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抒情策略

契诃夫的抒情策略

一、契诃夫的抒情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1)在《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尤里·卡扎科夫是苏联抒情散文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散文领域中的诗人和画家”,为二十世纪的苏联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卡扎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语言优美,文笔亲切而真诚,明丽如画的大自然景色描绘和诗一般的抒情韵味见长,并以非比寻常的坦诚来展示人类心灵世界最深处的秘密,以深邃的目光反思自我,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然而,当俄罗斯学界已经掀起“卡扎科夫学”热潮的今天,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迄今更缺乏应有的学术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就俄罗斯的卡扎科夫研究,笔者经研究发现,虽然角度较多,但对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抒情叙事却缺乏充分研究,尚不足以言系统与深入。此等状况为本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以及对抒情叙事概念的界定,综述了中外学界对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抒情叙事的情感叙述是一种基于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笔者从卡扎科夫的叙事美学出发,分别阐释其简约之美、真诚之美、自然之美,并基于这三方面分析作家文学创作中抒情叙事。第二章研究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的文本建构及其特色体现,笔者将从叙事的抒情性、音乐性以及叙事时间的内化等角度阐释叙事策略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作家的《北方日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抒情叙事中所蕴涵的体裁混合特征,主要是日记、游记、诗歌、随笔之间体裁混合所呈现出的文本特征。第四章研究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将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契诃夫、布宁、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比,分别阐释对其抒情叙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来呈现所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卡扎科夫散文中抒情叙事的总体特征。

田琦[2](2021)在《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文中提出作为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张洁从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到《四只等着喂食的狗》以来,其小说风格不断转型。作为不断突破自己前一阶段创作风格的作家,张洁在文学史中无法被归入任何单一的文学流派。张洁小说风格转型的探索无论是对于张洁创作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张洁小说的风格转型为研究对象,探索时代是如何影响张洁小说不同风格的形成。本文的研究目标分为五章来完成,依据张洁小说不同风格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每一章第一部分梳理张洁小说的不同风格。其次,每一章第二部分探索张洁小说风格转型的成因,夹杂着外界环境的分析。再次,在对张洁小说风格特色的研究中加入学界对张洁有争议的作品的讨论。最后,尽量做到对张洁小说风格总体客观地评价。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对张洁小说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学界对张洁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还存在可继续展开的空间,并且阐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章论述张洁第一阶段(1978-1979年)的小说创作。此阶段张洁小说创作与时代、政治结合紧密,怀抱热情歌颂理想与爱情,呈现出抒情风格。同时,在抒情风格中又表现出矛盾性,一方面张洁小说具有建国十七年小说的政治性抒情;另一方面,张洁受“人道主义”思潮影响,她呼唤人性和真情的回归,小说又表现出一种个人化抒情风格。第三章论述张洁第二阶段(1980-1986年)的小说创作。较上一阶段,张洁小说写作视野下移,关注到女性和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同时,她写作的题材也有所拓宽。小说对恋爱婚姻、现实改革等问题进行书写,形成了不同于上一阶段的写实风格。张洁怀抱热情步入文坛,苏俄与红色文化对张洁第一阶段写作影响较深使张洁小说形成了抒情风格。逐渐地,张洁的理想被现实打破,她看见了社会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文艺政策的松动使呼唤人性与暴露问题的小说成为可能,她的文风就转为写实风格了。第四章论述张洁小说第三个阶段(1986-1993年)的小说创作。1985年,文坛正经历转向,各种西方思潮涌入国内,文坛兴起寻根、先锋和新写实小说热,张洁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荒诞风格。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张洁除了看见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外,她还关注到人性在金钱扭曲下的变异。此时期张洁小说的荒诞风格主要体现在以荒诞为主的表现技巧上,更重要的是张洁小说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被金钱扭曲形成的荒诞消费观、荒诞伦理观和道德观。第五章讨论张洁第四个阶段(1994-2020年)的小说创作。张洁在经历丧母之痛后,她接受了这一现实并逐渐回归平静。她的写作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参禅悟道审视内心,在历史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张洁结合自身情感经历与体验创作了家族历史小说《无字》。她还将写作目光聚焦人类文明和历史兴衰,解构历史的崇高性。此阶段张洁小说主要呈现出宗教与历史杂糅的风格。结语部分主要对张洁小说进行整体评价。张洁在不断改变和突破小说写作风格的同时,始终秉持着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文学理想不变。她的写作始终有关照对象,书写人类面临的各种课题,如爱情难题、生老病死、命运与人生、人类文明与历史演变等。张洁正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不断书写她对生命的思考,她的小说不应该被新一代读者遗忘。

