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乌申旗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2000年乌申旗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一、2000年乌审旗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1](2018)在《关于印发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疾控发[2018]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持续落实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制定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刘国[2](2011)在《川西北高原壤塘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病情相关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病因十分复杂,尽管短期内难以取得统一认识,但是缓解大骨病病区病情,解除广大患病群众疾苦,是一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川西北高原壤塘县为大骨节病典型病区,从各种致病学说的共同点出发研究影响病情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以期为川西北高原特别是壤塘县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文献调研和病情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大骨节病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及水化学特征。其次,通过壤塘县地表水、浅表地下水(土井水和泉水)、钻孔地下水(探采结合井水)的水质分析及区域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则曲河和杜柯河两大流域的地质环境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特征。进而,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地质环境尤其是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与大骨节病情分布的相关关系,研究影响大骨节病情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构建大骨节病病情的水文化学影响因素模型。最后,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提出了壤塘县的大骨节病防病治病途径。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或结论:(1)引入病情指数概念,并用统计方法对病情指数用于指示大骨节病病情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壤塘县全县12个乡镇,除壤柯镇属非病区外,其余11乡均属重病区,则曲河流域病情指数为31.0,而在杜柯河流域病情指数为23.96。从流域分布特征看,处于干河流域的地区上游由于浅切割、曲流发育、径流较短,其病情往往较干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严重。(2)壤塘县域内地下水主要为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则曲河沿岸的漫滩、阶地及支沟沟口堆积扇一带,占整个县域面积的0.71%,基岩裂隙水是县域内分布最广泛的地下水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风化网状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两个亚类。(3)壤塘县各种水体的常量离子中主要为HCO3-、Ca2+、Mg2+等,县域内地表水及浅表地下水矿化度多在150mg/L以下,常量离子的平均值比大渡河背景值、松潘非病区含量平均值均小,呈现低矿化的特征。县域内主要离子与矿化度均表现为地表水<浅表地下水<钻孔地下水的特征,说明钻孔地下水为代表的深循环地下水深度大,路径长,能有效提高饮水中的矿化度。(4)与长江源河源区河水原水比较,壤塘县域的微量元素总体上呈富集特征,总体上呈现则曲河流域大于杜柯河流域的规律。从不同水源类型比较,微量元素浓度总体上排列为溪沟水>干流水>土井水>钻孔水>泉水,但就具体某种元素而言,不同水源类型规律性不强,差别较大。(5)壤塘县域内腐殖酸总量与胡敏酸、富啡酸、CODMn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流域比较,则曲河流域腐殖酸总量均大于杜柯河流域,则曲河流域腐殖酸总量由低到高变化趋势为钻孔水<干流水<泉水<溪沟水<土井水,杜柯河流域域腐殖酸总量的由低到高变化趋势为钻孔水<流域平均<干流水<溪沟水<泉水。(6)壤塘县域内地质环境与大骨节病病情指数存在以下关系:侵蚀高原低山区病情指数最高,其次为剥蚀丘状高原区,侵蚀高山峡谷区病情指数最低;泥岩区总体上病情指数较低,而其它砂板岩地区病情指数总体上较高;在壤塘县三类主要土壤类型中,以棕壤、暗棕壤区村寨病情指数最为严重,其次为草甸土分布区,而褐土类分布区病情指数相对较轻。(7)就本次采样而言,壤塘县大骨节病情与微量元素和有机物指标的相关系均不显着,通过大骨节病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因素分析,以矿化度为代表的常量指标与大骨节病病情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因此,低矿化度是影响壤塘县大骨节病情的重要因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对大骨节病病情的影响不显着。(8)以矿化度和常量离子的对数值作为自变量,病情指数作为因变量构建了壤塘大骨节病情水文地球化学影响模型,按则曲流域和杜柯流域构建的影响模型模拟效果好,则曲流域的影响模型为y=149.687-23.852lnx,杜柯河流域的影响模型为y=104.478-16.592lnx (其中y为病情指数,x为矿化度值),按县域构建的影响模型模拟效果差。按流域构建的影响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按县域构建的影响模型拟合效果差,说明矿化度是影响大骨节病情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与其它地质环境因素或者生活方式也有较大关系。(9)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深井安全供水、移民安置、易地育人等防治途径。并结合地质环境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移民安置选址的适宜性评价模型。

