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报告计划

2002年“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报告计划

一、《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2年报道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郭英英[1](2020)在《平朔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数量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的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的平朔矿区排土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苔藓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采用显微镜鉴别、数量生态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分析等方法,对平朔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数量生态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筛选耐旱、耐贫瘠,对排土场恶劣生境具有显着改良作用的苔藓植物群落优势种类,以期为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和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平朔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17个样地75个样方共鉴定出7科、17属、41种苔藓植物种,其中:丛藓科和真藓科植物分别占总种数的60.98%和26.82%,丛藓科10属,优势属为对齿藓属;真藓科2属,优势属为真藓属。优势种土生对齿藓生态位宽度最大(0.705),硬叶对齿藓和凤尾藓生态位宽度大于0.4,说明这三种苔藓植物(占总种数的7.32%)的生态适应性较强;生态位宽度介于0.1-0.3的苔藓植物(7种)占总种数的17.07%,其余31种苔藓植物(占总种数的75.61%)的生态位宽度均小于0.1,说明大多数苔藓植物的生态辐较窄,对生境变化较为敏感。(2)TWINSPAN分类将75个样方分为11个苔藓植物群落,即:Ⅰ黑对齿藓群落、Ⅱ土生对齿藓群落、Ⅲ土生对齿藓+心叶对齿藓群落、Ⅳ真藓+心叶对齿藓群落、Ⅴ硬叶对齿藓+斜叶芦荟藓群落、Ⅵ硬叶对齿藓群落、Ⅶ尖叶对齿藓+厚肋流苏藓群落、Ⅷ凤尾藓+短叶对齿藓群落、Ⅸ凤尾藓+长尖对齿藓群落、Ⅹ白氏齿灰藓+刺叶真藓群落和Ⅺ高氏对齿藓群落,分布在混交林下的苔藓植物群落Ⅳ、Ⅷ、Ⅸ和Ⅹ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TWINSPAN分类结果和D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沿DCA第一轴从左到右反映了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含量由低到高逐渐增加的趋势,沿第二轴从上到下反映了苔藓植物群落物种数逐渐增多的趋势。除位于DCA第一轴右侧和第二轴下方的群落Ⅳ、Ⅷ、Ⅸ和Ⅹ的优势种为凤尾藓科和灰藓科植物外,其余7个群落的优势种均为丛藓科植物。(3)14个苔藓植物优势种的91个种对中,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正负相关比分别为0.23,0.26和0.08,超过79%以上的种对呈不显着负相关,表明苔藓植物优势种总体上呈不显着负关联;优势种对白氏齿灰藓-刺叶真藓、土生对齿藓-硬叶对齿藓、斜叶芦荟藓-尖叶对齿藓/黑对齿藓和厚肋流苏藓-真藓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余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均小于0.1。(4)不同植被下11个苔藓植物群落土壤理化与酶活性特征表现为:群落Ⅳ(对照3)的土壤结构较差,土壤p H值(8.6)较高偏碱性,土壤酶活性最低,土壤缺少速效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与养分。与群落Ⅳ相比,除了群落Ⅴ因处于植被恢复时间短土壤养分较低外,多数苔藓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明显改善,土壤恢复效果较为明显;油松混交林下苔藓植物群落Ⅷ-Ⅹ土壤质地明显改善,土壤p H值降低,土壤酶活性增高,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逐渐增高,但土壤速效磷含量低,表明随着植物的生长,土壤磷素消耗增大,在未来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施肥管理。(5)以凤尾藓和白氏齿灰藓为优势种的群落Ⅷ-Ⅹ多位于油松混交林下,这些群落的土壤肥力高,与未复垦的排土场相比,其对土壤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随着土壤性质的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对环境较为敏感的苔藓植物开始在不同植被下定居。表明植被恢复对矿区排土场恶劣生境的改善作用明显,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特别是油松混交林能更有效、更迅速的恢复土壤肥力。(6)CCA第一轴从右到左反映了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所在的乔木林郁闭度增加、土壤水分增加与土壤质地改善的趋势;第二轴从上到下反映了土壤湿度增加、土壤p H值降低的趋势。样方CCA排序图显示,苔藓植物群落Ⅰ-Ⅶ及Ⅺ主要受土壤速效磷含量、p H的影响,而群落Ⅷ-Ⅹ主要受到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铁、速效锰及土壤含水量影响。苔藓植物种CCA排序图显示,41种苔藓植物可分成4组,群落优势种对齿藓属植物主要位于CCA排序图的右侧(组1和组2),它们具有耐旱耐贫瘠和嗜碱性特征;位于CCA排序图左侧的苔藓植物耐湿不耐旱(组3和组4),包括群落Ⅷ-Ⅹ的优势种凤尾藓、白氏齿灰藓和刺叶真藓,它们对生境变化敏感,对郁闭度和土壤质量要求较高。综上所述,对齿藓属植物在平朔矿区复垦区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中占有较大优势,其次真藓属植物,它们对排土场恶劣生境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土壤有机质、p H值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是影响平朔矿区复垦区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郁闭度较高和土壤质量改善明显的植被类型下苔藓植物的种类较多,土生对齿藓、硬叶对齿藓、真藓、心叶对齿藓、短叶对齿藓、高氏对齿藓和尖叶对齿藓在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大于0.08,生态适应性强,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显着,其中优势种对心叶对齿藓-黑对齿藓/土生对齿藓,真藓-硬叶对齿藓/短叶对齿藓呈正相关,它们可作为未来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先锋苔藓植物优势种与乔灌草进行混合种植,以加速矿区植被恢复进程。

畅通[2](2020)在《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群众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显着的政治优势,其在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推动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十分注重农田水利建设事业。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号召,山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动员广大农民投身到农田水利建设事业中,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论文全面地分析与再现了1949到1956年间,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的多元面相。首先在历史背景上:从战争的破坏与封建特权的阻碍、建国后农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迫切需求、山西农田水利建设需要群众的参与,这三个方面阐释了群众动员对于山西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其次从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的组织机构及制度保障角度进行深入探析:认为水利代表大会、县乡政府与农村党团支部、临时性的群众动员组织机构在山西农田水利建设群众动员工作中发挥了联系群众组织劳动的作用,为当时动员的政策法规、村规等制度在群众动员工作中起到了框定制度与灵活引导的作用。