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诗与作诗:林黛玉的两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付姝[1](2021)在《林黛玉悲剧形象的演唱塑造》文中认为《红楼梦》是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组曲刻画了多个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特点,其中关于林黛玉角色的音乐作品有三首。这三首作品既是本人音乐会演唱曲目,亦是本文写作对象。三首音乐作品代表了林黛玉的多面性,揭示了她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变化。整体上林黛玉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形象。所以本文将逐一分析三首作品,以《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林黛玉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精神状态为前提,结合文献资料以及音像视频资料的分析,从悲剧性情感分析出发结合演唱技巧、舞台表演等角度去阐释本人将如何演唱这三首作品。
曾雪彬[2](2021)在《论明清女性对造园的影响》文中指出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世人对于精神需求的增加,园林风格变得越来越考究,造园风气繁盛。明清时期的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出现大量至今都保存完好的且极具艺术表现力的私家园林。园林受着封建文化的洗礼,造园也严格遵循着封建礼教的准则,受着封建礼教压迫的女性与园林的关系极其特殊。园林空间成了社会空间外化的一种呈现,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无一例外地体现在各个层次的物质空间之中。虽然男性在家庭中处于一个绝对的支配权,但是由于女性由于受到各种限制长期不能外出,园林便成为他们长期生活的地方,他们帮助丈夫处理家庭事务。所以园林长期被描述为无性别差异的存在,是不符合事实的。造园虽都由大多男性完成,但长期生活在园林、对园林管理更多的女性对造园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对园林的经营改建出谋划策。从现存的一些私家园林的布局及功能设置方面,都可以看出其深受女性的影响。女性在园林中的生活由于不外传和不张扬的特点而极少为人所知,展示神秘且极具有活力的女性园林生活是有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女性对园林构建的影响、女性对园林意境的影响等方面来具体描述明清女性对造园产生的影响。探索更多女性与建筑的关系,女性对建筑的影响。
贺敬雯,何等红[3](2021)在《分合之间:薛宝钗诗歌评与写的二重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薛宝钗的诗评与诗作是《红楼梦》中所着力描绘的内容之一,显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薛宝钗的诗评主张寄兴写情、不喜限韵、立意清新,但其具体诗歌创作与其诗评既有切合又有游离。薛宝钗的诗评与诗作之所以未能完全统一,与版本流传和修订过程中诗词作者的变动有关,体现了作者对薛宝钗复杂性格塑造的考量。此外,理想状态与现实创作难以统一的普遍问题,也是产生此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徐承[4](2019)在《中国美育史中的仪式原型——从《牡丹亭》中的《关雎》公案说起》文中提出从上古的民间仪式活动开始,到周朝作为庙堂仪式的礼乐活动,再到始于先秦、兴盛于汉唐两宋的以象征主义解释为核心的《诗》教,又至始发于魏晋、全盛于晚明、流播于清代的情教,古代中国的美育发展历程几乎可以看作是生命之教与德教前后转化、交相更替、互为对峙的二元历史。《牡丹亭·惊梦》中"花神"的仪式表演可以视作汤显祖对《关雎》所代表的上古仪式生命之教的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和舞台延续。纵观中国美育史,尽管民间仪式的生命之教与庙堂仪式的德教长期处在相互纠缠、彼此对抗的状态当中,但《牡丹亭》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位文人自觉地从民间仪式中汲取力量,大胆讽刺《诗经》德教的虚伪本质,高调宣扬情爱作为生命本源的正面价值,由此发挥出以民间仪式表演为原型的戏剧所具有的天然的生命之教的美育功能。
刘娟[5](2018)在《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1tlieb Baumgarten 1714-1762),德国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美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毕生致力于创立美学的工作,他的研究填补了沃尔夫将感性认识排斥在哲学研究之外的漏洞,将作为低级认识阶段的美学置于同作为高级认识的逻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有关鲍姆嘉通的译作除了两本中译本和一本英译本的的理论着作外,相关的研究均是单篇的文章。纵观这些研究,学者们大多停留在对美学的概念界定以及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研究上,对其中美学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存在着片面化倾向,未能把握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全貌,因此也难以阐明其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显着影响,确定其贡献和局限,揭示其对当下中国美学的启示。