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一、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妮娜,纪瑞鹏,米娜,张淑杰,于文颖,方缘,张玉书[1](2021)在《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当前东北地区过量施氮的问题,研究减量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对优化氮肥的科学管理技术,促进春玉米生产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丹玉405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播种的方式,以农民习惯性施氮量为对照,设置11.1%、55.5%和100%三个水平减量施氮试验,分析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减氮导致生长发育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干、鲜重、叶片比重等)均减少,不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干物质向叶片分配,随着减氮量的增加,减少幅度增加。苗期以后,适量减氮促进玉米地上部的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占比等生物学性状有增加趋势。适量减氮导致果穗长、果穗粗、百粒重、理论产量、籽粒含水量和淀粉含量增加,籽粒脂肪含量减少,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随着减氮量的增加,果穗长、果穗粗、百粒重和理论产量增加幅度均减小,籽粒含水量和淀粉含量增加幅度增大,脂肪含量减少幅度减小。减氮11.1%时,果穗长、果穗粗和理论产量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1.9%、3.7%和11.5%。当施氮量为240 kg·hm-2(减氮11.1%)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为945.4 g·m-2,籽粒脂肪含量最少,为2.4 g·100 g-1;氨基酸含量最大,为83.9μmol·g-1;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8%。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的玉米生产提供更加完善的施肥管理,指导农户科学施肥。

王英[2](2021)在《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黄土高原丘陵区糜子氮肥种类单一、利用率低的问题,并确定适宜当地的控释氮肥施用量,本试验以糜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连续两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减量下糜子形态指标、生理特性、土壤氮素养分、土壤生物学性状、糜子氮肥利用、糜子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揭示了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发育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与施用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显着提高了糜子生育后期株高6.16%~8.82%、茎粗4.39%~8.00%和单株叶面积7.10%~8.47%。减氮20%~40%糜子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分别降低0.71%~16.58%、0.91%~15.36%和2.28%~12.17%。(2)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量10%较施用尿素可提高糜子干物质积累量1.37%~8.77%,SPAD 1.03%~5.05%,氮平衡指数2.66%~8.34%,根系活力1.22%~6.26%。减氮20%以上糜子干物质量、SPAD值、氮平衡指数和根系活力较施用尿素降低0.68%~11.49%、1.11%~7.45%、1.99%~12.82%和3.09%~8.86%。(3)同施用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显着提高糜子生长中后期0~40cm土层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其中土壤硝态氮增幅可达11.80%。减氮20%~40%降低了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降幅为0.40%~12.29%、1.87%~32.51%和0.59%~17.07%。施控释氮肥及减氮0~30%未显着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4)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氮10%较施用尿素可提高糜子籽粒粗蛋白含量0.80%~2.60%,降低粗脂肪含量0.80%~3.00%。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可降低糜子籽粒淀粉含量1.50%,并提高糜子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5)控释氮肥全量施用较尿素显着提高糜子产量4.96%,减氮10%时仍可增产2.84%,控释氮肥减量20%~40%时产量降低0.84%~5.28%。施用控释氮肥主要通过改变穗数和穗重影响产量。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量10%增加经济效益1.29%~2.85%。控释氮肥减量20%~40%时经济效益降低2.08%~7.40%。综上所述,控释氮肥较尿素可以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及生物学活性,促进糜子生长发育,显着提高糜子产量及经济效益。但控释氮肥减量10%以上时会导致土壤无机态氮含量降低,肥效变差,经济效益较施用尿素降低。故该地区糜子种植中控释氮肥以纯氮120 kg·hm-2为宜,若要降低环境风险也可减量10%。

王旭敏[3](2021)在《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夏玉米生产中灌溉水资源不足和施氮过量不仅严重浪费水肥资源,同时对农田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不同减氮节水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水氮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分布残留情况的影响,同时建立并验证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旨在为关中平原夏玉米水肥减量增效的生产模式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于2018和2019年在陕西杨凌开展夏玉米水氮减量田间试验。灌溉设常规灌溉(800 m3 hm-2)、减量灌溉(400 m3 hm-2)和不灌溉(0 m3 hm-2)三个处理;施氮设常规施氮(300 kg N hm-2)、减施25%(225 kg N hm-2)、减施50%(150 kg N hm-2)、减施75%(75 kg N hm-2)和不施氮肥(0 kg N hm-2)五个处理,两品种为郑单958和浚单2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夏玉米地上部生长、产量形成、土壤水分动态、水氮利用效率情况和成熟期硝态氮分布残留特征,并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适当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不会显着影响夏玉米生长。与常规水氮模式相比,减量灌溉、减氮25%处理下,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过程合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未降低;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无显着影响,也能加快花前LAI上升速度且减缓花后LAI下降速度;穗位叶在抽雄期~成熟期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对SPAD值无显着影响;植株地上部氮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变化过程合理。(2)适当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未显着降低产量,且提高了品质和收益。与常规灌溉量(W2)相比,不灌溉处理郑单958产量显着下降17.3%,浚单20产量显着下降14.3%,有减产风险,但在减量灌溉处理下,玉米穗数、穗粒数以及百粒重均未产生显着变化,未降低产量;减氮25%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夏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显着差异。减量灌溉下减氮25%对籽粒品质有一定提升作用。郑单958两年平均收益较常规水氮处理增加1048元hm-2,浚单20增加2151元hm-2。(3)减少灌溉量和施氮量显着提高了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常规灌溉处理下玉米从拔节期开始土壤水分含量始终保持较高,80 cm以下土层水分有减小趋势,到成熟期各土层水分含量逐渐提高,基本保持在18%以上,对土壤水分补充作用显着。减量灌溉处理下夏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较常规灌溉有所降低,但成熟期浅层土壤水分含量较播前大幅提高,也起到一定补充水分作用。