然后归纳梳理了群众动员的过程得到:召开动员工作部署会议、干部带头劳动示范并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竞赛评比活动、组织宣传与实例教育,这五个种具有代表性动员措施。最后依据过往历史总结出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认为群众动员工作扭转了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态度,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农民集体主义思想,但同时群众动员工作也存在:官僚主义、缺乏大局意识等的一些不足,所幸在当时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没有影响全局向好的趋势。回顾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不仅得到了,坚决贯彻党的政策、依靠群众为根本动力、注重典型的树立与宣传的三条成功经验,而且收获了,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民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这三条宝贵的历史启示。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有效实践,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广大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而且增强了广大农民对党、对新生国家的认同,巩固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的历史记忆也为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胡新刚[3](2019)在《水泥土地连墙技术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核心区蓄水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水泥土地连墙技术简称地连墙,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耐久性强等特点,目前已在防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核心区可升降液压翻板闸坝坝基处理过程中,应用了这项技术施工,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结合施工实际,系统介绍了水泥土地连墙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法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郭琪[4](2019)在《刺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核心种质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槐属豆科落叶乔木,有重要的饲用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从我国多个地区收集了大量的刺槐种质,分别从表型、生理和分子水平对其变异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分析,初步揭示了刺槐的遗传变异规律。同时,采用多种策略构建了刺槐资源的核心种质群体,为刺槐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1054个刺槐样本的13个叶片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变异系数总均值大于10%,说明刺槐叶片变异丰富,其中,不论在地理种群水平还是无性系水平,小叶圆度的变异系数最小,稳定性最高,小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稳定性最低。地理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48.235%(<50%),说明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且表型性状与地理距离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基于饲料用刺槐的选育标准,分别在各基地选择了不同数量的优株。进一步测定了该种质的3个生理性状指标,结果显示,刺槐的生理变异也相当丰富,各性状的总体变异系数的变幅分别为10.558%~49.748%(无性系水平)和7.800%~40.649%(地理种群水平),且不论在无性系还是种群水平,均显示出叶绿素含量的变异最小。种群间生理分化系数均值为39.143%(<50%),表明种群内的变异是其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此外,生理性状与地理距离也没有显着相关性(P>0.05)。根据测定的生理性状,分别在各基地选择出不同数量的抗逆性刺槐优株。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首先对36,533个unigenes搜索潜在的微卫星重复序列,确定了 5,072个潜在EST-SSR基因位点。成功设计出2,486对引物,删除来自同一 unigenes序列的引物,最终得到1,697对SSRs。严格控制筛选条件,筛选出286对引物,用32个刺槐样本和9种豆科植物检验该组标记扩增的有效性,最终成功开发出45对EST-SSR标记。随后,在分子水平评价了刺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9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8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1054份刺槐种质经毛细管电泳扩增后,通过检验标记的有效性,最终确定了 35对SSR标记用于刺槐地理种群(基于原产地)的367个样品用于后续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439个等位位点(N),平均每个位点为12.54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大于0.5,多态性丰富;平均期望杂合度(He=0.553)高于观察杂合度(Ho=0.495),说明刺槐种质中可能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群体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表明,367个刺槐样本划分为2个亚群,群体结构较弱,遗传分化水平不高。分子方差(AMOVA)结果表明刺槐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Mentel’s检验也表明地理距离不是影响刺槐种群分布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同样对48对SSR引物进行有效性检验后,最终确定了 36个标记用来分析来自我国刺槐基地的687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的总位点数(N)为587,平均每个位点为16.30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基因多态性(H)的均值分别为0.612和0.645,表明各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08)高于观察杂合度(Ho=0.551),说明刺槐种质中可能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亚群,出现了一定的群体结构。此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Mentel’s检验也再一次表明地理距离不是影响刺槐群体分布的主要原因。刺槐核心种质构建。首先,对分子数据用多种不同方法计算,经比对后,确定基于R软件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随后,综合PowerCore软件中M策略筛选出的少量表型性状和生理性状个体作为必选种质,最终构建了一个包括338个个体的刺槐核心群体。对比构建的核心群体与原始群体发现,二者不论在遗传多样性、表型还是生理水平其差异均不显着,表明构建的核心群体保持了原始群体的变异情况,能够较好地代表原始群体。