本文试图为改变这种局面做出自己的努力:采用逐层深入、层层推进的方法,由外而内地分析背景、厘清概念、理顺关系,力求从鲍姆嘉通美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中系统地梳理出他的类理性思维体系,并据此对其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做出较为深入、全面的评价,以期对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概括分析了鲍姆嘉通美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其一,概述了鲍姆嘉通的人生经历,指出了其美学思想形成的个体成长背景;其二,揭示了其美学思想形成的历史时代背景,阐明了鲍姆嘉通在沃尔夫的理论漏洞下不懈努力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第三,指明了鲍姆嘉通对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价值的肯定,其类理性思维是在对诗性的研究中逐渐总结概括出来的,梳理了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生成的大体逻辑脉络。第二部分概括论析了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本章从四个方面梳理了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形成脉络:感性谈论的完善、审美之真与审美的可然性、类理性思维的逻辑框架以及类理性思维中的情感和想象表征——第一方面对应诗性的研究,后三个方面对应美学理论的研究。第一方面从主题与秩序、开门见山、以小见大、时间和空间、语言与修辞、情感和意象、惊奇与奇迹、虚构与可信性、生动与诗、描写与完善、诗和画、美学与诗学方面探讨更具诗性的诗所应该具有的美学特点;第二方面从审美之真的范畴、审美虚假的审美阈限、审美可然性的可能性和真实性阈限方面展开,将思维逐渐由诗学中的感性认识层面上升至逻辑层面。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共同构建起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大厦——类理性思维(第三节),感性认识通过类理性思维的完善过程成为美学思想,类理性思维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过程。第四节主要就鲍姆嘉通的哲学着作《形而上学》中呈现出的与康德哲学思想的相通性,进而对类理性思维中的情感和想象表征给予哲学理路上的溯源,最终通过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一个与感情相关的概念“共感”达致情感与想象的同一。“共感”指的是鉴赏判断具有的一个只通过情感而不通过概念,普遍有效地规定着人们喜欢或者厌恶的主观原则,在这个主观原则的先验判断之下,想象力才能达成协调一致。在鲍姆嘉通类理性思维里援引入康德审美“共感”的概念既是对类理性思维中“情感”与“想象”表征内在特质的纵深探索,又是鲍姆嘉通美学思想对后世美学思想影响维度的一个有力论据。第三部分是对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影响、评价和启示。影响主要论述鲍姆嘉通美学思想中的“完善”、“情感”、“感性学”与后世美学家及美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内容上包括感性学与现象学、感性学与精神分析学、席勒美学中“完善”的双向度转换、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等方面。对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评价主要从贡献与局限两方面展开:贡献主要体现在鲍姆嘉通对美学学科的建立、类理性思维体系的构建以及对后世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局限主要体现在研究文献的相对匮乏、随想录式的记录模式导致的内在逻辑的不连贯性以及诗学思想中援引材料的单一。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启示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探讨如何在审美中“审”作为美之反面的“丑”,内容包括从哲学、诗学和美学中探究到的艺术中的丑以及如何通过“崇高”拯救丑;二是论述工业社会与当代美学的历史使命,分别从中国哲学与美学的溯源、工业社会的美学品格、艺术的批判功能和对自由的追求三方面探讨工业社会中商品与艺术品的区别以及如何培养真正的审美鉴赏力。
刘保庆[6](2018)在《中国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家国天下的扩散路径中,“家”的构建成为核心命题,既体现在认知层面,也体现在身体、感性乃至私欲层面。古典情爱叙事既受到传统性别文化、家庭文化的制约,又以虚构想象的审美方式对它构成了挑战和“反思”。以往学界多从人物形象、情感性质、婚姻制度等观念、认识层面展开研究,但是对物质实践层面关注不够。近些年来,空间理论逐渐兴起,为古典情爱叙事审美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正是基于空间理论视角,研究中国古典情爱叙事现象中空间与男女情感的审美关系,探讨其中蕴含的美学形式。本文由四部分组成:情爱、空间与叙事文学(第一章)、古典情爱的叙事空间(第二章)、性别空间的情爱叙事艺术(第三章)与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形式(第四章)。第一章主要是梳理空间、古典情爱与文学书写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后面的研究铺路。因此,将男女私情置于世俗化进程中来考虑,本章考察男女情感尤其是私性情爱的社会文化意义。传统性别文化以男女空间隔离为基础,成为“家”乃至整个王朝建构的重要方式。家庭的建构体现在性别、年龄、尊卑等层面,最终落脚在空间规训层面:在古代,不同身份、性别的人在特定空间中根据自身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行事。古典情爱叙事既受到传统性别空间文化的影响,又构成了对传统性别空间文化的挑战;既有对社会现实男女关系的再现和反映,也有对社会现实男女关系的“重写”和想象。第二章主要研究古典情爱故事中的叙事空间。叙事空间实际上是古典情爱叙事文本所建构、书写的空间,而非社会现实空间。它也不是对社会现实空间的回忆,虽然叙事空间的书写脱离不开社会现实空间的认识模式。根据空间形态及其在叙事中的作用,本文将叙事空间分为居住空间和流动空间两类,前者以家园为代表,后者以舟车为代表。居住空间最直接体现了人在世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而在古典情爱叙事中它恰恰又是为了被挑衅、被打破而存在的。