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mustard)根肿病病因及影响因素初步鉴定

芥菜(mustard)根肿病病因及影响因素初步鉴定

一、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病源初步鉴定及发病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孟秋峰,王洁,高天一,任锡亮,黄芸萍,陈建明[1](2021)在《榨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认为为筛选出防治榨菜病毒病、白锈病的药剂以及进行榨菜抗病育种材料创制,系统调查了榨菜的病毒病、白锈病发生规律,同时进行了6种药剂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4个品种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均随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在供试4种榨菜中,甬榨4号白锈病、病毒病发病率均为最低,最高病株率分别为11.63%、7.79%,最高病情指数分别为38.37、41.88。药剂试验表明,18.7%烯酰·吡唑酯和32.5%阿米妙收对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的防效较好,对榨菜白锈病防效最高,分别达76.1%、75.1%,对榨菜病毒病防效最高,分别达58.4%、55.2%。综上所述,甬榨4号可作为抗病榨菜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18.7%烯酰·吡唑酯和32.5%阿米妙收对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并且对榨菜无药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石家宇[2](2021)在《早期侵染榨菜过程中根肿菌调控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文中提出芸薹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土传性病害,植株一旦发病,会造成根部肿大,影响植物营养的吸收,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最后使得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时,根部腐烂坏死,造成整株植物死亡,死亡后其休眠孢子可长时间存活于土壤中,来年种植又会爆发此病。茎瘤芥(榨菜)作为涪陵的地标作物,在其栽培过程中受根肿病危害极为严重,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根肿菌早期侵染茎瘤芥根系的形态学观察,确定根肿菌侵染及在根部定植过程的不同时期;并对根肿菌早期侵染茎瘤芥过程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了在根肿菌侵染茎瘤芥早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筛选到了2个效应子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过表达载体,通过与BAX共转化本氏烟草,初步验证其生物学功能;构建了2个效应子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超声波破碎粗提取效应蛋白进行与榨菜根际可培养细菌互做关系分析,并接种茎瘤芥分析其对根肿病发病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接种根肿菌休眠孢子后的茎瘤芥根系发现,接种后1天即可观察到根肿菌孢子吸附在茎瘤芥根系表面;3天后可观察到比根肿菌休眠孢子要大的萌发后释放的边界清晰中间透明的游动孢子,吸附在茎瘤芥根毛表面,开始侵染,为侵染的关键时期。2.转录组测序共测了6个样品,每个样品平均产出6.61 Gb数据。通过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表达的基因数为9,212,其中已知的基因为9,047个,预测的新基因为165个;共检测出5,522个新转录本,其中4,779个属于已知蛋白编码基因的新的可变剪接亚型,166个属于新的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本,剩下的577个属于长链非编码RNA。Phred质量分数Q30的变异范围为85.54~88.48%,平均每个样品Q30碱基均到达87.02%。3.实验以根肿菌cDNA为模板,分别扩增PBRA_2565和6677的CDS序列,分别以SmaⅠ和BamHⅠ为限制性酶切位点,以pTFGFP为目的载体,构建PBRA_2565-pTF-GFP和PBRA_6677-pTF-GFP融合表达载体,两者亚细胞都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两者表达后的效应蛋白PBRA_2565和6677不具有毒力作用,不能能够直接诱导本氏烟叶片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HR反应,也不具有抑制BAX诱导的HR反应。4.实验以根肿菌cDNA为模板,分别扩增PBRA_2565和6677的CDS序列,,成功构建PBRA_2565-pGEX-4T-1和PBRA_6677-pGEX-4T-1载体。构建成功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破碎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PBRA_2565目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相符;而PBRA_6677目的蛋白存在于沉淀当中,不可溶,为包涵体,且在37℃与25℃,诱导4 h,表达效果较好。5.将榨菜根际分离到的细菌涂布于NB平板上,接种PBRA_2565和6677粗蛋白,4天后观察结果表明PBRA_2565对编号为T8和T12的菌株具有抑制作用,两个菌株分别为(Fictibacillus enciensis)和Massukua sp.;PBRA_6677的粗蛋白对编号为T2和C19的菌株具有抑制作用,两个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eterium)和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aetical)。6.水培后发现,接种根肿菌接菌液和效应因子蛋白PBRA_2565与对照组相比主根发病,根肿大情况相对较轻,侧根根系发达,整体植株相对发育较好;效应因子蛋白PBRA_6677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主根发病,根肿大情况相差不大,侧根则相对较少,整体植株较矮;土壤培养条件下,效应蛋白PBRA_2565和6677处理组总的肿根重比对照组总的肿根重质量大,对根肿菌无抑制作用。在石英砂培养条件下,根肿菌接种的榨菜发病程度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78%,病情指数为58.33;接种根肿菌接和PBRA_2566效应子粗蛋白的榨菜发病率为33%,病情指数22.22;接种根肿菌和PBRA_6677效应子粗蛋白的榨菜发病率为22%,病情指数为19.44。