董学荣[5](2018)在《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诺山,史称“攸乐”,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清代贡茶采办基地,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乡,集边疆、民族、山区、雨林等要素为一体,在西南边疆环境变迁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清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治理逐渐加强,加之“普茶名重于天下”,“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外部因素对基诺山的影响显着增强,成为扰动其生态环境的新变量;清代开始出现有关基诺山的史料记载,尽管少而零散,却对攸乐同知昙花一现等问题提供了生态环境视角的分析。在多方收集、研读元明清以来正史、实录、奏疏、方志、档案、考察报告和现代论着基础上,多次深入基诺山,对攸乐古城遗址、杰卓山和其他典型聚落变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现代变迁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和个案研究,在长时段中聚焦典型环境要素探讨人与自然的互动演变,揭示了近300年来基诺山生态环境加速度变迁与整体性转型的生动事实及其内在逻辑。从“种茶好猎”到普洱茶的生态化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及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从刀耕火种与雨林到胶林及环境友好型橡胶园改造,从瘴气的消除与聚落变迁到绿色旅游小镇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烟瘴甚盛”到“国家级生态乡镇”,集中体现了其主题、主流和主线。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是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驱动下的“积渐所致”,提供了有别于“土着生态主义”、“生态原教旨主义”、“衰败论”与“退化叙述”和“同质化变迁”的生动实例。以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为个案,尝试提出了民族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民族与环境的互动演变、环境变迁的向度性、动力机制、民族环境史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对象和主题、研究方法和前景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敬照[6](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指出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邢宇宙[7](2012)在《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树典型”是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它包括了典型的培养与塑造、宣传与学习等过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家建设过程中,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横跨两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诞生了不同时期的“新农村”典型。本研究以国家对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动员为切入点,结合1950-60年代我国农村社会变革的背景,以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农村样板“大寨”为个案,通过对此一典型的塑造过程进行讨论,来展示典型是如何被“发现”、“培养”和“建构”出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社会中的村庄、农民如何与国家权力进行互动。首先,在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各级政府以分类排队为基础的乡村治理,选择村庄进行试点和蹲点,培养先进和改造落后。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村庄内部的模范和积极分子等,并利用“先进和模范”进行农民动员,推动农业合作化的进程。正是在以分类试点为基础的政策推进过程中,大寨作为地方典型得到“培养”。其次,在毛泽东时代持续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进行农业生产和政治参与。大寨正是在人民公社化与大跃进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其作为昔阳县“地方典型”的地位。在后来的“比学赶帮”运动中,大寨和陈永贵作为地方“先进”,逐步升级成为晋中地区和山西省的重要农村典型,一场“学赶大寨”的运动已经在地方拉开帷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在如此众多的地方典型之中,大寨典型最终“跃升”为国家样板,也有偶然性“事件”起着重要作用。第三,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典型的建构依靠广播和报纸等高度组织化的宣传网络。在对于样板的典型报道中,典型村庄和模范人物都抽离成为一种“符号”,并根据运动或政策宣传的需要,不断地再生产各种“典型经验”,来制造舆论动员民众。同时,大寨作为新农村样板,村庄本身成为参观学习的对象。原本的村庄建设,实质上已经演变成打造村庄景观和组织民众参观的国家工程,各级干部、模范和积极分子以及农民,都在这种仪式化的参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国家在典型塑造中构建“先进”和“模范”为主体的宣传话语,呈现出“英雄化”的特点,有关村庄的叙事也逐步背离村庄现实。尽管国家的话语体系在典型叙事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但是那些村庄中“消失”的模范人物、无名化甚至被污名化的村民等,与崇高的典型叙事共同构成了村庄叙事的多重变奏。最后,树典型作为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一种路径,不仅是源自革命战争年代的传统,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产物。在“新农村建设”的话语动员体系下,大寨作为国家样板和学习对象,按照国家大共同体的目标构建了样板,通过参观学习的动员模式,来尝试改造一个个村庄共同体。由此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社会和动员民众的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刘震[8](2012)在《开拓创新 不断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文中研究指明做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是新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和要求,在新形势下更为迫切。2011年,全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新发展。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新水土保持法要求,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水土保持良好氛围,提出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五个一"工程,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

李根柱[9](2011)在《固体水、保水剂与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植被恢复,首先必须合理利用十分紧缺的水资源,于是使用各种抗旱材料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科学地解决植物赖以生存的水分环境,成为很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对固体水、保水剂、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从其研究历史、功能机理、应用效果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应用研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以期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存活难的问题提供借鉴。