只有当居住空间不再纯粹发挥空间隔离的性别文化意识形态功能,而是成为积极性的手段,激发、延宕男女相亲相悦的好奇欲望时,它才具有了美学意义。流动空间不仅为男女情爱提供了契机,而且重塑、改造了传统游子思妇或婚恋诗词静穆美。美学追求由感人转变成了刺激性的动人。第三章研究性别空间的古典情爱叙事艺术,主要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和身体叙事三个层面展开。古典情爱叙事的叙述者侧重听觉,以听讲关系而非写读关系为核心,形成了记录者、演说者和乌托邦幻想三种类型。古典情爱叙事的叙述视角具有性别空间特性,性别空间的阻隔影响了古典情爱叙事的视点,形成了心理视角、男性有限视角等。由于空间阻隔,以服饰装扮为手段的身体叙事成为古典情爱叙事的重要方式。第四章基于雅与俗的辩证关系,挖掘并探讨了古典情爱叙事中的三种美学形式:空间-尚奇美学、空间-思慕美学、空间-奇趣美学。这三种空间美学形式的划分既有历史性的考察和梳理,又有共时性的归纳和总结。空间-尚奇美学主要指对传统性别空间的试探、突围乃至打破构成古典情爱叙事的核心,形成了超越日常世俗生活的奇异性审美现象。空间-思慕美学使跨界由偷情之工具变成了审美之对象,“跨而不过”的循环结构适应了抒发空间阻隔带来的思慕之情的需要。它打破了唐宋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学,创造了人情、真性之抒发为原则的新美学形式。空间-奇趣美学以才子佳人小说为代表,成为精英士大夫在世俗化进程中重塑身份认同的高雅情趣审美建构。基于空间性别隔离的古典情爱实际上成为人的一种生活形式。作为生活形式,性别空间隔离、家庭组建与情爱审美想象共同营造了中国特有的节制、含蓄而又温情的情爱特质。男女之情与父母之愿的结合这种模式其实是中国古代男女情爱叙事不断发展、演变并最终蕴含的历史经验。
丁俊[7](2016)在《翻译美学视角下黛玉情美的英译再现研究 ——对比分析霍与杨两译本》文中提出《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其故事情节以宝黛之恋为主线而展开。因此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黛玉进行了刻画。其中,对黛玉情感的描写引人瞩目,黛玉与宝玉真挚的爱情,黛玉对宝钗的妒忌之情,黛玉在作诗方面的才情,以及对大自然变化的多愁善感之情,贯穿于整本小说中。作者对黛玉情感的描写是展现黛玉人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黛玉人物性格美的具体体现,其美学价值渗透于整部小说中。在翻译《红楼梦》过程中,译文是否成功地再现黛玉的情感之美,对译文质量有着较大影响,也是影响译文读者是否能接受、喜爱这部小说的关键。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们对美的感受的一门学科。翻译美学是将美学理论应用在翻译实践中的一种评价体系,也是指导文学翻译中美感的再现的审美标准,旨在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其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傅仲选、方梦之、刘宓庆、毛荣贵、奚永吉等。翻译美学主要是以翻译审美客体、翻译审美主体、翻译审美意识系统、审美标准及其审美再现手段为研究对象,以“本位观照,外位参照”为研究原则,立足自己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其对翻译的启示。本文试图运用翻译美学理论,选取杨宪益和霍克斯译本,从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对比分析两个译本对黛玉情美的再现的手段和方法,以期对翻译实践中处理美感的再现提供借鉴。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陈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论文的结构。第二章是研究综述,回顾了红楼梦的英译现状和黛玉人美、情美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对比分析了黛玉情美在两英译文中的再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它回答了研究问题,得出了论文的发现以及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建议。
曹明[8](2015)在《《红楼梦》韵文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红楼梦》中的韵文非常关注,论着颇为丰富。文章主要从探讨《红楼梦》中韵文与小说的关系、韵文的艺术价值、韵文的渊源、《红楼梦》中的诗论、韵文异文等方面,来梳理前人对《红楼梦》韵文的研究。
王建浩[9](2015)在《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文中认为戏曲作为中国四大文学样式之一,虽然具有文学性,但其舞台性是首要的,这双重属性使得戏曲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等纯语言艺术,戏曲剧本的唱词和宾白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探讨和总结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是非常必要的,剧本的语言艺术对剧目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戏曲理论界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此课题的学术专着。如果这项研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那么它会对当今戏曲创作有指导意义,能有力地促进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为了避免研究的角度仅是文学的或语言学的,作者观摩了大量的戏曲演出或录像并进行了田野调查,力图把舞台实际结合起来,从戏剧学的角度进行戏曲语言研究,并尝试建立戏曲剧本语言的评价标准。戏曲剧本语言最独特的地方是戏曲音乐的变革推动了戏曲语言的变革,音乐决定了语言,音乐重于语言,因此当二者产生矛盾时,首先要满足音乐性,因此才会出现“宁声叶而辞不工”这一独特的戏曲语言现象。戏曲剧本语言场上传播的特性使戏曲语言会产生历时性变异和共时性变异。