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自行车 - 邮票上的自行车进化

邮票上的自行车 - 邮票上的自行车进化

一、邮票上的自行车——从邮票上看自行车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林霏开[1](2021)在《森林之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光穿透树林是最美的。在斯洛伐克邮票上,原始森林如同屏障,阳光带来明丽的空间,百花迎日怒放,人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退居一边(图1)。瑞士的森林邮票,也是着力突现树叶的光合作用(图2)。1969年的英国明信片(图3)、1980年的澳大利亚邮资片(图4)、1981年的德国明信片(图5),无不表现阳光下的林间魅力。

宋燚锦[2](2020)在《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文中认为太行区的邮政工作是太行区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太行区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担负了支援战争、密切前后方联络、传递公文信件的任务,又在社会通信、宣传,群众动员、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太行区的邮政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太行区的邮政是如何从战时邮政逐步发展为人民邮政的,而且可为我们当今邮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文章首先考察了太行区邮政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基础,简要叙述了太行区成立前党政军民通讯组织和中共宣传工作的建设情况,并对太行区邮政建设的必要性加以分析。第二章以邮政的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太行区邮政机构的变迁阶段和发展特点,通过不断健全邮政机构来为邮政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第三章梳理了太行区邮路和业务的建设情况。太行区内外四通八达的邮运网络、邮政业务和报纸发行业务在相应邮路制度和业务制度的规范下,相互配合完成战时通讯宣传工作,并逐步扩大以群众为主体的服务范围,向人民邮政的方向迈进。第四章从太行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邮政人员的待遇管理来探究太行区邮政队伍的建设,指出邮政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与保护。最后在前四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总结太行区邮政系统的特点和贡献。中共就是通过邮政组织在太行区形成了与农村、与群众互动交流的便利渠道,促进了太行区人民与中共之间的联系。在此部分,也揭示了太行区邮政的不足。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试图将太行区邮政建设的真实历史进程完整的展现出来,并藉此阐释太行区邮政为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范雨竹[3](2019)在《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人类诞生起,声音就承载着传递信息、交流沟通、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功能。随着声音复制技术的诞生,声音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变得可复制、可存储、可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有声出版物产生后,突破了传统的口耳相传,阅读也不再仅有视觉阅读的单一形式,人与声音符号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创了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新形式。本文旨在剖析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过程,分析作为知识传播的有声出版物的发展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及逻辑,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本文按照“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功能迭新→演变动因→发展逻辑→理性探究”的框架,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论述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首先,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机械技术时期、模拟技术时期和数字技术时期,剖析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及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对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究与归纳、总结和比较,呈现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历史图景与规律特征。其次,结合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依照“技术——环境——影响”的动态关系逻辑思路,分析有声出版物演变过程中技术、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缘由。在教育技术视角下,从人的多维感知入手,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过程探究;第四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第五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第六章建构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第一章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本章以声音复制、传播技术为核心,阐述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演变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影响。从留声机诞生起,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记录、贮存和传输声音成为可能,声音信息不再依赖于人和人面对面的传递,而是借助科学技术呈现出可记录、可复制、可传播的新样态,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使用经历了从小众化到大众化再到个性化的变化过程。第二章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出版主体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转型后的出版商和出版人为有声出版物的生产带来海量的扩容,有声出版物形态丰富。在现代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支持下,有声出版主体开发和利用声音资源,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有声出版物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语言、文学、教育、科学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开放型阅读环境,让阅读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阅读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第三章我国有声出版物功能的迭新。从机械技术时期单一的音乐戏曲类有声出版物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教育功能,到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丰富对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带来的推动,再到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海量收听及收听途径的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了人的教育发展需求。