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施氮量和灌溉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回收率(NRE)、氮素利用效率(NUE)随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与常规水氮组合(W2N300)相比,减量灌溉、减氮25%处理下郑单958和浚单20两年平均WUE分别显着提高20.9%、31.6%;NAE分别显着提高51.1%、25.7%;NRE分别显着提高8.4%、5.9%;NUE分别显着提高21.2%、13.7%。(4)夏玉米收获后硝态氮含量在0~200 cm土壤剖面中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郑单958和浚单20各减量施氮较常规施氮量硝态氮残留量两年平均减少25.2%~86.8%、30.2%~87.6%;硝态氮累积峰随灌溉量的增加逐渐向下层土壤移动,常规水氮处理淋溶现象最明显。结合分析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硝态氮残留量之间的关系,减量灌溉下,施氮量在207~210 kg hm-2综合表现较好。(5)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植株临界氮浓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均符合幂指数关系(W0:Nc=35.04DM-0.27;W1:Nc=37.15DM-0.31;W2:Nc=33.36DM-0.37),W1处理下植株吸氮量高且氮浓度稀释速度适宜。用来评价模拟和实测氮浓度值拟合程度的标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4、1.45、1.30和9.90%、7.48%、8.24%,即曲线模型在两年间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不同灌溉条件下氮营养指数(NNI)值表现为W1>W2>W0,不同生育时期NNI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W0、W1、W2处理下NNI接近“1”时的施氮量分别为225、150~225、225~300 kg hm-2。通过验证表明NNI与产量、NAE、相对产量均有显着、极显着相关关系,所以NNI能够进一步说明不同水氮处理下的产量变化。本研究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建立的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氮营养指数,对夏玉米氮营养诊断和水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水肥利用效率、植株氮营养状况以及硝态氮残留情况,关中平原夏玉米生产中推荐减量施氮25~30%,即施氮200~225 kg hm–2,拔节期灌溉400 m3 hm–2,可以达到兼顾作物产量和生态效益的减氮节水目标。

张杰[4](2021)在《氮肥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合理的施氮量和施用方式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经。本研究在氮梯度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裂区处理,研究三种施用方式在不同施氮量下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干物质累积量、氮素累积利用和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为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提供理论支撑。以氮肥施用方式为主处理,设常规尿素一次施用(OF)、常规尿素分次施用(TF)和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用(MF)3种施用方式,以施氮量为副处理,设0、60、120、180、240、300 kg/hm2(N0、N60、N120、N180、N240、N300)6个施氮梯度处理。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氮梯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在甘肃庄浪、宁夏彭阳和山西应县三个试验点当施氮量分别达到60、120、120 kg/hm2(2019年)和120、120、240 kg/hm2(2020年)后,春玉米产量不再显着增加,此时对应的产量分别为11.3、8.9、11.9 t/hm2(2019年)和13.2、10.1、13.9 t/hm2(2020年)。陕西长武试验点在三年试验中产量均不受施氮量影响。(2)增施氮肥显着增加了春玉米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和干物质累积量,当施氮量达到一定值后产量、经济效益和干物质累积量不再显着增加;三种氮肥施用方式下,MF施用方式较OF施用方式显着增加了春玉米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吐丝期和收获期的干物质累积量。(3)增施氮肥显着增加了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最大。MF施用方式较OF施用方式显着增加了吐丝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的SPAD值。(4)增施氮肥显着增加了花前氮素累积量、花后氮素累积量、氮素总累积量、茎氮转移量和叶氮转移量。三种氮肥施用方式下,花前氮素累积量、花后氮素累积量、氮素总累积量、茎氮转移量和叶氮转移量均以MF施用方式显着最高。(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显着下降,土壤无机氮残留和表观损失显着增加。三种施用方式下,MF施用方式较OF施用方式显着增加了氮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显着降低了土壤无机氮残留和表观损失。

唐靓[5](2021)在《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早春低温和不均匀降水是限制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不同地表覆盖和农田养分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控释氮肥因其能控制氮素释放速率,使其与作物需求基本同步,实现作物高产和养分高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不同地表覆盖下配施控释氮肥的增产增效潜力及其机制,本研究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覆盖(NM:无覆盖;FM:地膜覆盖;SM:秸秆覆盖)与施氮方式(N0:不施氮肥;NU:常规施氮-普通尿素;NC:优化施氮-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1:2配施),共9个处理,并结合田间微区试验和15N标记,系统分析不同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累积、根系时空分布、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比较作物对剖面残留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多年连续不同覆盖与施氮的响应趋势,以期为旱作稳产高产氮高效和农田绿色可持续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增加了作物产量,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增产作用最显着。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增加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和营养生长期光能捕获量,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累积,从而提高了春玉米籽粒产量和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三年平均籽粒产量较无覆盖分别增加6.3%~27.9%和2.6%~8.9%。施氮显着增加春玉米籽粒产量,优化施氮处理2016和2017年平均籽粒产量较常规施氮分别显着增加4.6%和12.4%,2018年两者之间无差异。地膜覆盖优化施氮获得最高产量,2016、2017和2018年分别为14.9、14.8和16.7 t ha-1。地膜覆盖优化施氮显着增加了玉米籽粒产量,减少了追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2016和2017年获得最大净效益,分别为每公顷1.76和1.75万元。(2)优化施氮处理改变了覆膜玉米根系生长特征,促进了生育后期根系下扎和细根生长。优化施氮显着促进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上层根系生长,同时延缓蜡熟期深层土壤根系衰老。与常规施氮相比,优化施氮处理2016和2017年蜡熟期各土层根长密度分别显着增加52.1%~119.4%和24.2%~63.2%。吐丝期上层以及乳熟期和蜡熟期0-100 cm土壤剖面根长、根干重和根表面积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显着正相关。(3)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有效改善玉米生育前期上层土壤含水量,增加生育后期深层土壤水分消耗,显着提高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效果更显着。与无覆盖相比,三年V6时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1.2%~22.7%和2.29%~8.2%。