刘红[10](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二、《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2年报道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2年报道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平朔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数量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1.1.1 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1.2 苔藓植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1.3 苔藓植物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
        1.1.4 矿区复垦地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2.2.1 苔藓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
        2.2.2 苔藓植物识别及土样分析方法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复垦地不同植被下11个苔藓植物群落数量生态特征研究
    3.1 苔藓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位宽度
    3.2 苔藓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
        3.2.1 TWINSPAN分类
        3.2.2 样方DCA排序
    3.3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3.4 苔藓植物优势种种间关系和生态位重叠
    3.5 小结
第四章 复垦地不同植被下11个苔藓植物群落土壤性质研究
    4.1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4.2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4.2.1 土壤全盐量、pH值、有机质和全氮变化特征
        4.2.2 土壤速效氮磷钾和C/N比变化特征
        4.2.3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土壤微量元素丰缺评价
    4.3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复垦地不同植被下11个苔藓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
    5.1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
    5.2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5.3 不同苔藓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CCA排序
        5.3.1 样方CCA排序
        5.3.2 苔藓植物种CCA排序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附录

(2)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战争的破坏与封建特权的阻碍
        一、长期战乱造成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欠账
        二、封建特权对于水利建设的严重拖累
    第二节 山西农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迫切需求
    第三节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需要群众的参与
第二章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保障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组织机构
        一、水利代表大会
        二、县乡政府与农村党团支部
        三、临时性的群众动员组织机构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动员工作中的制度保障
        一、政策法规
        二、村规、社规、工程规定
第三章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的措施
    第一节 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一、会议部署动员工作
        二、会议动员民众
    第二节 干部带头劳动示范,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一、干部带头劳动示范
        二、干部深入一线实际解决问题
    第三节 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竞赛评比活动
        一、开展多样化的竞赛评比活动
        二、积极宣传竞赛活动的意义
    第四节 组织宣传与实例教育
        一、组织宣传
        二、实例教育
    第五节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第四章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第一节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成效
        一、扭转了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态度
        二、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培养了农民集体主义思想
    第二节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不足
        一、官僚主义使得动员工作脱离实际
        二、缺乏大局意识只顾局部利益
第五章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群众动员工作的经验
        一、动员工作要坚决贯彻党的政策
        二、依靠群众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
        三、典型模范的树立与宣传
    第二节 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工作的启示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水泥土地连墙技术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核心区蓄水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泥土地连墙技术简介
2 灌浆材料与配合比试验
    2.1 灌浆材料
    2.2 水灰配合比试验
3 水泥土地连墙施工技术方法
    3.1 施工准备
    3.2 钻机就位
    3.3 浆液制备
    3.4 掘进搅拌
    3.5 注浆掘头
    3.6 回转提升
    3.7 施工供气
    3.8 成墙移机
4 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5 结语

(4)刺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核心种质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林木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来源及意义
        1.1.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1.3 林木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概况
    1.2 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
        1.2.1 核心种质的概念及意义
        1.2.2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1.2.3 核心种质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3 刺槐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1.3.1 刺槐表型性状多样性
        1.3.2 刺槐生理指标多样性
        1.3.3 刺槐遗传多样性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刺槐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的收集