有声出版物在信息传播、情感传递、思想交流、消除知识鸿沟,促进阅读效果,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音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听觉文化的回归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技术上的优势和先进,使有声出版物的载体技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这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声音的艺术表现以其强烈的情感性、伴随性和艺术可感性,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吸引力,使人与之交流互动;听觉文化的回归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娓娓道来,让人重新回归部落化生活空间,享受“围炉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推动了有声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章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本章依据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教育技术学关注的“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学习者”,结合媒介环境学所关注的“媒介技术——媒介环境——人与社会”为研究思路,从技术、环境、人三方面对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缘由进行探索。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声出版物媒介技术呈现出人性化趋势;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经历了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双向传播的两次变化;有声出版物受众范围从精英式的少数人扩展到平民式的大众化,收听注意力和习惯随之变革。第六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以教育技术学为视角,以人的听觉感知为基础,融合视觉感知及多感知感官系统,从媒体技术、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和有声出版物应用四个方面建构多维有声出版物发展新路径。在面对声音复制技术对有声出版物的冲击和声音符号对文本意义传递的干扰时,以“阅听合一”、“以听为读”的态度去面对,将声音、技术和文本彼此融合,相互促进。随着5G技术时代的来临,有声出版物将会更加深入各个场景,为阅读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阅读环境。本文认为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是在科学教育技术发展引领下的演变;阅读者需求和环境变化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从未来发展上看,多维有声出版物将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形式。

曾飘[4](2019)在《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舟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已成为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各类单项比赛风生水起,也逐渐参与到国际综合型赛事中,对现代竞技体育体系形成冲击;在武术入奥未获成功后,更是引发热议。为深入了解龙舟发展状况、剖析现存困境、探索发展出路,笔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以第13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一手资料;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梳理龙舟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特征;以新功能主义的方法原理为基础,分析构建龙舟发展出路要素图,并得出以下结论:1、龙舟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主体性、文化性,因其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承载了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代表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意志,从而有别于国外其他舟船类运动,独具魅力。龙舟在内外发展交流中,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2、在中国龙舟协会、国际龙舟联合会等的管理下,龙舟逐步发展壮大,也开始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近40年间发展成为现代大众体育运动,已有80余国家或地区开展。3、龙舟所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正逐渐向“两种维度、三种模式”发展,纵向注重理论研究与后备力量的现代化进程,横向在于生存空间与实力对比的国际化拓展,表现在民俗、竞技、市场领域的价值开发,也与我国当前群众体育“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方针契合。4、龙舟文化依旧面临历史遗留问题,“龙”形象因文化差异被西方一些民族误解,龙舟文化失衡又表现在人口性别上的男多女少、地域参与范围上的差距悬殊。5、龙舟运动欠缺规范科学,活动竞赛对环境和物资有较高的依赖性,器材、技术、规则更新迟缓,运动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水上安全风险,竞赛成绩也趋于稳定。6、龙舟组织管理和执行存有隐患,人才队伍供不应求,素质能力差强人意;世界各龙舟相关组织间缺乏沟通,利益冲突严重,龙舟国际化面临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建议龙舟发展按照“申遗、申奥、社团组织和产业市场的全面开发”的模式,从文化自信、政策布局、社会互动和利益增值入手,实现龙舟发展的最大国际化。但又须避免全球一体化的走向,应保证中国在龙舟运动发展中的权威地位、掌握制度规则制定主导权、全面提高社会效益和世界影响力。

柏灵[5](2018)在《遗产活化视角下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矿山关闭或即将关闭。面对废弃的矿产资源,我国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对这些矿业遗迹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主要措施是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旨在使矿业遗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进而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促进矿山及所在地区的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游憩、科学考察和普及矿业知识的场所。本文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遗产活化视角下对游憩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和结论对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管理方提升游憩者满意度、发展矿业遗产旅游具有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游憩者满意度、遗产活化、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遗产活化、国家矿山公园和游憩者满意度进行概念界定,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然后介绍了海州露天矿由矿业生产地到国家矿山公园的演化过程,并对目前矿山公园的游憩空间及游憩设施进行阐释,以遗产活化理论为指导,阐释矿山公园的活化现状。随后以游憩者满意度和遗产活化理论为基础,在进行了本土化改进后,尝试构建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游憩者满意度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以模型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经预调研调整后形成最终的测量量表。最后利用因子分析、均值分析、差异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相对于交通可达、服务与管理,游憩者对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遗产本体活化的满意度更高。同时,矿山公园的遗产本体活化对游憩者满意度影响显着。游憩者满意度对游憩忠诚同样存在显着正相关影响。此外,人口统计特征对游憩者满意度无影响,这也有别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整体上看,游憩者对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的游憩满意度较高。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为加强矿业遗产本体活化,增强遗产可视化;开发矿业遗产游憩互动项目,活化游憩者活动体验;增设融合矿业文化元素的休憩设施,增强标识感和引导性;设计文创游憩购物品,唤醒矿业灵魂。