桑园[3](2021)在《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契诃夫《第六病室》翻译风格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格翻译研究对文学作品翻译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从古至今,大量译学家对风格翻译进行探究,力求做到与原作风格一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对风格的理解通常借助于具有抽象性、印象性词语。这些词语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反映文本的风格特点。然而印象性词语具有一定主观因素,对风格翻译研究缺少一定科学严谨性。二十世纪80年代,刘宓庆提出风格标记理论,认为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对风格进行分析。风格标记理论为译者在语言结构层识别原作风格特点提供理论依据,为译者再现原作风格提供可操作性方法。该理论的提出对风格翻译研究产生深远意义。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为译者掌握原文风格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风格可译性提供信息转换通道,使风格不再是难以捕捉的气质,为翻译风格研究提供新视野。《第六病室》是契诃夫代表作之一。契诃夫以客观冷静的笔锋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弊端,希望以此激励俄国人民觉醒,不再混沌,发起反抗。该作品反映契诃夫思想革新,表明他不再信奉托尔斯泰主义。契诃夫行文风格独特,因此对《第六病室》翻译风格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从形式风格标记和非形式风格标记两方面分析契诃夫《第六病室》原文本与三部译本,探究不同译者再现原作风格时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对比得出传递该作品风格特点的最优解。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绪论介绍《第六病室》及其中译本,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论述风格相关概念,并阐明风格标记理论来源及其内容。依据风格的概念对《第六病室》原文本进行风格概述,并使用语料库翻译学方法和文本分析法探究三位译者的译者风格。第二章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挖掘文本中形式风格标记,从词汇标记、句法标记和修辞标记三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把握原作风格特点。通过对比不同译者的译本,探究译者以何种策略再现原作形式风格。第三章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发掘文本中非形式风格标记,从作品艺术特色风格和作家精神气质两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把握作家思想内涵,了解其创作风格。通过对比不同译本,探索译者对原作非形式风格特点再现所运用的翻译策略。结语总结全文。对比不同译本发现对形式风格标记进行翻译时,译者在词汇层面上应当选取语义恰当的词汇;在句法层面上,应对句子进行拆分转化,使之符合原作风格特点同时也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在修辞层面上,应当考虑修辞色彩,使用一定汉语表达手段突出强调原文修辞风格特点。对非形式风格标记翻译时,应当准确把握原作者思想内涵,使用对应式转化策略,对原作风格进行模仿。

张颖[4](2020)在《《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文中认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从“世界文学”到“中国文学”,再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繁杂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发生是十分隐秘的。外国文学的译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确立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法与手段。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译介作品的期刊《译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等因素入手,梳理《译文》从创刊到停刊的发展历程,考察由《译文》月刊中译介作品所构成的世界文学样貌,探讨此样貌形成的历史、社会和文学等因素,进而研究《译文》对于中国新文学产生的价值与影响,并对《译文》杂志进行总体的、客观的评价。第一章从我国现代文学译介的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史实、史料对《译文》的创刊原因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译文》的诞生是中国“新文学”建立的需要,是近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积累的发展,是“杂志潮”与“翻译年”共同推动下的产物,也是在“文化围剿”政策影响下文人的生存之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鲁迅、茅盾与黎烈文共创《译文》。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次“停刊”风波,《译文》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记。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与统计的方法,从原作国别、原作家构成、译介作品体裁、文论译介以及译作主题五个方面对《译文》中刊载的352篇译介作品进行详细考察,描述《译文》所呈现出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文学的文学样貌。《译文》对苏俄文学的“突显”,对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视,对欧美文学的“遮蔽”,对日本文学的借鉴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学在《译文》中的“消失”都展现着20世纪30年代各国文学在《译文》译者眼中的地位与层次。