        2.1.2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2.1.3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刺槐各群体的表型变异分析
        2.2.2 刺槐无性系群体各表型性状的重复力
        2.2.3 刺槐地理种群群体的表型分化系数
        2.2.4 刺槐各群体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5 刺槐各群体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2.6 刺槐群体的表型差异分析
        2.2.7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2.2.8 表型性状Mental's检验
        2.2.9 基于表型性状的刺槐群体的优树选择
    2.3 小结
3. 刺槐生理指标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的收集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刺槐各群体的生理变异分析
        3.2.2 刺槐无性系群体各生理性状的重复力
        3.2.3 刺槐种地理种群群体的生理分化系数
        3.2.4 刺槐各群体生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5 刺槐各群体生理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6 刺槐无性系群体的生理差异分析
        3.2.7 生理性状的聚类分析
        3.2.8 生理性状Mental's检验
        3.2.9 基于生理性状的刺槐群体的优树评价
    3.3 小结
4. 刺槐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及其来源
        4.1.2 试验试剂及配制
        4.1.3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 植物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4.2.3 EST-SSR检测和引物设计合成
        4.2.4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4.2.5 数据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刺槐EST-SSR特征
        4.3.2 EST-SSR引物的筛选结果
        4.3.3 EST-SSR的有效性验证
    4.4 小结
5 基于SSR标记的刺槐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DNA提取
        5.2.2 SSR引物的来源及合成
        5.2.3 SSR引物筛选
        5.2.4 刺槐地理种群群体的SSR扩增
        5.2.5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SSR引物多态性初筛结果
        5.3.2 刺槐地理种群分析的SSR标记选择
        5.3.3 基因组SSR和表达序列标签SSR的特点
        5.3.4 不同位点刺槐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3.5 不同刺槐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3.6 刺槐地理种群的群体结构及分子方差(AMOVA)分析
        5.3.7 刺槐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SSR标记的我国刺槐基地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6.1 试验材料
        6.1.1 植物材料及其来源
        6.1.2 试验试剂及配制
    6.2 试验方法
        6.2.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6.2.2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6.3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我国刺槐群体分析的SSR标记选择
        6.4.2 不同位点间我国刺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6.4.3 我国刺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6.4.4 我国不同刺槐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分子方差(AMOVA)分析
        6.4.5 我国刺槐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
    6.5 小结
7 刺槐核心种质构建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调查性状处理方法
        7.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基于分子数据构建核心种质
        7.2.2 基于表型数据构建的核心种质
        7.2.3 基于生理数据构建的核心种质
        7.2.4 基于三种数据类型构建的核心种质
    7.3 核心种质的检验
    7.4 小结
8 讨论
    8.1 刺槐表型水平变异分析
    8.2 刺槐生理水平变异分析
    8.3 刺槐分子水平变异分析
    8.4 刺槐核心种质构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诺山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史研究综述
        一、基诺山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二、基诺山环境和基诺族研究文献综述
        三、基诺山环境和基诺族研究学术回顾
        四、环境史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四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攸乐同知与清代基诺山的环境
        一、攸乐同知的设置
        二、攸乐同知的裁撤
        三、攸乐同知的兴废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聚落变迁与清代基诺山瘴气分布的特点
    第三节 “种茶好猎”、刀耕火种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一、“种茶”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二、“好猎”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三、刀耕火种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四、采集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清代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基诺山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民国时期基诺山自然环境的个案分析
        一、蛮海:姚荷生考察所见的基诺山人与自然
        二、曼漂:聚落变迁与环境问题
        三、卡高田与嘎哩果箐
    第二节 基诺族起义与基诺山环境
        一、基诺族起义的原因与环境问题
        二、战争与环境
    第三节 民国时期基诺山环境认知的深化
        一、外来力量对基诺山自然环境的扰动
        二、对自然环境调查研究的加强
        三、环境认知的深化:以瘴气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9 年以来基诺山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1949 年以来基诺山山区改造与扶贫开发
        一、山区改造
        二、扶贫开发
    第二节 刀耕火种的变迁
        一、毁林开荒与刀耕火种的演变
        二、“以林为主”与刀耕火种的渐行渐远
        三、刀耕火种的遗存
    第三节 普洱茶的发展演变
        一、缓慢恢复期(1949-1979 年)
        二、产业培育期(1980-1999 年)
        三、高速增长期(2000-2007 年)
        四、稳定发展期(2008 年以来)
        五、基诺山普洱茶历史演变的环境史内涵
    第四节 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演变
        一、狩猎的传承发展
        二、野生动物保护
