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使他们落入陷阱

销魂使他们落入陷阱

一、迷情药使她们落入陷阱(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娟[1](2021)在《图文互动与形象的跨界旅行 ——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摩登女郎”构型》文中提出

刘秀珍[2](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肖燕[3](2018)在《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论 ——以新生代六位女作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90年代可谓是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的黄金时代,无论其小说创作,还是文学的批评跟踪,均呈现出繁盛的态势。新世纪语境中,新生代女作家依旧进行着小说创作,并在不断的文本实践中再次把“个人化写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个人化写作”有了新的写作面貌,不再是1990年代拘囿在女性私人空间的写作,而有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更灵活的写作形式,更多变的写作语言等。总之,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选取了六位备受学界关注的新生代女作家,林白、陈染、徐坤、海男、卫慧、棉棉,通过她们的小说创作,从1990年代、新世纪两大时间段来考察“个人化写作”概况,揭示新世纪“个人化写作”的新变,并从整体视域评估其写作价值。笔者在文本细读基础上,运用精神分析等相关理论,在对比对照中以期对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有更全面深刻的分析。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主要介绍新生代女作家小说研究现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小说作品,现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个人化写作”研究、“身体写作”研究,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大范围研究命题重复化,小说跟踪批评滞后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1990年代“个人化写作”再阐释。实质上,19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是在两种写作支脉的互相拉锯中向前推进:一种聚焦女性私人空间,扎根于作家亲身经验,代表作家如林白、陈染、卫慧、棉棉;另一种注重干预现实,始终秉持着独立思考的文学批判精神,解剖、批判一切集体主流之变体,代表作家如徐坤。“个人化写作”在两种价值相反的文本实践中,呈现出丰富的价值意义。1990年代末,两种写作陷入困境,实质上,女作家面临的均是女性自我与外部现实平衡的问题。第二章:新世纪“个人化写作”新变。新世纪语境中,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发生流变,呈现出更开放、包容的写作姿态。第一节主要论述走向女性自我与现实共融的“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两条支脉的“个人化写作”实质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新世纪初,女作家深处写作困境,逐渐意识到另一写作支脉的优势,尝试在小说创作中吸取其经验,以此走出困境。第二节主要论述走向底层民间的“个人化写作”。走向底层民间的“个人化写作”显现出决然的写作姿态,它试图告别过去,另辟写作蹊径,最终打破了“个人化写作”聚焦于女性私人空间的神话,实现了写作主体、空间、语言等多层面的嬗变。第三节主要论述走向市场的“个人化写作”。“个人化写作”走向市场,逐渐把市场利润、大众审美作为写作风向标,大到主题内容,小到题目、封皮版面设计,“个人化写作”完全沦为一种公众性暴露。第三章:评估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的价值。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尤其是其写作的“流变”,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是否为当下写作提供动力、新的写作资源,这值得我们思考。第一节主要围绕女性身体与自我认同进行阐释。女性身体是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的基点,“个人化写作”的每一次突围,女性自我价值的每一次确认,都与其有着重要关系,这也是其价值所在,为当下提供了一种女性身体与自我认同的写作范式。第二节主要围绕女性生存之痛进行阐释。新生代女作家发现了女性存在的更多可能性,并揭示出其女性存在的悖论,丰富了女性书写的主题。第三节主要分析“个人化写作”走向底层民间与市场后的价值难局。市场、底层民间虽激活了“个人化写作”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论文突破了现有研究固化的框架,从1990年代、新世纪两个时间段审视新生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研究视域更为完整。发掘出1990年代沉没已久的另一“个人化写作”支脉——干预现实、批判集体主流之变体的写作,揭示出新世纪女作家“个人化写作”的流变,这有着较大意义。

陈雅丽[4](2018)在《试论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受西方女性主义传播和大陆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出现了一批描写女同性爱情感、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不仅题材大胆、立意新颖,还具有丰富的女性主义内涵。一方面,它们挑战男权和传统的社会秩序,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它们受时代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仍然无法摆脱男权意识的潜在影响。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分析了女性主义与女同小说的内涵和关系,叙述了从古至今中国大陆女同小说的发展。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90年代的大陆女同小说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首先,女同小说这个题材本身,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就具有的反抗男权压迫的意义;其次,90年代的大陆女同小说还用高扬的女性意识反击男性对女性的物化,争夺女性话语权,作者在们小说中正视女性欲望,欣赏女性躯体,关注母子关系,并使用“躯体写作”和“独语”这样的女性叙述方式。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主要分析了90年代的大陆女同小说仍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该时期的中国大陆刚改革开放不久,受时代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小说中还残存着男权意识;其次,小说沉浸于私人空间和情绪化的描述,缺少人文精神和历史理性;最后,小说刻意扭曲男性形象,矫枉过正地走向另一个性别对立的极端。第四部分是对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的总结。在结语中,笔者肯定了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所具有的反传统、反男权的意义,但也指出了这些小说的不足。女性在反抗男权压迫时,还应努力消除时代限制和成长环境带给自己的思想偏差和性格缺陷,具有跨性别的人类意识。