为了凸显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把它与诗词的语言相比较,总体而言,诗歌追求典雅含蓄,词追求绮丽柔婉,戏曲唱词追求俚俗晓畅。若与话剧相比,戏曲的语言音乐化、抒情诗化,话剧的语言生活化、散文化。戏曲剧本语言要适合戏曲演出的要求,必须做到音乐性、动作性、通俗化和个性化四个方面。具体说来,第一中国戏曲音乐讲究“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因此剧本语言的音乐性对戏曲唱腔设计有基础作用,要求剧本的语言要具有音乐美,创作者可以从平仄押韵、句式节奏、词汇修辞等方面来增强唱词的音乐性,同时还要注意念白的音乐性。第二,中国戏曲的动作都是舞蹈化的,戏曲剧本的语言应提供给演员舞蹈表演的空间。第三,戏曲观众的大众化、观赏环境的嘈杂、舞台传播的瞬间即逝的特点要求戏曲剧本语言必须通俗。第四,戏曲剧本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行当语言的个性化和角色语言的个性化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只有满足以上四点,并处理好简与繁、实与虚的关系才能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需要。同时创作者一定不能忽视不同剧种的语言之间的差别,从地域上来看,南柔北刚,北方剧种的语言质朴无华、粗犷豪放,成阳刚之美;南方剧种的语言含蓄委婉、缠绵悱恻,成阴柔之美。从语言的雅俗来看,昆剧的语言古雅而不通俗;“全国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in Arts五大剧种”中的京剧、越剧的语言以雅为主,兼顾通俗,而豫剧、评剧、黄梅戏的语言则以俗为主,俗中见雅;而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众多区域性剧种和小剧种的语言则以俗为美。戏曲剧本语言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传播与接受效果,有一些喜用和常见的修辞手法,这就形成了具有戏曲特色的修辞,主要有:巧妙的数字、声势铿锵的排比、成串的比喻(博喻)、直抒胸臆的呼告、绘声绘色的叠字、并不重复的重复、戏剧性的双关、意味深长的跳脱、巧体(频词、独木桥体、析字、藏头)。可以说幕表戏是诸多戏曲剧种的早期表现形式,晚清近代兴起的花部戏曲大多是从幕表戏发展而来,因此不探讨幕表戏赋子和肉子的语言艺术,就不能回答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幕表戏语言最突出的特征是口头程式,具体表现为句法程式、音韵程式和句段程式(“赋子”)。赋子和肉子的语言有以下七个特点:以时间的逻辑顺序展开;以空间的逻辑顺序展开;把复杂的事情、情感条理化;喜用平行句式;善用“比兴”手法;多用戏曲中的典故;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前四个特点着眼于唱词的好记易传,“比兴”手法彰显了汉语的魅力和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多用戏曲中的典故为了使典故通俗易解,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则表现出语言的巧妙。当代剧作家学习赋子和肉子的表现手法是必要的,学习它可以使剧本的语言更具舞台性,适合剧种的特点,是提高戏曲唱词传唱率的有效手段。戏谚说“无丑不成戏”,丑角在戏曲表演中插科打诨,使演出趣味盎然。戏曲剧本语言通过以下八种手段制造笑料:夸张的修辞;运用方言土语、歇后语;说粗俗话讲荤段子;误读误听;违背语言逻辑;故意与语境不协调;说破戏曲的“虚假”;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戏拟。以近三十年创作的当代戏曲剧本为主,并结合古典戏曲和近现代戏曲,发现常见的戏曲剧本语言有以下六种弊病:用典太多;过于文雅;滥用书面语;过于白话;缺乏趣味;别扭不通。总之,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特色使其舞台性重于文学性,观众的欣赏重点在“曲”的歌唱和表演而不是文词的华美,过分重视剧本的文学性而忽略唱腔和表演的观赏性可能是近三十年当代戏曲“叫好不叫座”、生命短暂的最主要原因。好的戏曲剧本语言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要求;第二,剧本不是读的而是演的,语言不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作用于人的听觉,因此语贵口语;第三,戏曲剧本的语言不追求文采而追求通俗易懂,要以情动人,要词浅情深;第四,演员要记住大量的台词是不容易的,如何有利于演员的记忆,同时有利于唱段在群众中传唱,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因此要求唱词好记易传。概括起来“语贵口语,适合舞台,词浅情深,好记易传”是判断戏曲剧本语言好坏的标准。作家提高戏曲剧本语言的舞台性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亲自登场的经验;二是剧作家和演员密切合作;三是与舞台经验丰富的剧作家合作。
王玲玲[10](2013)在《《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以人的情感、内心世界为观照,以人的价值探索、人性的渴望与表达、人的生命意义实现为关注核心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贵族世家的日常生活、文化趣味、情感纠葛等,展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与《红楼梦》创作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环境下,大观园中不同阶层人们对生命价值实现的理解、对个体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揭示了这种追求和渴望与他们处所的封建时代和贵族观念传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人类本性和生命意义的角度,表现了对当时社会政治、思想和生活的独特思考。这种思考,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对生命意义追寻的典型性,中国封建社会贵族世家生活状态、生活趣味的代表性,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审美心理和审美实现的生动性。