刘烈花[3](2021)在《影响榨菜根肿病发病的关键因子及生防菌的控病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芸薹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是原生动物界中一种重要的专性寄生菌,能够引起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该病原菌休眠孢子具有生命力强、侵染率高、传播途径广等特点,导致其难防难治。近年来,随着我国十字花科作物产业的不断发展,根肿病的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均造成十字花科类作物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限制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子。当前,根肿病的防治技术主要是抗病品种、化学药剂和农事管理等措施,但防治效果均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影响根肿病发生的关键因子不明确,防治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够。因此,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时期的榨菜对根肿病的抗病效果,比较不同移栽时期的榨菜具有的生理生化特征差异,明确榨菜移栽时期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通过在大田采集榨菜根肿病发病与健康的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Biolog ECO等方法,评价不同土壤理化性质、酶活特性、微生物代谢活性、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差异,明确不同榨菜根际土壤理化与微生物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最后通过育苗基质添加生防菌剂技术,研究不同生防菌剂对榨菜生长、抗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验证让榨菜根部优先定殖有益菌可有效防治榨菜根肿病的科学假设。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榨菜移栽时期越早,根肿病发生越严重采用室内盆栽模拟不同移栽时期,榨菜种子播种0 d、5 d、10 d、20 d、30 d、35 d、40 d后分别接种芸薹根肿病菌。结果表明,移栽期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性,即随着植株移栽期的推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降低,早期侵染是影响根肿病发生的关键。其中播种0 d接种时,其平均发病率达95.14%,其平均病情指数达46.33,播种40 d后移栽时平均发病率为30.23%,平均病情指数为11.89。对不同移栽期下榨菜植株的防御酶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受病原菌侵染后,播种培养30 d后的榨菜植株防御酶活性要高于培养低于30 d的植株,特别是植株播种后30 d移栽,其根肿病菌侵染后显着降低了植株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PO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芸薹根肿病菌早期侵染是关键,直播于含菌土壤中,根肿病的发病率最高,表明种子带菌或种子直播是导致根肿病发病最重要的原因。2榨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因子对根肿病的发生影响显着采集涪陵地区长期连作,芸薹根肿病常发地发病与健康植株地块60份土壤样本,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根肿病发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平均代谢能力(AWCD)高于健康土壤,且出现以聚合物类和酚酸类化合物这两种碳源为主要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群落的富集。最后,明确了榨菜根肿病发病和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利用随机矩阵方法建立病株和健株两组样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拓扑图表明,健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内具有更多的连接点和边缘,且连接度更高,显示出健康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间共生互作关系更为复杂。此外,通过网络拓扑图的中介中心性筛选出健康根际土壤中具有生防作用的核心物种菌群,细菌Haliangium、Mucilaginibacter和Variovorax,真菌Fusicolla、Penicillium和Cryptococcus,它们可能在抑制榨菜根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基质添加生防菌剂技术可富集有益微生物协同防控榨菜根肿病通过基质拌菌技术施用有益微生物菌剂,同时在移栽期根际增施拮抗菌剂优化根际微生态,其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XF-1菌剂对榨菜根肿病的控制效果最好,与常规育苗相比其相对防效可达37.33%。采集添加微生物菌剂后的土壤样本,通过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F-1菌剂处理下能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较CK对照分别高出0.663、3.861。枯草芽孢杆菌XF-1菌剂处理下主要对β-甲基D-葡萄糖苷、2-羟苯甲酸等碳源的代谢利用能力增强。且碳水类化合物和多聚物类碳源与病情指数表现出极显着的负相关。利用16S rDNA/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施用有益微生物菌剂后,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XF-1菌剂处理后,与对照进行差异判别分析,筛选出118种细菌、28种真菌在土壤样本中显着富集的微生物群落,且细菌属(Haliangium)和真菌属(Fusicolla)在健康土壤微生物的网络共生关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筛选出5个细菌属(Edaphobaculum、Aquisphaera、Singulisphaera、Pseudolabrys、Reyranella)和1个真菌属(Mortierella)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这几种关键微生物的变化在抵御根肿病菌的入侵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榨菜移栽时期和土壤微生物代谢与结构多样性是影响根肿病发生的关键因子,且随着植物的生长,植株的防御酶活性越高,抵御芸薹根肿病菌侵染的能力越强,同时,利用育苗基质添加生防菌剂可有效防控根肿病,其中使用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XF-1在田间防控效果最好,并能富集有益微生物达到对根肿病的协同防控。本研究结果将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精准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新的生物防治方法。