荀黎红,王青,于岫峰,崔江源[3](2009)在《内蒙古乌审旗大骨节病17年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全国大骨节病监测组,刘宁[4](2007)在《2006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掌握2006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及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病情最重的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拍摄约100名7~13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集体读片,核定诊断。统计检出率。结果东部7省、市共13个监测点的X线阳性检出率均≤6.00%:西部5省、区11个监测点中X线检出率有4个>10.00%,最高的是青海省上下鹿圈村,达到26.14%。监测点阳性检出率四川省为1.00%、3.00%与4.71%;陕西省为7.63%、0;内蒙古为16.00%、4.50%;甘肃省为14.85%、2.91%;青海省为26.14%、23.28%。东西部各监测点的平均检出率为5.53%。结论与2005年比较,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略有上升,平均检出率变化不大。西部一些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如青海省和甘肃省等。需坚持落实大骨节病的防治措施,尽早控制大骨节病发生。

荀黎红,王青,于岫峰,崔江源[5](2007)在《20002006年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监测病区7年大骨节病(KBD)消长趋势,从不同角度寻找KBD病因。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病区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除2000年外,其余6年临床均为0检出。X线检出率从2000年的23.33%下降到今年的4.5%。结论:病区病情呈基本稳态下降趋势,病区粮食可能是该地区KBD主要致病因素。

全国大骨节病监测组,刘宁[6](2006)在《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掌握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各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大骨节病重病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拍摄100名左右7~13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集体渎片,确诊病例,统计检出率。结果东部7省、市共11个监测点,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率均低于3.00%;西部5省、区10个监测点中有5个超过10.00%,最高达25.00%(青海省上、下鹿圈村)。其中四川为0.96%和5.04%,陕西为5.56%和6.02%,内蒙古为10.53%和0,甘肃为14.71%和16.98%,,青海为12.10%和25.00%。东、西部各监测点大骨节病平均X线检出率为5.21%。结论与以往病情相比,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继续下移,平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西部一些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如青海省和甘肃省等,要继续强化大骨节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争取早日实现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的目标。

荀黎红,王青,于岫峰,崔江源[7](2005)在《20002005年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监测病区6年大骨节病(KBD)消长趋势,从不同角度寻找KBD病因。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病区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除2000年外,其余5年临床检查均为0检出。X线检出率从2000年的23.33%下降到0。结论病区病情呈稳步下降势态,病区粮食可能是该地KBD主要致病因素。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8](2005)在《2004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及时间与空间分布。方法在全国大骨节病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大骨节病最重病区作为本次监测点,每个点拍摄100名左右7 ̄12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国家级诊断标准(GB),集体读片,确诊病例,确认患病水平。结果东部7省、市共11个监测点的儿童X线检出率均在6%以下。其中黑龙江2个点分别是4.55%和5.83%、吉林2个点分别是1.72%和0.85%、山西2个点分别是2.46%和2.5%、北京1个点是1.67%、山东是1.53%以及河南、河北均为0;西部6省、区(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川)14个监测点中8个检出率超过10%,其中有半数检出率超过20%,最高的达到27.78%(青海)。结论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继续下移,平均检出率变化不大,西部病区病情严重而突出。西部病区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强化大骨节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9](2004)在《2003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掌握2003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及其动态。方法在各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大骨节病病情严重的病区(点),每个点拍照100名712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GB级诊断标准,集体读片确诊病例,统计检出率。结果东部8省、市X线检出率:黑龙江4.17%、3.77%,吉林2.76%、2.11%,山西0.51%、0,山东2.69%,河南、河北、辽宁、北京X线检出率均为0;西部6省、区12个监测点中有半数检出率超过10%,最高的达到32.93%(青海)。结论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下移,平均检出率有所下降,低点变化不明显。西部病区病情严重,问题突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之大势,进一步抓好“种树种草、以粮代赈”、搬迁等切实有效防治措施的落实。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李群伟,杨建伯[10](2002)在《2002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监测 2 0 0 2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方法 在 9个病区省、自治区各选 2个最重病区点 ,每个点拍照10 0名 7~ 12岁儿童右手 X光片 ,上报 ,集体读片确认患病水平。结果 东部 7省 X线检出率 ,黑龙江 3.7%与1.0 %、吉林 3.8%与 1.1%、河北 0 .8%、北京 2 .5 %以及河南、山西、辽宁 X线检出率均为 0 ,依然在控制水平以下。西部 6省 (区 )中 ,西藏、青海、甘肃、陕西 X线检出率仍然很高 ,10个监测点中 X线检出率超过 2 0 %的有 6个 ,最高的达到 5 1.5 % (西藏 ) ,表明病情仍然活跃而严重。四川和内蒙古的病情有很大下降 ,已经达到了控制水平。结论 今后防治重点应放在西部 ,结合西部大开发计划中的“种树种草、以粮代赈”政策的落实 ,争取在不太久的时间内控制大骨节病。