《红楼梦》所蕴含的这些内容和特性,展示了从休闲学视角进行解读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和解读《红楼梦》的丰富思想和内容中所体现的休闲思想,可以拓展红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获得对红楼人物的新认识新理解。为此,本论文以对“休闲”的理论探索与认识为基础,运用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思想角度和研究方法,尝试着展开对《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的可能路径,提炼《红楼梦》休闲思想的主要内容,揭示《红楼梦》休闲思想的悲剧意义,希望通过《红楼梦》休闲思想的粹取,丰富深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休闲思想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红楼梦》研究的状况,中西方思想文化对休闲的认识,展开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索本研究的创新与价值。第二章以人性哲学视角简要阐述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构成最重要影响的儒、道、释思想,阐述它们与休闲思想的关系,为《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的展开奠定一个传统思想理论的基础。第三章立足对《红楼梦》“情”的解析来粹取其中的休闲思想。情的安顿和实现是人性的呈现,是中国人实现生命意义的关键要素。“休闲”的核心指向是人的“本性”、“本然”状态,人的本性能够获得自由和实现,必然包含着作为性之外发的情的表达。正是中国哲学中对“情”的认识与思考,正是《红楼梦》“大旨谈情”的文本价值构建,我们得以通过对《红楼梦》的解读,建立起“情”在休闲理论中的应有位置;通过对“情”在休闲过程中之价值的发现,得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在休闲领域中的独特价值。第四章旨在思考《红楼梦》所呈现的审美生活中所蕴涵的休闲思想。中国审美文化是体验式的,通过“静照”、“虚静”而获得审美愉悦。审美休闲是休闲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休闲领域所能够彰显的另一独特价值。《红楼梦》通过日常审美生活中的休闲实现、审美休闲状态的生命之美、女性审美与休闲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生休闲境界等,体现着从审美境界进入休闲状态的中国智慧。《红楼梦》呈现的那个美轮美奂的审美休闲生活,因为没有崇高美而必然走向毁灭。第五章分析《红楼梦》休闲思想在其休闲文化与日常生活方式中的具体呈现。基于《红楼梦》休闲活动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从娱乐休闲、生活休闲、节庆休闲和士大夫休闲等四个方面展开对《红楼梦》休闲方式的分析。第六章站在《红楼梦》作为一伟大悲剧的基点上,展开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休闲学意义解读,并试图从更深更广层面上建立对《红楼梦》休闲思想的理解。《红楼梦》悲剧精神的休闲学解读,一方面能使我们理解悲剧精神所体现的对人自身的思考,对人的生活、幸福、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能使我们更深刻地体验休闲对于人类生活、幸福、命运的重要意义,把握以人的自由为指向的休闲生活状态所可能遭遇的制约,了解休闲所具有的人文性和精神性。
二、说诗与作诗:林黛玉的两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诗与作诗:林黛玉的两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林黛玉悲剧形象的演唱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孤傲性格的黛玉形象刻画 |
(一)与命运抗争的黛玉 |
(二)《葬花吟》的演唱:“哭腔”为主的运用 |
二 敏感深情性格的黛玉形象表现 |
(一)“宝黛”爱情的不幸 |
(二)《题帕三绝》的演唱:注重“腔韵” |
三 多愁善感性格的黛玉形象塑造 |
(一)现实无奈的悲愁泪尽 |
(二)《秋窗风雨夕》的演唱:“哀叹”技巧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件 |
(2)论明清女性对造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2.明清女性与园林的概述 |
2.1 明清园林的发展 |
2.2 明清女性在园林的生活 |
3.明清女性对园林构建的影响 |
3.1 明清女性对叠山的影响 |
3.1.1 出游赏景的叠山处理 |
3.1.2 日常劳作的叠山处理 |
3.2 明清女性对理水的影响 |
3.2.1 南方唯美意境的表达 |
3.2.2 北方皇权思想的展现 |
3.3 游园顾盼对建筑的影响 |
3.4 驻足赏景对植物的影响 |
4.明清女性对园林意境的影响 |
4.1 寄情山水的隐逸思想 |
4.2 追求自由的爱情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分合之间:薛宝钗诗歌评与写的二重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薛宝钗诗歌评与写的切合 |
二、 薛宝钗诗歌评与写的游离 |
三、 薛宝钗诗评与诗作抵牾的原因 |
(一) 版本流传和修订的影响 |
(二) 薛宝钗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
(三) 理想与现实创作的冲突 |
(5)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生成的多重背景 |
第一节 鲍姆嘉通的生平及着作 |
第二节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三节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生成逻辑 |
第二章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诗是感性谈论的完善 |
一、表象是混乱的明晰 |