代智豪[4](2019)在《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快消品行业也不断加速转型。在国家政策的驱动及企业高成本影响因素下,快消产业逐渐由低层次、粗放型、高能耗、高污染向品牌化、精品化、专业化转型。榨菜作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重庆涪陵作为我国榨菜的发源地,近年来,涪陵榨菜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在全国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发展趋势。但是,榨菜作为快消产品,具有生命周期短、产品替代性较强、竞争压力大的特点,涪陵榨菜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来自市场及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制约涪陵榨菜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本文收集了2010-2018年涪陵榨菜行业发展的数据,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消费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三方面出发,分别以产品特点、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作为研究的基础,分析涪陵榨菜的产业发展现状。并采用PEST分析方法,从行业政策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环境和技术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去分析涪陵榨菜的宏观格局,将涪陵榨菜与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分析涪陵榨菜的市场占有率水平。接着,本文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涪陵榨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分别从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涪陵榨菜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面临的问题,在宏观环境下产业发展可能存在的机遇和威胁。研究结果发现:涪陵榨菜在地理环境、品牌、技术设备、研发、产业链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栽培技术、加工方面和生产产业化方面存在问题;在外部环境下,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为涪陵榨菜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而劳动力转移、产品生命周期短、严格的监管制度、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问题引发的关注等对涪陵榨菜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最后,本文根据SWOT分析的结论,提出促进涪陵榨菜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策略。突出表现为:(1)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品牌优势、研发优势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产业竞争力;(2)改进栽培、加工技术,提升产业化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3)企业完善对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的监管方式,促进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共同进步;(4)加强行业监管标准,建立保障机制,保证菜农的效益。