《译文》所选译的外国作家群体构成也异彩纷呈,有精英文学家、平民文学创作者,也有优秀的女性作家等等。他们对于政治和文学的见解不甚统一,各具特色的作家构成了《译文》译者眼中的世界文学作家版图。此外,《译文》摆脱了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翻译选材模式,加入了大量文论的译介,生成了创作与文论共存的世界文学样貌,文论译介也是《译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从译介题材的角度对《译文》作品进行分类,考察《译文》译者眼中世界文学作品的流行主题。第三章以多元文化理论中的翻译操控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诗学、编译者以及赞助人四个方面对《译文》所呈现出的世界文学样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考察其形成的原因与路径。袭卷世界的“红色”浪潮、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思想与人民大众“革新救国”的意识形态共同影响着《译文》中所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书写现实的小说的译介、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与改造社会的中国式追求都从诗学的角度影响着《译文》的世界文学译介选材。此外,具有时代特征的编译者构成了《译文》中世界文学样貌的内部影响因素。最后,笔者考察了充当“赞助人”的执政党、编辑出版方、共产党以及读者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操控着译者的译介选择。第四章讨论了《译文》及其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的价值,探讨《译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考察《译文》对于后世翻译文学及新文学创作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译文》作为同人杂志所具有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排他的办刊思想、译者自身的外语局限以及因而所产生的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给《译文》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历史评价。

李小刚[5](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高爽[6](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梁齐双[7](2020)在《杨利民戏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利民是一位为现实主义戏剧的探索做出重要贡献的剧作家。他以饱含社会责任感的人性关怀为戏剧思想的立足点,凭借俯瞰历史的前瞻性思维和细腻又独特的生命感受,在东北地域文化下成长为开放吸收的戏剧创作者,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剧作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对杨利民戏剧进行了整体观照与系统研究。绪论对杨利民戏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综述,阐明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价值意义。第一章对“石油文学”“石油意识”进行概念界定与辨析,探讨杨利民石油戏剧的主题与题材特色。他的石油题材作品书写了石油人的苦难,他们在这种被要求不断地奉献牺牲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人性异化。杨利民通过描写人性异化下石油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思,塑造了丰满的石油人形象。杨利民对这种人性异化下的英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为被历史时代抛弃的英雄鸣不平,展现了新时代下石油人的主体化诉求。第二章探究杨利民戏剧的生态意识,他的戏剧不仅直面现实人生,也关注自然生态。杨利民的生态戏剧加强了原始自然与精神家园之间的联系,为荒原意象赋予了人性根源的内涵,并把古老的生态哲学与当下的生态热点对比结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探讨进行了哲学的深化,通过自然女性化和女性自然化的描写,显露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他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的贪婪,预见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曲折道路。第三章研究杨利民戏剧在对西方戏剧艺术的吸收、融合与再创造中所形成的诗化现实主义特色,以及情感与情节相结合的双重结构特征。他的剧本对色彩词语、人物语言和舞台灯光艺术都运用了诗化的表达,体现出一种诗化倾向。杨利民对西方古典戏剧“三一律”、契诃夫戏剧的日常化描写和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进行吸收改造,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开放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特色。结语部分对杨利民戏剧的价值意义进行了总结。

董悦悦[8](2020)在《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文体知识的国度,古人在创作时就具有非常自觉的文体意识,强调诗歌创作应该像诗歌,散文创作应该像散文,当然小说创作也应该像小说,文章体现出鲜明的文体特征。除此之外,还强调各类诗歌、各类散文及各类小说等的独特文本体式。而反观目前的高中小说教学,发现呈现一种“同类小说同种教法”、“不同小说亦同种教法”的“模式化”教学倾向,针对文体观念淡薄、教学乏味低效的现状,笔者将在文体视阈下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教师很好地教和学生很好地学提供策略指导,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提供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交代了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于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为本文创作提供了研究思路。第三部分论述了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理论依据,文体学与叙事学理论为后续教学中小说文本共性与特性的把握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针对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原因探析。