二、混乱的“多”与明晰的“确定” |
三、确定的表象蕴含的诗意 |
第二节 审美之维:审美之真与审美可然性 |
一、审美之真与审美虚假 |
二、审美可然性与审美追求 |
第三节 类理性思维: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
一、感性认识是独立的低级认识能力 |
二、类理性思维: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
第四节 类理性思维的情感和想象表征 |
一、情感表征溯源 |
二、鲍姆嘉通《形而上学》与康德哲学的情感表征 |
三、鲍姆嘉通《形而上学》与康德哲学的想象表征 |
四、共感:想象与情感的合一 |
第三章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影响、评价和启示 |
第一节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评价 |
一、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贡献 |
二、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局限 |
第三节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美学思想的启示 |
一、类理性思维的二论背反——审丑之美 |
二、工业社会与当代美学的历史使命 |
参考书目 |
致谢 |
(6)中国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情爱、空间与叙事文学 |
第一节 古典情爱叙事与空间 |
一、家庭组建与空间规训 |
二、两种话语:风流和婚姻 |
三、空间跨界与文学叙事 |
第二节 “空间叙事”概念 |
一、空间成为问题 |
二、空间成为叙事问题 |
三、空间叙事内涵 |
第二章 古典情爱的叙事空间 |
第一节 叙事空间与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问题 |
一、讲听机制与叙事空间 |
二、故事空间 |
三、流动空间 |
四、讲述空间 |
第二节 家园与古典情爱叙事中的居住空间 |
一、居住空间与性别空间 |
二、宅与家 |
三、“园”与“花园” |
第三节 舟车与中国古典情爱叙事中的流动空间 |
一、交通方式与流动空间 |
二、街道徒行与调光空间 |
三、舟车与情爱叙事 |
第三章 性别空间的情爱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古典情爱的叙述者与叙述空间 |
一、作为记录者的叙述者 |
二、作为演说者的叙述者 |
三、乌托邦幻想的叙述者 |
第二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叙述视角 |
一、人物视角的空间性 |
二、窥看叙述视角 |
三、男性有限视角 |
四、空间隔离与心理视角 |
第三节 服饰装扮、性别空间与身体叙事 |
一、服饰装扮与角色扮演 |
二、女扮男装 |
三、男扮女装 |
四、同性装扮与身份假扮 |
第四章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形式 |
第一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尚奇美学 |
一、空间规约与“奇”之空间性 |
二、世俗化进程与流动空间 |
三、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性 |
四、“事之奇”到“情之奇” |
五、“不奇之奇”新美学 |
第二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思慕美学 |
一、偷情与空间跨界 |
二、跨而不过与思慕之情 |
三、意境美学与思慕美学 |
第三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奇趣美学 |
一、身份认同与“才情论” |
二、反偷窥模式与奇趣愉悦 |
三、家庭结构与情爱新模式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翻译美学视角下黛玉情美的英译再现研究 ——对比分析霍与杨两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
2.1.1 David Hawkes and his translation |
2.1.2 Yang Hsien-yi &Gladys Yang and their transla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Beauty of Dai-yu’s Sentiments at Home |
2.2.1 The literature on Dai-yu’s image |
2.2.2 The literature on Dai-yu’s poems |
2.2.3 The literature on Dai-yu’s character |
2.2.4 The literature on Dai-yu’s sentiments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Beauty of Dai-yu’s Sentiments Abroad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 |
3.2 Translation Aesthetics Object |
3.2.1 Beauty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
3.2.2 Beauty at the lexical level |
3.2.3 Beauty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3.3 Translation Aesthetic Subject |
3.3.1 Aesthetic feeling |
3.3.2 Knowledge |
3.3.3 Capability |
3.3.4 Tenacity |
3.4 Process of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in Translation |
3.4.1 Comprehension |
3.4.2 Transformation |
3.4.3 Improvement |
3.4.4 Representation |
Chapter Four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AESTHETICREPRESENTATION OF THE BEAUTY OF Dai-yu’s SENTIMENTS |