二、2000年乌审旗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乌审旗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川西北高原壤塘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病情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骨节病概况
        1.1.2 大骨节病的地域分布
    1.2 论文选题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大骨节病病因病理研究
        1.3.2 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1.3.3 大骨节病区的水化学特征研究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工作区及病区范围
    1.6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壤塘县域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3.1 三叠系“西康群”变质岩
        2.3.2 第四系
        2.3.3 岩浆岩
    2.4 地质构造
        2.4.1 地质构造体系
        2.4.2 裂隙发育特征
    2.5 土壤与植被
        2.5.1 土壤
        2.5.2 植被
第3章 壤塘县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3.1 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3.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3.1.2 基岩裂隙水
    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2.1 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补径排特征
        3.2.2 基岩裂隙水的补径排特征
    3.3 地下水露头类型及利用情况
        3.3.1 地下水出露类型
        3.3.2 地下水利用及居民饮用水源
第4章 壤塘县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4.1 水样采集与测试
    4.2 常量组分水化学特征
        4.2.1 离子组成
        4.2.2 水化学类型
        4.2.3 矿化度
        4.2.4 pH 值
        4.2.5 常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4.3 微量元素水化学特征
        4.3.1 测试方法选择与元素分类
        4.3.2 铁族元素(Fe、Cr、Ni、Co)
        4.3.3 亲铜元素(Zn、As、Sb)
        4.3.4 稀土元素(Ce、La、Nd、Sm、Yb、Eu、Tb、Lu)
        4.3.5 稀有元素(Cs、Rb、Sc)
        4.3.6 分散元素(Sr、Ba、Se)
        4.3.7 放射性元素(U、Th)
        4.3.8 卤族元素(Br、F)
        4.3.9 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4.4 有机组分水化学特征
        4.4.1 腐殖酸
        4.4.2 CODMn
        4.4.3 有机组分相关性分析
    4.5 水化学特征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4.5.1 水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4.5.2 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分析
        4.5.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分析
第5章 大骨节病病情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的相关关系研究
    5.1 大骨节病病情指数的引入
        5.1.1 用患病率评价病情存在的问题
        5.1.2 病情指数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5.1.3 大骨节病情指数的定义
        5.1.4 病情指数用于评价壤塘县域病情的可行性分析
    5.2 病区类型判定标准及细分
    5.3 大骨节病情调查与统计
        5.3.1 按乡镇统计
        5.3.2 按行政村统计
        5.3.3 按村寨调查与统计
    5.4 病情流域分布特征
    5.5 大骨节病病情与地质环境相关性综合分析
        5.5.1 病情与地形地貌相关性分析
        5.5.2 病情与地层岩性相关性分析
        5.5.3 病情与土壤相关性分析
        5.5.4 病情与生产生活条件相关性分析
第6章 大骨节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因素研究
    6.1 大骨节病病情与水化学组分相关关系研究
        6.1.1 病情指数与常量化学指标相关关系研究
        6.1.2 病情指数与微量元素相关关系研究
        6.1.3 病情指数与有机组分的相关关系研究
    6.2 大骨节病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因素分析
        6.2.1 影响大骨节病情的矿化度因素研究
        6.2.2 影响大骨节病病情的常量离子因素研究
    6.3 大骨节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模型研究
        6.3.1 大骨节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模型回归
        6.3.2 大骨节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模型的检验
        6.3.3 大骨节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模型构建
    6.4 病区水源水质与非病区水源水质对比分析
    6.5 大骨节病病情的水文地球化学影响机制分析
第7章 大骨节病水文地球化学防治途径
    7.1 深井安全供水
    7.2 移民安置
    7.3 易地育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20002005年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1.2 监测内容
    1.3 诊断标准
2 概况
3 结果
    3.1 临床检查
    3.2 X线检查
4 讨论

(8)2004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地点与对象:
    1.2 资料汇总:
    1.3 X线诊断:
2 结果
    2.1 西部病区:
    2.2 东部病区:
    2.3 大骨节病病情的空间与时间分布:
3 讨论

(10)2002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西部病区
    2.2 东部病区的基本情况
    2.3 大骨节病病情的时间动态与空间分布
3 讨论
    3.1 关于西部病情
    3.2 关于病情控制
    3.3 关于防治策略

四、2000年乌审旗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印发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18(11)
  • [2]川西北高原壤塘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病情相关关系的研究[D]. 刘国.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3]内蒙古乌审旗大骨节病17年监测结果分析[J]. 荀黎红,王青,于岫峰,崔江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2)
  • [4]2006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J]. 全国大骨节病监测组,刘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06)
  • [5]20002006年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J]. 荀黎红,王青,于岫峰,崔江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05)
  • [6]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J]. 全国大骨节病监测组,刘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06)
  • [7]20002005年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J]. 荀黎红,王青,于岫峰,崔江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5(06)
  • [8]2004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J].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5(06)
  • [9]2003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J].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4(02)
  • [10]2002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J].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李群伟,杨建伯.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2(05)

标签:;  ;  ;  ;  ;  

2000年乌申旗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