第五部分基于文体“三范畴”,也相应地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对其进行策略研究,重在解决问题。小说体裁范畴方面,教师需要培养体裁意识、优化教学目标,学生需要树立体裁意识、课前积极建构;小说语体范畴方面,教师需要掌握叙述语体、改进教学内容,学生需要抓住叙述语体、发掘文本特性;小说风格范畴方面,教师需要明确风格要点、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小说风格、课后迁移练习。第六部分从理论层面过渡到实践操作,依据提出的策略,笔者详尽地设计了教学实践思路图,并以《最后的常春藤叶》和《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展开教学实践,最后,经过教学反思,针对小说类型繁杂、有些小说并不能很好地辨体,小说文体教学对师生要求较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应该把文体“三范畴”和传统“三要素”相结合的改进策略。

张雯晶[9](2020)在《骆宾基小说新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骆宾基是一位独具个性的作家。他在时代与心灵的遇合中,以细腻、质朴的笔触书写了时代的风云变幻,表现出对人情世故以及个体生命的关注。他的小说取材普通,主题鲜活,灵活的叙事技巧极大地提升了文本的审美空间。骆宾基的小说在日本学界有较高的评价,但国内关于骆宾基小说的学术研究却很薄弱,骆宾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并不高。本文试图对骆宾基小说的内涵特征进行概括、总结,找到骆宾基小说创作一以贯之的艺术特征。结合相关叙事学理论探究骆宾基的叙事策略,发掘骆宾基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最终探讨骆宾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一些优秀的小说没能够引起研究者注意的原因,对骆宾基小说的文学史地位问题进行深入反思。绪论部分意在梳理骆宾基的创作概况以及学界关于骆宾基小说的研究状况,以期发现骆宾基小说研究的薄弱环节和空白之处。第一章,骆宾基小说的内涵特征,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时代大主题的追随与超越。骆宾基的小说虽自觉追随时代大主题,但作家对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人情世故的关注,使小说内涵丰富,许多内容超越了时代大主题。第二节,对下层人物生命状态的关注,分为两点。一,骆宾基通过赞扬下层人物的生命强力,批判城市文明对于下层人物生命力的摧残;二,骆宾基通过书写下层人物的庸碌生活,呈现出他们虚无的精神状态,探索下层人物生命存在的意义。第三节,对家族史的深入反思。《姜步畏家史》是自传体家族史小说的典范,也是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色彩的历史画卷。小说将自传与家族史书写相结合,表现出对时代生活、地域风貌以及个体生命的关注。第二章,独特的叙事艺术,分为三节。第一节,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骆宾基根据不同的叙事需要,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的双重视角以及灵活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表现对时代生活以及个体生命的关注。第二节,精妙别致的叙事结构,骆宾基通过搭建“散文化”结构、逆时序闪回结构、嵌套式结构等叙事结构,使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第三节,别具特色的民俗叙事,骆宾基通过民俗塑造人物,构建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展现民俗的叙事魅力,表现出作家对民俗的深入理解和对民间文化的认同。第三章,骆宾基小说的文学史地位问题反思,分为三节。第一节,骆宾基小说创作与现代文学传统,论述骆宾基小说创作与现代文学传统的关系,发现骆宾基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二节,骆宾基小说在日本的研究与启发,在整体把握日本学界对骆宾基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骆宾基小说在日本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思考这种域外研究现象对我们探讨骆宾文学史地位问题的启示。第三节,骆宾基小说创作与文学史书写机制,探究骆宾基小说创作局限以及文学史书写机制对骆宾基文学史地位的影响。

张萍[10](2020)在《“绝望的歌唱家”:契诃夫经典戏剧的悲剧性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1904)的四部经典剧作诞生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伟大变革时代。关于契诃夫戏剧体裁的争论从其戏剧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多从接受契诃夫的观点出发探讨其戏剧的喜剧性问题,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契诃夫的戏剧融合了悲喜剧的因素,而较少关注契诃夫四部经典戏剧中隐含的悲剧性。其实,契诃夫对于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对于生命永恒问题的思考超越了任何一个具体时代,这样的哲学思考也体现在作家剧本的字里行间。本硕士论文以契诃夫的四部经典多幕剧《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7)《三姊妹》(1901)和《樱桃园》(1903)为研究对象,在追溯契诃夫戏剧悲剧性渊源的基础上,从戏剧文本入手,阐释悲剧性在契诃夫戏剧创作中的普遍表现形式,并通过对《樱桃园》的重点解读,进一步把握契诃夫戏剧的悲剧意义和悲剧价值。首先,通过对作家创作的社会政治环境、个人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分析,探究作家戏剧悲剧性的创作渊源,为接下来对其四部戏剧作品的悲剧性解读做铺垫;其次,从内容和思想方面,挖掘剧本中普遍存在的内在冲突的不可解决性、等待的无意义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呈现悲剧性在契诃夫四部剧作中的主要表现,其中以《海鸥》《万尼亚舅舅》和《三姊妹》为重点分析对象;最后,从现实社会的永恒困境、理性与非理性的抗争和理想的破灭三个方面,对契诃夫的辞世之作《樱桃园》进行了独立的悲剧性解读,进一步论证了契诃夫剧本中隐含的悲剧倾向,同时揭示了该剧本蕴含的超越时代的悲剧意义。在结语部分,本论文更进一步阐释了对契诃夫的戏剧创作进行悲剧性解读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好的剧作是为一切时代而写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同反映生活的万花筒,具有无限的可阐释性。本论文立足于契诃夫的四部经典剧作,从悲剧的视角去发掘契诃夫剧本中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感受永恒的社会真实。