4.1 The Contrast on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Dai-yu’s Love |
4.1.1 The contrast at the lexical level |
4.1.2 The contrast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4.1.3 The contrast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
4.2 The Contrast on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Dai-yu’s Jealousy |
4.2.1 The contrast at the lexical level |
4.2.2 The contrast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
4.3 The Contrast on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Dai-yu’s Poetic Sentiment |
4.3.1 The contrast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
4.3.2 The contrast at the lexical level |
4.4 The Contrast on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Dai-yu’s Sentimentality |
4.4.1 The contrast at the phonological level |
4.4.2 The contrast at the lexical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
5.1 Major Findings |
5.2 Conclus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8)《红楼梦》韵文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楼梦》中韵文与小说的关系 |
二《红楼梦》韵文的艺术价值 |
三《红楼梦》韵文渊源探析 |
四《红楼梦》中的诗论研究 |
五《红楼梦》韵文异文研究 |
(9)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 |
二、戏曲语言研究现状综述 |
三、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戏曲语言的特质 |
第一节 戏曲的舞台性决定了戏曲语言的特点 |
一、戏曲音乐的变革推动了戏曲语言的变革 |
二、“宁声叶而辞不工” |
第二节 戏曲语言与音乐结合的口头传播 |
一、历时性变异 |
二、共时性变异 |
第三节 戏曲语言与其他文类语言之比较 |
一、戏曲语言与古典诗词语言之比较 |
(一)典雅含蓄的诗歌语言风格 |
(二)绮丽柔婉的词的语言风格 |
(三)俚俗晓畅的曲的语言风格 |
二、戏曲语言与话剧之比较 |
(一)戏曲语言音乐化,话剧语言生活化 |
(二)戏曲语言抒情诗化,话剧语言散文化 |
(三)也说“话剧加唱” |
第二章 戏曲语言的舞台性 |
第一节 音乐性 |
一、平仄、押韵 |
二、句式、节奏 |
三、“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 |
四、念白的音乐性 |
(一)引子、上场诗、下场诗 |
(二)数板 |
(三)道白的音乐性 |
五、句式修辞的音乐性 |
(一)对偶 |
(二)顶针 |
第二节 动作性 |
一、行走动作 |
二、神态动作 |
三、肢体动作 |
四、心理动作 |
五、也谈“文戏武唱”和武戏的“边缘化” |
第三节 通俗化 |
一、戏曲语言通俗化的理论依据 |
二、通俗化是戏曲语言的历史发展趋势 |
三、戏曲语言通俗化的典型 |
第四节 个性化 |
一、戏曲行当语言的个性化 |
二、戏曲角色语言的个性化 |
余论:戏曲语言的简与繁、虚与实 |
一、简与繁 |
二、实与虚 |
第三章 戏曲语言常用的修辞艺术 |
第一节 巧妙的数字 |
一、数字序列体 |
二、数字归纳体 |
三、数字镶嵌体 |
第二节 声势铿锵的排比 |
一、排比 |
二、排偶 |
第三节 成串的比喻 |
一、形象生动的比喻 |
二、最具戏曲特色的博喻 |
第四节 直抒胸臆的呼告 |
一、物似有情——呼物 |
二、宛在眼前——呼人 |
第五节 绘声绘色的叠字 |
一、绘色 |
二、绘声 |
三、绘声绘色的综合 |
第六节 并不重复的重复 |
一、加深情感、音韵回旋 |
二、情节发展需要,唱念分工,各臻其妙 |
三、形成对比 |
四、造成喜剧效果 |
第七节 戏剧性的双关 |
一、谐音双关 |
二、语义双关 |
第八节 意味深长的跳脱 |
一、话剧的急刹车——急收 |
二、话语被打断——岔断 |
三、突接别意——突接 |
第九节 其它巧体 |
一、频词 |
二、独木桥体 |
三、析字 |
四、藏头诗 |
小结 |
第四章 幕表戏肉子和赋子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幕表戏与口头程式 |
第二节 口头程式在古典戏曲中的遗存 |
第三节 口头程式在花部戏曲中的运用 |
一、句法程式 |
二、音韵程式 |
三、句段程式 |
第四节 赋子的来源 |
一、来自古典诗词 |
二、由历史传承而来 |
三、知识分子参与创造 |
四、从民间小调而来 |
第五节 幕表戏语言成就最高的肉子艺术 |
第六节 赋子和肉子的语言特点 |
一、以时间的逻辑顺序展开 |
二、以空间的逻辑顺序展开 |
三、把复杂的事情、情感条理化 |
四、喜用平行句式 |
五、善用“比兴”手法 |
六、多用戏曲中的典故 |
七、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 |
第七节 口头程式与戏曲程式化的再思考 |
第八节 现代戏曲作家对肉子和赋子的借鉴和吸收 |
第九节 从肉子和赋子看戏曲的口头文学特质 |
小结 |
第五章 “打诨”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可笑的夸张 |
一、显微镜下的缺点 |
二、最具戏曲特色的“脸谱化”的夸张 |
第二节 方言土语、歇后语 |
第三节 粗俗话 |
一、粗俗话 |
二、荤话 |
第四节 误读误听 |
第五节 语言逻辑矛盾 |
一、违反自然逻辑 |
二、自相矛盾 |
三、时空逻辑错误 |
