
        2.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2.2 粒度的实验测定方法
第四章 实验分析结果及其解释
    1 GDZ剖面
        1.1 粒度变化特点
        1.2 磁化率变化特点
    2 HWC剖面
        2.1 粒度变化特点
        2.2 磁化率变化特点
    3 LHT剖面
        3.1 粒度变化特点
        3.2 磁化率变化特点
    4 YWC剖面
        4.1 粒度变化特点
        4.2 磁化率变化特点
    5 YYC剖面
        5.1 粒度变化特点
        5.2 磁化率变化特点
第五章 伊洛河全新世古洪水事件识别
    1 伊洛河流域概况
        1.1 基本情况
        1.2 水系组成
        1.3 暴雨洪水特点
        1.4 水旱灾害
    2 调查历史洪水情况
    3 古洪水事件的判别方法
    4 伊洛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
        4.1 GDZ剖面的环境信息识别
        4.2 HWC剖面古洪水信息的识别
        4.3 LHT剖面古洪水信息的识别
        4.4 YWC剖面古洪水信息的识别
        4.5 YYC剖面古洪水信息的识别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研究成果及奖励

(9)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分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二章 生态环境演变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环境的内涵
    2.2 生态环境构成体系
    2.3 生态环境演变概念
    2.4 生态环境演变原因
    2.5 生态环境演变的时空尺度
    2.6 生态环境演变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第三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简史
    3.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背景
    3.2 江河源区第三纪生态环境演变简史
    3.3 江河源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简史
    3.4 江河源区人类文明追溯
    3.5 江河源区人类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
    3.6 小结
第四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构成体系及其近代变化
    4.1 江河源区地质地貌环境
    4.2 江河源区大气环境
    4.3 江河源区气候环境
    4.4 江河源区土壤环境
    4.5 江河源区水环境
    4.6 江河源区生物环境
    4.7 江河源区社会经济环境
    4.8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构成体系之间的关系
    4.9 小结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时空格局
    5.1 时空格局的研究方法概述
    5.2 地质时期生态系统时空格局概况
    5.3 近代生态系统时空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地位
    6.1 区域生态环境地位的理论探索
    6.2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地位研究思路
    6.3 区域内地位
    6.4 在青藏高原的地位
    6.5 在整个流域的地位
    6.6 小结
第七章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主体
    7.1 生态系统主体的概念
    7.2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及功能
    7.3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主体的判别
    7.4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主体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7.5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主体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7.6 江河源区生态系统主体与环境恢复途径研究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重点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论文的框架
    1.3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2 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2.1 环境演变理论回顾
        2.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2 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2.2 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2.2.1 国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2.2.2 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域范围
    3.2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研究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
        3.2.3 植被和土壤
        3.2.4 水文
    3.3 政治经济环境研究
        3.3.1 辽西地区
        3.3.2 黄土高原地区
4 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环境演化及人地关系研究
    4.1 全新世大暖期环境演变情况
    4.2 全新世大暖期辽西地区环境演化及人地关系研究
        4.2.1 全新世大暖期辽西地区环境演变
        4.2.2 文化内涵与特征
        4.2.3 全新世大暖期辽西地区人地关系分析
    4.3 全新世大暖期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研究..
        4.3.1 全新世界大暖期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
        4.3.2 文化内涵与特征
        4.3.3 全新世大暖期黄土高原地区人地关系分析
5 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比较研究
    5.1 环境演变过程对比
    5.2 人地关系演化对比
6 结论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四、“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和进展——如何学好《环境变迁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晚商时期殷墟池苑研究综述[J]. 刘笑恒,白丹. 广东园林, 2021(02)
  • [2]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朱彦民.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8(01)
  • [3]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D]. 邓程文. 南京大学, 2017(09)
  • [4]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D]. 张军涛. 郑州大学, 2016(08)
  • [5]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D]. 郝高建.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6]600年以来巢湖流域水旱灾害研究[D]. 施汶妤.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7]周原地区全新世河流古洪水沉积与风成黄土的对比研究[D]. 文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8]伊洛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D]. 袁源.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9]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D]. 李轶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全新世大暖期辽西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演变及人地关系比较研究[D]. 席小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与进展——如何学习“环境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