从施氮平均看,与无覆盖相比,2016和2017年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8.5%和25.4%,秸秆覆盖分别增加16.0%和17.5%,2018年覆盖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优化施氮增加生育后期深层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地膜覆盖常规施氮相比,2017和2018年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处理10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1.3%~6.8%和0.4%~2.6%。从不同覆盖平均看,与常规施氮相比,2016、2017和2018年优化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3.7%、19.8%和3.9%。地膜覆盖优化施氮获得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三年分别达38.1、38.8和38.9 kg ha-1 mm-1。(4)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优化施氮增加了吐丝前氮素累积和转移,增加了吐丝后氮素累积量和收获时期总氮素吸收量,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减少了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向下淋溶,地膜覆盖效果更显着。与无覆盖优化施氮相比,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处理2016、2017和2018年PFP分别增加28.8%、21.2%和8.9%,秸秆覆盖优化施氮分别增加6.3%、2.5%和3.0%。与无覆盖相比,优化施氮条件下地膜覆盖处理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分别减少59.6%和87.2%,秸秆覆盖分别减少53.6%和61.9%;常规施氮条件下,地膜覆盖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分别减少58.6%和73.7%,秸秆覆盖0-1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减少49.9%,100-200 cm增加18.4%。(5)地表覆盖或施氮均显着增加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对上层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率高于下层,且地膜覆盖的效果比秸秆覆盖显着。15NO3-N标记结果表明,2018年地膜覆盖施氮处理对20-50 cm和50-80 cm土层15NO3-N的利用率最高,分别为20.20%和16.99%。从施氮平均看,与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相比,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处理玉米对20-5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25.1%、28.2%和25.7%。从不同覆盖平均看,与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相比,不施氮和施氮处理玉米对20-5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31.2%和22.6%。施氮和地膜覆盖对20-50 cm和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降低了15NO3-N的下移距离。因此,覆膜和施氮可调控增加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剖面累积硝态氮的吸收利用,避免其向更深层次土壤迁移,减少损失。(6)地表覆盖和施氮不同程度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微生物共生关系。与无覆盖相比,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有机质(SOM)、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含量,增加了寡营养型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细菌的Alpha多样性,促进了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秸秆覆盖增加了SOM、DOC、MBC和MBN含量,增加了富营养型细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寡营养型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同覆盖和施氮对真菌Alpha多样性无明显影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显着降低了细菌的Alpha多样性,增加了富营养型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促进了土壤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加了微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增加了生态位和获取养分的渠道。本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控释氮肥配施优化施氮处理氮素释放规律更好地满足该地区春玉米生长氮素需求,促进玉米生育后期根系下扎,延缓根系衰老,有效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促进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了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向下迁移损失;增加籽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多年连续地膜覆盖和施氮处理也增加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加获得养分的渠道,是促进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生产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杨乔乔[6](2021)在《滴灌水肥协同对玉米籽粒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机理》文中研究指明

姚丹丹[7](2020)在《施氮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适宜的施氮量有利于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收。本研究以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高氮高效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材,设置5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N1(120kg·hm-2,较NCK减氮66.66%)、N2(180kg·hm-2,较NCK减氮50%)、N3(240kg·hm-2,较NCK减氮33.33%)、N4(300kg·hm-2,较NCK减氮16.66%)、NCK(360kg·hm-2,本地生产施氮量)。以冀东地区生产施肥量为对照,探讨减氮条件下施氮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冀东地区春玉米施氮量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秃尖长、轴粗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京农科728在低氮条件下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先玉335在高氮条件下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在N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11180.04kg·hm-2,高氮高效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在N4处理下产量最高,为12309.14kg·hm-2,其次在N2处理下产量为11712.85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均呈正相关。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灌浆期,京农科728在N1处理下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达到最大值,先玉335在N4处理下光合速率达到最高值。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不断上升,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先玉335在成熟期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量较京农科728高出10.79%。氮素积累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品种在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氮素分配比例均为籽粒>叶片>茎秆>穗轴>叶鞘>苞叶>雄穗。在N2处理下,京农科728的籽粒、茎秆和穗轴含氮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达到最高值;在N4处理下,先玉335的茎秆、叶片和籽粒含氮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氮肥偏生产力和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4.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京农科728在低氮条件N2处理下籽粒生理成熟期含水率最低,N1处理下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最低,平均脱水速率最高;先玉335在高氮条件NCK处理下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时含水率最低,在N3处理下脱水速率最高。籽粒含水率与苞叶含水率、脱水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茎秆含水率、脱水速率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水平。综上分析,本试验认为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在冀东地区适宜施氮量为180kg·hm-2,高氮高效型玉米品种先玉335适宜施氮量为180kg·hm-2。