李丹丹[5](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周婧[6](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罗斐然[7](2016)在《论21世纪中国大陆女作家的女同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同性恋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长期存在的,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揭示了某一类人群的性取向和自我身份的认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群体。而在传统父权中心社会中,女同性恋这种反常的性关系是不被允许的,故中国历史上同性恋叙事中涉及较多的也都为男同性恋,女同性恋虽存在但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况。直到五四时期,反封建反传统、追求自由民主的新思潮文化影响下,女作家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使得女同书写第一次浮出历史地表。到了新时期,女同书写在女作家的笔下成为寻求女性解放的突破口。直到21世纪,女同文学在两个维度上增长——网络平台的搭建使得完全意义上的女同书写得以产生,与网络作家不同的是精英女作家,她们赋予了女同书写以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本文在20世纪中国大陆女作家女同书写的基础上,探讨21世纪女同书写的延续与新变,采用文本分析与作家研究相结合、宏观把握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文学理论与文学现象结合等方法对女同叙事进行梳理和考察。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女同性恋”和“姐妹情谊”进行辨析,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接着对现有研究状况进行分类、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梳理21世纪之前的“姐妹情谊”文学的状况,分为五四时期书写的萌芽,80年代书写的过渡,与90年代的张扬式书写。第三章主要考察21世纪女同书写对此前书写的延续与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网络作家和网络女同文学的崛起;“私人化”叙事转向“社会化”叙事;女同形象塑造的转变。第四章探讨21世纪女同文学的身份认同问题,主要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研究,重点把握了文本中自我认同时的引导者形象,以及社会认同失败的焦虑。第五章是对于21世纪女同文学的再思考,主要分析其意义及需要突破的困境。困境主要集中于作家思想的局限,文本内容的雷同与人物形象的单一化,以及消费文化语境下艺术水准低下的问题。虽然女同书写存在需要突破的困境,也离西方女同性恋主义作品有一定差距,但女同性恋叙事作为一种反思社会的先锋力量,通过女作家的创作为中国大陆女同文学画上了一个有待续写和突破的休止符。

曹晓华[8](2013)在《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开放多元的新世纪文学语境中,经历了上世纪末“众声喧哗”的长篇女性小说创作,以一种更为沉稳大气的姿态进入了调整时期。相关的小说创作一方面力图在题材和形象塑造上获取突破,以期拓展女性小说创作的新空间;另一方面则在话语方式和性别意识之间寻找着平衡点,探索着女性小说叙事的新策略。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论文分为三章。引言部分通过对“女性文学”的概念溯源,明确了本题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即新世纪十多年(以2000年为起点)中首次出版的、传达女性“现代人文精神”的长篇女性小说。论文从多元题材的开掘、两性角色的重构以及叙事策略的变化三方面入手,各立一章。第一章在回溯上世纪90年代女性总体创作风貌及部分参照文本的基础上,探讨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在选取题材方面的新变,从而进一步分析题材新变背后女性创作姿态的转变。第二章以两性形象为切入点,用原型批评方法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认为充满张力的女性角色塑造和日趋理性的男性角色塑造回应了两性和谐的呼唤。第三章从宏大叙事、日常叙事和底层叙事三方面进行把握,使用叙事学、女性主义等批评方法依次探讨了文本性别意识的传达方式和叙事策略。结语部分则对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的总体风貌进行总结,在展望女性小说发展新图景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女性叙事在“突围”与“坚守”之间的两难境地。

张玉[9](2013)在《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一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世纪”,随着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命价值、政治权利、情感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所研究探讨的话题。女性身份地位的改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电影文化传播领域。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营造诗意氛围、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还以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个性话语传递着时代的观念和意识。近几年来,无论是国际影坛还是中国影坛,都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那就是以描写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并带有鲜明独特的女性意识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一些女性形象在女性电影中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形态不只具有性别意味,同时还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论文以新世纪之初开始萌芽发展的70后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作为研究对象。社会环境一定会为文艺创作打上时代的烙印,电影尤甚。因而对70后新生代女性导演的研究须结合女性导演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来看待。这群70后新生代电影女导演虽然作品为数不多,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她们凸显女性意识的创作观念的传播以及作品对大众的吸引力。论文将着重对其中各领风骚的代表人物及其彰显特色的代表作品作出深刻分析。从本色现实主义与诗意并存的电影精神,简洁的表现手法与黑色幽默的运用,女性形象的全方位展示以及紧跟市场商业化潮流等几个方面探讨她们追求“好看”又有“意味”的电影观念,同时论文追溯了先辈女性导演们囿于束缚的女性表达,比较而言,在新世纪女性导演获得了更加自由的女性表达。她们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多元表现是本文研究的另一重点。并从女性主题的变化与拓展,女性导演的体验式表达以及男性角色的策略性规避等方面做出细致分析。最后论文就日常化的叙事主题,女性化的叙事视角,碎片化的叙事结构、镜像性的叙事空间以及个人化的叙事语调分析归纳了她们在作品中巧妙灵活运用的叙事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探索并传播的理论和实践范本。本文将从上述内容和角度对新世纪的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进行研究,以期能给女性的电影创作及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些许参考意义。