周金华[5](2019)在《太白地区根肿病特性及生物防治研究》文中指出根肿病是鞭毛菌亚门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十字花科植物土传病害,严重危害其根部导致根部肿大,影响养分吸收和水分运输,致使作物出现营养不良和萎蔫,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太白县以其优越地气候条件成为陕西省―高山蔬菜‖的主要种植区,蔬菜种植也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但随着十字花科蔬菜面积的扩大及种植年限延长,根肿病日趋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太白县蔬菜种植区根肿病为研究对象,鉴定根肿病的生理小种分型;探究不同浓度根肿病病原菌在生长的不同时期接种对根肿病发病的影响,以及不同病级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变化;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生防菌菌株及微生物菌肥对根肿病菌的防治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太白地区根肿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型为7号生理小种,盆栽试验表明:(1)根肿病在白菜长出第一片真叶后的10 d最易受根肿病菌感染,发病率最高;在相同的接种时期下,108 cfu·ml-1浓度接种发病率与发病程度最高;(2)根肿病发病程度与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根肿病侵染后植株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受到抑制;(3)白菜植株防御酶POD、PAL、PPO与发病率呈负相关,丙二醛含量与发病率呈正相关,对植物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2)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1)发病甘蓝根际细菌OTU数目较未发病甘蓝显着降低,随着发病程度增加细菌种群多样性降低,而真菌种群多样性升高;(2)未发病(A0)与发病较重植株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在细菌群落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度随发病程度降低,A2、A3和A4分别下降40.28%、43.12%和46.05%,而在真菌群落中,A2、A3和A4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上升106.12%、92.92%和83.50%;(3)对所得根际真菌种群按功能类型进行分类,其中甘蓝根际病原菌的OTU相对丰度随病级不断升高。(3)从健株根系分离到1株对根肿病具有良好防效的菌株SP12,经初步鉴定结果为黄白链霉菌;结合实验室已有的生防菌株进行了抑病促生研究,结果表明:(1)SP12与D74接种可显着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发病率分别降低50.0%和41.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20.3%和19.4%;(2)提高白菜地下鲜重36.6%和8.6%,地上部分分别提高25.4%和4.9%;(3)SP12与D74使根系活力分别显着增加46.2%和34.4%,PPO活力分别显着增加49.0%和66.5%,脯氨酸含量分别显着增加11.2%和35.1%,丙二醛含量分别显着降低5.2%和7.4%;SP12处理可提高POD活性,其增幅为26.4%。(4)SP12和D74可改变白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放线菌的数量63.7%和15.4%。综上结果表明,SP12与D74可通过提高植物抗性及改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来防治白菜根肿病。(4)田间试验表明:(1)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促进甘蓝的生长,其中根施+叶面喷施增幅最大,植株总重、球茎直径、球茎质量和水分含量提高18.3%、9.4%、22.8%和8.0%;同时甘蓝中Vc、纤维素及淀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2)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甘蓝植株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根肿病抗性基因(BoCR9.1)、植物抗性基因(pdf1.2)、病程蛋白(PR5)、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11)在叶面喷施处理植株叶片中表达量显着高于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植株。表明通过叶面喷施能够促进根肿病抗性基因表达,提高植株对根肿病的抵抗能力。综上所述,本文鉴定了太白地区根肿病病原菌为7号生理小种,根肿病的发生会导致植株根际微生态发生改变,使细菌种群数量减少,尤其放线菌门等有益微生物种群的减少,而真菌中有害病原菌种群数量增大,导致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根肿菌对白菜侵染的最佳时期为出现真叶后10 d,最适侵染浓度为108 cfu·ml-1,并且得到D74和SP12对根肿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着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太白地区通过施用微生物菌肥及叶面喷施微生物菌肥,两种处理方式均对甘蓝生长、营养积累和抗性酶活有促进作用,且叶面喷施微生物菌肥能显着提高BoCR9.1、pdf1.2和COX11等根肿病抗性基因的表达,以增强甘蓝植株对根肿病侵染的抵抗能力。

刘烈花,丁伟[6](2018)在《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m)引起的重要土传性病害,自1994年涪陵榨菜首次受到根肿病菌的侵害以来,迅速扩展蔓延并成为制约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近年来,该病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并在土壤中可保持长期侵染活性,防治难度大[2]。笔者对榨菜根肿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依据。1发病症状和病原菌

蒋欢,彭玉梅,闫玉芳,张勇,吴朝君,何本洪,王旭祎[7](2018)在《榨菜根肿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榨菜上扩展蔓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榨菜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研究发现茎瘤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根经过腐烂处理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可到达70%以上。故本文采用稀释法从榨菜根肿病菌根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菌株PB19。并测定了PB19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菌株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后将纯化后的菌株送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微生物检测中心(FMIC)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57.0。温室盆栽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71.96%。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18.04%。FMIC的鉴定结果显示PB19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蒋欢,彭玉梅,董代文,闫玉芳,吴朝军,王旭祎[8](2017)在《土壤酸碱度与榨菜根肿病的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土壤(pH)酸碱度条件下榨菜根肿病发生的严重程度,探究土壤pH与榨菜根肿病的关系,为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涪陵区榨菜根肿病区采集土壤样品288份测定其pH,测定不同pH条件下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率、根肿病发病率及榨菜营养生长情况,研究土壤pH与榨菜根肿病间的关系。【结果】288份发病土样pH集中分布于4.007.00。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在pH 5.006.50时较高,均在50.00%以上,在pH 3.00、4.00、8.00、8.50、9.00和10.00时萌发率较低。温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酸性环境下榨菜根肿病发病率显着高于碱性环境,在pH 4.506.50时榨菜根肿病发病严重,以pH 6.00时发病最严重,病情指数达84.22,在pH 8.00时不发生根肿病。不同pH条件下榨菜各生长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榨菜在pH 5.007.50时长势较好,在pH 6.507.00时长势最佳,在pH 4.00和8.00时生长受到抑制。【结论】土壤pH 4.506.50的弱酸性环境利于榨菜根肿病的发生,最适宜榨菜营养生长的pH为6.507.00。生产中可通过调节土壤pH,再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以控制榨菜根肿病的发生。