佟桐[8](2020)在《氮肥与密度互作对玉米抗倒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调控效应》文中提出近年来,玉米产量逐年上升,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玉米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1/3以上,总产占全国40%,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2016年以来,国家号召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摆脱农业生产中投入品过多的现状。因此,为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当前黑龙江玉米肥料施用过多及种植密度不足的现状,本研究以氮肥和密度为出发点,以农华101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向阳农场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个氮肥(纯氮)水平,分别为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N3),设置3个密度水平,分别为6.75万株?hm-2(D1)、8.25万株?hm-2(D2)、9.75万株?hm-2(D3),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玉米叶片冠层光合特性、叶片碳氮代谢、茎秆倒伏特性、根系伤流特性、籽粒灌浆动态及产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肥和密度互作下,中密度中氮肥的D2N2处理提高了叶片光合作用,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SPAD值含量均为D2N2处理最大,RUBPCase、PEPCase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D3N1处理和D1N2处理。平均叶倾角和光能截获率(PAR截获率)在叶片上层差异显着。相关分析表明,各生育时期叶绿素SPAD值和PEPCase酶与产量显着相关,而RUBPCase酶只在灌浆初期与产量有极显着相关性。2、不同氮肥和密度互作下,D2N2处理增强了叶片氮代谢能力,延缓了叶片衰老。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脱氢酶(GDH)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抽雄吐丝期和灌浆初期,NR活性在D1N2处理最高;除抽雄吐丝期外,GS活性为低密度下最高;在各生育时期,GOGAT和GDH活性为D2N2处理最高。3、不同氮肥和密度互作下,D2N2处理能显着提高茎秆抗倒伏性,降低玉米倒伏率。D2N2处理增加了玉米株高、茎粗、节间长度、穿刺强度、弯折强度,提高了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4-香豆酸:Co A连接酶(4CL)活性。当氮肥施用量达到300 kg?hm-2时,各项指标均为增加或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除株高外,其余玉米茎秆倒伏指标与倒伏率呈显着负相关,其中茎粗、节间长度、穿刺强度、弯折强度与倒伏率呈极显着负相关。4、不同氮肥和密度互作下,D1N1和D3N3处理各项伤流指标显着低于D2N2处理。D2N2可以显着增加根系伤流量,提高伤流液中金属元素、氨基酸、内源激素的流量,促进地上部生长发育。相关分析表明,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与茎秆纤维性状显着相关,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金属元素、IAA和CTK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5、与D1N1和D3N3处理相比,D2N2处理增加了玉米的最大灌浆速率(Vm)和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延长了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Tm)。各处理对平均灌浆速率(Gm)的影响差异不大。随着灌浆期的推进,籽粒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CTK)逐渐下降,籽粒中脱落酸(ABA)先增加后降低。6、D2N2处理增加了玉米的粒重,提高了产量。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对穗粗和穗行数影响不明显,但对行粒数、穗粒数和秃尖的影响显着。表现为种植密度越大,行粒数越小,秃尖越长。产量在D2N2处理时获得最大值,为9321.21 kg?hm-2,比D1N1和D3N3处理分别高5.14%、59.01%,说明适当增施氮肥和增加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刘莹[9](2020)在《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完善东北春玉米高产高效抗倒栽培技术,通过大田裂区试验,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7.5×104株/hm2密度下设置四种施硅方式,分别为奥利硅基(颗粒硅,Si-Pa.)、Energia-M浸种(硅浸种,Si-So.)、Energia-M叶面喷施(硅喷施,Si-Sp.)和不施硅对照处理(CK);四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120(N120)、180(N180)、240(N240)kg-N/hm2。研究施硅方式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构成、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施硅方式和硅氮互作显着影响产量(P<0.01),施氮量影响不显着。产量最高的处理为颗粒硅+N180。其中,仅考虑施硅方式表现为颗粒硅>硅浸种>硅喷施>无硅;仅考虑施氮量表现为N180>N240>N120。同时,在三个施氮水平,低氮(N120)、中氮(N180)和高氮(N240)下,施硅处理相比对照组分别增产10%以上。因此施硅肥使春玉米增产显着,尤其是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增施硅肥可以改善玉米的穗部性状,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2)硅肥施用方式显着增加春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光合势(Leaf area duration,LAD)和叶绿素的含量(P<0.01)。颗粒硅+N180光能利用率最高,LUE为3.62%。且产量与株高、茎粗、光能利用率、叶绿素含量成显着正相关。推测硅肥可以影响玉米不同氮肥处理下的株型、光能利用等方面而改善玉米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3)本试验条件下,施硅方式、施氮量以及硅氮互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施硅方式和硅氮互作显着影响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 of applied N,AEN);施氮量和硅氮互作则显着影响氮肥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applied N,PFPN)。在同一施硅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逐渐下降。硅氮互作对氮素收获指数(Nitrogen harvest index,NHI)的影响显着,施硅方式和施氮量影响不显着。氮素转运效率(Nitrogen translocation efficiency,NTE)各处理之间无显着影响。施硅方式对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Nitrogen contribution proportion,NCP)有显着性影响,但施氮量对其影响不显着。(4)施硅方式均可以显着降低玉米倒伏率10%以上,表现为硅浸种(5.67%)<颗粒硅(6.23%)<硅喷施(7.01%)<CK(23.00%)。施硅方式和施氮量对推倒强度的影响显着,推倒强度与倒伏率成显着负相关(P<0.01)。施硅显着增加玉米的机械强度、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和节间硅的含量,并显着降低玉米第三节节间长。因此硅肥可以影响玉米不同氮肥处理下的抗倒伏性能,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