刘叶郁[6](2018)在《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批判性为特质,以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是体育领域的深度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体育报告文学与体育改革潜在的一致性使其有充分的理由建构一种历史性的文学叙述,表达对当代中国体育的探索与思考。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是80年代至今体育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以创作者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基础,以体育体制批判为主题一以贯之,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改革的曲折性与艰难性,呈现体育目标和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变,透视体育价值观的更迭并对其有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访谈法等,研究四部作品在中国体育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四部作品的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评价和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四部作品是体育文学领域的独特存在。文本内容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文本主题以创作者赵瑜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情感认知,以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为精神依托,表达个人的体育观点和思考,突破单一的“赞歌论”和“宣传论”转向对体育的全面记录,在文本特色和文本结构上均呈现出独特性。(2)四部作品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文学思潮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创作者独特的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3)四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刺激并丰富了体育争论的思潮,让体育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生成。每部作品都引发了体育、新闻、文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从体育主管部门到普通读者,从理论研究者到体育参与者,从主流权威的《人民日报》到专业的《中国体育报》成不同程度的争议,意见不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国家体育宣传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80年代,国家单一主体的宣传方式带来社会体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大部分民众沉浸在国家政治宣传的金牌大国的迷梦中,社会公众和国家主流意见一致,很难形成社会集体反思争论思潮,不利于体育长远发展。《强国梦》率先打破国家主流的宣传方式,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体育“战线”之外的人认识体育也存在问题,让“战线”之内熟视无睹的的人认识这是一个问题。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88》将《强国梦》纳入其中。(4)四部作品呈现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演进。80年代,国家寻求快速强大的路径,体育的政治价值占支配地位,体育发展理念出现失衡。基于此,《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从外部宏观批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体育理念问题。90年代,体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外向内转化,体育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冲突日益凸显,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体制问题,但体制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目标不明确,体育改革深陷“双轨制”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纠缠问题。《马家军调查》将批判矛头从协调发展的理念问题深入体育内部的责、权、利问题,突出关注人的价值。(5)四部作品凝聚知识分子对体育发展的集中“谏言”。对中国体育发展忧思陈情以期实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体育领域一批学者率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举国体制”的时代性发展特色,提出深化体育改革的路径完善“举国体制”。四部作品以此为科学基础,将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传播至全社会,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平息民众对金牌的狂热追捧,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舆论”的聚合空间和上下交流的公共空间,客观上形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联动,形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加速改革的步伐。(6)以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总结出普遍规律,以促进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为:契合时代语境——文本内容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协同推进体育均衡发展,加强科学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学术和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实现启蒙价值——形象记录并传达多元体育信息,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主体对体育感知与深入了解。

齐洪洲[7](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约瑟夫·芬德,孔雁[8](2017)在《疑云重重》文中提出第一部1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决定能够改变一生。幕间休息时,亚伯拉罕·林肯的保镖决定在福特剧院的吧台多逗留片刻,再喝一杯酒。在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的司机因为不愿意问路而拐错了弯。这就是小决定带来的灾难。历史的大门往往在不经意间打开。而丹尼·古德曼的噩梦则开始于一次握手和一个友好的微笑。

贾超[9](2017)在《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在我国工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工业的诞生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现代工业体制改革的先行地,诞生了中国造船工业、飞机制造业、橡胶工业、甘蔗制糖工业、火柴制造业,在工业产品、技术引进、制度改革等方面占据了多项全国第一。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其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类型、技术革新方面的总体特征。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了157处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根据遗产现状、行业类型、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四个层面进行分类整理,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挖掘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地域性特征,指出广州工业遗产适应亚热带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以及体现务实文化精神的岭南特色。根据地域性研究分析目前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建议增加独特性、稀缺性两项评价指标,提出文物保护类、保护利用类、更新改造类、一般性遗存四个保护梯度,并指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第三部分重点研究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广州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运输系统的内在联系,明确工业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更新方面,通过研究广州“旧厂房”改造的相关政策及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提出完善研究体系、扩展利用途径、增强社会参与的保护建议。第四部分针对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深入研究。以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实践为研究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广州工业遗产在文化产业、主题性、资金、政策方面的利用优势,以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商业化严重、政策不明确的现实问题。从总体规划、空间改造、立面设计、景观改造四个层面研究广州工业遗产的改造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阐释说明。保护研究方面,分别从规划、保护、利用、更新四种类型选取相关案例,分析不同梯度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及研究方法。提出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需要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以利于城市发展为根本目的,结合区域环境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遗产价值与使用价值。