王殿东,田雪亮,潘丽梅[9](2016)在《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程度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榨菜根肿病发病程度不同的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454焦磷酸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榨菜根肿病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并对榨菜根际土壤真菌的18SrDNA序列进行大规模测序,揭示根肿病不同程度发病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子囊菌为优势真菌类群,其次为担子菌;重病田土壤中植物病原真菌数量高于其它发病田;重病田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OTU数量和属的数量均低于其它发病田;表明榨菜根肿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这可能与根肿菌造成榨菜根系破坏后,其根系分泌物旺盛有关。

王殿东,谭永忠,田雪亮,张超,秦明一,潘丽梅[10](2016)在《茎瘤芥(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的高通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密切关系。本试验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方法,以土壤真菌的18Sr DNA序列为靶标,研究茎瘤芥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移栽前、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中期、采收后)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454高通量测序,茎瘤芥根肿病各发病时期的OUT平均数量为1056个。依据OUT所属真菌物种信息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子囊菌亚门真菌在各个时期土壤中均为优势真菌类群,其次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OTU数量和属的数量均高于移栽前和采收后,表明茎瘤芥根肿病发生发展时期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茎瘤芥生长季节根系分泌物旺盛有关。

二、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病源初步鉴定及发病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病源初步鉴定及发病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榨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榨菜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1.2.2榨菜病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1.3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榨菜白锈病的发病规律
    2.2榨菜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2.3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防治药剂筛选结果
    2.4不同药剂对榨菜的安全性评价
3讨论与结论

(2)早期侵染榨菜过程中根肿菌调控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根肿菌及根肿病概述
        1.1.1 根肿菌的生物学特性
        1.1.2 根肿病的检测方法
        1.1.3 根肿病的防治方法
        1.1.4 根肿菌的侵染机理研究进展
    1.2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方式
        1.2.1 植物的亲和互作
        1.2.2 植物的不亲和互作
    1.3 植物病原菌效应子研究进展
        1.3.1 植物病原真菌效应子
        1.3.2 植物病原卵菌效应子
        1.3.3 植物病原细菌效应子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载体及菌株
        2.1.3 实验试剂及药品的配制
        2.1.4 引物的设计
    2.2 实验方法
        2.2.1 根肿菌侵染早期茎瘤芥根系形态学观察
        2.2.2 接种和不接种茎瘤芥的根肿菌转录组分析
        2.2.3 根肿菌效应子蛋白功能的初步功能验证
        2.2.4 根肿菌效应因子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验证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根肿菌侵染榨菜根系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3.2 根肿菌早期侵染茎瘤芥转录组分析
        3.2.1 转录组质量评估
        3.2.2 差异基因数量统计
        3.2.3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类及富集分析
        3.2.4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分类及富集分析
        3.2.5 根肿菌效应子差异表达基因生物学分析
    3.3 显着差异表达效应因子蛋白功能的初步验证
        3.3.1 显着差异表达效应因子蛋白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3.2 PBRA_2565和6677 亚细胞定位分析
        3.3.3 根肿菌显着差异表达效应蛋白的鉴定
    3.4 根肿菌效应因子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验证
        3.4.1 效应因子蛋白过表达载体构建
        3.4.2 体外纯化蛋白的粗提取
        3.4.3 效应蛋白PBRA_2565和6677处理细菌的生长对峙实验
        3.4.5 PBRA_2565和6677效应蛋白对根肿菌致病性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根肿菌接种后3到5 天为早期侵染茎瘤芥时期
    4.2 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效应子PBRA_2565和6677 基因在根肿菌早期侵染茎瘤芥过程中表达量变化显着
    4.3 效应子PBRA_2565和6677 不能激发免疫反应
    4.4 根肿菌效应子PBRA_2565和6677 具有调控微生物作用
    4.5 效应子PBRA_2565和6677 可能抑制根肿菌侵染茎瘤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根肿菌效应表达情况分析
    附录 B:多序列比对分析图
作者简介
致谢