牛煜[10](2020)在《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玉米施用化肥过量和畜禽粪污资源利用低的现状,探讨了应用液体有机肥作基肥,不施种肥,仅追施化肥可行性及化学氮肥减量比例。采用田间试验,试验设T1:不施氮肥、T2:化肥(种肥+追肥)、T3:液体有机肥(67.5 t·hm-2)、T4、T5、T6处理基肥与T3相同,化学氮肥追施量分别为T2的40%、60%、80%,共6个处理。研究了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化学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基肥应用液体有机肥并减氮40%(T5)和减氮20%(T6)与单施化肥(T2)相比在营养生长期SPAD值提高5.9%(P<0.05)和5.2%,且在生殖生长期仍提高2.7%和0.7%。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利于玉米叶绿素合成并能延缓叶片衰老。(2)应用液体有机肥不施用种肥与T2处理相比在拔节期总干物质积累量提高22.4%(P<0.05),T5和T6处理与T2处理相比在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1%和0.3%、16.4%(P<0.05)和8.4%,在生育后期植株、籽粒生长速率提高了34.3%(P<0.05)和28.6%(P<0.05)、32.0%(P<0.05)和15.8%,收获指数提高了15.0%(P<0.05)和8.2%。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提高干物质积累量、调节各器官生长速率、优化籽粒所占比重。(3)T5和T6处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分别提高22.4%(P<0.05)和9.5%(P<0.05)、46.6%(P<0.05)和28.3%(P<0.05)、46.6%(P<0.05)和63.7%(P<0.05);总氮、磷、钾积累量提高10%(P<0.05)和2.9%、23.6%(P<0.05)和24.1%(P<0.05)、5.2%和20.1%(P<0.05);氮、磷转运对籽粒贡献率提高20.4%(P<0.05)和34.2%(P<0.05)、77.1%(P<0.05)和42.6%(P<0.05);氮、磷、钾素收获指数提高11%(P<0.05)和6.3%、18.8%(P<0.05)和3.3%、39.2%(P<0.05)和36.4%(P<0.05)。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促进养分吸收、优化养分在各器官的分配与转运。(4)T5和T6处理百粒重提高3.16%(P<0.05)和0.53%,产量分别提高8.42%和5.78%,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含量提高4.9%(P<0.05)和5.7%(P<0.05)、1.8%和2.1%、1.2%(P<0.05)和1.1%(P<0.05)。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实现高产优质。(5)T5处理的化肥氮利用率、化肥氮贡献率分别提高27.78%(P<0.05)、1.54%(P<0.05),T5、T6处理的化肥氮农学利用率、化肥氮偏生产力、总氮贡献率分别提高9.26 kg·kg-1和2.69kg·kg-1(P<0.05)、45.73 kg·kg-1(P<0.05)和18.26 kg·kg-1(P<0.05)、6.46%(P<0.05)和4.55%(P<0.05),收益增加854元·hm-2和245元·hm-2。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具有良好的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条件下,基肥应用67.5 t·hm-2液体有机肥,不施用种肥对玉米拔节期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具有积极作用。应用液体有机肥减施40%化学氮肥,对玉米生长有积极作用。不仅能使植株提前进入生殖期,使籽粒率先形成,还能延长生殖生长时间,延缓玉米穗位叶的衰老,利于籽粒持续积累,具有良好的收获指数及经济效益。此外对玉米养分吸收积累也有较好的的效果,不仅能将营养器官内的大量养分转运至籽粒,还能将在生育后期从外部吸收的养分高效输送至籽粒,从而提高化学氮肥利用效率,并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提升,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本试验选用由丹麦先进工艺加工的液体有机肥,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畜禽粪污;有效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基肥应用液体有机肥且不施用种肥,提高农机播种效率,在生育旺盛期追施化肥的施肥模式,可缩短玉米营养生长期并延长生殖生长期,加快籽粒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观测项目与方法
        1.2.1 土壤湿度观测
        1.2.2 生长发育观测
        1.2.3 产量结构分析
        1.2.4 品质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减量施氮对春玉米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2.1.1 株高
        2.1.2 叶面积指数
        2.1.3 生物量
    2.2 减量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3 减量施氮对春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2.3.1 脂肪
        2.3.2 淀粉
        2.3.3 氨基酸
        2.3.4 粗蛋白
3结论与讨论

(2)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减氮研究现状
        1.2.2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2.3 控释氮肥应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控释氮肥应用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1.3 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株高的影响
        3.1.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茎粗的影响
        3.1.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1.4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3.2.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SPAD值的影响
        3.2.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氮平衡指数的影响
        3.2.4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氮素养分及p H的影响
        3.3.1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3.2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3.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3.4 控释氮肥减量对成熟期土壤p H的影响
    3.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4.1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影响
        3.4.2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脲酶含量的影响
        3.4.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影响
        3.4.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3.4.5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3.5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氮肥利用的影响
    3.6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6.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6.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6.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3.7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4.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4.5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2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3.3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1.3.4 水氮处理对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夏玉米地上部生长各指标测定项目与方法