李家涛[10](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北洋政府时期,邮政事业在邮政总局的悉心擘划与惨淡经营之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邮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邮政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邮政制度建设相对健全与邮政业务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邮政法律体系方面,形成了以《邮政条例》为基础性法规的邮政法律体系。《邮政条例》的出台既为邮政提供了法律保障,亦是邮政行业运行的规范。保障体现在内谋邮政行政,外争邮政主权;规范则是对邮政有效运作而言。《邮政条例》规定了邮政制度框架,使我国邮政事业从此走上法治的道路。此后中国邮政在组织法和业务法两个领域相继修订、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邮政法律体系得以构建和逐步完善。邮政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健全的邮政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业务制度以及人事制度。邮政组织制度以邮政组织体系为框架,形成了由交通部、邮政司、邮政总局组成的中央邮政系统及由邮务管理局、一二三等邮局、邮务支局、邮政代办机构组成的地方邮政系统。中央邮政系统督理全国邮务,而不参与邮政经营,为纯邮政行政机构;地方邮政系统中邮务管理局外,均为经营业务机构,邮务管理局主管地方邮务亦参与邮政业务经营。邮政业务制度具有种类齐全、建设完整及流程明确可操作性的特征,规定并区分了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邮政业务类型。无论是按邮件性质划分的专营业务、兼营业务,专营业务仅指信函、明信片业务,兼营业务包括由新闻纸类、刷印物类、贸易契类、商务传单、货样类、包裹类各项寄送门类组成的寄送业务,由储金与汇票构成银钱业务,由售卖印花税票、代订刊物与代购书籍等业务构成的代理业务;还是按邮件寄递手续划分的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快递邮件、代收货价邮件、保险邮件以及存证信函等各项业务,均有相应的制度规章与之对应。邮政人群按照邮政班次划分为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捡信生四班,每班各有等级。邮政当局出于用人治事的目的,积极推动邮政人事制度建设。邮政人事制度在有功则奖,有过必究的制度运行理念指导下,以精细且严密制度安排为规尺,规范、约束邮政员役行为,维持邮政纪律,鞭策邮政员役勇于任事,尽心服务邮政。邮政当局在邮政组织、管理、业务及人事等方面建立的较为完善邮政制度体系,为邮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邮政事业稳步发展的阶段。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性,形成基本遍及全国的邮政线路网络,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邮政运输领域都有使用,各类邮政局所规模日益扩充,邮局、代办机关沿交通线路渐次铺展。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无论是专营的信函与明信片业务,抑或是由邮政系统兼营的寄送、银钱、代理等各项业务均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邮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亦是该时期邮政稳步发展重要表现。邮政作为国家专营的经营事业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且运行有效地邮政制度以及在邮政法律法规和邮政制度规范下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邮政人群擘画经营,在北洋政府时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为我国邮政事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邮票上的自行车——从邮票上看自行车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邮票上的自行车——从邮票上看自行车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2)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邮政研究状况
        (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的邮政研究状况
        (三)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的邮政研究状况
    三、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研究对象界定
第一章 太行区邮政建立的背景
    一、太行根据地的开辟
    二、太行区邮政建立的必然性
        (一)太行区通讯工作的需要
        (二)太行区宣传工作的需要
    三、太行根据地的邮政基础
第二章 太行区邮政机构建设
    一、冀太联办交通总局管理时期(1940.9-1941.9)
        (一)初步建立时期
        (二)初步调整时期
    二、晋冀鲁豫边区交通总局管理时期(1941.9-1945.9)
        (一)太行区各交通分局
        (二)太行区各交通分局督察处
    三、太行区交通管理局和邮政局管理时期(1945.9-1949.9)
        (一)太行区交通管理局
        (二)太行中华邮政管理局
        (三)太行区邮政管理局
第三章 太行区邮路建设与业务建设
    一、邮路建设
        (一)区内交通干线
        (二)区外的主干线建设
        (三)邮路制度
    二、业务建设
        (一)邮发业务
        (二)邮票
        (三)业务管理制度
第四章 太行区邮政职工队伍建设
    一、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一)干部在职教育
        (二)干部脱产教育
    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一)邮务员(交通员)在职教育
        (二)邮政职工的自我教育
        (三)交通员学校教育
    三、人员待遇与人事管理
        (一)邮政人员供给
        (二)邮政人员待遇
        (三)邮政人员管理
第五章 太行区邮政的特点和影响
    一、太行区邮政的特点
        (一)邮与政的结合,官邮与民邮的统一
        (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
        (三)邮发合一的特色邮政
    二、太行区邮政的影响
        (一)太行区邮政的作用
        (二)太行区邮政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第一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
    一、机械录制技术产生有声出版物
        (一)记录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声音录制技术的诞生:机械录音记录声音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传入我国
    二、模拟录制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快速发展
        (一)传播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磁性录制技术的出现与声音传递优势
        (三)广播的普及与大众化使用
    三、数字录制技术加快有声出版物创新
        (一)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交融
        (二)数字录制技术的产生与声音的高保真突破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个性化使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类型演变