(3)影响榨菜根肿病发病的关键因子及生防菌的控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1.1 芸薹根肿病菌原特性
        1.2 芸薹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
        1.3 根肿病的防治
    2 根际微生物与土传病害的关系
        2.1 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2.2 根际微生态与根肿病发病的关系
        2.3 根际微生物抑制土传病害的机制
    3 生防菌对土传病害的防治及微生态效应
        3.1 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3.2 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3.3 生防菌在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4 选题依据及切入点
        4.1 选题依据
        4.2 研究切入点及意义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榨菜移栽时期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榨菜根肿病害调查
        1.4 榨菜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测定
        1.5 榨菜抗病相关酶活指标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移栽时期的榨菜对根肿病的抗病效果
        2.2 不同移栽时期的榨菜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特征
        2.3 不同移栽时期的榨菜抗病相关酶活指标特征
        2.4 不同移栽时期的榨菜生理生化特征与根肿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榨菜根际土壤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榨菜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1.2 供试药剂
        1.3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1.4 土壤FDA水解酶活性检测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肿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2.2 根肿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FDA酶活差异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二节 榨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碳源利用的测定
        1.3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榨菜根肿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碳源能力差异分析
        2.2 榨菜根肿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差异分析
        2.3 榨菜根肿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差异分析
        2.4 榨菜根肿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群体网络差异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育苗基质添加生防菌剂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控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榨菜(榨菜)农艺性状及病害调查
        1.5 榨菜产量统计
        1.6 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研究方法
        1.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方法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榨菜生长及根肿病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利用分析
        2.3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分析
        2.4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分析
        2.5 不同处理影响榨菜根肿病发生的关键微生物群落
        2.6 不同处理影响土壤微生物与根肿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4)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 凯恩斯消费理论
    2.3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涪陵榨菜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 榨菜产业的发展介绍
    3.2 涪陵榨菜的行业发展现状
    3.3 涪陵榨菜宏观环境分析
        3.3.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3.2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3.3 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3.3.4 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涪陵榨菜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4.1 涪陵榨菜的竞争优势
        4.1.1 地域环境优势
        4.1.2 品牌优势
        4.1.3 技术设备、研发优势
        4.1.4 产业链优势
    4.2 涪陵榨菜的竞争劣势
        4.2.1 榨菜栽培技术问题
        4.2.2 榨菜加工问题
        4.2.3 榨菜生产产业化问题
    4.3 涪陵榨菜发展的机遇
    4.4 涪陵榨菜存在的威胁
    4.5 SWOT分析总结
第五章 对策建议
    5.1 SO策略
    5.2 WO策略
    5.3 ST策略
    5.4 WT策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太白地区根肿病特性及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1.1 根肿病的发生
        1.1.2 太白地区蔬菜产业现状
        1.1.3 根肿病发生对太白地区蔬菜产业的影响
    1.2 根肿病的致病机理
        1.2.1 根肿菌病原菌的侵染机理
        1.2.2 根肿病的分子致病机理
    1.3 根肿病病菌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3.1 根肿病对十字花科作物的危害
        1.3.2 根肿病的防治措施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太白地区根肿病生理小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侵染时期及浓度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病原接种时期及浓度对根肿病发病的影响
        3.2.2 病原接种时期与浓度对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接种时期及浓度对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3.2.4 不同接种时期及浓度对酶学指标的影响
        3.2.5 根肿病发病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结论和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根肿病发病程度根际微生物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病级对甘蓝根系吸收根比例及活力的影响
        4.2.2 不同病级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4.2.3 土壤微生物文库测序结果
        4.2.4 不同发病程度下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
        4.2.5 不同发病程度下的根际微生物类群
        4.2.6 不同发病程度下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4.2.7 不同发病程度下病原性真菌的数量变化
    4.3 结论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放线菌SP12的获得及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放线菌SP12对常见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5.2.2 SP12菌落形态特征
        5.2.3 生理生化特征
        5.2.4 16 SrDNA序列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5株生防菌对白菜根肿病抗性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不同菌株对根肿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影响
        6.2.2 不同菌株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芽影响
        6.2.3 不同菌株对根肿病侵染的影响
        6.2.4 不同菌株对染病白菜生长相关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
        6.2.5 不同菌株对染病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6.2.6 不同菌株对白菜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6.3 结论与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微生物菌肥对太白县甘蓝根肿病防效及机理研究
    7.1 试验地选择及基本情况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肥料
        7.2.2 供试作物
        7.2.3 实验设计
        7.2.4 试验管理
    7.3 测定项目及方法
        7.3.1 生长指标测定
        7.3.2 抗逆酶系统活性测定
        7.3.3 营养指标测定
        7.3.4 RT-PCR检测抗性相关基因表达
    7.4 结果与分析
        7.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生长指标的影响
        7.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防御酶活的影响
        7.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营养指标的影响
        7.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7.5 结论与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研究创新点、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症状和病原菌
2 侵染循环及流行规律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品种选育
        3.1.2土壤改良
        3.1.3改善农艺措施
    3.2 化学防治
    3.3 生物防治