        2.5.2 夏玉米产量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2.5.3 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2.5.4 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构建及验证方法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3.1 减氮节水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 减氮节水处理对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4 减氮节水处理对穗位叶SPAD值的影响
    3.5 减氮节水处理对植株地上部氮含量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不同灌溉量下籽粒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4.3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4.4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动态
    5.2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夏玉米肥料利用效率
    5.4 小结
第六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的影响
    6.1 减氮节水处理对0~20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6.2 减氮节水处理对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6.3 减氮节水处理下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与硝态氮淋失的关系
    6.4 小结
第七章 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与氮素营养诊断
    7.1 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量、植株氮含量和籽粒产量的方差分析
    7.2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建立
    7.3 不同灌溉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验证
    7.4 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夏玉米氮营养指数动态变化
    7.5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氮营养指数与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相对产量的关系
    7.6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8.1.2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8.1.3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8.1.4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8.1.5 减氮节水处理对硝态氮分布累积情况的影响
        8.1.6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特征
        8.1.7 关中平原适宜施氮量和灌溉量的确定及氮营养指数的可行性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氮肥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1 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
        1.2.2 玉米氮素营养特征
        1.2.3 缓控释肥的研究与应用
        1.2.4 氮肥施用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生长指标
        2.3.2 土壤硝态氮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1 数据处理
        2.4.2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氮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地区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1.2 不同地区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4.1.2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动态的影响
        4.1.3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1.4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5.1.2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氮素转运的影响
        5.1.3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1.4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1.2.2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1.2.3 普通氮肥分次施氮对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1.2.4 控释氮肥一次施氮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及资源利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4 指标计算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降雨量和干期
        2.3.2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3.3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2.3.4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2.3.5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2.3.6 各指标相关分析
        2.3.7 经济效益分析
    2.4 讨论
        2.4.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2.4.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施氮对地膜覆盖春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3.3.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水分分布和利用的影响
        3.3.3 各指标相关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残留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指标计算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各器官氮浓度的影响
        4.3.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累积、转运和利用的影响
        4.3.3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4.3.4 覆盖和施氮对农田氮损失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4.3.5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6 各指标相关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概况
        5.2.2 试验年份玉米生育期内气象条件
        5.2.3 试验设计
        5.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5.2.5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吸氮量的影响
        5.3.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吸收残留硝态氮的影响
        5.3.3 覆盖和施氮对残留硝态氮在土壤剖面运移的影响
        5.3.4 土壤剖面根系和残留硝态氮利用率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6.3.3 覆盖和施氮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3.4 覆盖和施氮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6.3.5 覆盖和施氮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网络相关性
    6.4 讨论
        6.4.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6.4.3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施氮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氮量与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系