        (一)外商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二)音像电子出版社交融成为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三)数字出版行业与个体主体并行
    二、我国有声出版物的特征
        (一)唱片有声出版物的传播性
        (二)磁带有声出版物的产业性
        (三)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新形态
    三、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形态多样化
        (二)有声出版物的多样化开启出版主体的变化
        (三)阅读市场倒逼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革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迭新
    一、机械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娱乐至上的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以大量戏曲音乐的唱片为主
        (二)声音的艺术性决定了娱乐的普适性价值
    二、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突出展现知识传播教育功能
        (一)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的数量、种类占主要地位
        (二)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知识传播的优势
    三、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内容全面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娱乐、知识、审美融合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声出版物的兴盛
        (一)有声出版物声音录存技术的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传播介质的多样化、个性化
        (三)有声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化生存”
    二、声音的艺术性强化了有声阅读的吸引力
        (一)声音符号强烈的情感性
        (二)声音传播紧密的伴随性
        (三)有声出版物艺术的可感性
    三、听觉文化的回归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活力
        (一)听觉回归的必然性
        (二)听觉审美的再度重塑
        (三)听觉空间的“重新部落化”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有声出版物的发展
        (一)有声出版物的碎片化时间链接
        (二)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
        (三)有声出版物的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探究
    一、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理论支点
        (一)从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到学习者
        (二)从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到人与社会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人性化趋势
        (一)从人自身作为媒介到人使用外部媒介技术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发展演变的人性化因素
    三、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的显着变化
        (一)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的传播环境迭新
        (二)从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互动传播的传播环境变化
    四、有声出版物受众选择的认知变革
        (一)不同技术形态下有声出版物的认知变革
        (二)受众从仪式化收听到碎片化填补的认知转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多维有声出版物
        (一)多维有声出版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搭建优化的阅读环境
        (三)多维有声出版物资源的开发
        (四)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实现路径是教育媒体的建立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发展路径
        (一)建构单一的以听为读的有声出版物
        (二)建构交互的视听符号有声出版物
        (三)建构多重感官交织的多维度有声出版物
    三、数字时代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挑战与变革
        (一)当前有声出版物面临的挑战
        (二)未来有声出版物发展演变的新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背景
        1.1.2 依据
        1.1.2.1 研究的现实基础
        1.1.2.2 “国际化”而非“全球化”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2.1.1.1 民族传统体育内在文化
        2.1.1.2 民族传统体育外向交流
        2.1.1.3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和特征
        2.1.2 龙舟研究分类
        2.1.2.1 关于历史文化
        2.1.2.2 关于组织管理
        2.1.2.3 关于活动竞赛
        2.1.3 龙舟发展
        2.1.3.1 国际化方面
        2.1.3.2 青少年方面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2.1 历史研究法
        3.1.2.2 个案研究法
        3.1.2.3 访谈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4.1.1 概念界定
        4.1.1.1 龙舟
        4.1.1.2 民族传统体育
        4.1.1.3 国际化
        4.1.2 新功能主义
    4.2 龙舟的开展状况
        4.2.1 龙舟历史文化概述
        4.2.1.1 龙舟的内延外展
        4.2.1.2 国外舟船类概述
        4.2.2 龙舟发展的现行状态
        4.2.2.1 民俗活动
        4.2.2.2 体育竞赛
        4.2.2.3 新时期热议
        4.2.3 个案:第13 届世界龙舟锦标赛
        4.2.3.1 “群龙首”之中龙协
        4.2.3.2 “民俗竞技”之龙舟赛
        4.2.3.3 “国际大家庭”之国龙联
        4.2.3.4 “龙舟社会细节”之生活化
    4.3 龙舟发展的困境
        4.3.1 精神异化:西方“龙”形象黑化
        4.3.2 物质依赖:环境压力与设施问题
        4.3.3 赛况失衡:人员不均与成绩趋稳
        4.3.4 管理疲乏:活动风险与人才隐患
        4.3.5 组织羸弱:缺位失语与博弈抗衡
    4.4 龙舟发展的出路
        4.4.1 民俗文化的基石——申遗
        4.4.1.1 文化认同是根基
        4.4.1.2 活态传承是方式
        4.4.1.3 文化折扣要规避
        4.4.2 竞技体育的顶层——申奥
        4.4.2.1 官方指示是导向
        4.4.2.2 国际规范是难点
        4.4.2.3 青少龙舟为重点
        4.4.3 龙舟发展的保障——组织和市场
        4.4.3.1 协会发展要全面
        4.4.3.2 产业开发增效益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不足
    5.4 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 专家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遗产活化视角下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半结构式访谈法
        (四)网络文本分析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述评
    一、游憩者满意度研究现状
        (一)游憩者满意度的相关理论研究
        (二)游憩者满意度的测评研究
        (三)满意度相关模型
        (四)小结
    二、遗产活化研究现状
        (一)遗产活化的理论内涵
        (二)遗产活化的研究领域
        (三)小结
    三、矿业遗产研究现状
        (一)国外矿业遗产研究现状
        (二)国内矿业遗产研究现状