        三、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演变
    第五节 瘴气的消除与聚落变迁
        一、1949 年以来基诺山的聚落变迁
        二、基诺山聚落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以林为主”与橡胶种植演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第一节 民族与环境的互动演变
        一、环境对民族的影响
        二、民族对环境的改造
    第二节 环境变迁的向度性
        一、基诺山森林覆盖率的演变
        二、基诺山橡胶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基诺山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第三节 基诺山环境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基诺山“森林交换”的驱动因素
        二、基诺山“森林交换”的动力机制探讨
    第四节 民族环境史建构初探
        一、民族环境史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民族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和主题
        三、民族环境史研究方法
        四、民族环境史研究的前景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基诺山田野调查图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白洋淀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2.2.1 数量分析
        2.2.2 内容分析
        2.2.3 效果分析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2.3.1 整体分析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3.1.1 报道主体分析
        3.1.2 报道理念分析
        3.1.3 报道手段分析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3.2.2 新闻来源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3.2.4 报道基调
        3.2.5 报道细节
        3.2.6 结论与讨论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2.1 数量分析
        4.2.2 效果分析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7)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新农村”与典型
    一、研究缘起
    二、典型、社会动员与国家
    三、当社会学遭遇历史,或方法的思考
    四、“大寨”:个案介绍和资料说明
第二章 典型:萌生与催发
    一、合作化运动:从试点开始
    二、先进与落后:分类的治理
    三、村庄代理人:发现与培养
    四、从试点到典型
第三章 典型的升级或拔擢
    一、人民公社与大跃进:升级的氛围
    二、地方学赶大寨运动:典型的推广
    三、天时地利与人和:成为国家样板
    四、运动中的典型
第四章 典型的建构
    一、搭建宣传网络
    二、从典型报道到展览
    三、大寨:新农村的样板
    四、作为符号与景观的村庄
第五章 典型的叙事
    一、老陈的模范之路
    二、大寨式“新农民”
    三、集体主义的劳动
    四、村庄叙事的变奏
第六章 结语
    一、“树典型”:一种社会动员的路径
    二、“大寨”:从样板到名村
    三、尾声:新农村何处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开拓创新 不断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2011年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1.1 抓住机遇, 积极宣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
    1.2 借力媒体, 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
    1.3 加大力度, 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四进”
    1.4 积极开拓, 推动青少年水土保持宣传教育
    1.5 搭建平台, 加快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
2 近期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1 主要目标
    2.2 主要任务
        第一, 树立一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典型。
        第二, 推出一批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力作。
        第三, 搭建一批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平台。
        第四, 打造一批水土保持形象宣传阵地。
        第五, 建立一支水土保持宣传教育队伍。
3 真抓实干, 做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
    3.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3.2 统筹规划, 有序实施
    3.3 加强协作, 全面推进
    3.4 多方筹资, 落实经费
    3.5 创新机制, 促进宣传

(9)固体水、保水剂与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水种植技术
    1.1 研究历史
    1.2 功能机理
    1.3 应用效果研究
2 保水剂蓄水技术
    2.1 研究历史
    2.2 功能机理
    2.3 应用效果研究
3 蓄水渗膜包装水抗旱造林技术
    3.1 研究历史
    3.2 功能机理
    3.3 应用效果研究
4 讨论与展望

(10)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四、《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2年报道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朔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群落数量生态研究[D]. 郭英英. 山西大学, 2020(02)
  • [2]山西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动员研究(1949-1956)[D]. 畅通.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5)
  • [3]水泥土地连墙技术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核心区蓄水工程中的应用[J]. 胡新刚.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9(04)
  • [4]刺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核心种质构建[D]. 郭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清代以来基诺山环境变迁研究[D]. 董学荣. 云南大学, 2018
  • [6]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7]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D]. 邢宇宙. 南京大学, 2012(12)
  • [8]开拓创新 不断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J].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2012(07)
  • [9]固体水、保水剂与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的应用研究[J]. 李根柱. 辽宁林业科技, 2011(06)
  • [10]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2002年“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报告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