        1.2.2 施氮量对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1.2.3 施氮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1.2.4 施氮量对籽粒灌浆与脱水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品种特性调查
        2.3.2 光合特性测定
        2.3.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2.3.4 各器官全氮含量的测定
        2.3.5 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测定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施氮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施氮量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3.1.2 施氮量对春玉米穗位高的影响
        3.1.3 施氮量对春玉米茎粗的影响
        3.1.4 施氮量对春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3.2 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
        3.2.1 施氮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春玉米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3.3 施氮量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施氮量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2 施氮量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蒸腾速率的影响
        3.3.3 施氮量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气孔导度的影响
        3.3.4 施氮量对春玉米各生育时期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3.4 施氮量对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施氮量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2 施氮量对春玉米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5 施氮量对春玉米地上部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5.1 不同生育时期春玉米氮素积累量的变化
        3.5.2 施氮量对春玉米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氮素分配的影响
        3.5.3 施氮量对玉米氮转运效率及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3.5.4 施氮量对玉米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3.6 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影响
        3.6.1 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6.2 施氮量对春玉米脱水特性的影响
        3.6.3 施氮量、产量与灌浆、脱水特性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施氮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4.1.3 施氮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4.1.4 施氮量对春玉米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氮肥与密度互作对玉米抗倒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 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5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的测定
        2.3.2 叶片冠层光合指标的测定
        2.3.3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2.3.4 茎秆倒伏性状的测定
        2.3.5 根系伤流液的测定
        2.3.6 籽粒灌浆参数的测定
        2.3.7 产质量的测定
        2.3.8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叶片冠层光合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1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叶片冠层指标的影响
        3.2.2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
        3.2.3 叶片光合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2.4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3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茎秆倒伏性状的影响
        3.3.1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3.2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茎粗及茎粗系数的影响
        3.3.3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节间长度的影响
        3.3.4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3.3.5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茎秆弯折强度的影响
        3.3.6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茎秆理化特性的影响
        3.3.7 木质素含量与木质素合成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3.8 玉米茎秆倒伏农艺性状与倒伏率的相关性分析
        3.3.9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倒伏率的相关性分析
    3.4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根系伤流液的影响
        3.4.1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根系伤流量的影响
        3.4.2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流量的影响
        3.4.3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3.4.4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根系金属元素流量的影响
        3.4.5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根系氨基酸流量的影响
        3.4.6 根系内源激素与茎秆纤维性状相关性分析
        3.4.7 根系伤流液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5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灌浆动态的影响
        3.5.1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
        3.5.2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3.6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产质量的影响
        3.6.1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6.2 氮肥和密度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叶片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的影响
    4.3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叶片氮代谢能力的影响
    4.4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
    4.5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玉米根系伤流的影响
    4.6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玉米灌浆动态的影响
    4.7 氮肥和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硅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1.2.2 硅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调控
        1.2.3 氮的吸收转运和再分配