        (三)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研究现状
        (四)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遗产活化
        (二)国家矿山公园
        (三)游憩者满意度
    二、研究区域的范围界定
        (一)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功能变迁
        (二)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的游憩空间及游憩设施
        (三)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产活化现状
    三、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游憩者满意度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结合研究对象的改进
        (三)模型确立及研究假设
第四章 遗产活化视角下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的测量
    一、游憩者满意度测量量表的制作
        (一)问卷制作
        (二)预调研及问卷调整
    二、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一)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的选取
        (二)人口统计特征和游憩特征描述
    三、游憩者满意度维度的信效度和均值分析
        (一)满意度维度的信效度分析
        (二)满意度维度的均值分析
    四、游憩动机与游憩效果的配对样本T检验
    五、研究假设的检验分析
        (一)人口统计特征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二)遗产本体活化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三)游憩者满意度对游憩忠诚的回归分析
        (四)游憩效果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矿业遗产活化案例及启示
    一、国外矿业遗产活化案例
        (一)波兰维利奇卡盐矿
        (二)德国关税同盟煤矿
    二、国内矿业遗产活化案例
        (一)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二)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三、案例对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启示
        (一)采矿原址保护活化
        (二)静态博物馆与现代科技融合
        (三)利用创意激活矿业文化基因
        (四)重视与矿业活动有关的非物质资源活化
        (五)设计丰富的游憩体验项目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矿业遗产本体活化,增强遗产可视性
        (二)开发矿业遗产游憩互动项目,活化游憩者活动体验
        (三)增设融合矿业文化元素的休憩卫生设施,增强标识感和引导性
        (四)设计文创游憩购物品,唤醒矿业灵魂
    三、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持续推进体育文学发展战略
        1.1.2 以体育故事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1.1.3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学科融合
        1.1.4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下改革不断深化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学具有时代性
        1.3.2 体育文学概念研究综述
        1.3.3 体育报告文学发展研究综述
        1.3.4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研究热点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简论
    2.1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简述
    2.2 四部作品的内容阐释
        2.2.1 从体育“大事件”透视中国体育发展
        2.2.2 从体育“人”的视角探寻体育的本质
        2.2.3 从体育“世界”思考体育存在的问题
        2.2.4 从体育“问题”探究体制和文化关系
    2.3 四部作品的评价
    本章小结
3.赵瑜体育报告文学文本解读
    3.1 文本主题分析
        3.1.1 主题一:体育体制
        3.1.2 主题二:金牌
        3.1.3 主题三:人的主体性
        3.1.4 主题四:改革
    3.2 文本特色分析
        3.2.1 创作模式变化:从“冠军文学”到“问题文学”
        3.2.2 关注对象变化:从“体育理念”到“体育自身”
        3.2.3 作品立场转化:从关注“政治”到关注“人民”
        3.2.4 审美风格变化:从“冷峻尖锐”走向“理性多元”
    3.3 文本结构分析
        3.3.1 文本主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3.3.2 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3.3.3 文化反思的多元性
    本章小结
4“文化菱形”视域下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4.1“文化菱形”分析框架
    4.2 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
        4.2.1 思想解放热潮下民众关注政治热情高涨
        4.2.2 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4.2.3 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全面深化改革
    4.3 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
        4.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战略
        4.3.2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强国”战略
        4.3.3 内部失衡背景下的“协调发展”战略
        4.3.4 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
    4.4 文学思潮和出版体制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
        4.4.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针
        4.4.2“文学干预社会”的文艺思潮
        4.4.3“市场经济盛行下文学去魅”的社会思潮
        4.4.4“网络社会下文学神圣感失落”的发展态势
        4.4.5 文学出版体制和专业审稿人
    4.5 创作者的独特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
        4.5.1 以个人体育经历为基础
        4.5.2 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学创作经历
    4.6 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
        4.6.1 知识分子启蒙意识深化的共性表达
        4.6.2 创作主体个性的凸显表达
    本章小结
5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的社会评价及分析
    5.1 社会媒体评价
        5.1.1《人民日报》:从正面支持到关注度为零
        5.1.2《中国体育报》:从反响强烈归于平淡
        5.1.3 其他:支持和反对意见意见“势均”
        5.1.4“兴奋剂”章节披露再次引发热议
    5.2 读者评价
        5.2.1 《强国梦》批评和称赞意见
        5.2.2 《马家军调查》评价呈现地域、年龄、职业差异
    5.3 官方反响
        5.3.1 《强国梦》:国家体委“震惊不已”
        5.3.2 《马家军调查》:国家体育总局“尊重事实,不要炒作”
    5.4 研究者评价
        5.4.1 新闻研究领域评价赵瑜是“独立新闻人”
        5.4.2 文学领域肯定四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
        5.4.3 体育领域认可四部作品的舆论价值
    5.5 历史评价
    5.6 负面评价
        5.6.1 体育领域:“没有开出治病良方”
        5.6.2 文学领域:报告性太强挤压文学性
    5.7 四部作品社会评价的演进凸显社会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5.7.1 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分类