四、归纳演绎逻辑错误 |
五、问答逻辑错误 |
六、故意曲解 |
第六节 与语境不协调 |
第七节 说破戏曲的“虚假” |
第八节 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戏拟 |
第六章 不同剧种之语言特点 |
第一节 南柔北刚 |
第二节 雅俗之别 |
一、宁雅而不通俗的昆剧的语言 |
二、以雅为主,兼顾通俗的京剧、越剧的语言 |
三、以俗为主,俗中见雅的豫剧、评剧、黄梅戏的语言 |
四、以俗为美的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其它剧种的语言 |
余论 |
第七章 常见的戏曲语言的弊病 |
第一节 用典太多 |
第二节 过于文雅 |
第三节 滥用书面语 |
第四节 过于白话 |
第五节 缺乏趣味 |
第六节 别扭不通 |
余论 |
结语 |
结论之一:戏曲语言的舞台性重于文学性 |
结论之二:什么是好的戏曲语言? |
结论之三:使戏曲语言舞台化的三种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2 基本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儒释道人性哲学中的休闲思想概述 |
2.1. 儒家人性哲学中的休闲思想 |
2.2. 道家人性哲学中的休闲思想 |
2.3. 佛家人性哲学中的休闲思想 |
3. 回归人性至真:《红楼梦》的情感与休闲 |
3.1.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情 |
3.1.1. 何谓情 |
3.1.2. 情与人的生存 |
3.1.3. 情与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架构 |
3.2. 情与休闲的关系 |
3.2.1. 情:休闲意义的核心 |
3.2.2. 情与休闲交融:回归人性的休闲 |
3.3. 情满红楼 |
3.3.1. 伦理之情与休闲交融 |
3.3.2. 情爱之情与休闲交融 |
3.3.3. 大爱之情与休闲交融 |
3.4. 情欲结合:实现回归人性休闲之途 |
3.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欲关系 |
3.4.2. 情欲结合是红楼人物的真实生命 |
3.5. 情礼结合:实现回归人性休闲之度 |
3.5.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礼关系 |
3.5.2. 情礼相倚:红楼人物遵循的休闲之度 |
3.5.3. 礼对情的摧残:宝黛悲剧之源 |
4. 展现生命之美:《红楼梦》的审美与休闲 |
4.1. 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特质 |
4.1.1. 审美体验:物我两忘、主客融合 |
4.1.2. 审美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 |
4.1.3. 审美生活: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
4.2. 审美体验与休闲实现 |
4.2.1. 活在生命的本真里 |
4.2.2. 审美休闲共同体与休闲实现 |
4.2.3. 审美生活与生命意义 |
4.3. 《红楼梦》审美休闲之实现 |
4.3.1. 日常审美生活与休闲实现 |
4.3.2. 审美休闲状态的生命之美 |
4.3.3. 女性审美与休闲实现 |
4.3.4. 审美环境展现的休闲境界 |
4.4. 南柯一梦:《红楼梦》审美休闲生活之毁灭 |
5. 体味生活意蕴:《红楼梦》的生活与休闲 |
5.1. 《红楼梦》休闲生活的几个方面 |
5.1.1. 娱乐休闲 |
5.1.2. 节庆休闲 |
5.1.3. 生活休闲 |
5.1.4. 士大夫休闲 |
5.2. 《红楼梦》休闲生活的主要特征 |
5.2.1. 讲礼仪、重家族 |
5.2.2. 讲究文化性 |
5.2.3. 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 |
6. 休闲的人文性与精神性:《红楼梦》悲剧精神的休闲学意义 |
6.1.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
6.1.1. 与生命有限性的抗争 |
6.1.2. 为古典文化精神的哀婉 |
6.1.3. 自由生命的永恒与短暂 |
6.2. 《红楼梦》悲剧精神的休闲学意义 |
6.2.1. 个体休闲实现的制约 |
6.2.2. 休闲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精神祈向 |
6.2.3. 休闲方式的时代变迁性与审美永恒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四、说诗与作诗:林黛玉的两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林黛玉悲剧形象的演唱塑造[D]. 付姝.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论明清女性对造园的影响[D]. 曾雪彬.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3]分合之间:薛宝钗诗歌评与写的二重性分析[J]. 贺敬雯,何等红.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中国美育史中的仪式原型——从《牡丹亭》中的《关雎》公案说起[J]. 徐承. 文化与诗学, 2019(01)
- [5]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研究[D]. 刘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国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研究[D]. 刘保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翻译美学视角下黛玉情美的英译再现研究 ——对比分析霍与杨两译本[D]. 丁俊.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8]《红楼梦》韵文研究述评[J]. 曹明. 曹雪芹研究, 2015(04)
- [9]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D]. 王建浩. 上海大学, 2015(02)
- [10]《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