        1.2.4 氮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调控
        1.2.5 硅对氮素的调控
    1.3 前人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
        1.4.1 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1.4.2 硅调控对春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1.4.3 硅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1.4.4 硅对垦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2.2.2 田间采样及调查试验方案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3.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及穗部构成的影响
        3.1.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3.1.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穗部构成的影响
        3.1.3 产量与穗部形状的相关性
    3.2 硅调控对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3.2.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2.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3.2.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3.2.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透光率的影响
        3.2.5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6 产量对形态指标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产量及其构成
        3.3.2 冠层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硅调控春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4.1 硅调控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4.1.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4.1.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1.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2 硅调控对春玉米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4.2.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积累的影响
        4.2.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分配的影响
        4.2.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转运的影响
        4.2.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2.5 施硅方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4.2.6 施硅对氮素积累的综合分析
    4.3 讨论
        4.3.1 碳代谢
        4.3.2 氮代谢
    4.4 小结
第五章 硅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5.1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倒伏率和推倒强度的影响
    5.2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5.3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立秆特性的影响
    5.4 施硅处理对春玉米第三节间长和硅含量的影响
    5.5 土壤中硅的含量
    5.6 植株内硅的含量
    5.7 施硅对倒伏性能综合分析
    5.8 讨论
        5.8.1 倒伏
        5.8.2 硅在植物中的分布
        5.8.3 土壤硅含量
    5.9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减施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2.2 有机无机配施对作物SPAD值的影响
        1.2.3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4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1.2.5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地点
        2.1.2 供试品种
        2.1.3 供试肥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SPAD值的测定
        2.3.2 玉米干物质测定
        2.3.3 玉米养分含量测定
        2.3.4 玉米产量品质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3.2.1 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3.2.2 玉米的生长速率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3.3.1 玉米的氮素积累及分配
        3.3.2 玉米的氮素吸收速率
        3.3.3 玉米的氮素转运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磷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3.4.1 玉米的磷素积累及分配
        3.4.2 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
        3.4.3 玉米的磷素转运
    3.5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钾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3.5.1 玉米的钾素积累及分配
        3.5.2 玉米的钾素吸收效率
        3.5.3 玉米的钾素转运
    3.6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
        3.6.1 玉米的产量及构成因子
        3.6.2 玉米的品质
    3.7 不同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7.1 玉米的肥料利用率
        3.7.2 玉米的经济效益
4 讨论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4.3.1 玉米的氮素吸收及转运
        4.3.2 玉米的磷素吸收及转运
        4.3.3 玉米的钾素吸收及转运
    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
    4.5 不同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籽粒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J]. 陈妮娜,纪瑞鹏,米娜,张淑杰,于文颖,方缘,张玉书.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04)
  • [2]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D]. 王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王旭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氮肥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张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D]. 唐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滴灌水肥协同对玉米籽粒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机理[D]. 杨乔乔. 宁夏大学, 2021
  • [7]施氮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姚丹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8]氮肥与密度互作对玉米抗倒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调控效应[D]. 佟桐.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硅调控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抗倒性能的影响[D]. 刘莹.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D]. 牛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