二、契诃夫的抒情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契诃夫的抒情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叙事美学特征
    第一节 简约之美,道无穷之意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二、环境描绘的简练
        三、情节淡化
    第二节 真诚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一、真实诚恳的创作态度
        二、心灵美的欣赏与判断
        三、儿童的纯真心灵
    第三节 自然之美,美在生命
        一、自然美:卡扎科夫的心灵归宿
        二、自然美与道德的关系
        三、自然美的生态智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建构
    第一节 叙事的抒情性
        一、叙事视角的抒情性
        二、叙事情调模式
    第二节 叙事的音乐性
        一、叙事内容的音乐性
        二、叙事语言的音乐性
        三、叙事结构的音乐性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内化
        一、季节时间内化的情感体验
        二、日常生活时间的内化
        三、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卡扎科夫抒情叙事之体裁混合特点——以《北方日记》为例
    第一节 《北方日记》日记与游记体裁的混合
        一、日记体真实性与游记灵活性的结合
        二、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第二节 《北方日记》中诗与随笔体裁的混合
        一、诗歌元素的引用与随笔形式的自由
        二、诗意与内蕴思辨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狩猎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第二节 卡扎科夫与契诃夫:幸福
        一、个人幸福与社会现实
        二、幸福与道德
    第三节 卡扎科夫与布宁:怀旧
        一、怀旧涵义
        二、怀旧与审美
    第四节 卡扎科夫与普里什文:俄国北方
        一、北方的神秘之美
        二、北方的人性之美
    第五节 卡扎科夫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旅行
        一、旅行:心灵的回归之路
        二、道路意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2)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张洁小说国内研究现状
        1.1.1 从研究角度看
        1.1.2 从研究内容看
    1.2 张洁小说转型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论文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论文创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表现理想情怀——抒情风格(1978-1979)
    2.1 以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
    2.2 十七年政治抒情风格的延续
    2.3 掺杂“人情味”的个人化抒情
        2.3.1 个人化抒情的体现
        2.3.2 个人化抒情引发的争议
3.直面改革问题——写实风格(1980-1986)
    3.1 以写实为主的叙述方式
    3.2 写实题材: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
        3.1.1 社会改革问题:暴露与歌颂
        3.1.2 男女矛盾:由和谐到男女两性冲突
    3.3 转型原因
4.暴露扭曲的人性——荒诞风格(1986-1993)
    4.1 以荒诞为主的表现技巧
    4.2 金钱扭曲的畸形人际关系——精神困境
        4.2.1 金钱至上的荒诞消费观念
        4.2.2 荒诞的伦理观念与道德观念
    4.3 转型原因
        4.3.1 1985 年文坛的转向
        4.3.2 外国思潮与国内外经历影响
        4.3.3 改革开放导致商业物欲横流
5.超脱自我与历史——宗教与历史杂糅的风格(1994-2020)
    5.1 宗教色彩书写
        5.1.1 宿命论思想
        5.1.2 小说的禅味
    5.2 历史性叙事
        5.2.1 追求宏大的历史画卷
        5.2.2 个人命运融入历史
    5.3 转型成因
        5.3.1 自身情感经历与体验
        5.3.2 文坛动向:家族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兴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契诃夫《第六病室》翻译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翻译风格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契诃夫小说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第六病室》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第六病室》原作及中译本
    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风格标记理论及《第六病室》翻译风格
    一、风格标记理论概述
        (一)风格的定义
        (二)风格的可译性
        (三)风格标记理论
    二、原作风格的体现
        (一)选材——平凡又独特
        (二)内容——幽默又深刻
        (三)语言——简洁又客观
    三、译者风格的比较
        (一)译者风格的数据分析
        (二)译者风格的文本研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第六病室》形式风格的翻译比较
    一、词汇风格标记比较
        (一)动词的翻译
        (二)修饰语的翻译
    二、句法风格标记比较
        (一)简单句的翻译
        (二)复合句的翻译
    三、修辞风格标记比较
        (一)句法修辞的翻译
        (二)语义修辞的翻译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第六病室》非形式风格的翻译比较