周文萍[10](2009)在《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打开了大门,美国电影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在人才、内容、景观、民俗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资源进行了全面开发,中国故事、中国影星、中国风光等进入美国电影。那么,美国电影如何使用中国资源?塑造中国形象?在当今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与传统相比是否有所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分析了当今美国电影对中国资源的开发使用以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研究显示,当今美国电影虽然热衷于开发中国资源,但在以中国风情、中国元素招徕观众的同时其所传达的并非中国文化内涵,而是西方价值观念。中国虽然为美国电影提供了相关材料及资源,但对如何在好莱坞银幕上表达自己却是无语的。形象塑造方面,传统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带有强烈的东方主义色彩:傅满洲(对应女性形象为“龙女”)、陈查理(对应女性形象为莲花)、神秘古老的东方、苦难的土地、待拯救的世界这些“定型化形象”在美国电影里被不断复制与演绎,形成并强化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以及优越感。当今美国电影对此也未有多少改善,在“功夫”的外表下,中国仍然是美国电影里遥远的他者,是承续了傅满洲、陈查理等形象基因的神秘古老的东方、“非常”英雄、功夫坏蛋等“定型化形象”。这些“定型化形象”甚至进入中美合拍电影与中国电影之中,直接影响中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亦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美国电影以巨大的影响力将中国“定型化形象”传播至全球范围,中国电影却处于失语状态,这不利于中国银幕形象的塑造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改善。改善银幕上的中国形象,中美合拍片是一条可能的途径,但这一责任终将由中国电影自身来担当,中国电影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塑造传播积极正面的中国银幕形象,为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国家软实力尽到自己的责任。