(7)榨菜根肿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菌根的腐烂处理
    1.3 致腐微生物的初步筛选
    1.4 生防菌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研究
        1.4.1 根分泌物的收集
        1.4.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1.4.3 生防菌培养液的制备
        1.4.4 生防菌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
    1.5 生防菌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pH
    1.6 室内防效试验
    1.7 田间防效试验
    1.8 菌株的鉴定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致腐微生物初步筛选
    2.2 刺激休眠孢子萌发微生物筛选
    2.3 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
    2.4 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pH
    2.5 室内盆栽试验
    2.6 田间防效
    2.7 PB19的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8)土壤酸碱度与榨菜根肿病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耕作方式榨菜地土壤p H测定
        1.2.2 土壤p H对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
        1.2.2. 1 休眠孢子悬浮液制备
        1.2.2. 2 根分泌物收集
        1.2.2. 3 休眠孢子萌发试验
        1.2.3 土壤p H对榨菜根肿病发病的影响
        1.2.4 土壤p H对榨菜营养生长的影响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方式下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程度土壤p H测定结果
    2.2 土样p H分布及各土层p H的最小值分布情况
    2.3 土壤p H对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
    2.4 土壤p H对榨菜根肿病发病的影响
    2.5 土壤p H对榨菜营养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9)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程度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取样
        1.2.2 榨菜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
        1.2.3 根际土壤真菌454高通量测序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通量测序数据特征
    2.2 不同发病程度榨菜根际土壤真菌类群差别
3 讨论

(10)茎瘤芥(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的高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地点和取样方法
    1.2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
    1.3 根际土壤真菌高通量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通量测序数据特征
    2.2 不同发病时期的土壤真菌类群
3 结论与讨论

四、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病源初步鉴定及发病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榨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J]. 孟秋峰,王洁,高天一,任锡亮,黄芸萍,陈建明. 中国瓜菜, 2021(06)
  • [2]早期侵染榨菜过程中根肿菌调控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D]. 石家宇. 北华大学, 2021(12)
  • [3]影响榨菜根肿病发病的关键因子及生防菌的控病作用研究[D]. 刘烈花. 西南大学, 2021(01)
  • [4]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代智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太白地区根肿病特性及生物防治研究[D]. 周金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方法[J]. 刘烈花,丁伟. 植物医生, 2018(07)
  • [7]榨菜根肿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评价[J]. 蒋欢,彭玉梅,闫玉芳,张勇,吴朝君,何本洪,王旭祎. 植物保护, 2018(02)
  • [8]土壤酸碱度与榨菜根肿病的关系分析[J]. 蒋欢,彭玉梅,董代文,闫玉芳,吴朝军,王旭祎.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9)
  • [9]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程度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J]. 王殿东,田雪亮,潘丽梅. 北方园艺, 2016(13)
  • [10]茎瘤芥(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的高通量分析[J]. 王殿东,谭永忠,田雪亮,张超,秦明一,潘丽梅. 中国蔬菜, 2016(05)

标签:;  ;  ;  ;  ;  

芥菜(mustard)根肿病病因及影响因素初步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