    一、译者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
        (一)译者对题材风格的传译
        (二)译者对人物形象的传神
    二、译者对作家精神气质的传达
        (一)作家反抗精神的传达
        (二)作家批判精神的传达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相关理论问题的界定与厘清
第一章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视野中的《译文》
    第一节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窃火传薪”之旅
        一、洋枪洋炮打开的“窃火”之旅
        二、现代译介的开端:《新青年》
        三、渐入“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外国文学译介
        四、1930年代的翻译文学论争与论战
    第二节 30年代方兴未艾的翻译出版业
        一、“杂志浪潮”兴盛的30年代
        二、30年代翻译出版的“沉浮”
        三、文学期刊中的翻译单元
    第三节 《译文》的创办及活动
        一、《译文》的发起与创办
        二、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之选
        三、曲折中前行的《译文》:停刊与复刊
第二章 《译文》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国别(地区)样貌
        一、被“突显”的苏俄文学
        二、被“关注”的弱小民族文学
        三、被“遮蔽”的欧美文学
        四、被“中介化”的日本文学
        五、被“消失”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文学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作家样貌
        一、精英与平民作家的完美融合
        二、日渐崛起的女性作家
        三、意识形态各异的作家群
    第三节 世界文学的体裁样貌
        一、异彩纷呈的小说
        二、关注儿童的童话与警世的寓言
        三、以苏俄为风向标的诗歌与戏剧
        四、以西班牙内战为焦点的报告文学
    第四节 世界文学的文论样貌
        一、以苏俄和进步作家为代表的作家作品论
        二、以法、德为基础的文学理论与思潮
        三、向苏俄学习的文学创作论
    第五节 30年代世界文学的流行主题样貌
        一、压迫与反抗的时代主题
        二、写实的战争主题
        三、永恒的情感主题
第三章 《译文》中的世界文学样貌溯源
    第一节 多种意识形态交织下的《译文》
        一、袭卷30年代的“红色潮流”的促进
        二、国民党反革命思想的制约
        三、中共无产阶级革命战线的引导
        四、“革新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诉求
    第二节 多种诗学要素碰撞下的《译文》
        一、在新旧作家作品中寻找“现实主义”的痕迹
        二、书写现实的小说译介
        三、满足“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
        四、文学社会功用的中国式追求:改造社会
    第三节 编译者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一、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编译者
        二、多重诉求的编译者
        三、以鲁迅为编译中心的形成
    第四节 赞助人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一、执政党对于出版管制的影响
        二、编辑、出版方的推动与制约
        三、共产党的文化宣传策略的影响
        四、以读者为主导的期刊发行
第四章 《译文》的价值、影响与时代局限性
    第一节 跨时代的价值
        一、记录新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史
        二、树立开放与融合的文学主张
        三、译介中展现出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追踪
        一、为鲁迅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二、成就新文学的人才储备
        三、滋养新文学的翻译与创作
        四、开创翻译杂志的先河与范式
        五、《译文丛书》对《译文》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带有时代烙印的局限性
        一、同人杂志的局限
        二、语言能力的局限
        三、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译文》创刊号封面、插画、目录
    附录二 《译文》译作统计(时间顺序)
    附录三 《译文》中译作统计(国别(地区)分类)
    附录四 《译文》中译介的小说
    附录五 《译文》中译介的文论
    附录六 《译文》中主要译者的译介统计
    附录七 1930-1937年国内发行文学期刊及译作情况统计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杨利民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会关怀:“黑色”的石油世界
    第一节 石油世界的苦难书写
        一、物质匮乏与性压抑
        二、脱离群体的精神孤寂
        三、被权力压迫的人生选择
    第二节 社会变革下的石油人形象
        一、坚守传统精神的建设者
        二、反抗城市商业社会的幽居者
        三、人性异化的精神流浪者
    第三节 人道视域下的英雄价值重审
        一、对无私奉献的迷茫疑惑
        二、对英雄价值的辩证肯定
        三、主流价值观下的人性阐释
第二章 生态主题:对原始自然的崇尚和精神家园的追寻
    第一节 生态透视下的荒原意识
        一、自然生态与城市文明的对立
        二、社会生态中价值导向的异化
        三、精神生态下自我归宿的找寻
    第二节 生态主题的哲学内涵
        一、对古老生态哲学的认同
        二、对人类中心论的反驳
        三、对生态思维的传达与提升
    第三节 生态女性主义观照下的女性与自然
        一、女性特质与自然属性的融合
        二、同为“他者”的被压迫者地位
        三、女性视角下对自然形象的塑造
第三章 艺术创造:开放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探索
    第一节 诗化现实主义