二、迷情药使她们落入陷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迷情药使她们落入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论 ——以新生代六位女作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1990年代“个人化写作”再阐释
    第一节 聚焦女性自我的“个人化写作”
    第二节 干预现实的“个人化写作”
    第三节 世纪末的写作困境
第二章 新世纪“个人化写作”新变
    第一节 女性自我与现实的融合
    第二节 走向底层民间
    第三节 走向市场
第三章 “个人化写作”价值评估
    第一节 女性身体与自我认同
    第二节 女性生存之痛
    第三节 走向底层与市场后的价值难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4)试论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略论女性主义与女同小说
    第一节 女性主义、女同小说简述
        一、女性主义的内涵
        二、女同性恋与女同小说的界定
        三、女性主义与女同小说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大陆女同小说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
        二、“五四”至文革时期
        三、80、90年代
        四、21世纪至今
第二章 女同小说中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第一节 女性情谊的缺失与恢复
    第二节 对男权压迫的反抗
    第三节 对婚恋压迫的反抗
    第四节 书写女同性恋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书写女性欲望
    第二节 欣赏女性躯体
    第三节 关注母女关系
    第四节 使用女性叙述方式
        一、“躯体写作”
        二、“独语”
第四章 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缺失
    第一节 男权意识的滞留
        一、男权压迫的异化
        二、性别身份认同的模糊
    第二节 写作方式的局限
    第三节 男性形象的扭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7)论21世纪中国大陆女作家的女同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姐妹情谊与女同性恋文学
    二、中国大陆女同性恋文学研究发展概况
        (一)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21世纪前“姐妹情谊”文学概述
    一、五四“姐妹情谊”的萌芽——人生经验的表达
    二、80 年代女性乌托邦的构建
    三、90 年代书写的张扬——书写策略的一种
第三章 21世纪女同书写的延续与新变
    一、网络女同文学的浮现
        (一)网络女同文学的曙光——《上海往事》
        (二)走出“衣柜”——《我的天使我的爱》
    二、“私人化”叙事——“社会化”叙事
        (一)叙事空间的进一步扩大
        (二)“姐妹情谊”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三、女同群像:境遇式女同——素质性女同
第四章 21世纪女同书写的身份认同
    一、勇敢而迷人的“姐姐”——自我认同的引导者
    二、社会认同失败的焦虑
第五章 21世纪女同书写的再思考
    一、21 世纪女同书写的意义
    二、21 世纪女同书写的困境
        (一)创作者的思想局限
        (二)内容的雷同与形象的单一
        (三)艺术水准低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的概念界说
    二、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章 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创作的多元视界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个人絮语
    第二节 新世纪:拥抱大地
    第三节 屋内屋外:从孤芳自赏到万物花开
第二章 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两性角色的重构
    第一节 女性形象:“地母”和“美杜莎”之间的摇摆
        一、 单面地母的言说
        二、 美杜莎的笑声背后
    第二节 男性形象:揭下面具的平凡人
        一、 面具后的真实
        二、 形形色色的同路人
    第三节 性别诗学的呼唤
第三章 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中的女性视角
        一、 细节的力量
        二、 “分裂”与“重组”
    第二节 日常叙事中的女性隐喻
        一、 一路“奔逃”
        二、 一路“追寻”
    第三节 底层叙事中的女性经验
        一、 底层的“痛”与“忍”
        二、 隐匿的精英
结语:突围与坚守——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的两难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21 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状况
    2.1 不同特点的代表人物
        2.1.1 徐静蕾:集演员与导演于一身的佼佼者
        2.1.2 李玉:城市生活的真实记录者
        2.1.3 马俪文:把一切看作未知的探索者
        2.1.4 李虹:多种电影类型的试验者
    2.2 富有个性的代表作品
        2.2.1 徐静蕾:多重身份的女性表达
        2.2.2 李玉:深层人性的多维探究
        2.2.3 马俪文:社会万象的多方位探索
        2.2.4 李虹:多种题材的不同选择
第3章 21 世纪新生代女性导演电影的创作特征
    3.1 女性主题的变化与拓展
        3.1.1 传统“妻职”与“母职”形象的解构
        3.1.2 自主女性形象的建构
        3.1.3 同性之门的开启
    3.2 女性导演的体验式表达
        3.2.1 女性成长经验的表达与审视
        3.2.2 边缘与底层人物的“特写”
        3.2.3 惊悚与悬疑的发掘与剥离
    3.3 男性角色的策略性规避
        3.3.1 被缺席的男性
        3.3.2 “男子气”的弱化
    3.4 反传统的叙事策略
        3.4.1 日常化的叙事主题
        3.4.2 女性化的叙事视角
        3.4.2.1 画内女性“我”者叙述
        3.4.2.2 女性“它”者叙述
        3.4.3 碎片化的叙事结构
        3.4.3.1 组合式叙事
        3.4.3.2 非情节叙事
        3.4.3.3 开放式结局
        3.4.4 镜像化的叙事空间
        3.4.5 个人化的叙事语调
第4章 凸显女性意识的创作经验
    4.1 注意艺术审美与商业元素并重
        4.1.1 本色现实主义与诗意并存
        4.1.2 简洁的表现手法与黑色幽默并用
        4.1.3 女性形象的全方位展示
        4.1.4 紧跟市场商业化潮流
        4.1.5 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
    4.2 追求更加自由主动的女性表达
        4.2.1 21 世纪以前囿于束缚的女性表达
        4.2.2 21 世纪更多的生存空间与话语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关键词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
    第一节 市场的诱惑:美国电影为何开发中国资源
    第二节 全面深入:美国电影对中国资源的开发使用
    第三节 西方化的中国故事:美国电影里的中国故事——以《花木兰》为例
    第四节 从龙套到主演:美国电影里的华人影星
第三章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遥远的想象:传统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定型化形象"
    第二节 "功夫"外表下依然遥远的想象: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定型化形象"
第四章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定型化形象"对当今中美合拍电影及中国电影的影响
    第一节 "定型化形象"对当今中美合拍电影的影响
    第二节 "定型化形象"对当今中国电影的影响
第五章 反思与启示:改变银幕上的中国"定型化形象"
    一 总结与反思
    二 改变合拍片里中国"定型化形象"的可能:从《太阳帝国》到《黄石的孩子》的启示
    三 美国电影里中国"定型化形象"变化的趋势
    四 结语:中国电影的责任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迷情药使她们落入陷阱(论文参考文献)

  • [1]图文互动与形象的跨界旅行 ——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摩登女郎”构型[D]. 张惠娟. 西南大学, 2021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个人化写作”论 ——以新生代六位女作家为例[D]. 王肖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试论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D]. 陈雅丽. 闽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7]论21世纪中国大陆女作家的女同书写[D]. 罗斐然. 集美大学, 2016(04)
  • [8]新世纪长篇女性小说叙事研究[D]. 曹晓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9]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D]. 张玉. 湖南大学, 2013(05)
  • [10]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 周文萍. 暨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销魂使他们落入陷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