        5.7.2 四部作品记录了体育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5.7.3 从“一元”到“多元”的宣传方式转变
        5.7.4 四部作品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有启蒙意义
    本章小结
6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6.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
    6.2 四部作品整合公共舆论表达群众体育需求
        6.2.1 20 世纪80年代是文学公共性凸显的年代
        6.2.2 集中表达作家、知识分子、媒体的体育思考
        6.2.3 四部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价值
    6.3 四部作品实现对体育公共权力的“民间约束”
        6.3.1 公共舆论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压力
        6.3.2 借助新闻媒介形成监督
    6.4 四部作品拓宽了公共舆论与权力机关的意见交流平台
        6.4.1 集中表达参加主体的各方意见
        6.4.2 主管部门和民间意见私下交流
    本章小结
7.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及构想
    7.1 契合时代语境——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7.2 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规律
    7.3 加强科学基础——促进学术争鸣
    7.4 实现启蒙价值——传播体育文化
    7.5 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感知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体育类政策
附件2:作者赵瑜访谈提纲
附件3: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访谈提纲
附件4:体育记者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5:体育学者、教练员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6:读者 访谈提纲
附件7:访谈记录
附件8:科研情况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舶来与肇始
        二、通信机构多样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单一
        二、印制借法西方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九宫图式
        二、象征设计手法
        三、直、曲装饰风格
        四、清邮“图像无人”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小结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扬弃与推进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多样
        二、印制工艺精良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文字加盖
        二、构图形式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四、西藏特色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分隔与交融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队伍广大
        二、印制工艺朴质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构图形式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继与开创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稳定
        二、印制工艺精致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铭记与志号
        二、幅面种类增多
        三、构图形式多样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五、初探民族风格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低迂与激昂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萎缩
        二、印制精益求精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志号变化频繁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小结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溯源与逐流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扩展
        二、印制工艺精美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题材丰富
        二、品种增多
        三、新的构图形式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小结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载与传播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多元
        二、印制工艺精湛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三、票型种类多样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野
        1.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关系密切
        1.1.3 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时间界定
        1.2.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概述
        1.3.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1.3.3 广州工业遗产利用与研究
    1.4 研究目的、方法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概况
    2.1 广州工业发展时期划分
        2.1.1 原始手工业萌芽(1840 年之前)
        2.1.2 西方近代工业传入(1840 年——1911 年)
        2.1.3 地方、民族工业起步(1911 年——1949 年)
        2.1.4 社会主义工业发展(1949 年——1979 年)
        2.1.5 新型工业兴起(1979 年至今)
    2.2 广州工业特征分析
        2.2.1 总体特征
        2.2.2 产业结构特征
        2.2.3 所有制特征
        2.2.4 工业技术特征
    2.3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2.3.1 工业遗产
        2.3.2 工业遗存
        2.3.3 工业现存
        2.3.4 工业遗迹
    2.4 广州工业行业类型划分
        2.4.1 手工业(第二轻工业)遗产
        2.4.2 轻工业建筑遗产
        2.4.3 地方基础工业建筑遗产
        2.4.4 重工业建筑遗产
        2.4.5 交通运输建筑遗产
        2.4.6 军事战争建筑遗产
    2.5 建筑风格类型
        2.5.1 传统中式建筑
        2.5.2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
        2.5.3 折衷主义建筑
        2.5.4 仿苏联式建筑
        2.5.5 现代主义建筑
    2.6 建筑结构类型
        2.6.1 砖木混合结构
        2.6.2 钢筋混凝土结构
        2.6.3 钢结构
    2.7 小结
第三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价值判定
    3.1 自然适应性特色
        3.1.1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产业类型
        3.1.2 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工业区规划
        3.1.3 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工业建筑特色
    3.2 社会适应性特色
        3.2.1“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
        3.2.2 西方工业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引入
        3.2.3 工业建设中的防灾措施
        3.2.4 社会发展带动工业遗产保护
    3.3 文化适应性特色
        3.3.1 岭南建筑师与工业建筑遗产
        3.3.2 商业意识与工业遗产开发