        一、单调色彩的多维运用
        二、人物语言的诗性传达
        三、舞台灯光的诗化意境
    第二节 双重结构的情节推进
        一、以情感为核心推动剧情
        二、无中心事件或多中心事件
    第三节 对西方戏剧艺术的吸收改造
        一、对西方古典戏剧“三一律”的运用
        二、对契诃夫戏剧的日常化描写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的借鉴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1.1 关于“文体”概念内涵的研究综述
        2.1.2 关于“文体”运用的研究综述
        2.1.3 关于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综述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关于“文体”概念内涵的研究综述
        2.2.2 关于“文体”运用的研究综述
    2.3 研究现状评析
3 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理论基础
    3.1 文体学理论
    3.2 叙事学理论
4 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现状研究
    4.1 调查研究设计
    4.2 问卷调查现状
        4.2.1 教师教学现状
        4.2.2 学生学习现状
    4.3 调查现状探因
        4.3.1 师生小说文体知识整体薄弱
        4.3.2 传统“三要素”模式根深蒂固
        4.3.3 教材安排及应试需要的限制
5 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策略研究
    5.1 小说体裁范畴的策略
        5.1.1 教师培养体裁意识,优化教学目标
        5.1.2 学生树立体裁意识,课前积极建构
    5.2 小说语体范畴的策略
        5.2.1 教师掌握叙述语体,改进教学内容
        5.2.2 学生抓住叙述语体,发掘文本特性
    5.3 小说风格范畴的策略
        5.3.1 教师明确风格要点,进行对比教学
        5.3.2 学生掌握小说风格,课后迁移练习
6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的教学研究及反思
    6.1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的教学研究
        6.1.1 文体视阈下《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研究
        6.1.2 文体视阈下《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研究
    6.2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的教学反思
        6.2.1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教学的优点
        6.2.2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教学的局限及改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体视阈下高中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教师版)
附录 B 文体视阈下高中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学生版)
致谢

(9)骆宾基小说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选题的创新点
第一章 骆宾基小说的内涵特征
    第一节 对时代大主题的追随与超越
    第二节 对下层人物生命状态的关注
    第三节 对家族史的深入反思
第二章 骆宾基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灵活多样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精妙别致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别具特色的民俗叙事
第三章 骆宾基小说的史学价值与地位问题反思
    第一节 骆宾基小说创作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
    第二节 骆宾基小说在日本学界的研究与启发
    第三节 骆宾基小说创作与文学史书写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绝望的歌唱家”:契诃夫经典戏剧的悲剧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第一章 现世的困境:契诃夫创作悲剧性的渊源探索
    第一节 社会政治根源:新旧文明的冲突
    第二节 个人生活经历:荒谬混乱的挣扎
    第三节 理性情感因素:暧昧的思想观念
第二章 艺术的抗争:悲剧性在戏剧文本中的体现
    第一节 冲突的内化:内在冲突的不可解决性
    第二节 时间的循环:等待的无意义性
    第三节 希望的消解: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三章 世纪的绝唱:聚焦《樱桃园》的悲剧性
    第一节 现实社会的永恒困境
    第二节 理性与非理性的抗争
    第三节 理想绝望的归宿感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契诃夫的抒情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D]. 张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D]. 田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契诃夫《第六病室》翻译风格比较研究[D]. 桑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D].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7]杨利民戏剧研究[D]. 梁齐双.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8]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研究[D]. 董悦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骆宾基小说新论[D]. 张雯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绝望的歌唱家”:契诃夫经典戏剧的悲剧性解读[D]. 张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契诃夫的抒情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