        3.3.3 创新精神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3.4 广州工业遗产的价值综述
        3.4.1 历史价值
        3.4.2 科学技术价值
        3.4.3 社会文化价值
        3.4.4 艺术审美价值
        3.4.5 经济价值
    3.5 价值评价体系
        3.5.1 价值构成
        3.5.2 权重分配
        3.5.3 明确保护梯度
    3.6 小结
第四章 广州城市发展与工业建筑遗产
    4.1 城市发展与工业区形成
        4.1.1 工业自由分布阶段
        4.1.2 早期工业区形成阶段
        4.1.3 工业区系统规划阶段
        4.1.4 市镇工业区形成阶段
    4.2 广州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4.2.1 促进城市功能演变
        4.2.2 带动城市空间扩张
        4.2.3 奠定了城市建设的基础
    4.3 工业遗产分布区域划分
        4.3.1 西村片区
        4.3.2 河南片区
        4.3.3 白鹅潭片区
        4.3.4 员村片区
        4.3.5 黄埔片区
        4.3.6 白云片区
    4.4 分布特色及规律
        4.4.1 城市规划与遗产分布
        4.4.2 沿珠江分布呈带状分布
        4.4.3 以铁路沿线为聚点
    4.5 广州城市更新之路
        4.5.1“退二进三”
        4.5.2“三旧”改造
        4.5.3 城市更新
    4.6“旧厂房”改造政策
        4.6.1“旧厂房”范畴
        4.6.2“旧厂房”改造模式
        4.6.3 改造成果
    4.7 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制度
        4.7.1 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
        4.7.2 工业遗产保护建议
    4.8 小结
第五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利用
    5.1 广州工业遗产利用模式
        5.1.1 博物馆模式
        5.1.2 创意园模式
        5.1.3 商业开发模式
        5.1.4 公共绿地模式
    5.2 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优势
        5.2.1 文化产业密集
        5.2.2 发挥主题特色
        5.2.3 借助资金优势
        5.2.4 利用政策支持
        5.2.5 案例研究——TIT创意园
    5.3 广州创意产业园的分布与现状
        5.3.1 创意产业
        5.3.2 创意园分布状况
        5.3.3 发展现状及问题
        5.3.4 案例分析——唐人文化码头
    5.4 工业遗产改造设计的审美内涵
        5.4.1 工业遗产的审美驱动力
        5.4.2 工业特色的审美倾向
        5.4.3 追求技术的审美倾向
        5.4.4 崇尚废墟感的审美倾向
        5.4.5 空间审美倾向
        5.4.6 生态主义审美倾向
    5.5 工业遗产的厂区改造规划
        5.5.1 确定保护主体
        5.5.2 厂区规划思路
        5.5.3 改造利用模式
    5.6 工业遗产的空间再利用
        5.6.1 空间整合
        5.6.2 空间拆分
        5.6.3 空间扩张
    5.7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5.7.1 完整保留建筑立面——不改变原状
        5.7.2 保留立面信息——新旧融合
        5.7.3 增加立面元素——新旧冲突
    5.8 保留历史信息
        5.8.1 保存工业生产特征
        5.8.2 保留人文生活痕迹
        5.8.3 恢复生态环境
    5.9 工业特色的景观改造
        5.9.1 滨水景观改造
        5.9.2 公共景观改造
        5.9.3 景观节点设计
    5.10 小结
第六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案例研究
    6.1 案例选择及特点
        6.1.1 案例选择
        6.1.2 案例特点
    6.2 区域规划类——白鹅潭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6.2.1 白鹅潭概况
        6.2.2 白鹅潭现状评估
        6.2.3 现存工业遗产调查
        6.2.4 整体保护策略
        6.2.5 保护个案研究
        6.2.6 案例评价
    6.3 文物保护类——顺德糖厂保护利用研究
        6.3.1 顺德糖厂概况
        6.3.2 建筑、构筑物发展演变
        6.3.3 现状勘察
        6.3.4 价值评估
        6.3.5 城镇关系及影响
        6.3.6 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护
        6.3.7 展示利用指引
        6.3.8 案例评价
    6.4 保护利用类——南方面粉厂南通库区保护与利用
        6.4.1 南方面粉厂概况
        6.4.2 文物本体建设情况
        6.4.3 现状勘察
        6.4.4 价值评估
        6.4.5 保护修缮方案
        6.4.6 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护
        6.4.7 恢复文物环境
        6.4.8 展示利用指引
        6.4.9 案例评价
    6.5 更新改造类——广钢地块更新改造
        6.5.1 广州钢铁厂概况
        6.5.2 规划范围与对象
        6.5.3 工业遗产现状
        6.5.4 价值评估
        6.5.5 保护与利用
        6.5.6 景观设计改造
        6.5.7 案例评价
    6.6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7.2 不足与展望
    7.3 创新之处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一: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顺德糖厂调查表
附录三:南方面粉厂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与意义
    学术史回顾
    相关概念界定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
第一章 邮政基础法规解读——邮政条例
    一 邮政条例的修订
    二 邮政条例的解读
    三 邮政条例的施行
第二章 邮政组织与管理制度
    一 组织体系
    二 各级邮政机构的权限与职责
    三 管理制度
第三章 业务制度
    一 按性质分类
    二 按寄递手续分类
    三 其他业务
第四章 邮政人群
    一 邮政员役
    二 邮政人事制度
    三 邮政人事制度的运行
第五章 邮政业务状况
    一 邮政基础设施
    二 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的发展
    三 邮政收支状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四、邮票上的自行车——从邮票上看自行车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之歌[J]. 林霏开. 上海集邮, 2021(05)
  • [2]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D]. 宋燚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D]. 范雨竹. 西南大学, 2019(05)
  • [4]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 曾飘.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5]遗产活化视角下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研究[D]. 柏灵.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1)
  • [6]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D]. 刘叶郁.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疑云重重[J]. 约瑟夫·芬德,孔雁. 译林, 2017(06)
  • [9]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D]. 贾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10]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D]. 李家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7)

标签:;  ;  ;  ;  ;  

邮票上的自行车 - 邮票上的自行车进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